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獨生子女的父母老了,如何安度晚年針對此問題代表們提出了哪些建議
可以通過子女或者養老金安度晚年,人大代表提出為了讓獨生父母老了後有所依,建議各地新辦獨生子女養老院,並且在原本的基礎上給獨生子女父母增加10%~20%養老金。建議給獨生子,女父母發放養老補助,其子女可以適當減免稅費。
允許這些父母達到退休年齡後去投靠異地子女,人大代表認為獨生子女在工作的同時也要騰出時間照顧父母,隨著社會發展,現在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了主力軍,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擔當起責任。
但往往老年人犯病的幾率極大,真的難以想像,如果得了絕症自己該怎麼辦?究竟應該放棄還是掏空家底去治療?其實父母也不想拖累子女,奈何人人都重感情。只希望父母能夠在餘生無病痛,自己一定會盡力而為,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② 國家對失獨的父母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
國家對於失獨家庭推出了一系列的失獨補貼政策,2022年失獨家庭補貼政策包括了對經濟上、住房上、醫療上以及養老上的補貼,對於經濟上的補貼政策因各個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數額需要結合當地的經濟情況和政策來決定。1、經濟扶助。自2022年起,將女方年滿49周歲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別扶助金標准分別提高到:城鎮每人每月270元(傷殘)、340元(死亡),農村每人每月150元(傷殘)、170元(死亡),並建立動態增長機制。中央財政按照不同比例對東、中、西部地區予以補助。 2、保障房優先安排。開展社會關懷活動,對生活貧困、住房困難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申請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要優先給予安排;對農村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要按照有關規定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范圍。 3、城鄉醫療。 《通知》提出,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各地要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給予相應的醫療救助,並幫助其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4、養老保障。《通知》要求,做好養老保障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規定給予參保繳費補貼。對60周歲及以上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要優先安排入住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十七條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衍生問題:
獨生子女補貼標準是什麼 1、凡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14周歲止,每年發放獨生子女保障費60元,單方領證的對象發放30元(2006年發放對象為獨生子女出生於1990年7月1日以後的)。根據地區不同的情況,發放的獨生子女費是不同的,這就牽涉到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標准。2、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標准,內容包括職工晚婚的、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育齡夫妻符合規定可以再生育子女的夫妻,自願不再生育的,依法領取退休金的獨生子女父母等。職工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二天;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三十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另增加產假三十天,男方享受護理假十五天。增加的產假和護理假視為出勤。農村居民晚育的,減免本人當年村內集體生產公益事業所籌資金;城鎮無業居民晚育的,由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給予適當獎勵。
③ 獨生子死了。我們老了怎麼辦。
是日益凸顯的養老問題。自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中國已有超過億的獨生子女。如今,獨生子女一代開始成家立業,其父母也逐漸步入老年群體。專家預測,未來10年,「雙獨」夫妻將成為家庭的主流模式。
「80後」小夫妻頭疼不已的選擇。作為獨生子女一代「二養四」(即兩個獨生子女贍養四位老人),甚至「二養多」的現實問題。
如今,獨生子女一代開始成家立業,其父母也逐漸步入老年群體。專家預測,未來10年,「雙獨」夫妻將成為家庭的主流模式。獨生子女一代所處家庭結構大多屬於「421」型,即四位老人、一對夫妻加一個孩子,如果將更長一輩的爺爺奶奶包括在內,有的獨生子女甚至處在「8421」型家庭結構中。這就意味著,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贍養四位老人甚至多位老人的模式越來越普遍,處於倒金字塔結構底端的雙獨夫妻肩上的擔子的確不小。
「我們和所有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難免有個頭痛腦熱,不生病還好,生病的時候就會憂心以後誰來照顧我們。僱人總是不如自己的孩子。」李蕾的母親向記者傾訴了自己的擔憂。的確,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和人們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家鄉、走出國門,但留在家中的父母誰來照料?每逢佳節誰來撫慰他們的情感?
