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天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天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發布時間:2020-12-28 11:32:52

Ⅰ 天津開發區養老保險手冊怎麼自己辦

2011年8月1日之後不受理個人辦理。
開發區各參保單位:

自2011年8月1日起,《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記錄審核蓋章工作請參保單位經辦人員統一辦理,開發區社保分中心不再受理職工個人辦理此項業務。

各參保單位保險經辦員在辦理減員後,請及時為減員職工填寫《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並到社保開發區分中心登記征繳業務櫃台進行審核並加蓋「養老手冊審核章」。參保單位將不得因任何理由拒絕為職工辦理《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審核手續,以免影響本人再次參保。

參考資料:http://www.teda.gov.cn/website/html/si/SBGG10773/2011-07-13/Detail_572018.htm

Ⅱ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在哪裡辦理

養老保險手冊一般由單位統一保管,離職時交給職工。辦理的話肯定是在當地社保中心了。

Ⅲ 天津養老保險手冊的問題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不用換,你從開發區轉到河西上保險的話,先得在開發區社保分中心做減(也就是開具保險轉移單,轉移單和養老保險手冊都會放到你的檔案里),然後你直接到河西交保險就可以了.如果保險關系是從非天津市的地方轉到天津市的話要換手冊,你這種情況不用換,而且還能將保險銜接上.

Ⅳ 急問天津塘沽開發區養老保險手冊如何領取

職工養老保險手來冊怎麼領:
單位源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後,一般都會先為員工保管職工養老保險手冊,這是為了單位今後方便為員工再次繳納養老保險。若員工辭職,單位必須將職工養老保險手冊給員工,由員工自行繳納養老保險。
在什麼地方領取:
在所在區勞動保障部門集中申請領辦《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作用: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用於本企業員工年限繳費記載,職工調出、轉入、補繳保險及辦理退休。

Ⅳ 天津社保關系轉移時要用的養老保險手冊去哪拿呀

先到泰達圖書館後身的開發區人才服務中心辦理調檔手續,然後再去二大街社保辦理保險轉移。保險手冊在前者辦理時由人才給。

Ⅵ 天津養老保險手冊和就失業證的問題

1、前一家天津公司應該有養老保險手冊的,與是否從北京轉入無關,當時在天津也是重新參保,參保就會有養老保險手冊,養老保險轉入是另一回事。建議你咨詢當地社保中心,以確認。

2、就失業證可以在當地街道辦理。

Ⅶ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個人手冊號碼怎麼查保險手冊上的個人手冊號碼是不是一定得填怎麼查到呢。我新接手。

各個地區的手冊形式都不太相同,但大體上差不多,我以天津的為例簡單說說專吧,你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酌情屬採納吧
養老手冊上一般會體現身份證號碼,有的手冊上註明的是社會保障號碼,這個號碼就是身份證號,是必須填的
如果還有手冊編號什麼的,一般是填你們單位的組織代碼,這個可以選擇不填
當員工參保後,社保系統中還會自動產生一個十位的編碼,一般叫做個人編號,這個需要去當地社保查詢才能知道,一般這項也可以選擇不填
總之只要填上身份證號碼就可以了

Ⅷ 關於天津市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問題: 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職工養老手冊的記錄應該找社保中心填寫嗎

天津市的情況來我不清楚,我自們蘇州這里是由單位填完後讓社保局蓋章確認。其實不填也行,每年社保局會列印一張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對賬單(上年7月到今年6月的),把它貼在手冊里就行。這些都是單位操作的,無需個人辦理。
哦,你好像是自己繳納社保,那就把每年的對賬單貼上吧,或者把每月的繳費單子貼上也一樣。其實手冊里填不填問題不大,社保資料庫里有你的參保信息的。

Ⅸ 天津養老保險手冊,2014年7月之後開始工作交保險,有養老保險手冊嗎

已經停發了,在參保機構列印的《個人繳費明細》就相當於之前的養老保險手冊了。

Ⅹ 天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如何辦理

這里。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閱讀全文

與天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工資的加法 瀏覽:450
社保轉移擔誤退休怎麼辦 瀏覽:538
學霸父母怎麼營造班級形象 瀏覽:371
鄉鎮入職體檢體檢哪些 瀏覽:398
老年大學藝術課程國畫山水 瀏覽:706
老人不起夜突然尿毒症怎麼回事 瀏覽:918
帶老人家去體檢一般包含哪些項目 瀏覽:894
臨武敬老院 瀏覽:432
老年人牙疼還血壓也高 瀏覽:615
長壽第四季度 瀏覽:220
江陰元林老年大學最新課程表 瀏覽:350
50歲男人聽的歌曲 瀏覽:576
老年住養老院有哪些限制 瀏覽:552
43歲買養老保險 瀏覽:977
肇慶養老保險基礎金是多少 瀏覽:898
怎麼防止老人借陽壽 瀏覽:311
中老年人如何鍛煉手指 瀏覽:837
50歲了月經不走怎麼辦 瀏覽:207
農村老人80歲養老 瀏覽:844
寧夏公婆農村人怎麼養老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