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養老保險從哪一年開始算起
養老保險是從1986年最早的合同工養老保險開始的。養老金繳費年限計算一般是從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開始算起,需要繳納達到15年,到了法定年齡退休才可以按月給付退休金。
養老金繳費年限是有分為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和折算繳費年限。具體情況如下:
1、實際繳費年限是在養老保險統籌後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足額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如果是征地農民納入城鎮社保體系後進行換算的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還有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流動至企業參保或按靈活就業辦法參保後原來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換算成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就是實際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開始算起,征地農民就是從納入社保體系開始算,農保參保流動至企業參保的,從農保參保的時間開始算。
2、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在統籌前按照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以及參保人員按照規定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的部隊服役時間和在未實行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也就是從開始工作或者服役的時間開始算起。
3、折算繳費年限是1991年底前參保人員從事井下、高溫、低溫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依照國家規定折算連續工齡,折算年限最長5年,也就是從事這項工作的時間開始算起,需要按照特殊工種退休條件辦理退休。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
1、職工養老保險:在職購買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一般為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
2、農村養老保險:每年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分等級,目前共有12個等級:100元/年、200元/年、300元/年、400元/年、500元/年、600元/年、700元/年、800元/年、900元/年、1000元/年、1500元/年、2000元/年;
3、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年費從幾千元不等,具體還需到當地社保中心咨詢;
4、商業養老保險:根據投保人的年齡、性別和保險金額、性別和保險金額來計算,因為每個人的價格都不一樣,所以沒有具體的價格;
5、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目前繳費等級為:100元/年、200元/年、300元/年、400元/年、500元/年、600元/年、700元/年、800元/年、900元/年、1000元/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Ⅲ 什麼是退休中人,從哪年開始計算的(附中人養老金計算方法)
了解社保政策的朋友都知道,社保退休人員存在這樣一類群體「退休中人」。那麼退休中人是什麼意思,哪些群體屬於退休中人呢?今天來具體介紹一下。
退休中人養老金補發
如果用新辦法計算的退休待遇比老辦法計算的待遇高時,高出部分按照10年過渡期的調節比例,按照每年10%的比例逐年遞增,即:第一年發放10%、第二年發放20%,依次類推,到2024年時發放100%。當10年過渡期結束後再用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
舉例來說,比如退休中人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4500元,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5000元,那麼新辦法比老辦法高了500元。如果退休當年是2020年,也就是過渡期的第六年,那麼需要補發高出部分的60%,也就是500元*60%=300元,所以2020年退休能夠領取的待遇是4800元。
目前,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對退休中人養老金進行核算,中人養老金的補發也將逐步落實到位。
Ⅳ 2025年後退休工資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2025年之後退休,還能領過渡性養老金嗎?如何規定的呢?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參保人員來說,因為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以及十年過渡期的影響,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在計算時,復雜程度都是比較高的,所以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在2025年之後辦理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會簡單一些嗎?還能領取過渡性養老金嗎?具體是如何規定的呢?
對於以上幾個問題,接下來咱們就詳細的講解一下:
1、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從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開始,國家就設置了一個「十年過渡期」,在過渡期之內辦理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就按照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計算,而在十年過渡期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就完全按照新辦法計算了。
根據時間來說,在2024年10月及以後辦理退休的,都是屬於十年過渡期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所以養老金就應該按照新辦法計算了,那在2025年之後退休的,計算方式也是如此。
根據新辦法的計算方式來說,養老金就以「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為主了,咱們的繳費年限、繳費檔次、退休年齡和退休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等等,這些數據的不同,都會影響養老金的待遇,而除此之外,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在辦理退休手續之後,還可以再領取一份職業年金的待遇。
2、能否領取過渡性養老金
在2025年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凡是屬於退休中人的情況,養老金都是包含3個部分的: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之外,還可以領取一份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原因主要是因為退休中人有視同繳費年限,是屬於2014年10月份之前參加工作的,所以在2014年10月份之前的工作工齡,都是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的。
在2025年之後辦理退休的新人,養老金就只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了,因為退休新人參加工作的時間是2014年10月份之後,所以就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認定,那在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了。
3、視同繳費年限的規定
在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機關事業的在崗人員也開始繳費了,而對於改革之前的工作工齡,也是能夠在辦理退休時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因為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在2014年10月份統一改革的,所以退休人員在認定視同繳費年限時,可認定的時間都是截止到2014年9月份的。
至於認定視同繳費年限的起始時間,則是根據退休人員參加工作的時間而定的,因為每個人參加工作的時間不同,所以可認定的視同繳費年限也是不同的,咱們要以個人的實際情況為准。
總結來說,在2025年之後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如果退休時能夠認定視同繳費年限,那麼在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反之,就只能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的待遇了。
Ⅳ 從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並軌執行新人新辦法退休金嗎
從2024年10月份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的十年過渡期將會結束。那麼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將會採用全新的計算辦法,來計算他們的養老金。而這種帆大新的計算辦法,其實就是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完全一致。它採用的是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養老金的待遇。Ⅵ 新退休政策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新退休政策2017年開絕枯始實施,在實施之後關於退休年齡,但是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如果是小於等於50周歲的女性員工,他們會在退休年齡當中受到一定的影響,也就是退休年齡漸進式友搭的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