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人的活動半徑

老年人的活動半徑

發布時間:2023-06-04 10:51:36

⑴ 老人活動中心的服務半徑怎麼算

合理的服務半徑,是指居民到達居住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的最大步行距離,一般為800~1000m,在地形起伏的地區可適當減少。

老年人有哪些特殊需要,如何設計制度去滿足

1.首先,在戶型設計時,考慮保姆的使用,因為需要照顧老人,所以需要在老人卧室旁邊有其家屬、保姆的卧室,或是在同一卧室中有2張床。
2.其次,考慮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增加南向開窗,增加陽光。設計棋牌室、觀影室等供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在戶外空間的設計時,設置亭子、座椅、塑膠防滑場地等供老年人戶外遊憩的場所。
3.最後,景觀設計增加更多豐富多彩顏色的花朵,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暢。盡量不要出現戶外台階等危險設置,用坡道代替。同時,需要考慮老人的子女會定時來看望老人的需要,進行重點的環境設計,提供親人相聚時愜意舒適的環境。
------------------------------------------------------------------------------------------
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標准
Code for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 the aged
GB/T 50340-2003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執行日期:2003年9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公 告
第149號
建設部關於發布國家標准
《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標准》的公告
現批准《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標准》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T 50340-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實施。
本標准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2003年5月28日

前 言
根據建設部建標標[2000]50號文要求,本標准編制組在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參照有關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並經充分徵求意見,制定了本標准。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地與規劃設計;4.室內設計;5.建築設備;6.室內環境。主要規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時需要遵照執行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著重提出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室內設計技術措施,包括:用房配置和面積標准;建築物的出入口、走廊、公用樓梯、電梯、戶門、門廳、戶內過道、衛生間、廚房、起居室、卧室、陽台等各種空間的設計要求。
本標准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具體解釋,執行中如發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送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居住建築與設備研究所(北京市車公庄大街19號,郵政編碼100044)。
本標准主編單位: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司
本標准參編單位: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中國老齡協會調研部
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
上海市老年用房研究會
上海市工程建設標准化辦公室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
河南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員:劉燕輝 開 彥 林建平 王 賀
何少平 常宗虎 程 勇 劉克維
郭 平 馬利中 葉忠良 王勤芬
張劍敏 王少華 鄭志宏

1 總 則
1.0.1 為適應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趨勢,使今後建造的老年人居住建築在符合適用、安全、衛生、經濟、環保等要求的同時,滿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特殊居住需求,制定本標准。
1.0.2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設計應適應我國養老模式要求,在保證老年人使用方便的原則下,體現對老年人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的適應性,並具有逐步提高老年人居住質量及護理水平的前瞻性。
1.0.3 本標准適用於專為老年人設計的居住建築,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及養老院、護理院、托老所等相關建築設施的設計。新建普通住宅時,可參照本標准做潛伏設計,以利於改造。
1.0.4 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除執行本標准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規范的要求。

2 術 語
2.0.1 老年人 the aged people
按照我國通用標准,將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人稱為老年人。
2.0.2 老年人居住建築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 the aged
專為老年人設計,供其起居生活使用,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的居住建築,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養老院、護理院、托老所。
2.0.3 老年人住宅 house for the aged
供以老年人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專用住宅。老年人住宅以套為單位,普通住宅樓棟中可配套設置若干套老年人住宅。
2.0.4 老年人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
為老年人提供獨立或半獨立家居形式的居住建築。一般以棟為單位,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
2.0.5 養老院 rest home
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並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
2.0.6 護理院 nursing home
為無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居住、醫療、保健、康復和護理的配套服務設施。
2.0.7 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aged
為老年人提供寄託性養老服務的設施,有日托和全托等形式。

3 基地與規劃設計
3.1 規 模
3.1.1 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規模可按表3.1.1劃分。

3.1.2 新建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規模應以中型為主,特大型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宜與普通住宅、其他老年人設施及社區醫療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建設,實行綜合開發。
3.1.3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面積標准不應低於表3.1.3的規定。

