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孝順」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懷感恩之心,行孝敬之道
南陽市十七中九三班 王暉 指導老師 胡秋菊
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冰心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何為孝敬?孝敬孝敬,孝為先,敬為心,關鍵是我們心中對父母那份深深的敬,對父母充滿敬意的供養才能叫做「孝敬」。 孝敬是一種情感,包括物質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顧、情感上的慰藉。
怎樣做才能真正做到「孝敬」二字呢?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從簡單的做起。「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出必告,返必面。」意思就是:父母叫你,要趕快答應;父母叫你幹活,不要懶惰;父母教訓你,要恭敬地聆聽;父母責怪你,要順從而不要頂撞;出門時要告訴父母,回來時要當面向父母問好。就是這些基本的要求,可能不少人都沒有認識到或未能做到,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因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為你再擔心。
孝敬就是從小事和細節做起的,逐漸養成習慣,將會終身受益。
「閔損單衣順母」的故事是孝的典範。閔損是孔子弟子。自幼喪母,後母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他用蘆花。一次他為父親駕車,體寒手抖,車險些失控,父親怒而鞭打,蘆花飛出。父親知道後決定休掉後母,閔損卻哭著勸阻:「娘在只孩兒一人受凍,娘走了兩個弟弟衣單。」後娘知道後被他的孝心感動,從此待他如親生。 想想閔損,再看看我們自己,父母對我們百般呵護,我們卻不知道感恩,有時還百般挑剔。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地為我們付出,只要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到自己作為學生的本分,只要我們心懷敬意和感恩的心,對父母便是最大的孝,就能慰平父母額頭上的皺紋。
只有懂得和做到了孝敬,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將「孝敬」化成一句溫暖的話語、一份滿
Ⅱ 以孝心為話題
以孝心為話題的作文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這是一首能讓我們學會感恩的歌,我們對父母充滿孝心,要知道回報親人。
孝心人人都該具備,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就有一次,為父母獻出一份孝心的體驗。記得,那是在一次無意間,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則廣告:一個小孩子,看見媽媽在為奶奶洗腳,於是也幫媽媽洗了一次腳。看完後,我心想:那麼小一個孩子,都能為媽媽洗一次腳,我為什麼不能呢?於是我決定也為媽媽洗一次腳。
我先到浴室准備好水,又在水裡滴了幾滴沐浴露,又用手試了試水溫,然後端起水向媽媽走去。媽媽正在看電視,看見我端著水,不解地問:「寶貝,你這是要幹嘛?」「我要幫你洗腳啊!」我開心地說,媽媽先是一驚,隨後又笑了笑說:「好啊!」我連忙走過去,幫媽媽脫了鞋,褪了襪,媽媽把腳放進了盆中,我仔細搓著媽媽的腳,感到皮膚沒有原來那麼細嫩了,我心想:這是因為媽媽常為我操心、奔走的原因吧!媽媽欣慰的笑了,我發現媽媽的臉上又多了幾條皺紋。「這是媽媽為我付出的辛勞吧!」我小聲地說到。我無意間摸到幾個老繭,心想:這是怎樣的腳啊:為我學習奔走的腳,為自己工作奔波的腳……我越來越覺得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
洗完後,我將心裡想的都告訴了媽媽,媽媽把我摟在懷里,笑著說:「傻丫頭。」
父母給了我們世上最無私的愛,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去報答父母、關心父母、理解父母。每天都
應該盡一份應有的孝心,還要用優秀的學習成績去回報父母。
Ⅲ 話題徵集:孝順的孩子需要怎麼從小培養
孝順的孩子需要怎麼從小培養
常言說家長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孩子的孝心,最重要的就是從家長自己做起.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地表現出孝心.表現出對父母的尊敬,特別是在節日時要把老人請到一起過節,不能在一起過節的,也要捎些或寄些禮物給老人.這些都讓孩子知道或參與.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以孩子為中心,否則,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和任性的性格,以後就不好教育了
Ⅳ 請圍繞孝心這個話題寫一篇短文200字左右
孝心
今天我看見媽媽給我洗衣服的時候汗都流下來了,我知道以後做事前要先把套袖戴好了免得媽媽洗衣服太辛苦。
以後我一定要聽爸爸媽媽的話,體諒他們的辛苦。媽媽背痛了,我幫她捶背;爸爸工作累了,我就幫他倒杯咖啡。我還會幫媽媽掃地、洗碗,自己整理自己的小房間,自己疊衣服和被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媽媽的小幫手。
吃東西的時候我把小的留給自己,大的給別人,也不搶東西吃;媽媽東西拿不動的時候我就幫媽媽拿;每天幫媽媽丟垃圾,還要學習擦地板。
爸爸說學習認真、成績優秀也是孝順父母,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專心做事情,學習一天比一天好,長大了報答爸爸媽媽。
Ⅳ 以孝心為話題2500字作文
孝心無價
