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休後養老金有領取年限嗎可領取多長時間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已經退休的老人,對於退休後能否領取養老金,以及領養老金的多少,相關的話題越來越成為全民性的熱門話題,最近有人問養老金最長可以領多長時間呢?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一、養老金有領取年限嗎?
不管你領取的是城鄉居民養老金,還是城鎮職工養老金,都是可以終身領取,直到退休人員死亡為止,所以養老金目前並沒有硬性法規的相應的領取年限。
二、最長可以領取多長時間?
我們繳納養老保險參保人必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
參加養老保險的男性職工大多數都是要年滿60歲後,才能辦理退休,而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女幹部是55歲。
一般情況下女性領取的時間相對於男性,領取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作為男性,絕大部分的男性法定的統一退休年齡都是60周歲,那麼50周歲和60周歲相比,二者之間相差了10年。
以女性50歲退休年齡來看,按照目前來看,70歲以上的女性人數還是很多。大部分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基本上能超過20年,還是基本沒有什麼問題的。
所以說個人能領取多長時間的養老金,是因人而異的。當然活得越久,領到的養老金也更多,本身養老金領取就是終身制,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越長越好。養老金回報率也就更高,自己承擔的風險也更小。
⑵ 工作多少年可以領退休工資
領慧改取退休金滿足條件即可領取。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年繳費年限)必須達到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才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超過15年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就越多。如果經濟允許的話建議你還是交納到退休為好,辦理退休按晌稿月領取退休金。
其中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免繳養老保險費,其個人帳戶暫予保留,待重新就業時辦理續保手續,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企業與職工個人共同繳納。1998年1月1日,我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中規前謹判定對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養老金;
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只是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對於1995年底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辦法實施後退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對於1997年底前參加工作,辦法實施後退休,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也可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不滿10年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⑶ 工作幾年可以領退休金
領取退休金滿足條件即可領取,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年繳費年限)必須達到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才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超過15年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就越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⑷ 退休工資年限檔次
一般退休金按工齡劃分為六個檔次分別是15~35年這個過程。其實並沒有實際的政策來劃分為具體的檔次,但是這個劃分是按照繳納社保的年限,因為必須要在在職期間繳納夠15年的社保,當事人才會有基礎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