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晚辦退休,退休工資還能補嗎
不能補。
按照社保中心受理退休審批程序,基本養老保險金發放是自勞動者辦理退休手續後的次月開始發放,切不辦理補發手續。
《關於加快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通知》: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進一步完善離退休人員資料庫,並使其與社會化發放資料庫實現變更聯動。
要嚴格執行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審核程序,新增離退休人員從次月起發放基本養老金,死亡離退休人員從次月起停發基本養老金。
(1)什麼情況屬於個人晚辦養老金擴展閱讀
退休補貼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今後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於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具體來說,個人因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所屬月份平均分攤計算個人所得稅。
其計稅公式為,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
❷ 退休辦遲了,養老金怎麼計算
因為勞復動者本身原因延遲辦理退休,制基本養老金是不予補發的,從批准退休的次月起發放。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套入相應公式即可。
❸ 晚辦一年退休,養老金是否能補發,需要什麼手續。
因為勞動者本身原因延遲辦理退休一年,基本養老金是不予補發的,從批准退休的次月起發放。
職工延遲辦理退休一年,繳費年限還是計算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止,個人賬戶繼續記載,按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的規定計算基本養老金,如延遲期間基本養老金有調整的,按照規定調整,不再補發。
參考資料:
石家莊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延期辦理退休手續人員養老金能否補發》
2015年12月17日
職工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時,單位應及時為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對於各種原因延期辦理退休手續的,按如下辦法處理:
(1)對於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經批准延期退休的,延期的時間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期滿退休,下月起計發待遇。
(2)達到正常退休年齡因單位原因造成退休延期的,個人賬戶繼續記載,但其延期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勞動保障部門按其到達正常退休年齡時批准退休,從辦理退休手續的下月計發待遇。如正常退休年齡至批准退休期間有調整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按規定調整標准,基本養老金按增加後的標准計發,不再補發。正常退休年齡至批准退休期間職工工資或生活費低於基本養老金標準的,差額部分由單位給予補齊。保管檔案的中介機構也參照以上規定執行。
(3)因勞動保障部門原因造成退休延期的,按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時批准退休,從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的下月計發待遇。延期退休期間有調整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調整標准並補發調整的基本養老金。
❹ 退休手續晚辦了一年,退休金按什麼時候的標准(中間退休金有調整)
按退休當時的情況計算養老金。
❺ 退休手續辦理晚了兩個月,這兩個月有工資嗎能補發嗎
社保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社保跟大家的生活很多方面都息息相關。最近有網友留言問:如果晚辦理退休手續兩個月,原本應發的養老金該如何處理呢?
01第一種情況:個人承擔
我們都知道,辦理退休實際上也是屬於個人申請,如果個人不申請領取養老金的話,國家也是不予辦理的,其影響范圍也涉及到社保中的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
①工傷保險的有效期為一年,如果參保人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符合申請條件的話,就可以享受相應的待遇。反之,我們未及時申請就無法享受待遇。
②醫療保險:如果參保人住院時提供不出醫保卡,相應的住院費用也是無法享受醫療報銷待遇,或者說參保人自己墊付費用後,再去社保局申請二次報銷,這種做法也是可以的,但操作手續較麻煩。
③失業金:個人未在兩個月內申領失業金,就意味著自動失去領取失業金的機會。
④養老金:如果因個人原因導致晚辦理退休手續,盡管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但晚辦期間的養老金是不會給予補發的,需由個人承擔相應的責任。
02第二種情況:企業承擔養老金差額
同樣的情況,如果是由於企業原因導致退休辦理不及時,那麼企業將承擔職工的養老金的差額發放。現如今很多企業對於退休的辦理程序並不了解,以及職工檔案的審核形式,導致退休職工辦理退休手續不及時。
03退休時間以職工檔案為依據
退休時間的確定需以職工檔案為准,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職工檔案中登記的出生日期為農歷,然而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卻以公歷出現,導致早退休一兩個月的情況。
假如按照身份證的時間確定退休年齡的話就會少領取一個月的養老金,有的朋友因特殊原因登記的職工檔案信息不對,導致提前一兩年辦理退休手續。
此外,特殊工種的退休時間也是以職工檔案為准,務必確保特殊人員的從事年限滿足相應的規定,才可申請提前五年辦理退休,否則將從申請辦理當月開始計算。
04第三種情況:社保局補發
假如參保人因社保系統升級導致無法辦理退休的情況,所造成的損失將由社保部門承當,對養老金進行補發。畢竟社保系統的審核辦理一般都在網上操作,偶爾出現的社保故障也是避免不了的。
另外,還有一種臨時性特殊原因。比如疫情期間多數退休人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但這種情況下晚辦理幾個月的時間,社保局會補發相應的養老金。
總而言之,社保的退休辦理將會越來越簡便化,靈活就業人員或者職工申請網上核對社保相應的信息,符合相應的條件就可以辦理退休,不再需要去現場辦理手續,即操作省時間又方便。
❻ 晚辦退休金的問題,請高手解釋一下,謝謝。