3.2 選址與規劃
3.2.1 中小型老年人居住建築基地選址宜與居住區配套設置,位於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臨近醫療設施的地段。大型、特大型老年人居住建築可獨立建設並配套相應設施。
3.2.2 基地應選在地質穩定、場地乾燥、排水通暢、日照充足、遠離雜訊和污染源的地段,基地內不宜有過大、過於復雜的高差。
3.2.3 基地內建築密度,市區不宜大於30%,郊區不宜大於20%。
3.2.4 大型、特大型老年人居住建築基地用地規模應具有遠期發展餘地,基地容積率宜控制在0.5以下。
3.2.5 大型、特大型老年人居住建築規劃結構應完整,功能分區明確,安全疏散出口不應少於2個。出入口、道路和各類室外場地的布置,應符合老年人活動特點。有條件時,宜臨近兒童或青少年活動場所。
3.2.6 老年人居住用房應布置在採光通風好的地段,應保證主要居室有良好的朝向,冬至日滿窗日照不宜小於2小時。
3.3 道路交通
3.3.1 道路系統應簡潔通暢,具有明確的方向感和可識別性,避免人車混行。道路應設明顯的交通標志及夜間照明設施,在台階處宜設置雙向照明並設扶手。
3.3.2 道路設計應保證救護車能就近停靠在住棟的出入口。
3.3.3 老年人使用的步行道路應做成無障礙通道系統,道路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0.90m;坡度不宜大於2.5%;當大於2.5%時,變坡點應予以提示,並宜在坡度較大處設扶手。
3.3.4 步行道路路面應選用平整、防滑、色彩鮮明的鋪裝材料。
3.4 場地設施
3.4.1 應為老年人提供適當規模的綠地及休閑場地,並宜留有供老人種植勞作的場地。場地布局宜動靜分區,供老年人散步和休憩的場地宜設置健身器材、花架、座椅、閱報欄等設施,並避免烈日暴曬和寒風侵襲。
3.4.2 距活動場地半徑1OOm內應有便於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廁所。
3.4.3 供老年人觀賞的水面不宜太深,深度超過0.60m時應設防護措施。
3.5 停 車 場
3.5.1 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停車位應相對固定,並應靠近建築物和活動場所入口處。
3.5.2 與老年人活動相關的各建築物附近應設供輪椅使用者專用的停車位,其寬度不應小於3.50m,並應與人行通道銜接。
3.5.3 輪椅使用者使用的停車位應設置在靠停車場出入口最近的位置上,並應設置國際通用標志。
3.6 室外台階、踏步和坡道
3.6.1 步行道路有高差處、入口與室外地面有高差處應設坡道。室外坡道的坡度不應大於1/12,每上升0.75m或長度超過9m時應設平台,平台的深度不應小於1.50m並應設連續扶手。
3.6.2 台階的踏步寬度不宜小於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於0.15m。台階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0.90m,並宜在兩側設置連續的扶手;台階寬度在3m以上時,應在中間加設扶手。在台階轉換處應設明顯標志。
3.6.3 獨立設置的坡道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50m;坡道和台階並用時,坡道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0.90m。坡道的起止點應有不小於1.50m×1.50m的輪椅回轉面積。
3.6.4 坡道兩側至建築物主要出入口宜安裝連續的扶手。坡道兩側應設護欄或護牆。
3.6.5 扶手高度應為0.90m,設置雙層扶手時下層扶手高度宜為0.65m。坡道起止點的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以上。
3.6.6 台階、踏步和坡道應採用防滑、平整的鋪裝材料,不應出現積水。
3.6.7 坡道設置排水溝時,水溝蓋不應妨礙通行輪椅和使用拐杖。
4 室內設計
4.1 用房配置和面積標准
4.1.1 老年人居住套型或居室宜設在建築物出入口層或電梯停靠層。
4.1.2 老年人居室和主要活動房間應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通風和景觀。
4.1.3 老年人套型設計標准不應低於表4.1 .3. 1和4. 1 .3 .2的規定。

