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我為爺爺洗腳》800字作文
重陽節,我為爺爺洗腳
從我呀呀學語那時起,爺爺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腳,記得小時候,爸媽上班比較忙,爺爺就開始照顧我了,作為孫女的我,給了爺爺洗了幾回呢?我甚至清晰的記得爺爺的腳我一次都沒看過,更沒撫摸過。
今天是重陽節,是團圓的日子,因為受到「感恩」的觸動,想給爺爺洗腳的念頭,來回報我那無私的爺爺,勤勞的爺爺。
眼看中午吃飯的時間就要到了,我的眼睛眯成一條線,而爺爺仍在廚房為我做中午飯。我催著爺爺先別做飯了,然後便偷偷地溜進房間把盆子拿了出來,溫水也倒好了,就等著端出來。爺爺嘴上答應說一會兒就好,而實際上半小時已經過去了,爺爺的手一刻也沒停過。我把爺爺拉到客廳,又把水重新打了一遍,我小心翼翼地把水端到爺爺面前,並為他捲起褲角,捲起的那一瞬間,我驚呆了,爺爺的腳居然有許多腳繭,我的眼淚頓時掉了下來,真不知道他為這個價付出了多少汗水,剎那間,我又看見了一個重大發現,爺爺的叫還殘留了許多傷痕,大把大把的眼淚又流了下來,還包紮了傷口,傷口好大,回想起小時候,我是多麼任性,調皮,據爸媽說: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有冰棒或冰激凌吃才肯上學,還有一次,買了冰棒還不夠,一直要爺爺陪,那時爺爺送我上學,爺爺走哪,我也跟哪,不肯放過爺爺,回想起,我是多麼幼稚可笑,白發蒼蒼的爺爺年紀也大了,可還在為這個家操勞,可真不容易啊!
我慢慢地撫摸爺爺的腳,輕輕擦傷口。爺爺笑了,笑得那麼開心,那麼純朴,那麼燦爛,我還是第一次見爺爺這么高興過,幫爺爺洗腳後,感覺自己長大了許多……
爺爺對我恩重如山,這情,這債,我是永遠還不清的,我為家所做的事情,和爺爺對我無私照顧比起來,明顯我所做的事情,顯得太單薄、太渺小了……
經過這件事後,讓90後的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長輩們對我無私的關愛,我將學好知識,以好成績,來回報他們。
2. 河南一女孩給爸爸洗腳拍照後轉身就走,感恩教育為何變味兒了
每當感恩節或者是父親節,母親節以及重陽節,需要對長輩進行感恩的時候,學校就會安排學生給父母洗腳,或者是在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開始這樣的行為,確實能夠讓孩子多橋判幫家裡人做事。可是慢慢的,有些孩子在做這樣的事情時,並不是懷著感恩之心,更多的就是為了拍個照。所以我個人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三,很多時候,家長只是把這件事情當做一件任務去完成。作為家長,在生活當中也應該去和孩子說一說為什麼要感恩?當然我們作為家長,更需要去以身作則。因為家長在某些方面就成了孩子的模仿對象,也可以說就是孩子的榜樣。那麼當家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去做孝順的事情時,孩子自然也就會學著去做。
我覺得感恩教育之所以變為有很多方面,想要去解決這樣的問題,那麼就需要找到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扭轉孩子的想法,千萬不能讓孩子覺得,做感恩的事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要讓他們明白感恩的意義。
3. 作文: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不少於450字,要重陽節給奶奶洗腳的
重陽節給奶奶洗腳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准備幫回奶奶洗一次答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
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端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就把洗腳盆和毛巾准備好了,准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給您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後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您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
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裡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麼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裡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後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4. 重陽節為老人做些什麼
重陽節為老人可以做以下幾件事情:
陪伴與關懷:
傳統習俗體驗:
盡孝心的小行動:
送禮物:
組織活動:
通過以上方式,我們可以在重陽節這天為老人送上真摯的祝福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溫馨和快樂。
5. 重陽節為什麼給老人洗腳
弘揚傳統美德。重陽節給老人洗腳是一種傳統習俗,旨在表達對老人的關愛和尊重。洗腳代表著一種孝心和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通過給老人洗腳,年輕人可以表達對老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可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6. 重陽節孩子給長輩洗腳後感想
重陽節孩子給長輩洗腳後感想,長輩感想如下:
1、看著曾經襁褓中的小小人內兒,現在已經容會給爸爸媽媽洗腳擦腳了,內心有難以言喻的欣慰。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很棒,很懂事。
2、我的小寶貝,今天在老師的要求下,你第一次完成了給爸爸媽媽洗腳的小任務。雖然動作有點笨拙。但是媽媽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
(6)重陽節為什麼要洗腳擴展閱讀: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的活動。
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7. 九月九日重陽節那天幫爸爸媽媽做什麼事情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專一些體貼。除屬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