⑴ 社保交滿15年後不交可以嗎
交滿15年,到了你退休年齡就可以去申請退休和領取養老金,但是:
第一、在你繳夠15年、但又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這段時間內,你是無法得到醫保保障的,因為醫保一斷繳就無法享受醫保,去醫院看病就不能報銷。
第二、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退休後能拿到的錢就越多
養老保險里有兩個主要的准則,一是多繳多得,二是長繳多得,你的社保繳費年限越長,今後拿到的養老金越多,養老金的漲幅也越高,所以,社保繳滿15年後,最佳不要停交。
關於醫療保險,15年的繳費年限是遠遠不夠的,在大都當地,醫療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要男應滿30年,女應滿25年,這么才幹在退休後不必繳費也能享用醫保待遇。
所以說,假如你繳滿15年社保停交,告發說能夠收取養老金,但養老金的水平會很低,並且因為沒有到達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所以就無法享用醫保待遇了。
(1)從財務角度給農村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醫療保險
誤區一: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些投保人認為,醫療險每年的理賠金額少於保費,很不合算,所以,生病住院還得靠平時的積蓄。其實醫療險的關鍵作用在於疾病風險的防範和轉移,一旦出現突發性的重大疾病,個人的抵禦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還是應當通過商業醫療保險將自己承擔的風險進行轉移。
誤區二:只有患重疾,醫療險才發揮作用
實際上,醫療險並非只在投保人身患重疾才起作用。當疾病發生時,消費者不僅面臨醫療費用負擔,還要承擔醫療費用以外的開支。此時,專門針對醫療費用的報銷型醫療險就能為投保人分憂。至於津貼型醫療險,無論投保人住院與否,都可對醫療費用進行補貼。
誤區三:年輕時買理賠少,年老時買保費貴
其實,消費者完全可以在年輕時未雨綢繆,做好終身醫療險的規劃,年輕時交保費,年老時就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