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跟著中葯師學養生!94歲劉海龍總結4點獨家長壽經驗
天津中葯界有一位94歲的長壽老人,他就是天津中新葯業的退休幹部、副主任中葯師劉海龍。劉老現在雖有些耳背,但精神矍鑠,精氣神十足。他一生不吸煙,基本不喝酒,非常注意保健 養生 ,始終把身體 健康 擺在第一位,在多年的 養生 實踐中總結了16字「真言」,即「飲食調節,葯物防治,適當運動,心情舒暢」。
01
飲食調節
《黃帝內經》指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劉老注意飲食清淡、多樣化,以五穀雜糧為主食,蔬菜水果為副食,肉、蛋為補充,並經常調整飲食結構,做到飲食平衡;多吃溫熱熟軟食物,少吃燒烤油炸食物,防止消化不良,保護腸胃 健康 。
注意飲水 。每天清晨先喝一杯涼開水,以補充水分,清洗腸胃,稀釋血液,潤滑腸道,促進新陳代謝。此外,每天還要喝幾杯綠茶,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三餐講究 。早餐牛奶或豆漿250克(內放枸杞子30 40粒),熟雞蛋1個,燒餅或饅頭1個,冬季加鮮熟山葯120克。午餐和晚餐做到米、面、菜、湯「三搭配」,即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干稀搭配。按季節調整菜餚和口味,即「春月少酸宜食甘,冬季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減苦,秋可少辛但加酸」。此外,「吃飯定時八分飽,飲酒限量在飯中(即不空腹也不飽後飲酒)」,並適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大豆及豆製品。
02
葯物防治
劉老每年要做一次全身體檢,特別注意血糖、血脂、血黏度、膽固醇等各項數據,以便有針對性地防治疾病。在季節交替時適量服葯防病,如每年在立春前都服用連翹敗毒丸(片)、清寧丸之類葯物,以清理腸胃,減少疾病。
平時每隔一段時間根據自己的體質服用適當的葯物,清除毒素,防止便秘。冬季加服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和補中益氣丸等滋補成葯。
03
適當運動
劉老深諳「生命在於運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堅持運動,有自己獨特的「鍛煉經」。形神兼練。講究意識活動、呼吸活動和軀體運動三者密切結合,協調統一:意識專注,心無雜念;呼吸均勻而有節奏;形體的運動自然連貫,剛柔相濟。如此則形神兼備,內外和諧,氣血流通,身體靈活,祛病延年。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 健康 狀況,採取喜歡的運動形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①每天起床後做扭腰、踢腿和頭臂活動 :扭腰向前、後、左、右各50次,單腿獨立踢腿各50次,頭臂活動各30次; ②散步 :早餐前或早餐後2000米,晚餐後2000米,每天累計散步4000米; ③每天入睡前或早晨起床前按摩腹部 :按摩時以肚臍為中點,先將兩手掌摩擦至熱,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放在心窩處,先由左向右旋轉按摩30次,然後在肚臍部、下腹部同樣按摩30次,再從心窩處向下推至恥骨聯合處30次。
在每天保證8小時的睡眠和良好休息的基礎上,這套運動長年堅持不懈。此外,他認為走步是最適合老年人運動的方式,「百練不如一走」,走步能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減少腹內滯脹。而且走步不拘形式,從容緩緩步行,自由自在,達到所謂「行雲、流水、閑步」的意境,可使心情恬靜,悠然自得,減少郁悶、憤怒、憂思等不良情緒的危害,在動態中收到養神的效果。
04
心情舒暢
劉老認為,保持豁達、開朗、樂觀的心情才益於長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看淡個人的勝負、得失、榮辱,胸懷寬廣,與人為善,不多愁善感,生活充滿樂趣。
他常說:「八十不稱老,九十年尚小,人生滿百歲,正是風光好。」每天看新聞節目,了解國內外大事,看書,看報,聽舒緩音樂,並為天津市政協文史館撰寫回憶文章,活動大腦,同時適當做些家務勞動。這些年他一直獨居,耄耋之年生活仍能自理,生活充實、滿足,正是「夕陽無限好,幸福又長壽」。
本文作者:韓 曉
2. 如何讓老人遲些耳背
如果是耳背,不太容易改善,但可以避免變得更糟。
1 看電視或聽音響,音量不要開得太大。
2 聽mp3 mp4 不要太長時間。
3 不要自己隨便掏耳朵。
4 游泳防耳朵進水。
不吃高脂的食物,同時多吃芹菜、萵筍、苦瓜、洋蔥等對降低血脂大有裨益,核桃、松子、榛子等食物對改善聽力也有一定幫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平時多運動;當外耳道不適時,盡量不要用硬的東西掏耳朵,避免誘發感染。
近代醫學研究發現,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於恢復和保持良好的聽力。
一 富含P-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的食物
