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孝順的周記100字左右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媽媽的骨折也好多了,昨天去醫院吧夾板拆掉了,通過這次媽媽骨折,讓我明白了孝順的感覺真好。
今年寒假,我們在哈爾濱亞布力遊玩時,在坐雪上飛碟時,小「不幸」發生了,媽媽搶著給我錄像,一下子被腳下的冰滑到,跌倒在地,媽媽後來回憶說:「當時我沒留意腳底下,只跑一步就摔倒啦。」醫生檢查後說媽媽手腕骨折了還給她打上了石膏,第二天我們回了青島。回來後醫生又給媽媽換上了夾板固定,爸爸因為特別忙,"照顧"媽媽的重任就交給了我。我一點兒也不敢馬虎,由於胳膊打上夾板媽媽手腫得歷害,每天晚上看完的時候我就給媽媽捏手,我小心翼翼地生怕扭著媽媽的胳膊,不過有時我也不會那麼認真捏上一下,不過這不是常事。媽媽每天都會被骨折的疼痛折磨,經常半夜裡醒來睡不著,她什麼也不能做還經常著急。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恨不得變成一個醫術高超的手骨神醫了結媽媽手的痛楚。
記得有一次,正在正當我專心致志地看書學習時,突然聽到媽媽「哎呀」叫一聲,我就像聽到了沖鋒號的士兵,沖進大卧室,我不停地幫媽媽按摩,一邊還安慰著媽媽。媽媽拉著我的手笑眯眯地說:「大兒子,你怎麼這么好啊,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我看你就是那個小棉襖,對媽媽這么好!」我被誇得有點兒不好意思啦。給媽媽按摩完手後,我又跑到衛生間,端盆熱水給媽媽洗腳,媽媽本來不同意,可是在我的堅持下她就讓我做了,我學著做足療的人先搓搓腳,再按腳上的穴位,雖然動作很生疏,但媽媽還是留下了感動的淚水。直誇我:真是媽媽的好兒子!我還經常聽到媽媽在電話中誇我呢!說我懂事,貼心,知道疼媽媽!
就是最近這件事,讓我覺得孝順的感覺真好!
2. 關於孝順作文400字
【孝順我的父母:把孝心獻給父母】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詳在忙碌一天後,接過孩子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邊發現一張孩子留的溫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後,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回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沖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出國留學網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具有這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直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把孝心獻給父母,從今天開始!
3. 以孝為話題的周記
具體結構可如下:用2~3個具體事例引出孝這個話題,盡量簡短,然後聯系當今的孝的事例,如田世國為母捐腎,及一些不孝的現象,發表感想,提出解決措施,如加強宣傳,樹立模範等。參考事例如下:古代有「二十四孝」0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12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13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14 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15 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16 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19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20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21 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22 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23 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24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4. 以「孝順」為題的作文(4篇)
「百善孝為先」今天可要好好表現的一天,大家一定要「孝順」那看看我們今天咋個孝順法兒?
一日為師,終生為母,在學校里,老師可先要好好孝順一番。中午,老師不在,往常大家一定會像開「茶話會」一樣非常熱鬧,可今天,大家都爭著孝順,於是都在心中默念著。
「孝順、孝順!」千萬不能講話呀!
這時,班上十分安靜,都在埋頭做作業,楊老師和祝老師臉上笑開了花,原來孝順也可以令人很開心哦!
回到家中,媽媽也得孝順,今天媽媽好像病了,我問:「媽——你怎麼了?無精打採的?」
「有點不舒服,可能感冒了」。
我不作聲,出去後,端了一杯熱水來,心想醫生說感冒的人應該多喝水。
媽媽很驚喜:「今天真懂事呀!」
不一會兒,上了「戰場」。平常,我都是做在一旁兒,看會電視,今天,我主動幫爺爺乘飯,擺碗筷,餐桌上盤子里的鴨腿油亮油亮,發著誘人的光澤,我剋制住自已,夾起一個放進了媽媽的碗里。
「病人優先」
另一隻夾給了爺爺。
晚上,我看著天花板,心想孝順真累呀,不過我很開心,快樂。
5. 孝敬父母的周記
星期天,我閑來著沒事做,源發現廚房裡還有一些青菜還沒洗。我靈機一動,心想要是我把這些青菜洗了,媽媽不就不用洗菜了嗎?
