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

發布時間:2022-08-27 10:23:29

退休人員返聘工資交個人所得稅嗎

退休人員返聘工資需要交個人所得稅。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雖然簽訂的不是勞動合同,而是勞務合同,其工資的性質是勞務報酬。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勞務報酬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❷ 返聘人員工資標准

法律分析:退休返聘人員和單位之間只能認定是僱傭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也不受勞動法的調整和保護,所以工資數額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限制。如果最低工資1560元,是職工實際拿到手的數額不得低於1560。但退休返聘人員不受這個限制。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❸ 退休後返聘人員享受什麼待遇

退休後返聘人員待遇,工資標准具體看與用人單位協議如何簽訂。退休返聘人員和單位之間只能認定是僱傭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也不受相關法律的調整和保護,所以工資數額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限制。
返聘人員適用的相關規定具體如下:
1、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2、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❹ 企業返聘退休人員工資咋算

法律分析:返聘退休人員屬於勞務關系,勞務報酬根據雙方合同約定為准。勞務人員不受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保護,即不享有一般勞動者的權利。因此,工齡可以按照返聘後的工齡計算(也可以不計算工齡,因為已經不涉及經濟補償的問題。除非公司願意給這些返聘人員支付。)企業執行工齡工資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數企業覺得工齡工資所佔比例小、意義不大,乾脆不設置這項政策數企業的工齡工資政策呈"線型",即確定X元/年的標准,員工實際所得工齡工資為工作年限×分配標準的企業還規定了工齡工資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滿幾年起計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❺ 退休返聘人員工資處理

法律分析:退休返聘人員和單位之間只能認定是僱傭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也不受《勞動法》的調整和保護,所以工資數額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限制。北京市最低工資1560元,是職工實際拿到手的數額不得低於1560元。但退休返聘人員不受這個限制,工資哪怕是1元也是不違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五條 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第四十六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第四十七條 失業保險金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❻ 退休返聘工資

退休返聘人員和單位之間只能認定是僱傭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也不受《勞動法》的調整和保護,所以工資數額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限制。北京市最低工資1560元,是職工實際拿到手的數額不得低於1560元。但退休返聘人員不受這個限制,工資哪怕是1元也是不違法的。

法律依據:

❼ 退休返聘人員工資標准

工資標准具體看與用人單位協議如何簽訂。退休返聘人員和單位之間只能認定是僱傭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也不受勞動法的調整和保護,所以工資數額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限制。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❽ 退休返聘工資5000元怎樣計稅

一、正面回答
退休後返聘人員的月工資五千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返聘,也有一些情況是可以享受免稅,延長退休年齡的專家,從勞動單位獲得收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定向員工發放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視為離休、退休工資,免徵個人所得稅。
二、詳細分析
離退休人員返聘工資計稅,工資計算和正常的職工一樣,前提是在單位和其他員工享受同等待遇工作同等的工作內容,創造了類似的收益,有單位正式的人事關系,不是臨時工的模式,跟年輕人工沒有什麼區別,在公司裡面有正式的人事關系。工資達到一定高度就會開始計稅。
三、退休人員返聘成立勞動關系嗎
退休人員返聘不成立勞動關系,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明確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也就是退休後返聘的人員不再屬於勞動法上規定的勞動者,不具有勞動關系主體資格。

❾ 退休後被返聘適用最低工資標准嗎

退休後被返聘適用最低工資標准嗎

退休後被返聘適用最低工資標准嗎,如果已經退休人員被用人單位返聘,其勞動報酬應該是由雙方協商決定,退休返聘人員特可以與返聘單位協商,要求獲得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報酬。本文內容是退休後被返聘適用最低工資標准嗎。

退休後被返聘適用最低工資標准嗎

一、退休人員被用人單位返聘,不適用最低工資規定標准,其勞動報酬由雙方協商決定。

從《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的規定看,最低工資標準是不適用於退休返聘人員的。因為已退休人員在法律上已不再把他們看做是勞動者,現行勞動法律不再把他們納入調整范圍之內,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建立的是勞務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當然,退休返聘人員可以與返聘單位協商,要求獲得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報酬。

二、企業內退人員、下崗職工、享受病假工資的人員,因為離崗未上班,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所以不享受最低工資保護。

相關知識鏈接

1、見習試用期間 也適用最低工資標准

確定試用、熟練、見習期,是為了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有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勞動者進入試用(見習)期,就意味著和用人單位已經確定了勞動關系,只要勞動者完成了正常的工作任務,其所得工資就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但是,大學生勤工助學不適用最低工資標准。

2、夜班費、高溫津貼、包吃包住不能算進「最低工資」

延長法定工作時間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下的津貼,及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不能算進「最低工資」。

此外,「包吃包住」是用人單位給予職工的福利,並非以貨幣形式支付的工資,不能將此計算在最低工資標准之內。

最低工資標准包括保險嗎

根據我國《最低工資規定》,本規定所稱最低工資標准,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注意:

本規定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勞動者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生育(產)假、節育手術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間,以及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實行計件工資或提成工資等工資形式的用人單位,在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基礎上,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相應的最低工資標准。

由此可知,最低工資標准不包括按規定應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相關內容鏈接:

勞動者工資的支付

(1)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即人民幣)形式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2)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3)用人單位可直接支付工資,也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4)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5)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6)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❿ 退休人員返聘工資交個人所得稅嗎

退休人員返聘,取得的工資,應當計入綜合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退休人員,取得的返聘工資,在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減除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入綜合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要注意的是,對於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所以,養老金、退休金等是不需要並入綜合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

稅總《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規定,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另外,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離退休人員取得的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閱讀全文

與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花什麼溫度適宜 瀏覽:163
會孝順嗎 瀏覽:120
老人家喝酒就咳嗽 瀏覽:964
家政女皇里的食療養生大師叫什麼 瀏覽:316
老人吃東西就吐掛什麼科 瀏覽:408
駕駛證體檢e字表怎麼看 瀏覽:395
長壽師范 瀏覽:576
老人家腋下發熱 瀏覽:709
南寧智慧人社年度養老年審怎麼弄 瀏覽:236
父母離婚10年了怎麼重聚 瀏覽:970
長沙社區有老年大學嗎 瀏覽:491
重陽節生日的好嗎 瀏覽:999
七零後的父母有哪些 瀏覽:788
去養老院看老人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406
福州換駕照體檢什麼 瀏覽:13
長壽哪裡天然的可以游泳的 瀏覽:21
福州的長壽老人有多少 瀏覽:389
老年人吃維生素族 瀏覽:254
農村父母看病養老問題 瀏覽:22
在線咨詢老年痴呆醫院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