4.1.4 養老院居室設計標准不應低於表4 .1. 4.1的規定。

4.1.5 老年人居住建築配套服務設施的配置標准不應低於表4 .1 .5 .1的規定。

4.2 建築物的出入口
4.2.1 出入口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10m。門扇開啟端的牆垛凈尺寸不應小於0.50m。
4.2.2 出入口內外應有不小於1.50m×1.50m的輪椅回轉面積。
4.2.3 建築物出入口應設置雨篷,雨篷的挑出長度宜超過台階首級踏步0.50m以上。
4.2.4 出入口的門宜採用自動門或推拉門;設置平開門時,應設閉門器。不應採用旋轉門。
4.2.5 出入口宜設交往休息空間,並設置通往各功能空間及設施的標識指示牌。
4.2.6 安全監控設備終端和呼叫按鈕宜設在大門附近,呼叫按鈕距地面高度為1.10m。
4.3 走 廊
4.3.1 公用走廊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50m。僅供一輛輪椅通過的走廊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20m,並應在走廊兩端設有不小於1.50m×1.50m的輪椅回轉面積。
4.3.2 公用走廊應安裝扶手。扶手單層設置時高度為0.80~0.85m,雙層設置時高度分別為0.65m和0.90m。扶手宜保持連貫。
4.3.3 牆面不應有突出物。滅火器和標識板等應設置在不妨礙使用輪椅或拐杖通行的位置上。
4.3.4 門扇向走廊開啟時宜設置寬度大於1.30m、深度大於0.90m的凹廊,門扇開啟端的牆垛凈尺寸不應小於0.40m。
4.3.5 走廊轉彎處的牆面陽角宜做成圓弧或切角。
4.3.6 公用走廊地面有高差時,應設置坡道並應設明顯標志。
4.3.7 老年人居住建築各層走廊宜增設交往空間,宜以4~8戶老年人為單元設置。
4.4 公用樓梯
4.4.1 公用樓梯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20m。樓梯休息平台的深度應大於梯段的有效寬度。
4.4.2 樓梯應在內側設置扶手。寬度在1.50m以上時應在兩側設置扶手。
4.4.3 扶手安裝高度為0.80~0.85m,應連續設置。扶手應與走廊的扶手相連接。

4.4.4 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以上。
4.4. 5 不應採用螺旋樓梯,不宜採用直跑樓梯。每段樓梯高度不宜高於1.50m。
4.4.6 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30m,踏步高度不應大於0.15m,不宜小於0.13m。同一個樓梯梯段踏步的寬度和高度應一致。
4.4.7 踏步應採用防滑材料。當設防滑條時,不宜突出踏面。
4.4.8 應採用不同顏色或材料區別樓梯的踏步和走廊地面,踏步起終點應有局部照明。
4.5 電 梯
4.5.1 老年人居住建築宜設置電梯。三層及三層以上設老年人居住及活動空間的建築應設置電梯,並應每層設站。
4.5.2 電梯配置中,應符合下列條件:
1 轎廂尺寸應可容納擔架。
2 廳門和轎門寬度應不小於0.80m;對額定載重量大的電梯,宜選寬度0.90m的廳門和轎門。
3 候梯廳的深度不應小於1.60m,呼梯按鈕高度為0.90~1.10m。
4 操作按鈕和報警裝置應安裝在轎廂側壁易於識別和觸及處,宜橫向布置,距地高度0.90~1.20m,距前壁、後壁不得小於0.40m。有條件時,可在轎廂兩側壁上都安裝。

4.5.3 電梯額定速度宜選0.63~1.Om/s;轎門開關時間應較長;應設置關門保護裝置。
4.5.4 轎廂內兩側壁應安裝扶手,距地高度0.80~0.85m;後壁上設鏡子;轎門宜設窺視窗;地面材料應防滑。
4.5.5 各種按鈕和位置指示器數字應明顯,宜配置轎廂報站鍾。
4.5.6 呼梯按鈕的顏色應與周圍牆壁顏色有明顯區別;不應設防水地坎;基站候梯廳應設座椅,其他層站有條件時也可設置座椅。
4.5.7 轎廂內宜配置對講機或電話,有條件時可設置電視監控系統。
4.6 戶門,門廳
4.6.1 戶門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m。
4.6.2 戶門內應設更衣、換鞋空間,並宜設置座凳、扶手。
4.6.3 戶門內外不宜有高差。有門檻時,其高度不應大於20mm,並設坡面調節。
4.6.4 戶門宜採用推拉門形式且門軌不應影響出入。採用平開門時,門上宜設置探視窗,並採用桿式把手,安裝高度距地面0.80~0.85m。
4.6.5 供輪椅使用者出入的門,距地面0.15~0.35m處宜安裝防撞板。
4.7 戶內過道
4.7.1 過道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1.20m。
4.7.2 過道的主要地方應設置連續式扶手;暫不安裝的,可設預埋件。
4.7.3 單層扶手的安裝高度為0.80~0.85m,雙層扶手的安裝高度分別為0.65m和0.90m。

