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50萬人街頭抗議遊行!歐洲強國爆發全國大罷工,他們目的是什麼
他們的目的是希望政府能夠放棄對養老金體系的全面改革。這次這個罷工活動,發生在法國,有將近150萬人在街頭抗議遊行。據說在這次罷工的導火索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前面宣布了要對法國復雜的養老金系統進行簡化,全面改革養老金體系,而這個提議就遭到了國內很多工人的反對,他們覺得馬克龍沒有事先考察民意,有些武斷,因此舉行罷工以示抗議。
一旦簡化了養老金體系,政府工作簡化了,方便了大多數人,但這也觸犯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就引起了這次罷工。為了抗議,要求政府放棄養老金體系的改革,這些人才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遊行。
Ⅱ 想得到「理解和支持」是不可能的,馬克龍的養老金政策究竟怎麼了
養老金改革制度觸犯了太多人的基本利益,動了太多人的乳酪,犯了眾怒,所以得不到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所以養老金改革制度引起了全國范圍的遊行示威以及罷工,來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
Ⅲ 法國的養老金制度
22日,經過漫長的辯論,法國參議院通過了退休改革法案,法國人領退休金賦閑的年齡,將從目前的60歲推遲到62歲。
Ⅳ 世界其他國家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呢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60歲;德國法定退休年齡65歲;英國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希臘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義大利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挪威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瑞典法定退休年齡61-70歲;加拿大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日本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62歲;馬來西亞法定退休年齡55歲;澳大利亞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3.5歲;智利法定退休年齡男55-65歲,女50-60歲;阿根廷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5歲,女60歲。
Ⅳ 那有法國喜劇電影<養老金>下載
在法劇網,從網路找。
Ⅵ 馬克龍剛開始力推養老金改革制度,為何就引起法國的軒然大波
因為養老金改革制度觸動了絕大部分人的利益,讓他們的養老待遇大幅下降,所以引發全國范圍的反對。
養老金改革制度讓他們工作時間延長,待遇下降。因為觸動了絕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引發大規模遊行示威,發動大范圍罷工活動,使得交通受阻,在現在全國性的遊行示威預計將會繼續進行下去。法國政府面對這種情況表示不論面對什麼情況,都會將養老金改革制度進行到底。
在法國養老金赤字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養老金改革制度已經刻不容緩,但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Ⅶ 法國的養老金制度
這不用擔心,在很多國家只要干夠一定的年限,退休時原工作單位都會發給一定數額的退休金,可以保障退休人員的數年生活無憂,因為在很多國家裡退休金和養老金不是一個概念,退休金是原工作單位發給的,而養老金屬於社會福利保障。
Ⅷ 在法國商簽後可享受法國的養老保險嗎
只要按照規程繳納了法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就可以享受,不論國籍和所持身份居留/簽證
不過商簽好像並不能在法國國境從事領薪職業活動,除非你想說的是商居
Ⅸ 法國的退休金改革為何引起公憤改革內容是啥
——析法國近期社會沖突的深層原因
22日,法國交通系統大罷工造成巴黎地鐵站內人滿為患。
22日,法國政府、交通部門和工會「三方會談」首輪談判宣告破裂!致使全國陷入混亂的交通大罷工由此進入第9天。除罷工外,接連兩天法國均爆發了示威遊行。醫務人員、教育系統、公務員、警察、郵電、航空部門職工、煙草店老闆、漁民等社會各階層人士均「大街上見」。法國社會沖突因薩科齊總統推出的體制改革而進入高潮。
起因:退休金改革
這次社會沖突與1995年希拉克總統和朱佩總理推出同樣改革而引發大罷工幾乎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社會背景發生了深刻變化,包括法國國內和全球化高速發展中的國際大 環境兩個領域。從理論上來說,從9天前開始的交通部門大罷工,首先是因退休體制改革而引發的。法國因各種工作性質的不同,規定了多種特殊的退休金制度。其中地鐵和鐵路職工因工作艱辛而享有國家規定的特殊養老金政策,即可以在支付37.5年的養老保險金後全額領取退休金而退休。這樣,其他國家職工大多要干到65歲才能退休,而鐵路和地鐵職工可以提前退休。
