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詩詞手抄報圖片

重陽節詩詞手抄報圖片

發布時間:2023-01-25 02:49:02

A. 重陽節手抄報a3

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小知識: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合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重陽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傳承至今除了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外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等內涵,已經成為中國敬老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全國各地群眾特別是老年朋友的喜愛。

營造尊老愛幼社會氛圍。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歷來受到人民群眾重視,始終是社會的主流文化,每逢重陽佳節全國各地群眾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表達對老年朋友的尊敬和關愛。

有關重陽節的詩詞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榮萸少—人。

《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年—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B. 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的手抄報內容可以寫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的習俗,一些重陽節的名言詩句,素材如下:

農歷的九月九日,就是我們傳統的重陽節了。因為在古代,人們把「九」認為是陽數,所以把九月初九叫做重陽節了。

重陽節有著很多的習俗,比如登高望遠,賞菊花,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呢。重陽節還有一些新的含義,就是老人節,把傳統和現代巧妙的結合起來,號召所有人都要關心身邊的老人哦!

重陽節,也叫作老人節,這個節日的設立,就是為了更好的弘揚我們尊老敬老的傳統精神,讓呼籲我們多給老人們一點關懷。

老人們為了祖國,奉獻了自己一輩子的力量,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幸福快樂。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就讓我們一起來孝順身邊的老人吧,給他們送上一份份的關心和祝福吧。

(2)重陽節詩詞手抄報圖片擴展閱讀:

關於重陽節手抄報的素材也可摘選以下內容:

一、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
,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
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
的組成部分。

二、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三、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
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C. 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重陽節的來歷: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手抄報古詩1

過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准備好了豐盛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舍(家)做客。

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村子城牆外面青山連綿不絕。

打開窗子面對著谷場和菜園,我們舉杯歡飲,談論著今年莊稼的長勢。

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來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觀賞菊花。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

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朴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凈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朴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重陽節手抄報古詩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更加思念起親戚。

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一個人。

詩詞賞析:

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獨無親。

D. 簡單好看重陽節手抄報

簡單好看重陽節手抄報

導語: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簡單好看重陽節手抄報,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重陽節手抄報一

重陽節手抄報二

重陽節手抄報三

重陽節手抄報相關:

1.資料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鑔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

2.起源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3.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4.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

5.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

無數詩人們在重陽佳節留下華彩樂章,激揚文字,這些名句伴隨著重陽節一起流傳下來,那些詩句有的歡快喜悅,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淚下。我心想這不就是重陽節的最好寫照嗎?重陽為我們帶來了喜怒哀樂愁,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

;

E. 重陽節詩歌手抄報

重陽節詩歌手抄報: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清代:納蘭性德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長調: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綉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場。遺容在,只靈飆—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浣溪沙·重九舊韻

宋代: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F.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簡單漂亮

簡單的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來歷簡介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的節日習俗

賞菊花。菊花和重陽節有很深的關系,重陽又稱之為菊花節,所以,在重陽這兩,賞菊花成了首要的習俗之一。

登高。這是我們在古詩詞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陽又稱為登高節,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

插茱萸。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重陽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茱萸雅號「辟邪翁」,古人認為佩戴榮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鷂。這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在國內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紙鳶的習俗。

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當然這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喝菊花酒。因為菊花被稱為「長壽之花」,所以,在重陽節這天就產生了喝菊花酒的習俗。

重陽節相關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榮萸少—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G. 重陽節a4紙簡單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發展至近代,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和諧地結合起來,使這一傳統佳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新式節日。

營造尊老愛幼社會氛圍。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歷來受到人民群眾重視,始終是社會的主流文化,每逢重陽佳節全國各地群眾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表達對老年朋友的尊敬和關愛。

重陽節有關詩詞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榮萸少—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H. 重陽節手抄報六年級

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小知識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的禁忌

九是數字之中最大的數字,所以相傳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國傳統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維轉換模式,有理由相信,節日喜慶的外表是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轉吉,一系列的節日活動是為了鎮壓住凶氣、戰勝凶氣而設立。所以在這個辟邪的日子裡,不適合說節日快樂,而是說身體健康或者家人平安。

重陽節有關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榮萸少—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詩詞手抄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股票適合養老金 瀏覽:485
扒在長壽花葉子上的蟲子是什麼 瀏覽:501
為什麼父母打了孩子還哭 瀏覽:553
張家界養老保險基數 瀏覽:936
英雄聯盟賬號是父母的話怎麼解除 瀏覽:118
南寧合適老人家餐廳 瀏覽:603
敬老院表演的感想作文 瀏覽:807
華為阿里哪個入職體檢嚴格 瀏覽:200
62歲的老人稱什麼 瀏覽:612
祝老人家80大壽怎麼說 瀏覽:199
養生壺里煮什麼降三高 瀏覽:144
帕金森跟老年痴呆有什麼區別 瀏覽:932
孝敬長輩表格 瀏覽:596
心中有父母的人會得到什麼 瀏覽:201
做數獨能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2
企業員工退休後是否還有社保 瀏覽:467
兵員預征通過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804
如何成為優雅知性父母 瀏覽:758
重陽節手百善孝為先手抄報 瀏覽:892
女兒出嫁了要送父母什麼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