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仙長壽丸的組成
懷生地黃、山茱萸、懷山葯、白茯苓、牡丹皮、澤瀉、麥冬、五味子。
B. 八仙長壽丸的介紹
八仙長壽丸,中醫方劑名。別名麥味地黃丸。主治腎虛喘嗽。
C. 八仙長壽丸的方義
麥冬能清養肺陰,具有解熱除煩、滋養強壯、潤滑消炎、治咳逆上氣、鎮吐、止渴、專止血、催乳、利尿及治屬久風濕痹等作用;五味子不僅能滋腎斂肺,現代用於頭暈、眼花、頭痛、失眠等一般腦神經疾患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此葯較六味地黃丸增加養陰生津之功,是治療肺腎陰虛、咳嗽虛喘的有效成葯。(適用於肺腎陰虛之喘嗽。)
D. 八味地黃丸主治什麼病
八味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再加了兩味葯而成,有桂附地黃內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容丸等,基本功能是心六味地黃丸的滋陰補腎,加肉桂附子後,同時有溫補腎陽功效,取「陽中補陰」之意;加枸杞菊花後,主治肝陰虛養肝明目,取虛則補其母之意(五行水生木,腎屬水而肝屬木);加知母黃柏後加強滋陰降火的功效,主治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症。
E. 八仙都氣治相殊什麼意思
(1)濟生腎氣丸(《濟生方》):即金匱腎氣丸再加車前子、牛膝而成。
功效:補腎助陽,利水消腫。
主治:腎陽虛損而水腫較明顯者。
臨床案例:周某,約30歲。患水腫半年,醫葯遍試而日劇。延診時,頭面、四肢、腰腹、胸背皆腫如瓜形,僵卧床席,不能轉側,皮膚脹痛異常,即被褥亦不能勝受,氣喘,小便不利,脈沉而微。診畢,告主人曰:「古人言水腫死證,見一即危,如缺盆平、掌無紋、臍突、足底平皆是,今皆兼之,況皮膚痛不可支,有立刻破裂之勢,須防外潰,喘滿又恐內脫,雖有妙方必無幸矣。」辭不舉方。主人曰:「疾不可療,命也,但願得尊方入口,死亦甘休。」余聞而憐之,即疏濟生腎氣丸而去。越數日,來告曰:「葯完二劑,小溲如泉,腫消大半矣。可否再服?」囑其更進二劑,其病如失。嗣以六君、八味丸湯並進而痊。(《遜園醫案》)(2)六味地黃丸※(《小兒葯證直訣》):即金匱腎氣丸去掉附子、桂枝而成,由原來的溫補腎陽之方變為滋補腎陰主方。
功效:滋補腎陰。
主治:腎陰不足而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等症。
臨床案例:安徽名醫戴星甫精於脈學,診脈時合目凝神,不容旁人插嘴,三部九候,一絲不苟,每診一人,費時約20分鍾。在天長縣行醫時,遇到松柏堂葯店女主人得一怪症,自成年以來,每當撒尿時牙齒必痛,溺已則痛止,久治不效,已拖延20餘年,恥於求醫。戴氏診脈察色,開出六味地黃丸作湯,加補骨脂3錢,服5劑痛減,再5劑而病除。有弟子請教,戴氏曰:「腎司二便,主骨,齒為骨之餘,溺時齒痛者,腎虛也。六味地黃丸乃補腎祖方,故而取效。此症醫書中無記載,推理得之耳。」
(3)都氣丸(《醫方集解》):即六味地黃丸再加五味子而成。
功效:滋陰補腎,納氣平喘。
主治:久病咳喘,腎氣已虛,虛喘氣短,腰膝酸軟等症。
(4)麥味地黃丸(《壽世保元》):即六味地黃丸再加麥冬、五味子而成,又稱「八仙長壽丸」。
功效:滋補肺腎。
主治:陰虛勞損,咳嗽吐血,潮熱盜汗,夜夢遺精等症。
(5)知柏地黃丸※(《症因脈治》):即六味地黃丸再加知母、黃柏而成。
功效: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火旺所致骨蒸勞熱,盜汗,口乾舌燥,尺脈獨大等症。
(6)杞菊地黃丸(《醫級》):即六味地黃丸再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功效:滋養肝腎,明目。
主治:肝腎陰虛所致眼花干澀,視力減退等症。
(7)歸芍地黃丸(《症因脈治》):即六味地黃丸再加當歸、白芍而成。
功效:滋補肝腎,養血。
主治:肝腎陰血虧虛所致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心悸怔忡等症。
(8)參麥地黃丸(驗方):即六味地黃丸再加人參、麥冬而成。
功效:滋補肺腎,益氣。
主治:肺腎陰虛,咳嗽氣喘,身倦乏力等。
F. 八仙長壽丸的用量
懷生地黃240克,山茱萸120克,懷山葯120克,白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澤瀉90克,麥冬90克,五味子60克。
G. 八仙長壽丸與麥味地黃丸是同一味葯嗎
八仙長壽丸與麥味六黃丸異名。前者岀自《壽世寶元》,後者出自《醫級》,二者僅一味葯之差,八仙長壽丸多一味益智仁。組成是六味地黃丸加麥冬和生地,或加益智仁。
H. 八仙長壽丸和還少丸有哪些成分及功能
八仙長壽丸成分:懷生地、山茱萸、白茯神、牡丹皮、五味子、麥門冬、干山葯、益智仁回。功能:滋補腎答陰
I. 長壽丸是什麼
福澤蒼生的聖品---長壽丸!神秘的贈品
長壽丸是措如.才朗教授於2003年非典時期,依據藏醫葯密典進行科學組方,親自研製並進行殊勝的甘露葯品加持,是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抵抗力的福澤蒼生的聖品!