讀了畢淑敏的《孝心無價》,心裡總不時 冒出許多感觸良深的想法。 畢淑敏 言,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 父母許下過「孝」的宏願,相信水到渠成, 可以從容盡「孝」。我便想起了我的母親和 外公外婆。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極疼 我和母親的,兩個老人都是那麼慈祥,且 深情的對待著我們。雖然,母親偶爾性的 會和外婆鬧矛盾,就像我經常和母親對峙 一樣。但我也總是相信母親如我一樣是愛 著外公外婆的。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可是意外降臨,外公外婆都猝然的離 去。那麼突然而又讓人揪心。母親哭的天 昏地暗[注:昏:天黑。天地昏黑無光。形 容刮大風時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 腐敗,社會黑暗。],哭訴著她無以盡孝 的遺憾與懊悔。 是啊。雖然母親 在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疼愛著我。可她在外 公外婆心裡何嘗不是當年的小女孩。她也 何嘗不依舊依賴於外公外婆。曾幾何時 [注: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 指沒過多久。],母親也曾在心裡默默的 計劃過對父母的愛。想要去回報孝敬他 們。可是人生短暫而又脆弱。恩情無法報 答。父母離去,遺留給我們的只是無疑償 還的心情。做兒女的只有趁父母健在的光 陰抓緊盡孝啊。 捫心自問[注: 摸著 胸口,自己問自己怎麼樣。指自己反省。 ],我對忙碌操勞的父母又懷有多少掛念 感恩。我會抱怨父母的羅嗦,我會抱怨父 母的苛刻不通情達理,我會抱怨父母的種 種。我甚至會對著父母撒氣。不理不睬。 面對著母親的關心卻一次一次冷漠。從來 不會去關心父母,卻總是向他們提出自己 的所有要求。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是 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呵:我還小,父母就應 該關心我。等我長大了再回報給你。也就 像父親所說:「我對你這么好,等你長大 了,定是忘了我這個糟老頭了。雖是父親 的玩笑話。但卻意義深久。再等到未來 時,或許我也會考上優秀的學校遠離父母 求學。或許我在父母生病要人照料時因為 忙碌而以一封家書以示關心。或許會很長 很長很長時間不能與父母相見。若少時只 知道依賴父母的愛。長大了依舊只依賴父 母的愛。或許就是做兒女的不孝了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 得,當我們懂得時,時間已將機會匆匆帶 走。不要以為只有自己功成名就[注:功: 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 了。],有房有車有能力才能給予父母最 好的回報。孝心的分量是一樣的。就如畢 淑敏說孝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 瓦。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 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 味[注:海錯: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里出 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餚。 ],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 團錦簇[注: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 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 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的盛世華 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但他們在孝 的天平上等值! 所以趁我們年少, 趁父母健在。趕快為父母獻一份孝心。其 實不管我們是用自己的成就報答父母,或 只是為父母分擔一點點微不足道[注:微: 細,小;足:值得;道:談起。微小得 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 值得一提。]的家務。但只要愛了。就是 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在人生的路途 上。我將永遠銘記: 孝心不能等 待。孝在今天而不在明天。而且孝心無 價。
Ⅵ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題目有哪些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麼?是兒女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並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可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覽?孝行》中說:「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是啊,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拼搏,為名利奮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面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墓。這人間悲劇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沖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抓緊時間吧,抓緊你每一刻可以盡孝的時間吧,時間是不會等待你的。
Ⅶ 以「孝順」為話題的作文
當我們在幾十年前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們的的一聲啼哭,催開了爸爸媽媽的笑臉,從此寒來暑往,爸爸媽媽用他們無微不至的愛,澆灌著我們生命的花朵。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你的一點幫助,一句提醒,都會在他們心中引起巨大的波瀾,他們的多少煩惱和痛楚,都會在你一點一滴的關懷中煙消雲散!