4.7.4 過道地面及其與各居室地面之間應無高差。過道地面應高於衛生間地面,標高變化不應大於20mm,門口應做小坡以不影響輪椅通行。
4.8 衛 生 間
4.8.1 衛生間與老年人卧室宜近鄰布置。
4.8.2 衛生間地面應平整,以方便輪椅使用者,地面應選用防滑材料。
4.8.3 衛生間入口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0.80m。
4.8.4 宜採用推拉門或外開門,並設透光窗及從外部可開啟的裝置。
4.8.5 浴盆、便器旁應安裝扶手。
4.8.6 衛生潔具的選用和安裝位置應便於老年人使用。便器安裝高度不應低於0.40m;浴盆外緣距地高度宜小於0.45m。浴盆一端宜設坐台。
4.8.7 宜設置適合坐姿的洗面台,並在側面安裝橫向扶手。
4.9 公用浴室和衛生間
4.9.1 公用衛生間和公用浴室入口的有效寬度不應小於0.90m,地面應平整並選用防滑材料。
4.9.2 公用衛生間中應至少有一個為輪椅使用者設置的廁位。公用浴室應設輪椅使用者專用的淋浴間或盆浴間。
4.9.3 坐便器安裝高度不應低於0.40m,坐便器兩側應安裝扶手。
4.9.4 廁位內宜設高1.20m的掛衣物鉤。
4.9.5 宜設置適合輪椅坐姿的洗面器,洗面器高度0.80m,側面宜安裝扶手。
4.9.6 淋浴間內應設高0.45m的洗浴座椅,周邊應設扶手。
4.9.7 浴盆端部宜設洗浴坐台。浴盆旁應設扶手。
4.10 廚 房
4.10.1 老年人使用的廚房面積不應小於4.5m2 。供輪椅使用者使用的廚房,面積不應小於6m2 ,輪椅回轉面積宜不小於1.50m × 1.50m。
4.10.2 供輪椅使用者使用的檯面高度不宜高於0.75m,台下凈高不宜小於0.70m、深度不宜小於0.25m。
4.10.3 應選用安全型灶具。使用燃氣灶時;應安裝熄火自動關閉燃氣的裝置。
4.11 起 居 室
4.11.1 起居室短邊凈尺寸不宜小於3m。
4.11.2 起居室與廚房、餐廳連接時,不應有高差。
4.11.3 起居室應有直接採光、自然通風。
4.12 卧 室
4.12.1 老年人卧室短邊凈尺寸不宜小於2.50m,輪椅使用者的卧室短邊凈尺寸不宜小於3.20m。
4.12.2 主卧室宜留有護理空間。
4.12.3 卧室宜採用推拉門。採用平開門時,應採用桿式門把手。宜選用內外均可開啟的鎖具。
4.13 陽 台
4.13.1 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應設陽台,養老院、護理院、托老所的居室宜設陽台。
4.13.2 陽台欄桿的高度不應低於1.10m。
4.13.3 老年人設施的陽台宜作為緊急避難通道。
4.13.4 宜設便於老年人使用的晾衣裝置和花台。
5 建築設備
5.1 給水排水
5.1.1 老年人居住建築應設給水排水系統,給水排水系統設備選型應符合老年人使用要求。宜採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集中熱水供應系統出水溫度宜為40~50℃。
5.1.2 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應分套設置冷水表和熱水表。
5.1.3 應選用節水型低雜訊的衛生潔具和給排水配件、管材。
5.1.4 公用衛生間中,宜採用觸摸式或感應式等形式的水嘴和便器沖洗裝置。
5.2 採暖、空調
5.2.1 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的老年人居住建築應設集中採暖系統。夏熱冬冷地區有條件時宜設集中採暖系統。
5.2.2 各種用房室內採暖計算溫度不應低於表5.2.2的規定。