當前,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面對如此嚴峻的養老壓力,專家表示,「雙獨」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已難滿足龐大的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雙獨」家庭如何贍養老人,這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重要課題。
李非是中國第一代610萬獨生子女中的一員。如今35歲的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421」構架的家庭讓他這個冬天覺得特別難熬。據調查,在青島,這是一群人的焦慮,1979年我國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如今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們大多已年過六旬,成為需要照顧的一代。李非沒有兄弟姐們的陪伴,對獨生子女休假政策的盼望,成為他最大的念想。
獨生子女李非的「抓狂」冬季
李非,35歲,證劵公司的會計。他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母親生病,10月份開始他每天僅能睡四個小時,他和妻子的公司都實行績效制,為了維持基本生活,他只能讓妻子正常工作,自己請假照顧老人和接送孩子上學。他最大的願望是:照顧老人時,單位實行帶薪休假就好了。
照顧生病母親每天僅睡四小時
最近幾個月,李非每天只能睡4個多小時的覺。
冬天的凌晨很冷,李非天沒亮就起床了。他的妻子還在酣睡,他躡手躡腳走向衛生間,盡量不發出聲音。因為他的妻子最近半個多月都沒怎麼睡。
李非說自己這幾個月,每天睡眠不超過5個小時。他並不是失眠,是實在擠不出時間睡覺。拿出保溫瓶,李非要趕往醫院去看望因血管瘤住院的母親。
這兩個月以來,李非快要崩潰了。在此之前,他的家一直被認為是最幸福的家庭。他沒想到的是,「幸福如此不堪一擊」。
35歲的李非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後標準的「4—2—1」家庭,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是李非和妻子所有的牽掛。在李非母親生病之前,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家庭最幸福:有四位老人照顧孩子,關心自己。
10月初,李非和妻子休十一小長假,李非接到父親電話讓他「趕緊來」。接到父親電話後,他馬上和妻子趕回老家,發現媽媽已經躺床上了,說自己不舒服。事不宜遲,他著急上火地把媽媽送到醫院、掛號、檢查、住院,等這一切忙完,李非發現最大的問題來了:「誰來看護?」
李非在一家證劵公司當會計,妻子是一家韓企的業務經理。李非發現他們兩個人必須請假照顧母親。但問題是,倆人的公司都實行績效制,「兩人都請假,全家就得喝西北風」。權衡後,決定倆人輪流請半個月的假。
10月份以來,李非每天凌晨4點多就起床,熬好粥,5點出門買點其他的早點,坐車去醫院給爸媽送飯。住在水清溝的李非坐公交到401醫院,不堵車的話需要40分鍾左右。
6點鍾到達醫院,送完飯他得趕緊回家— 因為還得送7歲的女兒上學。把女兒送到學校後,他再坐公交車去醫院,到達醫院正好在上午9點左右,這個時候恰好能趕上醫生查房。
上午,在醫院陪護的李非讓爸爸睡一會。因為母親住院後,是父親每晚在醫院陪護,他白天來了就讓爸爸再補一覺。下午,他還得接女兒放學,回家做飯。然後再趕回醫院送飯,等晚上醫生查完房,母親一天的吊瓶注射完後,他才能放心回家休息。一般他到家就得晚上10點左右。白天同事打電話來咨詢他報表的問題,他只有在晚上回到家後抓緊時間打開電腦看看。經常忙到凌晨,躺在沙發上就睡著了。
公司:「再不來你就不用來了」
10月底,請假半個月的李非開始去上班。
讓他郁悶的是,「這個月工資基本沒幾個錢了。」按照他們公司的工資計算方法,沒有帶薪休假,請假沒有工資,每個人按照自己團隊完成的業務量來算工資。10月份,李非算了算自己工資,大概能領2500多塊錢,他說「連還房貸都不夠。」
11月7日,已經上班的李非接到父親電話,「醫生說要手術,得簽字。」李非急匆匆趕到醫院。11月10日,李非父親要回農村老家辦理房子產權證的問題,妻子要在醫院照顧母親,他看領導不在,自己擅自提前下班去接女兒。已經上班的他,仍然覺得時時需要從工作中溜出去,由於11月份領導查崗他不在,同事轉達領導的意見:「再不來就不用來上班了。」
