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可以中斷幾年,再接著續繳嗎
社會養老保險年限中斷是可以的。
不必為補交前面中斷的年限過於勉強自己,由於你還很年輕,有的是時間完全可以在以後的繳費年限中累計達到15年以上的要求。
如果以後不再中斷繳費,到你退休年齡,你的繳費年限(包括醫療保險)依然可以達到30年以上啊!
根據新的養老金計算方法,以後通過適當提高一些繳費基數,完全可以彌補中斷3年繳費年限的不足。
(1)養老金斷了幾個月還可以繼續交嗎擴展閱讀:
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關繫到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經濟、文明發展,需要我們予以足夠的重視。
由於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很廣,被保險人享受待遇的時間較長,費用收支規模龐大。
因此,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在全社會統一立法、統一規則、統一管理和統一組織實施。
B. 養老保險如果中間停了幾個月然後在接著交的話可以連起來嗎
養老保險如果中間停了幾個月,然後在接著交的話是可以連起來的。
根據社會回保險法的規定答,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如果停交的,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仍然在,如果接著交,會繼續加入到你的個人賬戶中,以後也會根據你個人賬戶中的金額來確定能領的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C. 養老保險如果中間停交了幾個月,能不能補交
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補交,沒有強制性的要求。
繳納社保的總金額則會影響退休之後拿到的退休養老金的金額。盡管依照當前的政策,累計繳費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就能夠享受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今後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則少。
社保斷繳,影響可大可小,而且並不一定能夠補繳。
首先說一下它的影響。社保是包含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種保險。如果我們社保斷繳,根據不同險種的情況,會造成的影響不同。
所以說,社會保險也不是隨便亂補的。因此,我們的社保還是要高度注意一下,盡量不要中斷,萬一轉換單位來不及,可以繳納靈活就業人員保險進行銜接。如果負擔太重,還是購買一下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過渡一下比較好。
社保停交三個月之補社保流程
1.申報流程由單位出具書面申請,陳述補繳的事實及理由,填寫一式三份的《XX市社會保險費補繳申請表》,連同相關的原始資料,向所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
2.相關的原始資料
(1)屬原固定工及合同制職工的,應提供職工本人的檔案、錄用(招工)審批表、歷年《廣州市職工勞動手冊》等原始資料;
(2)屬其他用工形式的,應提供合同書、錄用(招工)審批表(或招工表)、歷年《廣州市職工勞動手冊》(外地戶口職工可不提供)等原始資料;
(3)未辦理招用工手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應提供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材料(如原始工資發放表、考勤表等)。
(4)如果要求補繳1998年7月之前的社保費,還應提供戶口簿及復印件。
(3)養老金斷了幾個月還可以繼續交嗎擴展閱讀
一,針對這種情況,題主如果想要自己的社保連續繳納、中間不斷交,則可以選擇兩種方式:
1.和新公司也就是B公司進行協商,由個人出資、公司替你進行繳納;
2.個人找一個專門進行代繳社保的中介公司,出資由這個中介公司進行續交,但是這種情況也需要題主給中介公司付中介費。
二,如果題主想要了解個人的社保情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查詢個人社保:
1.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初始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
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4.觸摸屏查詢
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
D. 養老保險中間斷了1年後面又繼續交費年限能累計起來嗎
前面的繳費年限是可以累計的。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4)養老金斷了幾個月還可以繼續交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全國接續轉移