《說文》里有一句話:孝,善事父母者。其實,去孝敬爸爸媽媽並不一定非要是那種驚天動地的事,其實,往往去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更會使他們感動,比如:媽媽下班了倒一杯水給她,是感動;下雨天,提醒爸爸要帶傘,是感動;媽媽看書累了,為她削個蘋果,是感動······孝心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孝心究竟是什麼。因為孝心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爸爸媽媽使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他們關心著我們的身體,關注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期盼著我們的成長和與進步。他們也是我們最信任的朋友,告訴我們人生的經驗和感受,攙扶著我們走上漫漫人生路。可是,你讀懂過媽媽注視你的眼神嗎?你留意過爸爸那期盼的表情嗎?你可知道,這是他們的一切!
千萬不要忘記爸爸媽媽正在等待著你的關懷,用你的孝心撫慰爸爸媽媽的痛楚,用稚嫩的雙肩為父母撐起一片晴天!
自我們懂事以來, 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 例如: 懂得感恩、 懂得幫助別人、 懂得尊敬師長……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 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 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 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 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 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 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 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 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 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 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 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 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 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 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 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 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 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 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 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而在這文明的社會里,新一 代的少年兒童似簡把這些全都淡忘,全都忽視了。勞累一天的父母回到 家,我們還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一些同學甚至把父母當作僕人, 奴隸來使喚。父母親為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成為過我們的啟蒙老師; 他們成為過我們的避風巷;他們成為我們遮風避雨的大翅膀。他們對我 們的教育,對我們的愛護又讓我們用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不去尊重, 孝敬他們?以前的我也許從未體貼過父母,也許從未理解過父母。
但是現在,我改變了,我不像其它孩子撒嬌,哭哭鬧鬧,因為我知道那 是無知、幼稚的表現。我已經長大了,又怎能耍小孩子的脾氣?我學會 了孝敬父母,體貼他們、理解他們。在傍晚,爸爸媽媽忙碌一天,我為 媽媽捶背,為爸爸按摩,消除他們的疲憊,在炎熱的夏天,我為備課的 媽媽送上一杯冰涼的果汁,使她提起精神;在漆黑的夜晚,我為沉浸在 看報紙中爸爸端一杯熱騰騰的綠茶,讓他察覺到我的改變,星期天,為 減輕媽媽的負擔,我急先恐後地做家務活;早晨早早地起床,為爸爸媽 媽做早餐,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時間;中午,我不催促疲勞中的媽媽立即 做飯,我也不對她大聲吼叫,我要理解體諒他們……
同學們,也許我的所做所為你們認為微不足道,但是,重要的是讓你們 學會孝敬父母。如果你們黨政軍是讓父母成為你們的僕人,奴隸,那你 長大了,沒有自理能力,沒有獨立性,社會淘汰你們,你們在社會上又 怎麼估有立足之處?自立自強,孝敬父母這幾條建議,又有多少同學能 做到呢?同學們,父母十分需要你們的理解和體貼。
Ⅷ 以孝順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小學6年級,可以寫什麼,不要原文,請給素材。
一、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二、扼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
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適值嚴冬,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少頃,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四、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到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到家中有事,當即棄官返鄉。回到家中,知道父親已重病兩日,經醫診治,療效甚微。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如果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擔憂,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親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五、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朝天長(今安徽天長縣)人,字康叔。七歲那年,他的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妒忌,只好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終於得到線索。於是決心棄官到陝西去尋找生母。他告別家人,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走到陝州(今河南陝縣),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蘇軾和王安石曾經用詩歌贊美朱壽昌的孝心。
Ⅸ 有關孝心的話題摘抄好段
孝心感天動地 真情人間永存
萬事孝為先 天下第一情
大愛無疆為兒女 反哺溫情敬父母
空巢老人本不空 奔波兒女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