最郁悶的是李非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而家裡母親的病讓他無法出差。看到辦公桌上上個月交的未完成工作計劃,李非經常陷入「一種抓狂的狀態」。
李非說自己從沒有像現在一樣,渴望自己有個兄弟姐們,至少不會「讓我一個人這么抓狂,一個老人生病,我整個工作全廢了。」
工作家庭左右為難
11月22日,晚上一個人坐公交回家的李非,睡著了,睡過了水清溝站。
車停了下來,廣播聲音響起來「終點站到了」。睡眼惺忪的李非下了公交車,深一腳淺一腳往家裡趕。寒風中,他一遍一遍地問自己「這到底是什麼日子,到底是怎麼了。」
李非想來想去,就是兩個原因:「我請假扣工資,也沒有兄弟姐妹。」他向記者說著自己想明白的道理:「成為一名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就可以享受帶薪休假。家裡老人病了,請個長假,工資照發不誤,也不會把自己累得像孫子一樣。」
10年前的李非大學畢業後,曾經考慮過考公務員,後來他想著,「公務員工作那麼枯燥,工資也不高,不如自己在企業干。」現在,他有點後悔了。已經過了考公務員年齡的李非,感慨著「要是我多幾個兄弟姐妹也行」。他覺得如果他不是獨生子女的話,兄弟姐妹多幾個,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整個人的工作都廢了,身邊也沒個替換的人幫著照顧父母。」讓他更不敢想的是,現在只是一個老人病了,「如果四個老人都有事,那日子怎麼過?」
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照顧父母壓力這么大,什麼時候能享受帶薪休假?」
我國當代現實主義悲劇小說《山丘上野草的淚水》講述也是獨生子一代的種種困境,身為獨生子一代,他是上有老上有老上有老上有老和下有小,沉重的包袱壓在斧頭肩頭,假如這個獨生子得了癌症怎麼辦,7口之家會怎麼樣?本就是勉強支撐的家庭,如何應付治病的費用、房屋貸款、孩子教育費用還要贍養4位老人,這個家的情景不難想像。就算控制住癌症病魔,日後的生活如何維系,大多癌症病人日後都會失去工作能力,這樣的家庭再加上一個常年吃昂貴抗癌葯的病人,我能想像到的情景,只有這一大家子掙扎在地獄邊緣,父母早逝,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巨大的生活壓力讓夫妻二人病痛纏身。這就是《山丘上野草的淚水》。本書是從底層百姓的視角看我們這個時代。書中主人公斧頭在這個沒有夢想的時代,苦苦追逐夢想,其結果註定是悲劇,這也是幾位文藝界元老給這本《山丘上野草的淚水》定位為中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小說的原因,另外本書還涉及當代的貪腐,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問題等等,涉及的社會群體有,貧苦山區的孩子,下崗的工人,農民工,還有殘障群體,這樣的群體選擇註定是充滿淚水的,底層人民如同生活在陰冷山丘上的野草,苦苦的追尋陽光,可陰面山丘是永遠見不到陽光的。
④ 獨生子女死了父母都享受什麼待遇
法律分析:對獨生子女殘疾、死亡後未再生育並且未收養子女的夫妻以及其他符合特別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特別扶助。對獨生子女死亡後未再生育並且未收養子女的夫妻,原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待遇不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給予高出最低生活保障線三分之一的照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七條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⑤ 獨生女兒自殺了,半百父母該怎麼活下去
獨生女兒自殺了半百的父母,肯定沒有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了,但是假如事情已經發生的話,希望他們重獲信心,讓自己有生活下去的勇氣
⑥ 獨生子女死了父母怎麼辦
獨生子女如果他已經是成年人了,那麼父母去世了,他就已經會獨立了,可以自己努力養活自己,然後找份工作,好好生活下去,但如果他還是未成年人的話,可能需要有親人幫忙撫養長大。以後再報答自己的親人,就好了。
⑦ 獨生子女死了父母能活下去嗎
你說的這種獨生子女去世的人,這種父母叫做失獨家庭很多的人,他們孩子去世之後確實幾乎沒有辦法活下去了,但是也有一些人還是能找到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