我說干就干,拿著菜籃子放到水池邊,把青菜放到水池裡。我捲起袖子,擰開水龍頭,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仔仔細細地洗起菜來。
我先用雙手搓青菜,然後一片一片地洗菜葉,連一點臟東西也不放過。洗著洗著,我觸到一個軟綿綿、毛茸茸的東西。我的手像被電擊一樣縮了回去。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是一條大青蟲趴在菜葉上享受「洗澡」帶來的樂趣。嚇得我把那片菜葉扔得老遠。看著扔掉的菜葉,我心想:媽媽長年累月地洗青菜,不知遇到多少條大青蟲,可是媽媽總是不慌不忙地撿起大青蟲把它扔掉,繼續洗菜。而我活像一個膽小鬼。我壯起膽子,鼓起勇氣,拾起扔掉的菜葉,把大青蟲扔掉,一腳踩死。這時,我雖然渾身雞皮疙瘩,但我真像打了勝仗一樣高興。我哼著小曲繼續洗菜。
看著水靈靈的青菜躺在籃子里,我高興得又蹦又跳,終於能幫爸爸媽媽干一點力所能及的事了。
6. 孝心周記
這幾天,爸爸一連幾天值班,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幹家務,還要為我的學習操心,累得腰酸背疼。看著媽媽倦容滿面的樣子,我多麼想為媽媽做一件事啊。
星期天,媽媽正在洗衣服,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先在媽媽背上輕輕地捶了幾下,說:「媽媽,這幾天您太累了,我給您捶捶背吧!」
媽媽對我笑了笑,說:「兒子可真孝順。」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裡美滋滋的。趕緊讓媽媽到椅子上坐下,然後給媽媽捶背。隨著我有節奏的捶打,媽媽的愁眉漸漸舒展開了,臉上倦容也一掃而光,還露出了祥和的笑容,一個勁地對我說謝謝。看到媽媽高興的樣子,我大聲對媽媽說:「媽媽,我以後會經常為您捶背的。」
媽媽笑著說:「今天給媽媽捶背,我就心滿意足了,以後只要你好好讀書,就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
聽了媽媽的話,我很羞愧。眼前浮現出了媽媽為我做種種事情的情形:媽媽為了給我買書,冒著風雪天去書城;為了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自己一口也沒嘗;為了給我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專門為我整理書房……
媽媽為我做了這么多事,我卻連一聲「謝謝」都沒有給她。如今我為媽媽捶了一會兒背,媽媽卻對我說了這么多「謝謝」,想到這里,我羞愧得無地自容。
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以後我一定要多為媽媽做一些事情,讓媽媽好好享受兒子的孝心。
讓我為你捶捶背
今天,媽媽出差回家,一進門就躺在沙發上,說:「哎呀,累得腰也酸了,背也疼了!」我看見媽媽疲倦不堪的樣子,真想為媽媽減輕負擔,驅走疲勞呀!
怎麼做呢?看見媽媽握著拳頭在捶自己的背,我靈機一動:不如就幫媽媽捶捶背吧。於是,我跑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媽媽,讓我幫你捶捶背吧!」媽媽高興地答應了。
我捏起拳頭,在媽媽背上輕輕地捶起來。媽媽說:「太輕了,就像螞蟻一樣。」我加大力度在媽媽背上重重地捶了幾下,媽媽說:「不行不行,太痛了!」我就減輕力度,不輕不重地在媽媽背上捶著。我問媽媽:「這樣行了嗎?」媽媽滿意地說:「力度適中,不錯!」這時,我想起電視里的按摩動作,就學著電視鏡頭那樣,夾起手指,在媽媽背上敲著。敲著敲著,媽媽竟然睡著了……
媽媽由於長期伏案工作,肩膀老是疼。再看媽媽,早生白發了,絲絲銀發夾雜在黑發中,分外刺眼。還有那眼角的皺紋,使媽媽顯得更蒼老。媽媽,你的肩疼是為了我生活得更好嗎?媽媽,你的白發是為了我的學習而增添嗎?媽媽,你的皺紋是為了我的成長而增加嗎?媽媽,我真想為你驅走疼痛,真想為你把白發都拔掉,真想為你撫平皺紋呀!媽媽,你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過了一會兒,媽媽醒來了,伸伸腰說:「女兒,你真是媽媽『驅走疲勞』的小醫生呀!」我雖然捶得手有點酸疼了,但聽了媽媽的話,不禁開心地笑了。
媽媽,當你疲勞的時候,就讓我為你捶捶背吧!
