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臨終關懷的摘要老年人

臨終關懷的摘要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3-06-08 13:00:48

① 什麼是臨終關懷,臨終關懷是什麼意思

臨終關懷是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症狀、預防並發症等姑息治療來提高臨終者的生命質量,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問題,使其平靜地面對死亡。換言之,就是讓生命有尊嚴謝幕。因此,不用糾結於在家、在養老院,還是在醫院里離世,能讓患者「無憾、無懼、無痛」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這才是臨終關懷的終極目標。

離世之前,絕大多數人都需要有人陪伴,有人關懷,才能走得更平穩、更安詳,才會有尊嚴的離世。

臨終關懷的意義。

臨終關懷符合人類追求高生命質量的客觀要求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生命的生存質量和死亡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迎接新生命、翻開人生歷程的第一頁一樣;送走、合上人生歷程的最後一頁,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以便讓患者在死亡時獲得安寧、平靜、舒適,讓家屬在病人死亡後沒有留下任何遺憾和陰影。

臨終關懷是社會文明的標志每一個都希望生的順利,死的安詳。臨終關懷正是為讓患者尊嚴、舒適到達人生彼岸而開展的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它是社會文明的標志。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臨終關懷」需要「關懷」

② 如何照顧臨終老人

這位知友,老人臨終時,你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1、老年人臨終前有什麼症狀
疼痛是臨終病人備受折磨的最嚴重的症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其他終末期病人發生嚴重疼痛情況較少。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超過一半的人會有新的疼痛產生。痰液堵塞、呼吸困難是臨終病人的常見症狀。有的病人死前會出現譫妄等神志變化,需考慮癌症腦轉移、代謝性腦病變、電解質不平衡、營養異常、或敗血症等因素。症狀在下午或晚上會更嚴重。嚴重急性的嘔血、便血、陰道出血等,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可出現休克現象,對臨終病人來說可以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
2、注意生活護理
設置安寧病房提供舒適環境。室內要求清潔,光線充足,溫度適宜。房間布置應符合老年人要求,讓老人在舒適的環境中度過最後的時光。因為臨終是生命的雀笑搜特殊階段,應提供單間病房,增加同親人團聚的機會,減少感染,使病人在擁有自我尊嚴中去迎接死亡。制定臨終護理計劃,做好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臨終老人不以延長臨終者生命時間為主,而是提高臨終的生活質量。臨終老人身體各器官功能衰竭,機體抵抗力下降,病發症多。應提高高質量的護理,讓病人感到舒適,協助患者飲食、排泄及睡眠等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做好必要的基礎護理。 除靜脈補充營養外,還應根據病人食慾下降的特點,護士應同家屬營養師共同商量病人的飲食。老年人因胃腸功能減弱,長期卧床表現為吞咽困難,口舌乾燥或口腔有痰無力咳出,應及時清頃歷除,並加強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對便秘者可用雙手在患者腹部依結腸的走向做環形按摩,也可用緩瀉劑或開塞露,保持病人大便通暢。
3、注意心理護理
病人進入瀕死階段時,開始為心理否認期,這時病人往往不承認自己病情的嚴重,否認自己已病入膏肓,總希望有治療的奇跡出現以挽救死亡。當病人得知病情確無挽救希望,預感已面臨死亡時,就進入了死亡恐懼期,表現為恐懼、煩躁、升鉛暴怒。病人親屬都要盡量給予病人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們無痛苦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健康觀念也在逐漸改變,即使在生命的終末期,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亦較高,因此臨終護理的需求亦較大。 研究發現臨終老人的年齡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情況越差、家庭人均收入越高、醫療費用來源越多、同住人員越少、病情越重對臨終護理的需求越高。分析其原因,往往這樣的老年患者及家屬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更多,在精神層面需要更好的護理,及專業和系統的臨終關懷護理。
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人新患癌症,約有140萬人死於癌症,癌症死亡已佔死因第一、二位。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中50%伴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其中約有1/3的人伴有難以忍受的疼痛,而且相當部分的患者,由於前期治療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精力和時間,陷人了絕望、疼痛、貧困的境地。如果得不到社會的關愛,就會在肉體和精神的痛苦中帶著遺憾走向人生的終點。在科技、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不能讓如此數量巨大的人得到心靈的撫慰,將是對以人為本的否定。所以,臨終關懷的意義遠遠地超出了醫學的范疇。

③ 如何做好臨終老人的心理護理

如何做好臨終老人的心理護理

1、臨終關懷體現了醫護職業道德

臨終關懷體現了醫護職業道德的崇高醫護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就是尊重患者的價值,包括生命價值和人格尊嚴;臨終關懷則通過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用科學的心理關懷方法、高超精湛的臨床護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療法最大限度地幫助患者減輕軀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質量,平靜地走完生命的最後階段。醫護人員作為具體實施者,充分體現了以提高生命價值和生命質量為服務宗旨的高尚醫護職業道德。

