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位大神幫我查一下這些植物的基本資料(不用很長)和寓意,謝
1、圓柏又稱檜柏、檜,是一種長綠喬木,外形與松樹相似。
2、紅繼木,別名紅梽木、紅繼花。為金縷梅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被暗紅色星狀毛。葉互生,革質,卵形,全緣,嫩葉淡紅色,越冬老葉暗紅色。花4~8朵簇生於總狀花梗上,呈頂生頭狀或短穗狀花序,花瓣4枚,淡紫紅色,帶狀線形。蒴果木質,倒卵圓形;種子長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5月,果期9~10月。紅花繼木枝繁葉茂,樹態多姿,木質柔韌,耐修剪蟠扎,是製作樹樁盆景的好材料。花、根、葉可葯用
3、月季,被稱為花中皇後又稱「月月紅」,薔薇科。常綠或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多紅色﹐偶有白色﹐可作為觀賞植物,可作為葯用植物,也稱月季花。自然花期5至11月,花大型,有香氣,廣泛用於園藝栽培和切花。月季花種類主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地被月季等。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之一。為北京市、天津市等市市花。紅色切花更成為情人間必送的禮物,並成為愛情詩歌的主題。
4、孝順竹孝順竹,禾木科刺竹屬。灌木型叢生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竹稈密集生長,稈高2~7米,徑1~3厘米。幼稈微被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梢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原產中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多生在山谷間,小河旁。長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長。山東青島有栽培,是叢生竹中分布最北緣的竹種。 5、雪松(拉丁學名:Cedrus)植物是常綠喬木,大枝一般平展,為不規則輪生,小枝略下垂。樹皮灰褐色,裂成鱗片,老時剝落。葉在長枝上為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簇生。葉針狀,質硬,先端尖細,葉色淡綠至藍綠。雌雄異株,稀同珠,花單生枝頂。球果橢圓至橢圓狀卵形,成熟後種鱗與種子同時散落,種子具翅。花期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6、廣玉蘭(學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由於開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稱「荷花玉蘭」。廣玉蘭原產於美洲,所以又有人稱它為「洋玉蘭」。可入葯,也可做道路綠化。荷花玉蘭樹姿雄偉壯麗,葉大綠蔭濃花似荷花芳香馥郁,為美化樹種,耐煙抗風,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抗性,可用於凈化空氣保護環境。 7、沿階草長勢強健,耐陰性強,植株低矮,根系發達,覆蓋效果較快,使良好的地被植物,可成片栽於風景區的陰濕空地和水邊湖畔做地被植物。葉色終年常綠,花亭直挺,花色淡雅,清香宜人,是良好的盆栽觀葉植物。沿階草全株入葯,味甘,可治療傷津心煩、食慾不振、咯血等症。 8、枸杞(學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屬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時可達2米多。國內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現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並能抗動脈粥樣硬化。此外,枸杞還可用園林作綠籬栽植、樹樁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9、酢漿草,多年生草本,全體有疏柔毛;莖匍匐或斜升,多分枝。葉互生,掌狀復葉有3小葉,倒心形,小葉無柄。花黃色,喜向陽、溫暖、濕潤的環境,夏季炎熱地區宜遮半蔭,抗旱能力較強,不耐寒,一般園土均可生長,但以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生長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疾的效用。10、爬山虎
11、絲蘭,塞席爾國家的國花,軟葉絲蘭、毛邊絲蘭,龍舌蘭科(Agavaceae),絲蘭屬。花(果)期,夏秋季節。原產北美洲,現溫暖地區廣泛作露地栽培。絲蘭的花是於晚間開放的,開時放出奇香,以迎接絲蘭蛾之來訪。蛾的口腔有一種細長而能彎曲的吻管用以收集花粉。12、卵裂黃鵪菜
13、木槿錦葵科(Malvaceae)灌木或小喬木,學名Hibiscus syriacus或Althaea syriaca。原產於亞洲東部,花艷麗,作為觀賞植物廣泛栽種。高可達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紅色;某些品種有重瓣花。藤黃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絲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稱木槿。14、槐樹樹型高大,喜光、根深,生長迅速。其羽狀復葉和刺槐相似,但刺槐的葉略透明。槐樹的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也可作中葯或染料。其莢果跟其他豆類植物不同,肉膠質,在種粒之間收縮,形成念珠狀,俗稱「槐米」,也是一種中葯。