7. 400字左右的孝順作文
父愛就像一座山來,永遠的守護著自我們,母愛就像一條河,不斷的哺育著我們。
如果說我們是雛鷹,那麼父母就是蔚藍的天空,任由我們自由地翱翔;如果說我們是小馬,那麼父母就是廣闊的草原,任由我們盡情地奔跑;如果說我們是魚兒,那麼父母就是遼闊的大海,任由我們快樂地遨遊。
我小時候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孝敬父母,我只知道接受父母的愛,父母為我穿衣服、蓋被窩……幼稚的我理直氣壯地認為父母為我們「服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當我接受父母的愛時從不臉紅,更不會說一聲「謝謝!」而如今,我已懂得了孝敬父母。母親對我們嘮叨是為什麼?是因為她怕我們出事啊!父親對我們批評是為什麼?是因為他希望我們能改正錯誤,繼續拼搏啊!這嘮叨與批評中飽含了多少濃濃的親情!我們可不能為母親的嘮叨而心煩、為父親的批評而怨恨,如果讓父母知道了,他們該是多麼傷心!我開始學會了給父母按摩背部,幫他們洗衣服,拖地,洗碗……在接受父母的愛時,我總會說一聲「謝謝!」看見父母臉上的欣慰表情,我也十分快樂!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8. 孝順作文700
孝心
古人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滿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體驗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心;從我出生以來,每時每刻都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中,同時,我也學會了關愛,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進門,就聽見媽媽在呻吟,咦?媽媽怎麼沒去上班?我感覺不妙,奔進卧室,只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滿淚花,媽媽微笑著說:「沒事,先做作業吧」,「媽,怎麼會沒事呀,吃葯沒有?」,「待會吃」我學著平時媽媽的樣子,用手摸媽媽的額頭,啊!好燙呀!我非常果斷的說:「不行,讓我來吧!」可是,我的腦海一片空白,該怎麼辦呢?
突然,我想到以前我發燒的情景,於是,我跑到洗手間,用水把毛巾浸濕,擰干放在媽媽的額頭上,並把溫度計放在媽媽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邊問媽媽病情,媽把媽撐起笑著說:「好多了,去學習吧,」但是,此刻我心裡湧起一股力量和責任,必須堅守在媽媽的身邊。
在等待漫長的十分後,我一看體溫計,媽呀!三十九度!我趕緊在葯箱里翻出幾瓶退燒葯,認真地看著說明書,上面寫著「飯後服用」,於是我決定先給媽媽做飯。媽媽曾在我發燒是,給我做了面湯,並告訴我,發燒喝面湯比較好。好!就決定做面湯,並在湯里下了一個荷包蛋,面湯的香味撲鼻而來,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抗議了,但我忍住飢餓把面湯端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
「媽,先喝碗面湯吧.」媽媽激動的點點頭,我看了鼻子一酸,心裡十分難過,愧疚,我知道,這是由於我平時不懂得關心孝敬而這次讓媽媽十分感動.以前把媽媽的愛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想想看,我真不應該.我默默的想著.輕輕地舀了一勺湯,用嘴輕輕地吹了幾下,感覺不燙時,才喂給媽媽喝.媽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服了葯睡下後,我一直守在媽媽的身邊,給媽媽換毛巾.漸漸的媽媽的燒退了,我這才想起作業還沒寫,便趕緊去寫作業……
第二天我一早起來,就來到媽媽的屋裡,問她怎麼樣了.她說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誇我:
「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回照顧媽媽了,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我聽了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孝」讓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了解
「孝」的真正含義—— 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愛!
讓 「孝」串連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真情!
9. 孝心周記 8篇
(1)
今天天氣晴朗,難免不叫人打起精神來,又加上快過年的樣子,父母便張羅著將家裡打掃打掃.本來我就是個小懶惰,聽到這事情,我是十萬個不願意.我可是要拿他們的壓歲錢的,也不能只想著貪圖小利,於是只好邊打著哈欠邊起床.起了床才知道,今天要乾的活要比以往的多得多,而且比較繁雜,我有點開始反悔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托地板,跟以往不同的是,是要托整個家(包括客廳、卧室、廁所等地方).因為這是一次為了迎新年的打掃.所以要比平常認真得多,細致得多.也是因為如此,才讓我知道了家裡有多臟,多亂.那些平常不起眼的小角落竟是大量會塵的「寄居地」 ,真是我們家的一大禍害!!!
從這我才知道,父母親有多辛苦.於是,我又搶著要幫媽媽洗衣服,冰冷的水是我凍得直打哆嗦,冰冷刺痛了我的心,我心裡一顫,因為想到媽媽以前無論刮風下雨,總是沒有仍和怨言的為我洗衣物,我不禁感到羞愧.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真諦,那麼就應該說到做到,做一個父母心中的好兒子!
