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父母的佛經

孝順父母的佛經

發布時間:2020-12-19 08:34:11

『壹』 學佛網「怎樣才能讓父母聽聞佛法,遠離殺業

凈空法師---如何勸父母信佛,念佛。

凈空法師說:「我好像是在八五、八六年,我在香港講經,我母親第一次到香港,我們在香港見面。從解放之後,我們相隔三十六年,第一次見面,她聽我講經,我下台之後跟她談話,她就講她非常想念我,我就告訴她:『從今以後不要想我,想『阿彌陀佛』!』她能聽得進去,想阿彌陀佛好啊!將來我們都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就天天在一起嗎?想我,還是搞六道輪回,永遠不能在一起,想阿彌陀佛,很重要很重要!千萬不可搞錯了。」想阿彌陀佛就是真正覺悟。

========================================


問:我母親今年七十多歲,平時沒有做過功德,但念佛很精進,請問這樣能往生嗎?還需要什麼助修?

凈空法師說:年歲大的人能夠萬緣放下,一心精進念佛,就能成就。

問:父母七十多歲了不信佛,勸他們反而被罵,我該怎麼做?

凈空法師說:父母年歲大了,你一定要表現的比平常還要好,他就會覺得奇怪,你現在變得這么孝順,跟過去不一樣。你說這是佛教我這么做的,這樣才能感動他,讓他對佛法有好感,然後慢慢再勸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歡喜,你勸他念佛就非常困難。為了孝順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堂,在家裡念佛就好。如果出聲念佛,他不歡喜,你就默念,一切要順從父母。

問:弟子好希望趕快去極樂世界,可是上有父母,心中放不下。但又唯恐自己不小心再造業,真擔心日後不能到極樂世界修行成佛、乘願再來。想到這個問題好煩惱,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

凈空法師說:你應該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讀誦、聽經,最好能夠保持兩個小時以上,天天不間斷,有個半年到一年,你的境界就會轉過來了。總之,這是對於教理認識的不夠透徹,如果真正認識透徹,信心清凈,願心堅固,你的疑慮就沒有了,你的願望一定可以達到。

問:我是將父母度成佛後自己再往生,還是我先往生之後再來度他們?

凈空法師說:佛在經論上常常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才能得自在,自己要想怎樣做,往往事與願違,反而做不到。你認真努力依照佛陀教誨去修行,常將你的功德迴向給父母,就是一個孝順的兒女。而自己確實要具足深信切願,要發願往生,至於你先走還是你父母先走,這是業力在主宰,自己做不了主,這個很難說的。最好能夠勸父母也念佛,就是大孝。

問:「凈業三福」講要「孝養父母」,但弟子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有姐姐照顧,請問弟子要如何落實孝養父母?

凈空法師說:你能夠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養父母。如果你學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換言之,你應當把「貪嗔痴慢」拔除,你應當修「慈心不殺」,應當「修十善業」。但我們無論是讀經、念佛,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我是為一切眾生修的,這個功德很大。一切眾生里頭,包括我的父母,我代替他們修,就是「孝養父母」;我要修得不好,這是大不孝。

問:父母是伊斯蘭教,他們臨終時,請問我們學佛人應如何做才能對他們有利?

凈空法師說:他是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臨終的時候要請伊斯蘭教的傳教師,依照他們教里的規矩送終。我們是佛教徒,我們在旁邊不要出聲,只要念佛誦經為他迴向,這就非常如法。他是虔誠伊斯蘭教信徒,臨終的時候,我們若教他學佛,他不甘心,不情願,會生煩惱。總要讓他歡歡喜喜,幫助他生到天國。宗教與宗教之間沒有沖突,能夠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是很好的作法。

問:家父在氣怒之下,曾說:「我死後不要給我用佛教的儀式辦後事,我不學你們這些學佛人。」我聽了很難過,也不知家父往生後,應該怎麼處理?

凈空法師說:學佛人第一要孝順父母,《觀無量壽佛經》的「凈業三福」,第一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學佛學得不好,讓人家看到起反感,令父母師長厭棄,這是我們學錯了,學的不如法,一定要反省,改過才行。他往生後,你還是要依照佛法的儀式來做,這是真正孝順。

問:我雖知緣生緣滅大概的道理,但要和父母親生死離別的時候,請問如何控制自己不傷心?

凈空法師說:這個問題,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講的很透徹。我們跟父母恩情特別厚,學佛之後,才明了超越輪回的道理,明了往生凈土真正得永生的道理。所以,你應當用佛法勸導父母,同到一個目的地,這是好事情,你的心情自然就展開了。而且還可以跟父母約好,將來自己往生的時候,父母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你。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同參道友先走的,也都會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這不是妄想,確實是可能的。所以,不要傷心,你傷心,過世的父母也會傷心。他一定會希望你用功,希望你在道業上成就,將來得生凈土。

問:父母得癌症,請問如何勸他念佛?