5.2.3 散熱器宜暗裝。有條件時宜採用地板輻射採暖。
5.2.4 最熱月平均室外氣溫高於和等於25℃地區的老年人居住建築宜設空調降溫設備,冷風不宜直接吹向人體。
5.3 電 氣
5.3.1 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電氣系統應採用埋管暗敷,應每套設電度表和配電箱並設置短路保護和漏電保護裝置。
5.3.2 老年人居住建築中醫療用房和衛生間應做局部等電位聯結。
5.3.3 老年人居住建築中宜採用帶指示燈的寬板開關,長過道宜安裝多點控制的照明開關,卧室宜採用多點控制照明開關,浴室、廁所可採用延時開關。開關離地高度宜為1.10m。
5.3.4 在卧室至衛生間的過道,宜設置腳燈。衛生間洗面台、廚房操作台、洗滌池宜設局部照明。
5.3.5 公共部位應設人工照明,除電梯廳和應急照明外,均應採用節能自熄開關。
5.3.6 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卧室、起居室內應設置不少於兩組的二極、三極插座;廚房內對應吸油煙機、冰箱和燃氣泄漏報警器位置設置插座;衛生間內應設置不少於一組的防濺型三極插座。其他老年人設施中宜每床位設置一個插座。公用衛生間、公用廚房應對應用電器具位置設置插座。
5.3.7 起居室、卧室內的插座位置不應過低,設置高度宜為0.60~0.80m。
5.3.8 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應每套設置不少於一個電話終端出線口。其他老年人設施中宜每間卧室設一個電話終端出線口。
5.3.9 卧室、起居室、活動室應設置有線電視終端插座。
5.4 燃 氣
5.4.1 使用燃氣的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每套的燃氣用量,至少按一台雙眼灶具計算。每套設燃氣表。
5.4.2 廚房、公用廚房中燃氣管應明裝。
5.5 安全報警
5.5.1 以燃氣為燃料的廚房、公用廚房,應設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宜採用戶外報警式,將蜂鳴器安裝在戶門外或管理室等易被他人聽到的部位。
5.5.2 居室、浴室、廁所應設緊急報警求助按鈕,養老院、護理院等床頭應設呼叫信號裝置,呼叫信號直接送至管理室。有條件時,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中宜設生活節奏異常的感應裝置。

6 室內環境
6.1 采 光
6.1.1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主要用房應充分利用天然採光。
6.1.2 主要用房的採光窗洞口面積與該房間地面積之比,不宜小於表6.1.2的規定。