問題在於37.5年所交納的退休保險金,並不能支付提前離職職工的退休金,國家必須對虧空部分進行補貼。早在十幾年前法國政府就醞釀著要取消這一特殊政策。一則國家已經負擔不起這筆大約30億歐元左右的支出,這佔法國國家各種補貼的6%。二則鐵路和地鐵工人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早已與當年制定這一政策時大為改善,不再存在特殊艱苦的問題。法國有些制度確實制定於很久以前,如國家歌劇院職工所享有另外一種特殊退休的制度制定於1698年!而鐵路職工養老金制度制定於1855年。1945年曾對舊制度做出了一定的修正。但總的來說,開煤燒的火車和今天按按電鈕的高速列車的工作,兩者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薩科齊總統下決心要修改所有特殊規定,將交納退休保險金的年限一律提高到40年,以填補國家赤字。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鐵路與地鐵特殊養老金涉及的人數並不多,但鐵路和地鐵職工並不準備放棄他們的這一「既得利益」;或說他們同意放棄,前提是國家進行另類補貼,但如果這樣,對政府來說等於沒有改革。因此雙方談判破裂,即在討價還價中尚未找到一個平衡點。由於交通是一國經濟命脈的「血管」,一旦堵塞,後果嚴重。9天來,法國每天因罷工而損失近4億歐元。
目前工會組織決心要給政府點顏色看看——畢竟二十多年來在法國罷工者從未嘗過敗績。而法國政府也一再強調,這一次「絕不再讓步」。薩科齊指責工會以少數人利益拿全國公交乘客作為「人質」,是不可接受的。政府顯然在動用一切力量,試圖削弱罷工者的決心和意志。雙方沖突肯定將會加劇。
斗爭:勞方維護權益
但這次罷工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2.5年的退休金問題,而涉及更為深層的因素。
冷戰結束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瓦解,以市場經濟和民主體制為代表的西方現行資本主義制度成為全球主流。「歷史終結」論被及時地提出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階級斗爭從此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全球都將共享「和平紅利」——一個富裕、和平、民主的世界將會甚至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
然而全球化和對利潤的追逐,卻使資本主義的本質重新充分地表現出來。冷戰時的「福利資本主義」現在看來並不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而是在社會主義陣營存在的情況下的一種「讓步政策」而已。當外部的壓力消失後,這幾年西方國家內部,特別是法國,追逐利潤變得日益瘋狂。事實上,就在法國政府以解決赤字為借口要取消鐵路和地鐵職工的「特殊退休制度」的同時,其他不公平的現象卻在法國社會迅速發展。法國社會幾十年來首次明確向資產者傾斜。
只要舉幾個例子即可理解這一不公平現象的嚴重性質: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由於石油價格的上漲而盈利高達90億歐元,但這一盈利卻只對執股者分紅,即資本的勝利。在要求鐵路和地鐵職工勒緊褲帶的同時,政府卻通過立法,將高達150億歐元的稅收還給法國最富有者(通過稅收封頂政策)。當政府決心修改特殊退休金制度的同時,法國大老闆的退休金或賠償金卻提高到歷史空前的程度(理由是向美國看齊)。事實上有專家指出,改革特殊退休金制度給國庫只能帶來區區2億歐元而已。但給富人減稅一項就使國家多支出150億歐元。這是無法說服窮人的。
但法國政府這樣做也並不是沒有理由。法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競爭力越來越差,原因就是法國人工資太高。法國的出口越來越困難,貿易赤字不斷增加。不對富人減稅的話,就會有很多資金流向低稅收的周邊國家,特別是一些小國,如比利時、盧森堡等。因此,法國政府這次確實是下定決心要將改革推到底。
結局:最後一次罷工?
事實上,從歐洲的范圍來說,這一改革與歐洲目前的總體趨勢是一致的。英國早在十來年前就由撒切爾夫人強行改革而將自由經濟推給英國人。人們對英國煤礦工人長達一年半的大罷工慘遭失敗至今記憶猶新。德國也在默克爾上台後左右翼聯手向工會「宣戰」,迫使德國社會接受一系列痛苦的改革。法國目前可能是歐洲「最後的一個堡壘」。
社會學家們注意到的是,在英、德等真正推行了全面自由經濟的國家,罷工已經成為一種「奢侈行為」。工人在嚴酷的社會背景面前,已經沒有選擇。法國如果這次罷工失敗,政府下一步的改革措施必然是放寬解僱條件,隨後即降低工資,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利潤收入;也就是說,窮人將日趨貧困化……2006年當時的政府總理德維爾潘推出「首次青年僱傭法」就是一個先例。當時工會和學生的示威、罷工,在執政黨內部因爭奪總統大選起內哄的有利時機,獲得了成功。但這一次,則不是那麼容易取勝了。