凈空法師說:你要把念佛的好處介紹給他聽,最好是講故事,特別是講近代的念佛人。在台灣,有很多念佛人瑞相稀有!

大概在六十年代,佛光山剛開山不久,星雲法師找我在山上辦大專佛學講座。晚上,我們帶著學生在池塘邊賞月,一位台南將軍鄉的長工,講了一個故事,非常生動,我們一生都不會忘記。這個故事是真的,是他親眼看到的。他的鄰居有一位老太太,非常慈悲,早年學佛,但神佛不分,到處燒香拜拜。老太太的兒子娶了一位媳婦,媳婦懂得一點佛理,就教她哪裡都不要拜,老實念佛就好。老太太非常難得,接受媳婦的勸告,就在家裡念佛,念了三年,預知時至。往生那一天晚上告訴家人:「你們先吃飯,我去洗澡。」兒子、媳婦非常孝順,還是等她吃飯,等了很久都沒有出來。家人去查看,最後看到老太太在佛堂,穿著海青站在那裡,叫她也不答應,走到面前一看,她已經站著往生了。這位工人跟我們講這個故事,他說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從這個故事我們就曉得,老太太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人人稱她是善人,她是十善具足,往生的條件夠了,所以走的那麼自在。

在美國,我們也遇到一樁事情,這是甘老居士的親戚。她的這位親戚也是老太太,在家裡燒飯、洗衣服、帶小孩。有一天早晨,老太太沒有準備早餐,兒子與媳婦就去看老太太,房門一打開,看到老太太盤腿坐在床上,仔細一看,已經往生了。尤其難得的是,老太太已經把遺囑寫好擺在床邊,而且把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也都做好,自己後事都准備好了,這么瀟灑!從這里看,至少三個月之前,她就曉得哪一天走。她是預知時至往生,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一心稱念,萬緣放下,具足十善。

為老人講這些往生的故事,他能夠聽的懂,別人往生走的這么自在,一點痛苦都沒有,這是好榜樣。

『貳』 佛經關於孝敬父母的開示

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凈,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叄』 什麼是真正的信佛

凈空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

佛法裡面講信解行證,第一個就是要信自,而後再信他。如果不相信自性,那就不叫信佛。信佛哪有那麼簡單?什麼叫信?你把經典上佛所教你的這些教誨,統統都落實,統統都做到,這才叫信佛。你天天念,念了做不到,哪裡叫信佛?

譬如佛給你講孝順父母,你懂得了,在家裡沒有盡到孝道,你信了嗎?沒有信。佛教你奉事師長,你也知道要奉事師長,然而見到老師,根本就不恭敬,這一條你也做不到,你不信佛。所以信佛好難,不容易!

佛教你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你沒有做到,你不信佛;佛教你三皈,三皈是覺正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你沒有做到,你不信佛;五戒一條也沒有做到,你不信佛。

什麼叫信佛?依教奉行的人叫信佛。佛在經論上給你講這些道理,你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你不是信佛;清楚明白了,你沒有做到,你也不信佛。

信是要做到!佛教我們息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做到了沒有?沒做到就不信。天天念經、天天拜佛,一天到晚搞貪嗔痴慢、搞人我是非,照樣不信佛;真正依教奉行的,不念經不拜佛的,真正信佛,要曉得這個道理。會講經、會入定沒有用,你沒做到,不信。信佛要解佛義、要依教奉行,那才叫真信。不能依教奉行,那哪裡叫信佛?你不信佛,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你決定得不到。

信佛的人快樂,信佛的人有佛菩薩加持,樣樣不操心。你如果真正信佛,諸佛護念、護法神擁護;你不信,求佛菩薩保佑你,那是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

『肆』 為什麼國家不能普及佛法

阿彌陀佛

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但無神論和唯物論並不非常包容,而且現階段所謂的科學根本就沒有能去證明有沒有鬼神和六道輪回,國家能做到這一步也算不錯了,我們應該感恩國家所做的好的地方。

