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形容重陽節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重陽節的成語只有滿城風雨、明日黃花 。具體解釋如下:
1、滿城風雨 mǎn chéng fēng yǔ
解釋: 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出處:魯迅《花邊文學·零食》:「 為什麼倒弄得鬧鬧攘攘,滿城風雨的呢?」
2、明日黃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比喻遲暮不遇
解釋: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出處: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1)什麼成語形容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節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貳』 形容重陽的詞語
回答詞語如下:
老態龍鍾lǎo tài lóng zhōng
解釋:指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重陽落帽hònɡ yánɡ luò mào
解釋:"重陽落帽"為重陽登高,飲酒著文,風流雅興之典。
老當益壯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形容年紀雖大但志氣豪壯
皓首雄心hào shǒu xióng xīn
解釋:指老年,又稱「白首」。
鶴發童顏hè fà tóng yán
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老馬識途lǎo mǎ shí tú
解釋:途:路,道路。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
寶刀未老bǎo dāo wèi lǎo
解釋: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之雄風。
返老還童fǎn lǎo huán tóng
解釋:還:恢復原來的狀態。童:青春,年輕,童年。扭轉衰老,恢復童年。
老而彌堅lǎo ér mí jiān
解釋:形容老年人的心態更加的堅強。
老樹新花lǎo shù xīn huā
解釋:雖然生命不再年輕,卻又勃發出盎然生機。
老當益壯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形容年紀雖大但志氣豪壯
精神抖擻jīng shén dǒu sǒu
解釋:抖擻:振動,引申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
老謀深算lǎo móu shēn suàn
解釋:是形容老年人的成熟與老練
必里遲離bì lǐ chí lí
解釋:是指陰歷九月九日。
陰歷九月九日yīn lì jiǔ yuè jiǔ rì
解釋: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叄』 有關重陽節的好詞語。
一、重陽節別稱
登高節、曬秋節、敬老節、重九節、九九重陽
二、關於重陽節的成語
滿城風雨
讀音: mǎn chéng fēng yǔ
釋義: 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明日黃花
讀音: míng rì huáng huā
釋義: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過時黃花
讀音: guò shí huáng huā
釋義: 黃花:菊花。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白發朱顏
讀音: bái fà zhū yán
釋義: 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抱瓮灌園
讀音: bào wèng guàn yuán
釋義: 傳說孔子的學生子貢,在游楚返晉過漢陰,見一位老人抱著水瓮去灌園,就建議他用機械汲水,老人不願意。比喻安於拙陋的淳樸生活
老淚縱橫
讀音: lǎo lèi zòng héng
釋義: 縱橫:交錯。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安老懷少
讀音: ān lǎohuáishào
釋義: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白發蒼顏
讀音: bái fà cāng yán
釋義: 頭發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村夫野老
讀音: cūn fū yě lǎo
釋義: 舊指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老人。
扶老攜幼
讀音: fú lǎo xié yòu
釋義: 攜: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鶴發雞皮
讀音: hè fà jī pí
釋義: 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黃童白叟
讀音: huáng tóng bái sǒu
釋義: 黃發兒童,白發老人。泛指老人與孩子。
『肆』 關於重陽節的成語大全
關於重陽節的成語:
【必里遲離】:bì lǐ chí lí,陰歷九月九日。作賓語;指重陽節。
出處:《遼史·嘉儀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國語謂是日為『必里遲離』,九月九日也。」
『伍』 重陽節四字成語大全 關於重陽節的四字成語大全與釋義
1、闔家團圓【hé jiā tuán yuán】釋義:闔家團圓同「合家團圓」全家人團聚在一起。
2、團團圓圓【tuán tuán yuán yuán】釋義:團團圓圓是「團圓」的修飾詞,具有喜慶吉祥的意義。
3、燈火通明【dēng huǒ tōng míng】釋義:描述燈光火光將黑夜變得非常明亮。
4、張燈結綵【zhāng dēng jié cǎi】釋義:掛上燈籠,繫上綵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5、皓月當空【hào yuè dāng kōng】釋義: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著大地,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晴和。
6、滿城風雨【chéng fēng yǔ】釋義: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7、過時黃花【guò shí huáng huā】釋義: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陸』 重陽節成語 關於重陽節的成語及其解釋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民間的 重陽節 ,民間習俗有登高、插茱萸、賞菊、飲酒等節俗,韻味盎然,是歷代文人墨客喜愛吟詠的對象,而在這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成語的用法,那麼今天的 老黃歷 就為你介紹,關於重陽節的成語及其解釋。
必里遲離
陰歷九月九日。
出處:《遼史·嘉儀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射畢,擇高地卓帳,賜蕃、漢臣僚飲菊花酒。兔肝為臡,鹿舌為醬,又研茱萸酒,灑門戶以禬禳。國語謂是日為『必里遲離』,九月九日也。」
「必里遲離」是契丹語音譯,意為「九月九日」,遼代契丹人 節日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遼國皇帝率群臣以射虎取樂,獵獲少的人要罰設重九宴。射獵結束後,設宴賜臣僚飲菊花酒,吃生切兔肝、鹿舌醬。又用茱萸制酒,灑在門戶上,或加少許鹽喝飲,飲時,男子取茱萸18粒,女子取9粒,用酒送下,民間認為可以避邪惡。
過時黃花
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黃花:菊花。
出處: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相知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滿城風雨
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壞事)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出處:宋·潘大林《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明日黃花
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黃花:菊花。
出處: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柒』 用什麼四字詞語形容重陽節
有關重陽節的四字成語有很多,例如:闔家團圓、團團圓圓、闔家歡樂、闔家美滿、 燈火通明、張燈結綵、花團錦簇、瓜果飄香、皓月當空、普天同慶、張燈結綵、載歌載舞、盛會空前、皆大歡喜、五繽繽紛、歡聲笑語、流金溢彩、花團錦簇、錦上添花、蔚為壯觀、賞心悅目、響徹雲霄、鑼鼓喧天、鼓樂齊奏、歡聲雷動、彩旗飄揚、恭賀新喜、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徹夜狂歡、笑語滿堂、扶老攜幼、翩翩起舞、燈火輝煌、光彩奪目、琳琅滿目、喜氣洋洋等。
『捌』 描寫重陽節的成語
1、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原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指到了節日特別想念在外地親人的心情。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節日。
2、滿城風雨: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壞事。
3、必里遲離:陰歷九月九日。作賓語;指重陽節。
4、過時黃花:黃花:**。重陽節後的**。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5、明日黃花: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作賓語;比喻遲暮不遇。
『玖』 有關重陽節祝福的成語有哪些
明日黃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解釋: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出處: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過時黃花[guò shí huáng huā]
釋義: 黃花:菊花。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出處: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相知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示例:今該轉機已成~。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一回
近義詞:明日黃花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例句:哎——這真是過時黃花,可惜啊!
必里遲離
陰歷九月九日。
出處:《遼史·嘉儀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國語謂是日為『必里遲離』,九月九日也。」
滿城風雨
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出處:宋·潘大林《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拾』 描寫重陽節的成語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塗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