現在都是養老機構發放工資,如果單位拿到勞動保障部門的退休手續版晚了,有文件規定權是社保不予補發的,都是在到齡的次月領取養老金,但是如果是單位的原因,他們有責任補發,畢竟是單位辦理手續延誤的。這需要你和單位協調。
❼ 什麼人什麼情況下有權扣除個人的養老保險
你好,只有你在欠銀行貸款出現逾期的情況下,才會扣除個人的養老保險,否則的話沒有人可以有權利扣除你個人的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這樣的情況
社保包含: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及工傷保險。
今天來說說我們以後能直接享受到一個福利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
01
養老保險的含義
1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2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3養老保險是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
4符合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男的60周歲,女的在50周歲,事業單位的女在55周歲。養老險繳費至少在15年,以後退休時,可以領取養老金。
02
城鎮職工養老、機關企事業單位養老、城鄉居民養老,有何不同?
1普通企業職工:一般個人繳納工資的8%,企業為員工繳納14%-20%。
2城鄉居民自己繳納:只繳納那8%的部分,交的少,領的也少。
3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一度實行雙軌制,即企事業單位無須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就能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的多少取決於職位、職稱,相差一級職稱可能養老金相差1000多元。
02
現在,雖然我國養老金並軌,但是國企跟普通企業員工養老金差距依然很大。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1繳納基數不同:在今年社保改革之前,很多企業大多按照最低工資標准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你所繳納的養老保險的水平直接決定了你的養老金水平。企業職工繳納基數決定標紅部分,從而影響你領取的養老金多少。
2企事業單位會為職工購買年金,這是大多數普通企業和個人所不具備的。
03
繳費基數
1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審批。
2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應逐步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的繳費全部由自己承擔,繳費比例一般為18%,其繳費基數可以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選擇一個繳費基數檔次。
3核定繳費基數以所在區域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準。
04
主要類別
1個人要老保險:
a、以城鄉居民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人身保險。凡年齡在16周歲以上,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勞動的城鄉居民,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
b、個人養老保險的保險期限包括保險費繳費期和養老金額取期。保險費繳費期從被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並交納第一期保險費起,至約定繳費期滿為止;養老金領取從被保險人約定的繳費期滿的次月起,至保險人保險責任終止時止。
c、個人養老保險的保險合同對被保險人承擔下列保險責任:被保險人在養老金領取期內,可獲10年固定年金,如果被保險人在固定年金期間身故,其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可由其法定繼承人)可繼續領取至10年,保險責任方告終止;如果被保險人領滿10年固定年金後仍健在,則可繼續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保險責任方告終止;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費繳費期內身故,可按規定領取死亡退保金,保險責任終止。
2社會養老保險:
a、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根據人民的體質和勞動力資源情況,規定一個年齡界限,當勞動者達到這個年齡界限時作為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解除勞動義務,由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b、社會養老保險是較為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
c、全國養老保險暨社會保險局座談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由於其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的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所以必設立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3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基本養老保險與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共同構成現代社會保險制度,並且是社會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05
社會統籌
1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逐步降至3%。
2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
3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帳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企業繳費除劃入個人帳戶部分外,其餘均納入社會統籌基金。
06
養老金待遇
1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養老保險制度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的養老金。