並且聖賢教育也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行善積德,也符合佛法人天乘的一部分。

凈空法師---提倡人間佛教,也不錯、也很難得,這是所謂五乘佛法。


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人天善,佛講了四句,第一個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善男子、善女人的標准。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算不算善?佛的經典有大乘、有小乘,大小乘經典裡面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的標准不一樣,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成佛,要成佛先要符合佛要求的標准,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條件做佛的學生,善就是條件。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把這個標准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第一,人天善,現在有很多人講,提倡人間佛教,也不錯、也很難得,這是所謂五乘佛法,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人天善,佛講了四句,第一個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善男子、善女人的標准。孝養父母是不是對父母衣食樣樣都照顧到,這就能算孝了嗎?沒有。諸位要曉得,孝養父母是從學佛開始,一直到你成佛都不能離開。為什麼?要把孝養講得圓圓滿滿,成佛才能做到。因為不僅是供養衣食住行,要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心,叫他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才叫孝!這個孝還不究竟,學了佛的人知道,一定要勸父母念佛往生凈土,親近阿彌陀佛,他真的往生了,這才算是孝。假如父母還在六道里搞輪回,那叫盡什麼孝?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學佛,在家裡就要做一個好榜樣,叫一家人看到你都歡喜,你勸他念佛,他才肯相信。你學佛了,在家裡頭這個樣子怪,那個樣子怪,家裡人總是看不慣,天天鬧別扭,怎麼能叫家人信佛?家人不但不信佛,而且還在親戚朋友當中宣傳,你們要小心,千萬不要叫小孩學佛,學佛就壞了,這叫你父母家人反而造了口業,這叫大錯特錯。家人或者很固執、不明理,怎麼辦?普賢菩薩不是教給我們嗎?「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能順父母,要能順家人。譬如,最常見的家裡面生活起沖突的,你學佛了、吃素了,家裡的人吃肉、吃葷,這一下就麻煩大了,天天吵架,天天彼此看得都不順眼。你說家裡人造業,殺生造業,家裡人說你奇奇怪怪的、不通人情。佛法要開智慧,佛法要通人情。你要能夠隨順,隨順,逐漸逐漸去感化他,漸漸去啟發他,讓他明了素食也有營養、也健康,他就歡喜了。開始千萬不要拿佛經裡面這些話,吃它半斤,將來要還它八兩,還要威脅他,那人家怎麼能接受!不可能接受的,根本就是要打架的。先要從衛生上說,大家都很重視衛生,從衛生上面去啟發他,去啟示他,讓他多想想。

『伍』 如果假如說你在日常現實生活當中遇到了這樣的一位父親,按照學佛的角度來說你認為該怎麼處理,為什麼就

父母子女之間,無非四種緣「報恩、報仇、討債、還債」,
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因緣這種事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扭轉的。
那怎麼辦?念佛。
《觀無量壽佛經》(意)雲:稱念一句「南【na】無【mo】阿【a】彌【mi】陀【tuo】佛」,可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如果您真的想扭轉局面,建議您每天給自己定課,如果有計數器,可以計數念佛最好,如果沒有,就給自己規定個時間,每天或念半小時,或念一小時,然後迴向給你父親,必有奇效!
下面分享一些關於念佛利益的經文祖證,以增長信心:
《涅槃經》里講:
譬如父母,而有七子。
於其病者,特加憐愍。
如來亦爾。
於罪苦者,猶加憐愛。
佛最疼愛,最關心的就是那個病最重的兒子!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舍利弗!
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
於現在身,
受無比樂:
或轉貧賤,獲得富貴,
或得果免宿業所迫病患之苦,
或轉短命,得壽延長,
或怨家變恨,得子孫繁榮。
百丈懷海禪師雖然建立叢林,他也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萬修萬人去。
永明禪師雲: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徹悟禪師雲: 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葯,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 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渡;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 念佛時即見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
《華嚴經》說:寧受地獄苦 ,也要得聞諸佛名。一稱「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自然護念。故知:念阿彌陀佛,即是念十方諸佛;生極樂凈土,即是生十方凈土;不必改口另外稱念十方諸佛名號。
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佛法有無量法門,如世間的道路,有難行道,有易行道。陸路步行則艱苦,水路乘船則快樂。菩薩道也是這樣。或有法門勤行精進,時間久遠才能獲得阿惟越致(不退轉位);或有法門以信心為方便,容易修行並迅速達到阿惟越致。倘若有想速至不退轉地的行人,應當以恭敬心執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蒙佛願力,往生極樂世界,速證不退轉果位。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
《涅盤經》: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聲,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大悲經》說: 一稱佛名,以是多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大集經》:「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往生凈土,證不退轉。」
《法華經》: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增一阿含經》: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構牛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
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滿中七寶,供施於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善導大師】解釋《彌陀經》: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大智度論》: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