(2)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見奶奶在陽台上洗著衣服,根據上次為父母洗衣服的經歷後,我知道就連父母都覺得艱苦的事,對於奶奶一定困難!「奶奶,一定覺得腰酸背痛,手腳麻利的!」我心想.不然她怎麼會一邊用手給自己敲背,一邊洗衣服呢?於是我又想到了奶奶平時為我們付出的一切:為我們做香噴噴的糕吃,為我織的一件件充滿她的心血的毛衣-她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我現在做為她的孫子,應該讓她也享享福才對!於是,我連忙跑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我幫您敲敲背吧!」奶奶很高興地答應了。我用我的捏緊的拳頭不停地在奶奶的背上上下下地有力地敲著。 奶奶舒服地享受著這像清泉般的甘甜.我知道她的心裡一定比吃了蜜還要甜我,我也知道她為我此舉感到感動,覺得我是個乖孫子.於是,我也來了勁,便不停地換著方向給奶奶敲背.而且,越敲越有節奏.可是我忘了形,敲著,敲著,我的手漸漸發酸了,明顯速度也慢了下來。這下難辦了,我怎麼好意思提出不敲了呢?我便暗暗地對自己說:「奶奶平時那麼辛苦,我這點又算得了什麼呢?我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能行。」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別敲了,奶奶已經覺得很高興了,有你這片心意,奶奶也知足了!」可我卻說:「不,平時你那麼辛苦,讓我再為您敲一會兒吧!」奶奶欣慰地笑了。
今天,我為奶奶做了一件做為她的孫子能力所能及的事,不僅讓奶奶心裡高興,覺得自己的孫子長大了;還讓我懂得一定要在奶奶有生之年好好照顧她,以後我一定要為奶奶做更多的事,做一個孝順的好孫子,讓她安享晚年!
(3)
今天,我做完作業,打算出去玩.就在要走出房門的時候,我看見奶奶在院子里一個人掃著地,我想到了上回她洗衣服時的情景,她一邊敲背一邊洗,一種勞累的感覺.我就知道她做事情勞累了,會影響到身體的.所以看到她今天辛苦地掃著院子的地,我就覺得特別的心痛,這應該是我做的事啊,怎麼可以勞累奶奶呢?於是,我就把奶奶的掃把搶了過來,幫著她掃了起來,我讓她進屋去休息.並暗暗對自己說一定把這件事干好,給奶奶一個大驚喜!說干就干,於是我就開始自己的工作,掃地也有多的竅門,要從院里往外面的們口掃,要按這樣的順序掃才不至於漏掃.可是我還是遇到了難題,我每次好好掃出的垃圾,總是 要往回「跑」,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經過院子的姐姐告訴我,順著風的吹向掃,當然會被吹掉,不如改變一下掃的方向,會好一些.我恍然大悟,我疏忽了這一點,掃地的學問比我想像中還要復雜.不過經過了這一次,我掃地更加認真了,因為我付出了汗水.奶奶這時候也出來了,看見被我掃得十分干凈的地面,十分高興和感動.我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在勞動中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科學道理,就比如這會.多做勞動,也會增長自己的知識面.孝敬既可以讓父母開心,也能讓自己的到只是,難道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嗎?所以,我們應該在平時多做,多參見孝敬的活動,從而提升自我修養.
(4)
曾幾何時,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已注入了許許多多的人生道理。 每天看著家人一刻不停地勞做著,為的是我能生活的更舒適,而我卻麻木了,殊不知在一句句平常的話語中,充滿了家人對我的關愛。
但那次,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還記得我看到的那副場景,冬日早晨是能凍結一切的。當那慵懶的太陽緩緩升起,爺爺幹活回來了。爺爺已年過花甲,卻還在菜場工作著,雖然只是清潔工,不起眼的清潔工。他的手上已滿是凍瘡和老繭。
在我心中,爺爺的手是偉大的,這雙手,讓我生活的更好。
我的心再次被觸動了。我拿起掃把,想為爺爺奶奶做一點事,做一點在他們看來為不足道德事。我默默掃著地,雙手緊緊握住掃把,做著機械化的動作。過了好久,手臂竟然變得酸痛——以前一直以為他們的勞作是理所當然,是那樣簡單——我終於理解了他們天天為我而勞作的的不易。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勞動過之後,我深刻理解了這句話。我以後要為他們多做一點事,幫他們分擔。聽過卧病求鯉的感人故事,古人能做到孝敬長輩,能回報父母,我又有何不能呢?我也要努力成為一個孝敬的人,而這一美德也一定會被我們這一代人,下一代人,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有很多,那次,我在親身實踐中中感受到了許許多多我平常感悟不到的東西,我將永遠做一個孝敬的人。
(5)
沒有她,哪來的我,十幾年如一日,她辛勤勞作,而今天就讓我為她做點事吧!