槐樹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樹種花期不同,所以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落葉喬木,高15-25米。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9-15,卵狀長圓形,長2.5-7.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麵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鍾狀,有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並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10,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長2.5-5厘米,無毛,不裂;種子1-6,腎形。花果期9-12月。 為深根性喜陽光樹種,適宜於濕潤肥沃的土壤;我國各地普遍栽培。 「槐樹葉色深,呈墨綠色。遠看槐樹的樹冠的如同一團墨綠濃雲,墨綠色是一種晦暗的色彩,濃雲同樣會帶來晦暗。槐樹莢角落下,果皮腐爛而露出種子,把樹蔭下的地面染成暗綠色。槐樹容易遭受蚜蟲危害,蚜蟲分泌物落到地面也會把地面染成黑色。槐蔭下因此常常呈黑色,同樣具有晦暗之意。所以,槐樹一名源自「晦暗」。「槐」字與「晦」字讀音相近,「槐樹」就是「晦樹」,表示樹冠晦暗的一類樹。正因為槐樹的這個特點,人們喜歡在槐陰下乘涼聚會,漢代有人因此認為「槐,就是望懷的意思,人們站在槐樹下懷念遠方來人,想與來人共謀事情」, 這實際是因為僅僅注意到人們喜歡在槐陰乘涼的現象而對槐樹得名的一種人文解釋。由於適宜人們乘蔭納涼,槐樹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15、烏蘞莓是葡萄科植物烏蘞莓的全草,又名烏蘞草、五葉藤、五爪龍、母豬藤。生於曠野、山谷、林下、路旁。它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能,可以治療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症。 16、木犀科女貞屬常綠喬木。亞熱帶樹種。常用觀賞樹種。別稱冬青等。主要分布江浙、江西、安徽、山東、川貴、兩湖、兩廣、福建等地。枝葉茂密,樹形整齊,可於庭院孤植或叢植、行道樹、綠籬等。播種、扦插、壓條法繁殖。葉可蒸餾提取冬青油,用於甜食和牙膏等的添加劑。成熟果實曬干為中葯女貞子,性涼,味甘苦、可明目、烏發、補肝腎。
⑵ 孝順竹(禾本科 箣竹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Bambusa glaucescens(Willd)Sieb.ex Munre.]
[形態特徵]
灌木型叢生竹,稈高~7米,徑1~3厘米,節間圓柱形,綠色,老時變黃色,長20~30厘米;稈籜寬硬,向上漸狹,先端近圓形,籜葉直立,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漸尖而邊緣內卷;籜鞘硬而脆,背面草黃色,無毛,腹面平滑而有光澤;籜耳不明顯或不發育;籜舌甚不顯著,全緣或細齒裂,葉片線狀披針形,長 4.5~13厘米,寬 6~12毫米,頂端漸尖,葉表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鞘無毛;葉耳不明顯,葉舌截平,6~9月發筍(見彩圖 14 5)。
常見栽培品種有:
鳳尾竹cv.Fernleaf這一栽培品種以其矮而細的竹稈和小型的竹葉有別於其他品種和變種,稈高2~3米,徑不超過10毫米,通常自基部第二節開始分枝,葉10枚以上,長1.7~3厘米,寬3~8毫米,宛若羽狀。尤其適宜盆栽或作為低矮綠籬材料。
小琴絲竹cv.Alphonse竹稈黃色,間有綠色縱條紋。
[分布]
原產我國,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浙江等地。江蘇、安徽南部引種也能正常生長。
[習性]
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但在南方暖地竹種中,孝順竹的耐寒力較強,在一般年份南京地區小氣候好的地段能安全越冬。喜排水良好、濕潤的土壤。
[繁殖與栽培養護]
種植最宜在3月間,選擇生長健壯、大小適中、無病蟲害、稈莖芽眼肥大、須根發達的1~2年生的母竹。挖掘時,要連蔸帶土3~5株成叢挖起。母竹留枝二三盤,余截去,及時種植,否則應放在陰涼避風處澆水保濕,遠距離運輸應妥善包裝,防止損傷根眼及振落宿土。由於孝順竹地下莖節間短縮,向外延伸慢,栽植密度應比散生竹要大,栽前穴底先填細土,施腐熟的廄肥,與表土拌勻,將母竹放下,分層蓋土壓襯,務使鞭根與土壤密接,澆定根水,覆土比母竹原著土略深2~3厘米。也可移蔸栽植,即削去竹稈,只栽竹蔸。
[觀賞與應用]
孝順竹竹稈青綠,葉密集下垂,姿態婆娑秀麗,在長江以南廣泛在庭園中作綠籬,或植於建築物附近及假山邊。
⑶ 十大頂級竹子品種排名
十大名貴竹子品種有:龍竹、方竹、紫竹、湘妃竹、聖音竹、大葉竹、撐綠竹、轉運竹、孝順竹、金鑲玉竹。
1、龍竹
金鑲玉竹桿高4-10米,徑2-5厘米,新竹新竿是嫩黃色,後漸是金黃色,各節間有綠色縱紋,有的竹鞭是綠色條紋,葉綠,少數葉有黃白色彩條,因為該竹竹竿鮮艷,黃綠相間故稱為金鑲玉。
⑷ 請問唐竹和孝順竹如何區分
唐竹 種 名: 唐竹
學 名: 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
別 名: 四季竹,苦竹,疏節竹
科: 禾本科
屬: 唐竹屬
產地分布
分布我國福建、廣東、廣西及浙江等區,越南北部也有,日本、美國有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唐竹屬,竹稈高7m,徑3~4cm.,節間圓筒形,長可達80cm,無毛,新稈綠色,節下有白圈。解籜後在籜環上留有棕色毛圈。籜鞘初長方形,略帶淡紅棕色,外被棕褐色刺毛,邊緣具纖毛。籜耳卵狀至橢圓狀,籜舌高4mm,弓狀突起。籜片綠色,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邊緣有稀鋸齒,易落。筍期5月,苦味,可食用。有清熱去毒的功效.