『陸』 學佛入門,初學者應該從哪開始 學什麼

善根、福德、因緣不錯,難得!現在雖然是末法時期,但因緣卻十分殊勝,足不出戶在網上就能得到很多佛書和善知識的教導,不像古人要翻山涉水的去求學。佛法簡單講,就是「戒定慧」的修學。它是很講究次序的,首先得從修「戒」開始,學習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這樣我們這顆煩燥迷茫的心才能「定」下來,心清凈下來自然能得到真實的「智慧」。特別在當前污染這么嚴重的社會里,我們如果沒有了「戒」這把管理好思想和行為的保護傘,墮落是超快的。我們學佛了,更不能把生活弄得一團糟,使到家人,朋友,同事,上司都生煩惱,這樣會嚴重的影響我們的修學,搞得處處是障礙。所以歷代祖師大德都十分強調,先得把人做好,是學佛最先決的條件!當代大德凈空老法師,也是苦口婆心反復的強調提醒學佛同修一定要先落實好《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些最基礎的教誨!不然縱使我們學得個像模像樣,說得法理是頭頭是道,也很難了生死出三界得到大自在的,沒有一點實質的成就!就像起高樓大廈,不把地基打好,越起是越危險的。我們學佛了,不把人做好,不要說出三界,來生再輪回想做回人都不容易!這也是在當今物質誘惑很大的社會情況下,學佛的同修很多很多,有成就的、成功的卻是很少很少的原因,望同修們深思。基礎一定要打好,佛經我們可以從《地藏菩薩本願經》著手開始學習,它是講孝親尊師的一部經典,是很對應未法時期眾生根基的,也是消業障最快速的一部經典!通過學習了解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是怎麼發出來的,明白到「百善孝為先」,把我們孝親尊師、真誠的心打開。人生總在遇緣不同,有善緣,有惡緣,關鍵是我們要會判斷選擇。學佛的路上,多坎坷,遇到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不容易,遇到了一定要把握住,認真努力的依法依理去修行,自然能得到幸福美滿、解脫的人生。佛反復的告戒我們這些末法弟子,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麼多,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語」!我們要好好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誰是真正落實佛教誨的,才是真正的大德,大善知識!遇到他們,把握住,我們今生就有指望了!凈空法師的《認識佛教》:
http://www.amtb.org.tw/section1/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32推薦:
http://www.amtb.org.tw/
http://www.dfg.cn/gb/《地藏菩薩本願經》原文和註解:
http://www.amtb.org.tw/section1/jiangtang.asp?web_choice=14&web_rel_index=179《山西小院》:
http://www.dizang.org/gy/cc/index2.htm
鍾茂森博士: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424807/

『柒』 佛經對善的解釋...求幾句關於對善的解釋啊...

極樂世界是上善人聚會一處。這里的上善人的標準是需要首先具備凈業三福,如下:
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其中第一條是人天善法,第二條是小乘法,第三條是大乘法。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念彌陀名號,這是一切善法中最善之法。因為彌陀名號是自性的名號,是凈念。
第一條中的十善業分別是:
1、不殺生:不殺有情眾生,拓展開來是不惱害眾生,不讓眾生起煩惱。
2、不偷盜:不予取,凡是沒經過別人同意或願意就拿走的,比如逼迫、上班時間偷懶、貪小便宜等。
3、不邪淫(出家人是不淫慾):在家人是不在不正當的時間、地點行淫,或者與不正當關系者行淫,即使時間地點正當也不能過度淫慾。出家人更為嚴格,連正淫都不能沾染。
4、不妄語:不說假話,包括下面5-7點。
5、不兩舌:不說是非。
6、不惡口:不罵人、誹謗人。
7、不綺語:不說花言巧語,不說不符合實際的但別人愛聽的話,比如拍馬屁、見風使舵等。
8、不貪:控制自己的貪念,減少所謂的各種愛好,一切隨緣消舊業。
9、不嗔: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可有嫉妒心,不發脾氣。
10、不痴:分清善惡是非,對人事物不可過分執著和痴迷。

『捌』 佛教說的是真的嗎

什麼真不真的?佛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面說父母生你養你不容易,要你好好孝順父母。你如何說他真不真呢?

『玖』 趕緊孝順不是等到父母死了在孝順用佛語怎麼說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
施主,你他喵的這是何必呢
你這樣不是糾結貧僧嗎?
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關於學佛人的婆媳關系

還是要多與婆婆溝通,巧妙運用佛學理論以慈悲為懷,謙讓為先進行溝通,最後祝你溝通成功,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孝順父母的佛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回個人養老保險賬務處理 瀏覽:560
雙方父母談房怎麼辦 瀏覽:591
勞動法關於養老金的問題 瀏覽:123
不懂父母養育恩話怎麼說 瀏覽:327
南陽2018農村養老金標准 瀏覽:863
常州抗體檢測在哪裡檢測 瀏覽:980
醫保定點養老院 瀏覽:923
延吉養老金建模 瀏覽:118
對奶奶孝敬的句子 瀏覽:455
駕校體檢過後多少天考科目 瀏覽:323
社保養老公司交的什麼時候到個人名下 瀏覽:66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瀏覽:446
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瀏覽:130
老年大學校訓校風理念 瀏覽:236
包頭養老保險啥時候交 瀏覽:752
老年人變得偏執 瀏覽:595
武漢東湖高新老年大學 瀏覽:664
失業後養老保險金該怎麼交 瀏覽:618
抖音養生茶賬號怎麼做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