6.1.3 活動室必須光線充足,朝向和通風良好,並宜選擇有兩個採光方向的位置。
6.2 通 風
6.2.1 卧室、起居室、活動室、醫務診室、辦公室等一般用房和走廊、樓梯間等應採用自然通風。
6.2.2 衛生間、公用浴室可採用機械通風;廚房和治療室等應採用自然通風並設機械排風裝置。
6.2.3 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廚房、浴室、衛生間的門下部應設有效開口面積大於0.02m2 的固定百葉或不小於30mm的縫隙。
6.3 隔 聲
6.3.1 老年人居住建築居室內的雜訊級晝間不應大於50dB,夜間不應大於40dB,撞擊聲不應大於75dB。
6.3.2 卧室、起居室內的分戶牆、樓板的空氣聲的計權隔聲量應大於或等於45dB;樓板的計權標准撞擊聲壓級應小於或等於75dB。
6.3.3 卧室、起居室不應與電梯、熱水爐等設備間及公用浴室等緊鄰布置。
6.3.4 門窗、衛生潔具、換氣裝置等的選定與安裝部位,應考慮減少雜訊對卧室的影響。
6.4 隔熱、保溫
6.4.1 老年人居住建築應保證室內基本的熱環境質量,採取冬季保溫和夏季隔熱及節能措施。夏熱冬冷地區老年人居住建築應符合《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JGJ134-2001的有關規定。嚴寒和寒冷地區老年人居住建築應符合《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採暖居住建築部分)》JGJ26的有關規定。
6.4.2 老年人居住的卧室、起居室宜向陽布置,朝西外窗宜採取有效的遮陽措施。在必要時,屋頂和西向外牆應採取隔熱措施。
6.5 室內裝修
6.5.1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室內裝修宜採用一次到位的設計方式,避免住戶二次裝修。
6.5.2 室內牆面應採用耐碰撞、易擦拭的裝修材料,色調宜用暖色。室內通道牆面陽角宜做成圓角或切角,下部宜作0.35m高的防撞板。
6.5.3 室內地面應選用平整、防滑、耐磨的裝修材料。卧室、起居室、活動室宜採用木地板或有彈性的塑膠板;廚房、衛生間及走廊等公用部位宜採用清掃方便的防滑地磚。
6.5.4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門窗宜使用無色透明玻璃,落地玻璃門窗應裝配安全玻璃,並在玻璃上設有醒目標示。
6.5.5 老年人使用的衛生潔具宜選用白色。
6.5.6 養老院、護理院等應設老年人專用儲藏室,人均面積 0.60m2以上。卧室內應設每人分隔使用的壁櫃,設置高度在1.50m以下。
6.5.7 各類用房、樓梯間、台階、坡道等處設置的各類標志和標注應強調功能作用,應醒目、易識別。

⑶ 現在老年人的線下活動場所有哪些

@ #數據 #養老

對於線下渠道,這部分基本上跟老年群體的年齡大小、身體老化情況直接相關。中老年群體由於身體老化,體力衰弱,社會參與能力下滑,整體上來說,他們參與活動的半徑與參與頻率成反比。我們認為,根據老年人的活動頻率和半徑,可以分成以下幾種場景:

1、占據中老年群體最多時間的,是老年人的家庭。居家這個場景一直有很多養老服務公司在開拓,根據我們看到案例,這個場景的有效獲客方式,主要集中在電視廣告,電話呼叫,雜志報刊以及上門服務。

2、離開居家場景,中老年人活動最頻繁的地方,就集中在各種社區活動。根據騰訊的調查數據,中老年女性參與社區活動的比例有 45.3% ,而中老年男性則有 32.1% 參與社區活動。

現在在社區里,各種中老年服務組織舉辦的活動,已經非常常見,老年群體參與的頻率很高,通過在社區舉辦各種講座 / 培訓 / 教育等宣傳活動,已經是很多企業經常在用的營銷方式。

3、脫離居家和社區場景,中老年群體去的最多的,就是城市中的各種商業服務設施,目前老年人比較多的場所包括:菜市場、公園、KTV、百貨商場、劇院 / 音樂廳、周邊游景點以及長途旅行。

這些商業活動場所之間,也有很大差異,有些場所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興起,比如被老年群體占據的 KTV 和周邊游景點。有些則是每天固定的活動場所,比如菜市場,公園。不同場所下老年群體消費行為差異性很大,需要更加詳細的分析。

對於中國老年行業來說,老年旅遊是目前最先崛起的 C 端消費市場,也是目前連續 10 年每年增長超過 20%,整體規模已經突破萬億的消費市場,眾多相關或不相關的老年服務公司,都把旅遊作為少數幾個可以快速變現的領域。