門吱吱地開了,媽媽拖著滿身的疲憊回家了。我抬起頭,看到媽媽的頭上,發被風吹得凌亂,幾絲白發也示威似的挺立著。媽媽在我不經意間,老了。我的心中竟湧起一絲酸楚。
不知是如何向媽媽提出我想幫她洗腳。她已坐在床邊,我手裡端著的,那盆滿滿的水,被她接了過去,放在地上。我小心翼翼地幫她將腳放入盆中,用手輕輕撫摸著她的腳,淚,自己溜了出來。那雙腳,是那樣粗糙,彷彿所有的勞累全部積蓄在其中。繭很厚,扎得我的手生痛生痛,那一條條因冬日而乾燥地裂開的裂痕,很深很深。抬頭望望媽媽,她寵溺地看著我,全然不知自己所承受的疼痛。真的,我從來沒有這樣觀察過我的母親!「別洗了!快睡吧!」媽媽輕聲說著,聲音有點沙啞。「嗯。」我胡亂地答應著,手卻依然重復著剛才的動作,如機械一般。一滴溫熱的透明液體滴入水中。我摸摸我的眼角,換上愉悅的表情,甜甜地說:「媽媽,好了。」媽媽亦是如此,忍著全身的酸痛,溫柔地回答,滿臉含蓄著一種欣慰而勞累的神情,突然意識到平常是我太任性的,從沒有好好觀察過媽媽,根本不知道她的勞累,還總是和她頂嘴。
對不起,我今後會好好孝敬您的。
(6)
傍晚,媽媽又在廚房忙著做飯了,我想:「媽媽每天都這么辛苦,沒有休息的時間。我應該當她的小助手,為媽媽減輕負擔呀!」
說干就干,我看見媽媽正要出門買菜,便跑過去,「哎---媽媽,媽媽,我有車,就讓我去買菜吧!這樣快一點嘛!」說完,我就騎著自行車向菜市場騎去。到了菜市場,我買了媽媽愛吃的白菜、油豆腐、瘦肉和雞蛋,飛快地回到了家。
在家裡,我幫媽媽擇菜、洗菜;我把肉嵌在油豆腐里,燒油豆腐嵌肉;我還特地蒸了水煮蛋給媽媽吃,還在媽媽的指導下炒了一會兒菜,累得腰酸背痛,腿上被蚊子咬了好幾口,還被油燙到。此時,我感覺到,做飯是那麼辛苦,媽媽每天要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
我也就不多說感謝媽媽的話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媽媽,我愛你!你為我付出了那麼多,我一定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你!
(8)
今天,我起床得特別早,干什麼呢?反正沒事干,就幫著爸爸、媽媽煮方便麵吧?讓爸爸、媽媽也可以知道我長大了,可以孝敬你們了,說干就干。我拿起一隻小鍋,倒入生水,待水燒開後,將面餅放入水中,加上調味料,然後蓋上鍋蓋,剩下的事情就只有等了。可沒過多久,由於我把火開得過大,鹵汁都溢出來了,我手忙腳亂地關了火,才不致於湯水漫延。我明白,燒一碗面不能急於求成,於是,我又開了水,這次,我把火調到最小,一邊看火,一邊也不忘把面條挑一挑,大約一分鍾後,面煮熟了。看著鍋了黃中帶紅的面,一定很好吃,我又聞了聞,好香啊!我忍不住嘗了一口,味道那就甭提了,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看著這碗香噴噴的面,爸爸、媽媽吃了一定很高興,也算敬了我的一片孝心了。
10. 一篇關於孝順的作文
我感覺這個題目直接記敘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思路我給你提幾點。1,開頭寫一個漂亮點的開場,比如說,孝順,這個當今社會非常有影響力的話題,人人都說自己孝順,人人都想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卻比比皆是。一件小事沒准就可以打動父母的心。
2,記敘,也就是自己描繪自己在家干過哪些家務事,描寫一下,比如洗杯子但是杯子打破手破了,但沒放棄。在寫一下給爸媽端洗腳水把手燙了。或者寫了一下日常瑣事即可。
3,結尾,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想,比如,我給你想了一個:孝順父母其實不是一見困難的事情,父母需要的並不是金山銀山或是豪車豪宅。只是你的多一分鍾的陪伴或者是一件小事上的關懷,他們反而更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