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老不能伺候皇帝的太監,有何待遇
朝廷對於年老不能伺候君王的太監有一個固定的收容所,那就是寺廟。當太監年老不能伺候君王的時候,就會出宮去寺廟出家,也有一些太監在皇宮里撈了不少好處,在宮外有自己的家業。
太監又稱之為宦官,閹人,他們是古代時期專門在皇宮為君王,為嬪妃們服務的一種職業,同時他們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群體,我們都知道,太監也就是被閹割的男人,是不完整的男人,地位也很卑微,但即使是這樣,宮廷離不開太監,君王也離不開太監,而有的太監可以藉助這樣的優勢,發展自己的事業,比如說明朝時期的魏忠賢,他也是一個宦官,可他最後發展到比君王的權力還大,當然像這樣的宦官是很少的,那麼宦官年老不能幹活的時候,他們應該何去何從呢。
第三,乞討,或者繼續伺候人。
還有一些太監無家可歸,或者是回家之後受白眼,被趕出去的也很多,他們只會伺候人,沒有其他的手藝,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做乞丐,靠乞討為生,總之生活比較困難,還有一些年老出宮的太監會找到下家繼續伺候人,畢竟太監是伺候過君王的人,就會有一些富豪想要體會一下皇室的感覺,所以就會找太監到自己家幹活,其實這種結局也是不錯的,畢竟因為他伺候過君王,所得到的待遇也是比較不錯的。
❷ 古代時期的太監退休後一般去哪裡
如果是結婚生子之後再入宮為太監,則年老之後則會回到生養之家,和正常人其實差不多,不過這一類是極少數。
如果進宮之後,還和之前的家庭有聯系,一般也會考慮回家,如果可能,還會考慮過繼一個孩子,來傳宗接代,明代著名的太監鄭和即是如此,以他兄長文明的兒子為嗣子,名賜。
但是,畢竟是殘缺之人,很容易受到社會的歧視,相比外界的幫助,太監們更樂於相互團結自助,所以他們會結成養老義會,北京萬壽興隆寺有乾隆年間的「萬壽興隆寺養老義會碑記」,太監與僧人一起,成立義會,每人繳納三十金用於養老之用。
不過,所有上述這些,多建立在金銀基礎上,所以太監在職時期,都極盡可能地攬錢,也是我們經常看到影視劇中太監貪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