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離退休人員再就業個稅申報問題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不僅已經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終止,而且,已不存在建立新勞動合同的條件。若嚴格遵循《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問題的批復》之規定,單位僱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既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的可能,亦無法為其繳納社保。因此,其返聘收入應按「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個稅的含義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8年10月1日起,中國內地個稅免徵額調至5000元。
二、退休人員返聘工資個稅的計算依據
(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526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所稱的「退休人員再任職」,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受僱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協議),存在長期或連續的僱用與被僱用關系;
2、受僱人員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時,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資收入;
3、受僱人員與單位其他正式職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訓及其他待遇;
4、受僱人員的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工作由用人單位負責組織。
若不滿足上述任職條件的,按「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2008年1月1日後,應按「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
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不僅已經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終止,而且,已不存在建立新勞動合同的條件。
若嚴格遵循《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問題的批復》之規定,單位僱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既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的可
2. 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申報個稅
數據電文申報:納稅人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提交申報信息。
郵寄申報:納稅人可以通過郵寄方式提交申報信息。
直接申報:納稅人可以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其他符合規定的申報方式:納稅人可以選擇其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申報方式。
退休人員的工資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獲取繳費憑證:納稅人可以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查詢並下載上月的個人養老金繳費憑證。
掃碼錄入扣除信息:使用個稅APP的「掃一掃」功能或「辦稅一扣除填報」中的「掃碼錄入」功能,掃描個人養老金繳費憑證上的二維碼,或手動輸入憑證編碼,以生成當月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
將扣除信息推送給單位:在個稅APP中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並選擇相應的扣繳義務人,提交申報信息。
單位辦理稅前扣除:扣繳義務人收到納稅人的申報信息後,將為納稅人辦理稅前扣除。
退休人員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金額-5000-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專項扣除)*稅率-速算扣除數
在賬務處理上,計提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時,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記「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扣繳個人所得稅時,應借記「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貸記「銀行存款」。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申報個稅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號)規定:個人提前退休補貼按下列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於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因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所屬月份平均分攤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稅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
3. 退休返聘人員工資怎麼申報個稅
一、正文回答
退休返聘人員工資怎麼申報個稅?
1、在客戶端辦稅界面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2、然後申報年度選擇2021年度;
3、選擇申報表預填服務,然後點擊開始申報;
4、在申報界面,檢查信息是否正確,然後點擊下一步就可以申報個稅了,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申報。
二、分析
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不僅已經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終止,而且,已不存在建立新勞動合同的條件。單位僱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既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的可能,亦無法為其繳納社保。因此,其返聘收入應按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退休返聘人員工資是否納入工資總額?
退休返聘人員的薪酬不計入工資總額。企業返聘退休人員,可以按勞務關系處理。一般以勞務費用或勞務報酬,計入人工成本費用。工資總額主要由6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不列入工資總額的統計。
4. 退休人員返聘個稅怎麼申報
退休人員返聘個稅怎麼申報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企業招聘的退休員工,若符合退休人員再任職條件的,其取得的收入為工資薪金所得,若不符合退休人員再任職條件的,取得的收入為勞務報酬所得.
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條件:《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526號):"退休人員再任職,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受僱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協議),存在長期或連續的僱用與被僱用關系;
(二)受僱人員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時,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資收入;
(三)受僱人員與單位其他正式職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注意,這里的"社保"在2011年被刪除)、培訓及其他待遇;
(四)受僱人員的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工作由用人單位負責組織."
符合以上條件,才可以選擇使用工資薪金所得計稅.
進行個人所得稅稅申報時,在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里,將退休返聘人員選為"正常""雇員",即可使用正常工資薪金所得申報.
延長退休專家的工資補貼的個稅處理
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從所在單位取得的工資、補貼等視同離退休工資免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級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7號)規定:
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是指享受國家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按下列規定征免個人所得稅:
(1)對高級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取得的,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向職工統一發放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徵個人所得稅;
(2)除上述1項所述收入以外各種名目的津補貼收入等,以及高級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培訓費、講課費、顧問費、稿酬等各種收入,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上文對退休返聘人員、延長退休專家的工資補貼個稅如何處理問題作了詳細解讀,想必大家對於退休人員返聘個稅怎麼申報的問題已經清楚了.新個稅法下相關條款變化比較大,實務中關於退休人員的工資、補助、補貼等的個稅處理可能更加復雜,需要考慮的細節會更多,如果大家對這類問題有疑惑的話,可以點擊問答向我們咨詢哦~
5.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怎麼申報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數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規定,具體如下:
【1】對每年繳納的12000元予以稅前扣除。這個稅前扣除的性質其實和專項附加扣除的性質是差不多的。意味著參保人只要參加了個人養老金,就可以在年度匯算個人所得稅時進行專項扣除,扣除金額最高為12000元/人/年。
【2】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錢可以用來購買人養老金產品、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賺取的資金就屬於投資收益,對於投資收益是不需要繳稅的。
【3】個人養老金在達到退休年齡領取資金的時候,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稅率在正常的稅率基礎上已經是有所優惠的。
總的來說,參與個人養老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個人養老的保證,另一方面還能享受國家的個稅優惠政策,對於用戶來說還是好處多多的。
6. 退休人員不申報個稅會怎麼樣
退休人員不申報個稅可能會面臨以下幾種情況:
1、繳納罰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在規定期限內未按規定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當繳納滯納金,並按照規定繳納稅款。因此,如果退休人員未按時申報個人所得稅,可能會被徵收一定的罰款;
2、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也是個人信用記錄的一部分,如果退休人員長期未申報個人所得稅,可能會對個人的信用記錄產生負面影響;
3、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理:如果退休人員長期逃避個人所得稅申報,可能會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理,包括責令補繳稅款、處以罰款、暫扣或者查封財產等。
退休的條件包括以下方面:
1、年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周歲,對於某些特殊職業和情況,如礦工、航天員等,其退休年齡可能會有所調整,但一般不會低於60周歲。
2、工齡達到規定要求:職工的工齡達到規定要求,一般情況下是滿25年或者30年,可以提前退休。此外,也有些企業規定,職工的工齡達到20年或者15年也可以提前退休。
3、職業病或者工傷:職工因為職業病或者工傷等原因需要提前退休的,可以根據相關政策規定進行申請。
4、其他特殊情況:如身體殘疾、家庭困難等,也可能會影響職工的退休時間。
綜上所述,不同地區和不同企業的退休條件可能存在差異,具體以當地政策規定和企業制定的相關規定為准。此外,職工在退休前需要向單位提交相關申請,並按照流程進行相關手續辦理。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 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