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陵十二釵是哪十二人警幻仙子處的《紅樓夢》曲子對這十二釵是如何描寫的她們的結局又如何
因為你看過《紅樓夢》,書里的評論我就不多說。
金陵十二釵
林黛玉與薛寶釵並列第一,以後依次是:元春,探春,史湘雲,妙玉,迎春,惜春,王熙鳳,巧姐,李紈,秦可卿。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寶玉聽了此曲,散漫無稽,不見得好處,但其聲韻凄惋,竟能銷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問其來歷,就暫以此釋悶而已。因又看下道:
〖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喜冤家〗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盪貪還構。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盪悠悠。
〖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留余慶〗 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晚韶華〗 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綉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按照曹公的原意林黛玉在賈家破敗之前就還淚證前緣了。不是高鶚寫的那樣激烈死亡。
薛寶釵雖然嫁給了賈寶玉,但由於寶玉對林妹妹的強烈思念再加上她的思想與寶玉格格不入,最終也沒有善終。
賈元春,皇家的妃子,在宮廷斗爭中,也成了一個犧牲品。
賈探春,一個庶出的女兒,只能是遠嫁的悲哀。
先回答這些吧!
❷ 《紅樓夢》中的未解之謎是什麼
紅樓未完,兩百多年來,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一直是許多紅迷心中的遺憾,許多紅學家對這些問題都做過很多考證和分析,但依然無法得到普遍的認可,小編梳理了紅樓夢里的十大未解之謎,這些未解之謎僅供大家參考哦。
1、林黛玉的家產去哪了?
黛玉家產是紅樓夢里比較令人費解的一個問題,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黛玉父親林如海去世後,留下了巨額家產,而這些家產被陪同黛玉一通南下的賈璉全部弄到了賈府,甚至做了賈府修建大觀園的費用,原文賈璉也曾說,這會子再發三兩百萬的財就好了,似乎暗指黛玉家產一事。
另一種觀點認為,林如海是清官,雖然任的巡鹽御史是個肥差,油水很大,但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所以他去世後並沒有給黛玉留下多少財產。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雖然林如海任的是肥差,且家裡四世列侯,根基很深,但林府子孫不旺,林如海又是深得聖恩的清官,未必就有很多財產。
2、襲人為什麼嫁給了蔣玉菡?
前八十回里,襲人被王夫人看重抬舉,如果不是出現特殊情況,寶玉成家以後,她應該會成為寶玉身邊的第一姨娘,但奇怪的是,曹公在寶玉神遊太虛幻境一回,就透露了襲人最終沒有跟寶玉生活在一起,脂硯齋也透露,她最後嫁給了蔣玉菡。
這就奇怪了,前八十回里,襲人服侍寶玉好好的,甚至直到晴雯被趕出大觀園時,她還在寶玉身邊盡心服侍,深得王夫人信任,為何後來忽然離開賈府嫁給了蔣玉菡呢?而且根據脂硯齋批語,她離開的時候還曾交代寶玉「好歹留著麝月」,似乎是因為某件事不得不離開賈府,心有不舍不甘之情。
有人認為襲人是被王夫人趕出去的,也有認為是寶釵把襲人擠走的,還有說是寶玉不能容忍襲人,執意把她趕走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3、寶玉寶釵婚後有沒有孩子?
我們現今看到百二十回本紅樓,八十回後的續本里有一個「蘭桂齊芳」的暗示,很多人因此認為寶玉寶釵結婚後,寶玉出家前,兩人已有了孩子,並且這個孩子叫「賈桂」,後來有還走了科舉之路,跟賈蘭一起重振賈府門楣,而寶釵的人生則跟李紈驚人地相似。
也有不少人認為,寶玉和寶釵不可能有孩子,因為紅樓夢一書,賈府之中自始至終都沒有新生兒,而且寶玉最後出家,寶釵也是薄命司人物,他們在塵緣完滿之後,都要到警幻處銷號,不可能在塵世留下一個後代。而且,以寶玉對黛玉的念念不忘,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與寶釵同房,之後就出家了。我個人比較認同後一種觀點。
4、黛玉和北靜王之間有沒有關系?