來源

⑷ 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概念

根據深入調查、綜合分析,我國現階段老年人群體衣、食、住、行、醫、娛、學等方面的養老服務需求,主要呈現「普需」「特需」「剛需」三大類型、9個方面。
一是老年人的現實養老「普需」。隨著年齡逐年增大,自理能力逐年減弱,加之年老病多的自然規律,身體日益衰退,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家政代理等服務,成為各地老年人現實養老服務的普遍需求。首先是生活照料。因生理機能日趨老化,許多老年人自理能力越來越差,過去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等舉手之勞的事現在顯得力不從心,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些較繁重的家務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凡此種種,許多老年人做飯、保潔、洗衣、助浴等需要生活照料的願望逐年強烈,希望入戶得到全方位照顧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據有關部門隨機問卷調查的100名老年人情況看,2019年城鄉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服務的比例為15.3%,其中城鎮佔16.5%、農村佔14.2%;79歲及以下佔11.2%、80歲及以上佔41.1%,老年人生活照護成為養老服務的重中之重。其次是醫療保健。隨著年事漸高,體弱多病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一些患有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老年人迫切需要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指導、進行健康檢查,一些患有重病、急病、絕症的老年人對疾病防治、康復護理、陪診就醫、健康教育、家庭病床、應急救護、臨終關懷等醫療保健服務成為關心的主要問題。據有關部門隨機問卷調查100名老年人情況看,身體狀況基本健康的59人、長期患病或重症的30人、生活不能自理的11人,分別佔59%、30%、11%。2019年參加醫保的離退休幹部佔100%、城鎮職工(居民)佔98.6%;享受免費體檢的城鄉老年人佔56.9%。再次是家政代理。因個人生活自理能力逐年減弱,有的子女卻不常在身邊,一些行動不便、生活起居較困難的獨居、空巢老年人,遇到家電安裝、傢具維修、管道疏通等生活瑣事就常常陷入困境,面對外出購物、辦證、繳費等日常事務也成為現實生活的大問題,他們對專業清洗、取送物件、搬運貨物、外出接送等家政代理服務需求越來越強烈。
二是老年人的現實養老「特需」。在基本生存得到滿足的前提下,許多老年人不再局限於吃、住、行等基礎性的養老需求,學習教育、文體娛樂、發揮作用成為老年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特殊需求。首先是學習教育。在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的新時代,許多有知識、有文化的老年人十分關心國際時事熱點、國家大政方針和本地重要情況,對以充實文化知識、搞好政治學習、加強思想建設等學習教育為主導的文化養老需求日益強烈。據有關部門隨機問卷調查100名老年人情況看,經常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的54人、看重閱讀文件的32人、看重參觀考察的67人、看重參加重要會議的50人、看重定期通報情況的53人、看重黨支部學習的24人,分別佔54%、32%、67%、50%、53%、24%。其次是文體娛樂。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年齡狀況較低、身體素質較好、文化層次較高、興趣愛好較廣的老年人,精神需求日趨多樣,對以載歌載舞、琴棋書畫、體育健身等文體娛樂為主導的文化養老需求越來越大。據有關部門隨機問卷調查100名老年人情況看,熱衷唱歌跳舞玩棋牌的37人、熱衷書畫攝影的17人、熱衷運動健身旅遊的41人、喜歡文藝比賽的27人,分別佔37%、17%、41%、佔27%;另有9.1%的老年人經常上網。再次是發揮作用。隨著「銀色海嘯」的到來,在家庭條件、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許多擁有專長、思想活躍,期望實現晚年價值、得到他人認可、獲得社會尊重的老年人,注重把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作為新的目標,更多地向老有所為等高品質的文化養老生活發展。據有關部門隨機問卷調查100名老年人情況看,經常參加社團活動的43人、參加關心下一代的21人、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48人、參加社區建設的20人、經常建言獻策的21人、著書立說的2人、進行網上正面輿論引導的6人、從事有報酬工作的4人,分別佔43%、21%、48%、20%、21%、2%、6%、4%。
三是老年人的現實養老「剛需」。老年人群體的經濟、文化、身體、興趣、愛好、消費觀念、家庭情況等個體差異很大,養老需要也各有所側重,失能特護、精神慰藉、權益保護成為老年人現實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首先是失能專護。失能老年人因身體機能衰退、或健康狀況惡化、或意外造成身體損傷,吃飯、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動能力缺失,不僅需要專人陪護,甚至需要藉助專業儀器及醫務治療,繁瑣的生活照護需求僅靠家庭很難完成,迫切需要滿足社會支持的需求。諸如,進入高年齡期、高發病期的老年人走不動、看不見、聽不到、說不清的越來越多,他們的主要需求是高齡期服務和失能期護理,因喪失或半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個人生活起居十分困難,希望上門提供標准化高、專業性強的照護服務需求佔有重要的比例。其次是精神慰藉。當今社會轉型給老年人帶來了巨大沖擊,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引起心理上的種種變化;特別是活動半徑小、人際交往少的獨居、空巢老年人,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寥生活,往往精神空虛、生活無味而出現心理失衡、心情焦慮等不良思想情緒,使得他們常常為各種生理、心理疾病所累,從而步入「生理脆弱期」和「心理敏感期」,更希望感情上的幫助、更渴望心靈上的滿足。再次是權益維護。現實生活中,老年人的贍養、財產、婚姻等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現象越來越多,他們所需求的法律服務與日俱增。諸如,對房屋出租、消費者權益保護、准備遺囑、財產糾紛等各種困惑問題,老年人迫切需要正確使用法律武器,讓自己的正當權利得到最好的尊重和保護。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發展,如何有效對接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三大類型、9個方面的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與實踐的重大課題。