政策: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在跨省就業時隨同轉移;在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同時,還轉移部分單位繳費;參保人員在各地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對農民工一視同仁。
解讀:「這是全國統一的政策和操作實施辦法,以保證參保人員在哪裡就業就在哪裡參保繳費,其養老保險關系可轉移接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時能夠如期享受養老待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社保關系歷來是牽絆勞動者自由流動的尷尬之一:能帶走的只是不多的「個人賬戶」,單位繳的「統籌基金」部分是帶不走的。這次「大一統」的轉接方案明文結束了養老保險「各自為政」的局面。
持繳費憑證就能異地轉續
政策:為避免參保人員因辦理轉續關系而在兩地往返奔波,暫行辦法規定了統一的辦理流程,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由社保經辦機構發給參保繳費憑證;在新就業地參保,只需提出轉續關系的書面申請,轉入和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協調辦理審核、確認和跨地區轉續手續。
解讀: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目前各省(區、市)已全部出台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辦法——城鎮職工和農民工在本省內各個城市間流動就業,基本可以實現養老保險關系的「互認」。此次明確了跨省接續養老保險的「操作手續」,無疑可以保證勞動者流動就業的權益。
E. 關於養老保險斷交7個月,是否需要再繼交
中間空白的7個月保險金不需要補繳,斷繳和還未轉入保險對新單位參保沒有任何影響。
養老回斷繳答基本沒什麼影響,只要你在達到退休年齡前(男職工60歲,女職工50歲,女幹部55歲)養老累計繳費15年以上就行了,而不是連續15年。即使你中間斷了幾個月,也不會影響到你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如果你還是想補上的話最好盡快補上,免得多給滯納金(一般是本金的千分之二/每天),但還是要根據當地的政策而定(有些城市只要在本年內補繳都沒有滯納金)。
至於轉保,隨時都可以辦理轉移。在你停保後帶上你的身份證明材料原件到轉入地社保局開具養老關系接收函(函上需有姓名、身份證號碼、轉入地社保局的銀行賬號、戶名、開戶行並加蓋鮮章)附上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給到轉出地社保局,待轉出地社保局辦理完轉移後會列印一份轉移明細清單,你拿這個清單到轉入地社保局辦理就行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養老轉移只轉個人帳戶的金額,一般款會在40~60天內到轉入地社保局帳上。
如果轉入地社保局不給你開具接收函或你不符合當地社保局轉入要求的,暫時是轉移不了的。
F. 養老保險停交半年,連續年數算斷了么
可以續交。養老保險是累計計算的,不是連續計算的,所以就算斷繳一段時間,後來也是可以選擇繼續繳納的。
G. 養老保險中途停了幾年後可以續交嗎
可以續交。養老保險是累計計算的,不是連續計算的,所以就算斷繳一段時間,後來也是可以選擇繼續繳納的。
依據《社會保險法》有工作單位的人必需依法按時足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沒有工作單位的人能夠靈敏就業人員身份自願交納養老保險,中綴以後也可按政策規則自願補繳,重新就業時不補繳也能在新單位按規則繳費。
假如續繳或補繳,具有本市戶籍(涉農地域必需是居民戶口)的靈敏就業人員,可持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地社保中心個體繳費窗口辦理續繳(補繳)保險費。
連續繳納社保和累計繳納滿15年社保,領取退休金的時候差距是很大差距。主要影響還是在於繳費基數和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影響,如果我在2000年連續繳納到2015連續繳納15年養老保險和從1995年到2017年累積繳納滿15年。
兩個繳納年限相同,但是繳納時間不同,因為我們要考慮每年都在上調工資,相應的繳費基數有很大差距,從而影響我們的退休金;不過不管是連續還是累計都可以申請辦理退休。
(7)養老金斷了幾個月還可以繼續交嗎擴展閱讀:
1、補繳超齡養老保險費的計算辦法:
調入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2(月)×(30%+超齡年限×1%)×超齡年限。
超齡年限=調入時實際年齡-規定年齡。(超齡年限中的月份數,6個月以下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
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年齡:
獲得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人員:男50周歲、女工人40周歲、女幹部45周歲。
獲得初級職稱和未獲得職稱的人員:男45周歲、女工人35周歲、女幹部40周歲。
2、補交時須提供:
(1)勞動或人事組織部門的調令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職稱證書。