有人根據前八十回里透露的一些線索,分析出了八十回後黛玉和北靜王之間的一些關系,甚至認為黛玉最後被迫嫁與北靜王為妃,這跟她的「瀟湘妃子」的雅號相符,而且原文中寶玉也不止一次要把北靜王之物轉贈黛玉,黛玉卻都不受。
也有人認為,黛玉和北靜王之間不可能有交集,更不可能嫁給北靜王,且以黛玉對寶玉的深情,依她心性高潔,目無下塵的品格,更不可能在外力的逼迫下就範,更關鍵的是,黛玉是絳珠仙子轉世,下世是為還淚,不是為了姻緣,所以她跟北靜王不會有什麼關系。我比較認同後一種觀點。
5、元春是怎麼死的?
關於元春之死,也是紅樓一大未解之謎,她是怎麼死的,死於何時,它的死對賈府造成了哪些影響,她的判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讀。有說元春死於冬天的,有說元春死於宮斗的,有說元春暴斃的……
紅樓夢里曾寫到了一個宮中老太妃的薨逝,我認為這是曹公在暗寫元春之死。可以確定的是,元春絕不可能是病死,也不會是老死,她的死多半是因為站錯了隊,加上賈府子孫作惡多端,惹下了許多官司,被人抓住把柄,找到切實證據,於是最後一鍋端,把元春這個賈府最後的依附給連根拔起。
6、黛玉是怎麼死的?
關於黛玉之死,一直也存在很大爭議,有不少人堅持認為黛玉最後是自縊身亡,因其判詞里說「玉帶林中掛」,似乎正是暗示了她最後的死亡方式;也有人認為黛玉是沉湖而死,因為中秋節她跟湘雲聯句,曾說出了「冷月葬花魂」的句子。
除了上吊自縊和沉湖自盡,還有一種觀點是淚盡而逝,因黛玉下世即為還淚,眼淚哭幹了,緣分自然也就盡了,雨露灌溉之恩已報,最終就淚盡夭亡,這也是脂硯齋批語透露的。個人能比較認同最後一種說法,以曹公對黛玉的偏愛,不可能讓她選擇沉湖或自縊這種不雅的死法。
7、秦可卿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關於秦可卿身份,相信是很多紅迷心中永遠的謎團了,原文說她是秦業從養生堂抱出來領養的,但這樣一個「沒有出處」的嬰兒,最後能夠嫁入賈府,而且死的時候,會享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這一切都顯示著,秦可卿的身份絕不簡單。
有人考證說秦可卿是廢太子之女,是公主,身份奇高,為了躲禍,因此通過「養生堂」來掩人耳目,但如果她的身份不一般,為何公公賈珍卻又敢打她的主意?這似乎又無法解釋。因為關於秦可卿的文字曹公做了許多刪減,所以她的身份一直是個謎。
8、妙玉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除了秦可卿,妙玉的真實身份也非常可疑,她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為何忽然家道中落?為何她的師父說她「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你的結果」?跟她早就相識的邢岫煙說她「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里來」,由此可知,妙玉一家也是惹下了不小的麻煩。
賈母品茶櫳翠庵一回,從妙玉所用的茶具,我們又能得出,其身份之尊貴,應不在賈府之下,賈府已是國公府,為天下望族,那麼妙玉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呢?
9、焦大口中養小叔子的人是誰?
焦大之罵是紅樓夢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但他口中的「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卻成了一個不小的紅樓未解之謎,眾說紛紜,目前有三種說法,一說是指賈珍與賈薔之母,一說是王熙鳳與賈蓉,一說是秦可卿與賈薔。中間一個其實很好排除,王熙鳳跟賈蓉差著一個輩分,且又不是寧國府里的人,所以不可能是他們。
爭論的焦點在於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有人認為賈薔是賈珍和賈薔之母的私生子,那麼賈珍和賈薔之母之間的關系,自然是養小叔子;但如果說成是秦可卿和賈薔,也是通的,因賈薔自幼在寧府長大,跟賈蓉關系最好,他是有可能跟秦可卿發生關系的。
10、曹雪芹有沒有完成紅樓夢?
紅樓夢真正出自曹雪芹之手的只有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是後人續的,也就是說紅樓夢未完,是殘缺的一部小說,這大概是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的「奇觀」了,那麼曹雪芹到底有沒有寫完紅樓夢?是寫完了紅樓,在傳閱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遺失了後面數十回,還是根本就沒寫完呢?
這也有兩種觀點,不少人認為曹雪芹晚年生活貧困交加,紅樓夢未完即逝,給後人留下無盡遺憾。但也有人根據脂批對八十回後很多情節的透露,認為曹雪芹是完成了紅樓夢的。我個人認同後一種觀點。如果曹雪芹完成了紅樓,但為什麼八十回的文字,我們一篇都看不到呢?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為權勢所不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