⑸ 哈爾濱市滿六十五免費乘公交、地鐵相關規定

關愛老人,讓更多冰城老人享受發展成果。人大代表一項惠民建議得到市政府重視。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哈市老年人優待乘車政策有望近期出台,老年人免費乘公交的年齡,擬由現在的70歲提前到65歲,具體操作方法正在測算中。

人大代表建議

讓更多老人享優惠

今年上半年,市人大代表苗中林提出了《關於老年人憑證免費乘車的年齡由70歲改到65歲的建議》。苗中林認為,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公交,是關愛民生的重要舉措,好事當然要辦好。國家規定60歲及其以上年齡的人,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活動的半徑顯著縮小,安全度降低,出門機會減少。因此,老年人免費乘車年齡規定不應過大。

因此,他建議把哈市老年人免費乘車年齡定位在65歲以上,使哈市的老年人能夠提前5年免費乘坐公交車。

記者從哈市相關部門了解到,苗中林的建議得到市政府的重視。

60歲以上老人

或也有優待辦法

近年來,老年群體對放寬優待乘車年齡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市政府已責成相關部門對具體優待方案進行測算,擬將哈市老年人乘車優待年齡降低到65周歲,對於60歲以上老人也在考慮相應的優待辦法。

根據市老齡辦的統計數字,截止到2013年底,哈市60歲以上老年人為164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6.48%。按年齡段分,其中,60歲至64歲老年人為60.45萬,65歲以上老年人為104萬,70歲以上老年人為68.28萬,80歲以上老年人為21.49萬。

按此測算,如果將老人免費乘車年齡提前至65歲,除去部分失能老人外,新增受惠人數將達30萬。

⑹ 平涼市領導開展老年節慰問活動!在你看來,重陽節有怎樣的意義

平涼市領導開展老年節慰問活動!在你看來,重陽節有怎樣的意義?從當下來講,就是尊老、敬老、愛老、孝老,體現了我們國家對老年群體的關心、關懷。同時,也提醒年輕的朋友,孝敬父母、關愛老年人要趁早,在關心老年人物質生活的同時,更要關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按目前來看情況不容樂觀,這還是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現在的孩子家長都是捨不得碰一下,連老師說重點家長都不願意,孩子要天上的星星,家長都想方設法給於滿足。為了孩子出人頭地,從小就不讓孩子干一點家務勞動,甚至在學校教室里打掃衛生,家長都要跑去代勞。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的活動半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月十幾號退休當月有沒有工資 瀏覽:871
中國省部級領導退休年齡多少 瀏覽:302
給老人家包紅包多少寓意好 瀏覽:143
養老機構心理咨詢服務包括 瀏覽:709
網購花光積蓄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643
敬老院十四孝 瀏覽:893
老人用的護膝多少錢一個 瀏覽:56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瀏覽:113
南京養老院招聘 瀏覽:574
寒門子弟父母如何教出狀元子女 瀏覽:280
福田區社區養老院 瀏覽:153
長春市戶口如何申請退休年齡 瀏覽:54
養老保險全球投資 瀏覽:74
支持女兒不要和親媽相認孝順養母 瀏覽:115
大學生重陽節小報圖片 瀏覽:337
查找國內的60歲以上的演員 瀏覽:861
16年鄉村醫生退休工資 瀏覽:142
昆明市晉寧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113
北京城市人口退休工資 瀏覽:246
老人家用吸氧瓶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