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金和戶口有關系嗎
企業職工退休金與戶籍無關。
企業職工進步養老金計算涉及到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內職工平均工容資、當事人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諸多因素,但與本人戶籍無關。
當前,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② 辦理退休和戶口有關系嗎
戶口所在地與退休金領取沒有關系。退休金領取與退休後居住地有關。職工基本養老金由參保地社會保險機構按月發給,與戶籍所在地並無直接關系,與退休後居住地有關。退休後居住地與基本養老金發放地不再同一地的,同行每月提取每筆不超過兩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的免收異地取款手續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九條
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③ 退休工資是不是根據戶口所在地計算的
按照養老保險繳納所在地計算。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④ 退休金和戶口有關系嗎
戶口所在地與退休金領取沒有關系。職工基本養老金由參保地社會保險機構按月發給,與戶籍所在地並無直接關系,與退休後居住地有關。退休後居住地與基本養老金發放地不再同一地的,同行每月提取每筆不超過兩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的免收異地取款手續費,超過的以及異行取款的要收取手續費。退休後異地居住的退休職工,每年生存驗證可以在當地社會保險機構進行異地驗證,也可以遠程視頻驗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⑤ 養老金的領取與戶口有關系嗎
法律分析:退休金的領取地和戶口是有關系的。參保地不同,有以下幾種情況:1、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可以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領取手續,享受當地的養老保險。2、養老保險不在戶籍所在地,多地參保且有一個地方滿10年。只要有一個地方已經累計繳納社保滿十年,便可在社保累計繳納滿15年並且退休後享受該城市的養老待遇。3、多地參保且沒有一個地方滿10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⑥ 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發放和戶籍性質有關系嗎
養老金領取地跟參保地、戶籍地有關,還跟在每個地方繳費的年限有關。不一定是退休居住地,也不能自行選擇
如果在戶籍地一直工作到退休,就按當地水平領取養老金
如果工作地不在戶籍地,繳費滿10年的地方就是養老金的領取地;
如果有多個繳費滿10年的地方,就按最後一個交滿10年的地方領取養老金
如果在所有地方繳費都不滿10年,就需要把養老關系和相關資金全部轉回到戶籍地,按戶籍地領養老金。
所以呀,想退休後多領點養老金,就要保證至少在一個大城市交滿10年以上,即使後面去小城市或者回老家工作,社保繳費也都不要超過10年,
這樣退休後就可以享受大城市的養老水平了
否則就會出現,在大城市按較高基數繳納了社保,結果卻只能享受小城市的待遇了
⑦ 退休金計算跟戶口所在地有關嗎有什麼依據
我認為和戶口所在地一般是沒有多少關系的,主要與你工作單位以及繳費年限來進行相應的計算;而且按照你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來進行計算依據,但是很多地方的政策也是會影響到的,要結合不同的城市以及政策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