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個人墊付養老保險單位會退給個人

個人墊付養老保險單位會退給個人

發布時間:2021-01-09 00:47:57

1. 破產企業職工個人墊付養老保險金能否退回

企業是由國企改製成股份制企業,職工自2002年下崗,自2002年企業不再負擔職工的版養老保險金權,並要求職工個人繳納全部金額的養老保險金,具體是由職工個人將原企業應繳納部分金額的養老保險金和個人應繳納部分養老保險金一並交給企業再由企業上繳,現企業要申請破產,職工還能不能讓企業退回個人墊付的應由企業繳納的那部分養老保險金?在下崗時並沒有對養老保險金的繳納方式雙方進行紙質合同約定。

2. 個人為單位墊付養老金發票還給單位嗎

既然是墊付,那麼單位在向你支付費用之前這個單據就不能交給單位,或者單位出具收據並明確相關費用用途、事項之後才能,否則後期時間更迭人員調換後你難以維權。

3. 養老保險金可以要求公司退還給個人嗎

公司既然復從你的工資中扣制了一部分保險,就不可能給你退回來了.這不是公司的事,而是既然交了社保,中途就是不可以退的.而且你還要連續交滿15周年以上,到了退休的年齡才可以享受社保的待遇.
如果,你此時離開公司,以後的自己補交,是完全可以的.不過,我建議你不要補交了,因為,你畢竟在公司呆的時間很短,而社保的交費是完全不確定的,每年每月都在不斷的調整.所以,都是自己來承擔,你是交不起的.

4. 個人社保已交,單位要給交,個人交的部分能全額退回嗎

沒有辦法申請退個人繳納那部分社保費用。
根據《社保法》的規定:第十四條個回人賬戶不得提前答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六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5. 2015退休墊付養老保險返給個人,為什麼沒有2%的個人醫療保險不讓交

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單位繳納的進入統專籌基金,個人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屬。
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單位繳納的進入統籌基金,個人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單位0.2-2%,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0.6-1%,個人不繳納。
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比例都是5-12%,單位繳納什麼比例,個人就繳納什麼比例,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全部進入個人帳戶。

6. 有誰知道個人替單位墊付的養老保險費如何才能讓單位歸還

個人繳費是你自願行為,除了法院沒人管,但是也很難打贏這個官司。

7. 請問墊付養老金單位返還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既然他沒有為你辦理,你可以要求辦理或補償。

8. 個人代單位繳納的單位部分保險如何退給個人

我感覺你的情況像自由擇業者交的保險類型,自己交省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到內三百之間選擇。你有兩容個選擇,第一是繼續交到退休,享受退休待遇,二是選擇不交就是斷繳,到了退休年齡,會退給你計算的個人部分。這樣不上算,最好繼續繳納,實在負擔不起可以改為企業。

9. 養老保險個體自然人未轉出,由個人墊付,轉入單位後單位應該給返多少錢

單位說的應該沒錯。基本保險共有五個險種,分別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除後兩個險種全部是單位繳納之外,其餘三個險種均是單位和個人分別按不同比例共同繳納。

10. 單位要求個人墊付五險的全部保險費用到年底再返還,這樣合法嗎

這屬於單位違法。單位違反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
為在職勞動者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隨勞資雙方的意願而免除。

勞動法:
第九章 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第七十六條 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七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下列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一)用人單位制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及其執行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遵守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國家關於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報酬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監察事項。

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閱讀全文

與個人墊付養老保險單位會退給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省老年大學收費標准 瀏覽:845
老年痴呆者產品 瀏覽:425
孝順就必須要住在一起才是孝順嗎 瀏覽:521
重陽節活動始於 瀏覽:67
陽泉退休漲工資 瀏覽:327
安峰鎮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312
對於已退休的職工社保怎麼繳 瀏覽:659
養老憑證什麼時候可以取 瀏覽:175
找個什麼理由問父母要幾百塊 瀏覽:345
如果令退休金增值 瀏覽:326
怎麼判斷父母有病 瀏覽:141
秦皇島有私人養老院 瀏覽:779
北京美年體檢哪個好 瀏覽:930
美國移民體檢預約不到怎麼辦 瀏覽:674
一歲9個月男寶身高才80公分 瀏覽:861
小學的重陽節的作文 瀏覽:883
重陽節賀卡菊花 瀏覽:402
員工是退休的怎麼交社保 瀏覽:116
如何將婚前房產贈與父母 瀏覽:679
老年公寓通知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