2、臨終關懷要提高臨終生活質量

有些人片面地認為臨終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沒有價值,病人也變得消沉,對周圍的一切失去興趣,甚至,有的醫護人員也這樣認為,並表現出面孔冷漠,態度、語言生硬,操作粗魯,不知該如何面對患者。臨終關懷則認為:臨終也是生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活,所以正確認識和尊重病人最後生活的價值,提高其生活質量是對臨終病人最有效的服務。

3、注意臨終者的精神需求更為重要

病人不僅有身體方面的需要,還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常常是指病人需要明確人生的意義以及與他人和解。通過與親友就曾經的不快或爭執進行和解,病人可以獲得內心的平靜。對此,我們可以咨詢社會工作者和咨詢師。對有宗教信仰的病人來說,祈禱、和宗教人士交流(如:牧師、神父等)、誦讀宗教教義和聆聽宗教音樂等也會有所幫助。

我們也可以和病人分享曾經共同經歷的美好時光,這會讓彼此都感覺慰藉。一些醫生認為,即使病人處於無意識狀態,他們仍然可以聽到我們在說什麼。因此,講述彼此共同的美好回憶總不至於太晚。

臨終老人會有哪些徵兆

1、臨終者會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

據說有一對夫妻在家待著事,忽然有一天妻子每天都會聽到怪異的'聲音,但她的丈夫卻什麼都沒聽到,沒過幾天他的妻子就去世了,這時他才想起為何妻子每天都能聽到奇怪的聲音,人在死亡之際能接收到奇怪的信號源,而普通人卻接收不到。所以傳聞說快要死亡的人,他們會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像走路聲、敲門聲等類似的聲音。

2、在別人的瞳孔中看不到自己

瞳孔是一個人見到外部的唯一途徑,根據小孔成像原理,我們能夠見到外部世界,並且我們還知道,一個人能夠通過別人的瞳孔看到自己的樣子,但是據傳,如果一個人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樣子,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會死亡,雖然至今沒有任何的科學根據,也並沒有一個說法或者證據能夠說明這個問題,但是這個也是可以作為我們一個應該了解的。

臨終老人會怕死嗎

1、出於對死亡的未知而感到恐懼

老人面對越來越近的人生「終點」,會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煩惱等負面情緒,使自己和身邊人陷入「陰霾」中。老人之所以會「怕死」,主要是出於對死亡的未知。一是對死後現實世界的未知。許多老人擔憂自己的身後事要怎麼辦?自己還會不會被人記得?家裡比較弱的孩子以後怎麼生活等。他們不確定這些生前惦念之事能否得以解決。二是對靈魂世界的未知。離開親人和現實世界,他們不知道死後會到何處,進而產生孤獨、無助感。從進化心理學角度看,人類對未知事物始終保持恐懼,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但過度恐懼卻會造成心理危機。此外,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訣別,老人對此戀戀不舍,自然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也就是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害怕死亡的原因。

2、懼怕死亡是種本能

從人類的進化規律來說,對於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懼,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例如動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會懼怕火,而這種對火的恐懼有助於它們逃離森林火災。同樣,當一個從來沒見過相機的人面對閃光燈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退縮,盡管閃光燈是無害的,但這種千百萬年保留下來的本能還是在起著作用。人死了,感知覺活動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沒有人知道死亡以後是怎麼樣的。對死亡的未知,也是人們會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對老年人來說,死亡比年輕人要近得多,因此對於一無所知的「另一個世界」的恐懼,自然也比年輕人要多一些。

;
閱讀全文

與臨終關懷的摘要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享受特殊津貼退休年齡 瀏覽:460
到達退休年齡公司可以終止勞動合同么 瀏覽:136
80歲透析的風險 瀏覽:2
上海閘北之星養老院 瀏覽:360
五月十幾號退休當月有沒有工資 瀏覽:871
中國省部級領導退休年齡多少 瀏覽:302
給老人家包紅包多少寓意好 瀏覽:143
養老機構心理咨詢服務包括 瀏覽:709
網購花光積蓄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643
敬老院十四孝 瀏覽:893
老人用的護膝多少錢一個 瀏覽:56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瀏覽:113
南京養老院招聘 瀏覽:574
寒門子弟父母如何教出狀元子女 瀏覽:280
福田區社區養老院 瀏覽:153
長春市戶口如何申請退休年齡 瀏覽:54
養老保險全球投資 瀏覽:74
支持女兒不要和親媽相認孝順養母 瀏覽:115
大學生重陽節小報圖片 瀏覽:337
查找國內的60歲以上的演員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