(2)軍人配偶在異地參加養老保險且按規定將養老保險轉移到軍隊,須提供:退出現役軍人《幹部調入申報戶口證明信》復印件、軍人配偶調入本市的調動手續原件與復印件、軍人配偶本市戶籍證明復印件。
H. 養老保險中間停了幾個月有影響么
對退休金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購房、買車搖號、子女上學等待遇需要外來居民的社保連續繳納一定時間的記錄,其中有的待遇在計算社保連續繳納時間時,補繳的月份是算作連續的,所以如果中途出現斷繳,可以找代理公司補繳來實現社保的連續繳納。
社保可以補繳也可以不補繳,對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社保是算累計的,只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相應的年限,就不需要再進行補繳了。
補繳時效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第六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一般情況下,補繳保險的期間根據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視企業情況而定。
(8)養老金斷了幾個月還可以繼續交嗎擴展閱讀
一、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養老金計算
1、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1+2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I. 我的社保停了半年可以繼續交嗎
可以續交。更換工作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可按規定隨同轉移至新單位繼續參保。
補繳後,要等待一定的期限才能使用,有些地區等3個月,有些等6個月,各地區不一。繳納中斷不超過3個月的,可以補繳,累計計算,但停交期間不能享受醫保待遇;繳納中斷超過3個月的,不得補繳,只能重交,也累計計算。
醫保繳費和待遇享受相關,企業在職人員在參保繳費的下月起就可以正常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停保後相關醫療保險待遇也停止,但系統數據和繳費年限不會清零。
如果跨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轉移,本人帶好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養老保險手冊,到社保中心填寫《參保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職工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到轉移窗口辦理轉移;
如果在統籌地區內或同一市內,當從某單位辭職後,只需該單位辦理退工停保手續,新單位辦理用工參保手續,社保關系自動轉入新單位。
(9)養老金斷了幾個月還可以繼續交嗎擴展閱讀:
社保財務制度:
隨收即付制
隨收即付制度是指當期所收保險費用於當期的給付,使保險財務收支保持大體平衡的一種財務制度。除養老保險項目外,一般社會保障項目都是採用的這種財務制度。
養老保險採用這一制度有利有弊。隨收即付制度最大的優點是費率計算簡單,同時因為沒有巨額基金,不會有保值增值的壓力,不會受到貨幣貶值的不利影響。但這一制度的缺點也是明顯的。
必須經常重估財務結構,調整費率,而一般地由於人口結構趨於老化、福利水平的剛性等原因,費率一般是日益提高的。同時,從分配關系看,在退休金保險方面,隨收即付制度實質上是代際間的再分配關系,日益上升的費率,會加深代際矛盾,造成政治問題。
完全積累制
這種制度是在對影響費率的相關因素進行長期測算後,確定一個可以保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收支平衡的平均費率,並將所收保險費(稅)全部形成社會保險基金的一種財務制度。企業年金制度中及社會保險制度框架下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劃下較多採用這種財務制度。
這一制度最明顯的長處是由於有基金的積累,在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能保持保險費率的相對穩定。但這一優點是以基金收益率高於工資增長率為前提的。這一制度的缺陷也是明顯的,一是在制度運行初始就要求較高的費率;
二是基金受通貨膨脹的壓力較大,如果基金運用得當,不但社會保險制度能從中受益,而且整個經濟將由於基金的有效配置而受益,反之,如果基金不能保值增值,這一制度比隨收即付制度的成本更高。
部分積累制
這種制度是隨收即付制度和完全積累制度的混合物。在初始時,它的費率高於隨收即付制度而又低於完全積累制度,在准備金方面,它會多於隨收即付制度而低於完全積累制度。
這一制度是要在迎接人口老齡化和初始的高保費制度中尋找一條中間道路。通常的做法是將原來隨收即付制度所交保費中的一小部分積累於個人賬戶制度,或在原來制度之上提高費率,並將增量部分全部積累於個人賬戶制度。這一制度也同樣面臨基金的管理和保值增值問題。
中國1997年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就採用了這種混合財務制度,稱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制度相結合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