園林用途
此竹生長密集、挺拔,姿態瀟灑,常作庭園觀賞。
本屬特徵:地下莖為單軸型或復軸型。稈直立,節間於分枝一側具溝槽,稈之中部的分枝於每節3枚,有時上部的分枝較多,廣開展。稈籜早落或有時遲落,革質或厚紙質,常無籜耳及鞘口繸毛。葉片條狀披針形,側脈4—5對,小橫脈明顯。總狀花序簡短,常單獨地側生於頂部具葉小枝的節上,通常小穗2—3(—6),花序軸無明顯的節,小穗柄基部常托以膜質小形的苞片;小穗含多花;穎1—3,稀可較
本屬生境:生於山坡、林下或山谷中。常成片生長。海拔40—1500米。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本科概述: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約有660屬,9000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約有230屬,1500種,分布於全國各地,其中15屬為我國特有屬。
孝順竹 拉丁名:
Bambusa multiplex (Lour.)Raeuschel
別 名:
鳳凰竹、蓬萊竹、慈孝竹
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不甚耐寒。上海能露地栽培,但冬天葉枯黃。喜深厚肥沃、排水
良好的土壤。
形 態:
叢生竹,稈高3-8m,徑1-3cm。稈直立密生,稍端向外彎曲,形似花籃或噴泉,叢態優美。幼稈微被
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梢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
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
繁殖培育
主要移植母竹(分兜栽植)為主,亦可埋兜、埋稈、埋節繁殖。
變種:
鳳尾竹:比原種矮小,高約1-2m,徑不超過1cm。枝葉稠密、纖細而不彎,每小枝有葉10餘枚,羽狀排列。
用 途:
可栽在道路兩旁或圍牆邊緣作綠籬或叢植庭園觀賞。竹稈叢生,四季青翠,姿態秀美,宜於宅院、草坪
角隅、建築物前或河岸種植。若配置於假山旁側,則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分 布:
原產於我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 ,我園除有普通孝順竹外,還有經馴化比較耐寒
可以在江北以及湖南地區保持四季常青的「湖南孝順竹」。
科 屬:
禾本科、簕竹屬
隨便抄抄,希望對你有用
⑸ 孝順竹怎麼養
小琴絲竹又稱花孝順竹 ,屬:禾本科、孝順竹屬 、叢生竹;叢生竹,稈高2-8m,徑1-4cm。新稈淺紅色,老稈金黃色,並不規則間有綠色縱條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
叢態優美且稈色秀麗,為庭園觀賞或盆栽的上佳材料。小琴絲竹為孝順竹的變種,其區別在於稈與枝金黃色,並間有粗細不等的縱條紋,初夏出筍不久,竹籜脫落,稈呈鮮黃色,在陽光照耀下顯示鮮紅色。為著名的觀賞竹品種,分布范圍與孝順竹相同。
養護方法:
1.水分:盆栽竹管理中水分管理很重要。竹子喜濕潤,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干透澆透」,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天至2天要澆水一次,冬天澆水少,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2.肥料: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復合肥。
3.病蟲防治:盆栽竹子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殺蟲劑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盛夏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大棚要覆蓋遮陰網,還需經常向葉片噴水,保持竹子葉色翠綠。到嚴寒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