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雞蛋、萵苣、西葫蘆、鮮桔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能給內耳的感覺細胞和中耳上皮細胞提供營養,增強耳細胞活力。
二 富含鋅元素的食物
如魚、瘦肉、牛羊肉、奶製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麥面等。鋅能促進脂肪代謝,保護耳動脈血管。
三 富含鎂元素的食物
如紅棗、核桃、芝麻、香蕉、菠蘿、芥菜、黃花菜、菠菜、海帶、紫菜和雜糧等。耳動脈中如果鎂元素缺乏會影響耳動脈功能,導致聽力損害。
四 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食物
如骨頭湯、脫脂奶、鈣片等。維生素D和鈣,既可保持鼓室內的小骨骼,增強耳骨,避免骨質疏鬆一樣的耳硬化症,又可凈化耳動脈,提高耳功能。
維生素A與神經性耳聾 實驗證明:維生素A有促進內耳神經細胞再生的功能——實驗動物用維生素A三天後即有聽覺細胞再生,七天後聽力明顯回升。專家們由此奉勸神經性耳聾患者應常吃田螺、牡蠣、雞肝、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凡對聽力有害的葯物都須盡量避免使用。常見的有損聽力的葯物有鏈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氯奎、速尿、阿司匹林等,對於這些能損害聽力的葯物,應本著不用或少用的原則,嚴禁長期使用,以免造成聽力減退甚至耳聾。
不少人經常喜歡用皮蛋煮粥喝。但是皮蛋在製作中,多少都會含有一定量的鉛。如果攝入過多的鉛,將導致智力下降,損害神經系統的發育,引起聽力異常。
改善聽力食物:蓮子、山葯、荸薺、蒲菜、薺菜、芥菜、蜂蜜等,能增強或改善聽力。
此外,生活和飲食的調節也可以有效改善耳聾症狀。不吃高脂的食物,同時多吃芹菜、萵筍、苦瓜、洋蔥等對降低血脂大有裨益,核桃、松子、榛子等食物對改善聽力也有一定幫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平時多運動;當外耳道不適時,盡量不要用硬的東西掏耳朵,避免誘發感染。
人老了,別拿耳背不當病
多數人認為,老年耳聾是自然現象,既不去檢查,更不求治療,聽其自然。實際上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我們應從老年與耳聾根源上找出些規律性的東西,探索如何推遲耳聾的發生,特別要明確哪些耳聾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聽力如何隨年齡變化
一般人大約50歲以後才開始感到聽力減退。這是因為一方面,個人因年齡因素引起的生理變化有很大差異;另一方面,職業、工作性質的不同需要,對吸力的依賴程度也不一樣。聽講機會少的人,發現自己聽力減退的時間就較晚,而經常參加會議聽報告的人,則能較早察覺自己聽力不佳。
怎樣簡單測試聽力
表聲檢測。在安靜的室內聽手錶秒針的聲響,堵塞一耳,檢測另一耳,如能在距離80厘米處聽到,視為正常;如果需要縮短距離才能聽到,表示你的聽力已經下降。
語聲檢測。在安靜室內,檢測者與被檢測者相距6米,被檢測者側立,受檢耳對著檢測者,堵住另一耳,檢測者用耳語發音(即用肺殘余氣發音),能聽清為正常,需縮短距離才能聽到,即為聽力降低;也可相距離12米,用普通語聲測試,若聽不清即為聽力障礙。
另外,如果在人聲混雜環境中聽不清對方的講話,也是吸力下降的指標。這些都表示你應該去看醫生,檢查聽力。
如何防治耳聾
慎用耳毒性葯物。目前醫學上發現的能引起耳聾的葯物有六十多種。因此,人們不要隨便用葯。有的老年人離不開葯,除抗生素外還多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滅滴靈、苯巴比妥、維生素E等,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
遠離雜訊。雜訊對吸力損害十分嚴重和普遍,但這經常被人們所忽略。經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在雜訊超過70分貝的馬路邊下棋、閑坐、觀景,自以為是件悠閑自得的好事。豈不知,這樣既接受了路邊嚴重空氣污染的毒害,又遭受雜訊污染的侵襲,聽力就在這不知不覺過程中被損害。
保健養生。推遲老化人是一個整體,全身健康良好,可以推遲局部老化的速度。就以耳的許多病來說,如硬化病、突聾,就明顯地與動脈硬化和血液循環病變有關;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最常發生耳鳴、耳聾;情緒劇烈變化也會使耳聾加重。所以,老年人要學會調節生活,調適情緒,改善營養,避免肥胖,拒絕煙酒,以減緩全身的老化速度。
及時處理影響聽力的小病。滲出性中耳炎所致的聽力障礙,或嚴重耵聹栓所致的聽力障礙,在老年人是多見的。清除耵聹可改善聽力,但方法一定要正確,避免損傷鼓膜或引發外耳道感染;防治感冒,避免咽鼓管阻塞可防止滲出性中耳炎;對以往患有中耳為鼓膜穿孔者,應注意復查,避免復發;還要及時治療外耳道癤腫、濕疹及帶狀皰疹等。
及時治療突聾。突發性耳聾一般認為與內耳、耳蝸的微循環障礙或病毒感染有關,耳蝸內的血管可能有痙攣或血栓阻塞。突聾一定要早治,搶在神經變性之前。一般發病後2天內就診者,有50%恢復聽力,3周後就診者約5%可恢復;2個月後才就診者,多不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