對此,右翼政治家和左翼工會領導心裡其實都很清楚。法國預算部國務秘書桑蒂尼在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漏出了一句真話:「這次罷工很有可能是法國的最後一次……」言下之意非常明確:一旦罷工失敗,從此工會力量將走向消亡。事實上法國公眾對公務員罷工帶來諸多不便也都心甘情願地忍受,就是因為他們的罷工從長遠來看,有利於被僱傭者。在法國,私營企業職工幾乎無法罷工。如果這次罷工失敗,用不了多久,憲法規定的罷工權利,將會成為一種擺設。
法國選民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法國政治圖譜這幾天正在迅速地朝著兩極分化。極左翼的「工人革命團」領袖貝尚什諾的民望因明確且全面支持罷工迅速上升,相反對罷工至今態度曖昧的社會黨總統候選人羅亞爾則直線下跌。兩者在民意測驗中已經持平。這非常說明問題,也證明法國社會危機正在加劇,而工人們也明白了這一點。在罷工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出現了高速火車系統遭致人為破壞的現象。這是絕望中的工人的一種無望掙扎。對此,政府與工會都是一致的:破壞者將遭致司法的無情鎮壓…
法國改革養老金制度(綜述)
新華社記者 ;郭京花
法國總理若斯潘21日宣布對法國現行的養老金制度進行改
革,雖然只是提出了改革方向,並沒有具體措施,但仍在法國
社會各界引起很大反響。
二戰後,法國建立起來的養老金體系實行的是分配製,即
用企業和職工交納的社會保險分攤金作為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退休金管理機構把在職人員的分攤金匯總後,按有關規定分配
給退休人員。這種分配方式打破了新老企業和盈利高低企業間
的差異,較好地解決了企業負擔不勻的問題。退休人員欲拿到
全額退休金,在私營部門供職者要達到40年工齡,公立部門的
職員須達37年半工齡。法國的養老金制度十分繁雜,除了多行
業的基礎系統外,還有各行業的增補系統。
近年來,法國養老金制度遇到了無法迴避的難題。一是社
會面臨人口老化,戰後出生、被喻為「嬰兒潮」的一代人從20
05年起將逐漸步入退休行列,老年人口比例將劇增,而就業人
口相對減少,每年進入勞動市場的人數將少於退休人員。二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命更長了,預計到2040年,
法國人的平均壽命將比現在提高6歲,男性和女性將分別達到8
0歲和89歲。壽命的延長意味著對養老金需求的增加。
法國計劃委員會去年向政府遞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按現在
的養老金制度,法國的退休金金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
例將從目前的12%增加到2040年的15%左右,而1959年,這一
比例僅為5.4%。從在職與退休人員的比例看,目前10個在職
人員供養4個退休人員,40年後,這一比例將是10∶7。若要保
證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不低於就業者,維護社會各方人士的利
益,改革養老金制度勢在必行。
改革養老金制度是法國近年來歷屆政府面臨的棘手難題,
因為它涉及到各個社會階層和所有人的利益。若斯潘提出的改
革方向強調堅持退休金分配製這一基本原則,立足於通過刺激
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減少失業人數,來應對養老金制度
所面臨的挑戰。
面對退休人員即將大增而帶來的壓力,若斯潘決定進一步
加強去年設立的養老金儲備基金,將其數額由今年的200億法郎
增加到2020年的1萬億法郎,以渡難關。這筆錢從哪裡來?若斯
潘說,來自國家在國營企業中所佔有的股份,比如法國電信公
司。具體辦法是拿出部分股份還是用股息作為儲備基金,還有
待進一步研究。
政府提出將逐步縮小公職人員與私營部門的職員在領取全
額退休金所需要達到的工齡方面的差異,但未提出具體措施。
若斯潘只是建議將公職人員的部分獎金納入退休金計算。政府
對各種增補系統的改革不作硬性規定,但希望由勞資各方談判
協商解決。
若斯潘還宣布在兩個月內成立有關養老金制度的方向委員
會,由勞資代表、國民議會議員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員組成,
任務是保證養老金制度改革的連續性,同時就養老金制度各種
不同系統間的平衡問題向政府提出建議。
法國輿論界普遍認為,若斯潘的改革計劃謹慎,能在多大
程度上解決問題,尚需觀察。
Ⅹ 法國為什麼 想要推遲退休年齡
原本是工作42年就可以退休,或者工作到60歲,現在提高到62歲,去年征服用全部財政的50%投入到支付養老金,因為人口老齡化,所以導致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養老金,所以要推遲2年,上個星期二開始也就是10月12號,正式開始罷工。無限期的,直到政府妥協。不過政府應該不會妥協,因為想不出來別的辦法填補養老金的赤字。
目前正在持續罷工中,所以我的學校被黑人和阿拉伯人拿垃圾桶堵了,話說這個事情也不關黑人什麼事,他們也活不到60歲。他們就愛湊熱鬧,腦殘未受教化的民族,多虧了他們,我今天休息,正好來回答你問題。
順便幫你列個厲害關系圖.推遲退休2年
1.全民少發2年退休金,(狠恐怖的,退休金很高的,而且是全民2年)
2.遲退休,也就是要多工作2年,要多上2年稅。
一加一減。不關什麼財政問題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