2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地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
3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4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養老保險制度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養老金,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
5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養老保險制度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新老辦法平衡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確定過渡性養老金。
❽ 個人辦理養老保險需要哪些證件,最晚是多大年紀開始辦
持戶口簿和身份證到社保中心辦理參保手續。
原創《社會保險法規政策大全》,請在百忙中仔細閱讀:
一、社會保險是國家舉辦的公益性的社會保障。
1.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2.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二、社會保險險種:
1.養老保險;2.失業保險;3.醫療保險;4.工傷保險;5.生育保險。
三、繳費基數: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納社會保險費,以勞動者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有的地方是40%-300%)為繳費基數,按月繳納。
四、單位員工參保的險種和繳費比例:
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20% ,個人繳納8% 。
2.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 ,個人繳納1% 。
3.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8% ,個人繳納2% 。
4.工傷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五、個人身份參保的險種和繳費比例:
1.養老保險費:個人繳納20% 。
2.醫療保險費:個人繳納5% 。
六、退休領取社保養老金的2個條件:
1.參保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的)以上;
2.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七、現行法定退休年齡:
1.女:工人50歲;管理人員55歲。個人參保的一律55歲。
2.男:一律60歲。不分工人,管理人員,單位參保,個人參保。
3.其中,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工人,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區和常年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冷庫、生產車間等低溫場所工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
八、影響退休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 (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九、醫保待遇分為一般疾病醫保、慢性疾病門診醫保和大病住院醫保:
1.一般疾病醫保:
a.門診費用不能報銷。
b.住院費用報銷80%左右,個人承擔20左右。報銷封頂金額幾萬元。
2.慢性疾病門診醫保:門診費用可以報銷。
3.大病住院醫保:住院費用報銷80%左右,個人承擔20左右。報銷封頂金額十幾萬元。
十、停保、轉移、退保、繼承:
1.停保:可以停保後再續保,只是停保的次月起停止報銷醫葯費。
2.轉移:同城轉移(轉換單位或轉為個人繳費)沒問題,異地轉移需轉入地社保中心的確認。
3.退保:農業戶口的可以退保,城鎮戶口的不能退保。
4.繼承:參保人在退休前逝世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金額由法定繼承人繼承。
各地詳情咨詢勞動保障電話12333。 答案補充 待你身份證戶口還有錢本到養老保險處辦理就可以了,自己辦理只需要繳納養老跟醫療關於你的檔案,若是你以前投過保,可以要回你原來的檔案,調到你現在要投保的地方,這樣以前繳納的也有效。若是沒有,檔案不要也沒有關系,你就說沒有檔案就是了。
❾ 退休手續辦晚了 養老保險能補嗎
退休手續辦晚了,養老保險是可以補的。退休手續辦晚了,如果是個人原因導致晚辦的,則由個人負責;如果是由單位原因導致晚辦的,則由單位負責;如果是由社會保險部門的原因晚辦,則由社保部門負責.
依據: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延期辦理退休手續人員養老金能否補發》2015年12月17日職工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時,單位應及時為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對於各種原因延期辦理退休手續的,按如下辦法處理:
(1)對於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經批准延期退休的,延期的時間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期滿退休,下月起計發待遇。
(2)達到正常退休年齡因單位原因造成退休延期的,個人賬戶繼續記載,但其延期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勞動保障部門按其到達正常退休年齡時批准退休,從辦理退休手續的下月計發待遇。
如正常退休年齡至批准退休期間有調整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按規定調整標准,基本養老金按增加後的標准計發,不再補發。正常退休年齡至批准退休期間職工工資或生活費低於基本養老金標準的,差額部分由單位給予補齊。保管檔案的中介機構也參照以上規定執行。
(3)因勞動保障部門原因造成退休延期的,按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時批准退休,從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的下月計發待遇。延期退休期間有調整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調整標准並補發調整的基本養老金。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