晚11:00---12:00間服用,最好在陰歷月15-16日月圓之夜!服用當天晚上忌飲酒、房事!每年服用1粒即可,夫妻雙方同時服用健康效果更好。
J. 六味地黃丸與八位地黃丸各用於什麼病
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症涉及137種。最常見的是用於治療亞健康狀態、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保健葯品在長期服用。同時,作為治療葯品,它在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和輔助治療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黃丸全方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牡丹皮、茯苓組成,有補陰方葯之祖之譽,能滋陰補腎,對腎陰不足所致諸般虛症,均有良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它還有以下多種用途。 1、預防食管癌。六味地黃丸的成分之一是熟地,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硒,能防止可誘發各種癌症的過氧化酶和自由基的生成。有關研究資料證實,用六味地黃丸對食管癌前期病變上皮重度增生效果良好。 2、治療腎盂腎炎。六味地黃丸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全身及腎臟局部的防禦功能,適於慢性腎盂腎炎的治療,在用抗生素的基礎上可加服六味地黃丸效果明顯。 3、治療男子不育症。六味地黃丸可作用於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進正常精子的生成,從而提高受孕率。 4、治療過敏性鼻炎。六味地黃丸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又能抑制抗體的生成,抑制過敏反應,起到雙向調節作用。用六味地黃丸加色甘酸鈉治療過敏性鼻炎,停葯後療效維持時間長,復發少。 5、其它。治療糖尿病,服葯7~10天即見症狀減輕;治療慢性喉炎,飯前用淡鹽開水送服;治療更年期綜合症,六味地黃丸能升高更年期綜合症患者雌二醇及白細胞雌激素受體水平,使更年期症狀明顯好轉。另外,還可用於肺癌的放療期,可提高放療效果。 組成: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山葯15克,茯苓9克,丹皮9克,澤瀉9克,川芎30克,肉桂3克。 出處:《辯證錄》卷二。 簡介: 【辨證】陰虛火旺。 【治法】補腎水,降虛火。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類別:補益類 八味地黃丸 【來源】《博育生女科.產後編》卷上。 【組成】山茱萸 山葯 丹皮 雲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 【用法】上葯為末,煉蜜為丸。每服10克,溫開水送下。 【主治】產後虛汗不止,血塊不落。 方劑名稱 八味地黃丸 方劑別名 加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冬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丹、麥味地黃丸、麥味丸 葯物組成 熟地黃(酒蒸)8錢,山茱萸(酒浸去核,取凈肉)8錢,丹皮2錢,澤瀉2錢,白茯神(去皮木)4錢,山葯(蒸)4錢,五味(去梗)5錢,麥冬(去心)5錢。 處方來源 《醫部全錄》卷三三一引《體仁匯編》。 方劑主治 產後虛羸久咳,虛損勞熱,咳嗽吐血,潮熱盜汗。 方劑功效 滋補。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用法用量 每日70丸,空心白湯送下;冬天酒下亦宜。 附註 加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痘疹傳心錄》卷十五)、冬味地黃丸(《胎產心法》卷上)、八仙長壽丹(《醫鈔類編》卷十三)、麥味地黃丸(《湯頭歌訣白話解》)、麥 味丸(《全國中葯成葯處方集》)。本方改為湯劑,名「冬味地黃湯」(見《胎產心法》),又名「麥味地黃湯」(見《金鑒》)。 用於治療腎虛(腎陽虛),即病證名。即腎臟陽氣虛衰。症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目眩暈,精神萎靡,氣短而喘,陽痿,面色蒼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遲而弱等。用現代說法來說,就是:腎陽虛--以上中樞神經、泌尿生殖系統的功能低下。通常情況下,陽虛用桂附。明代名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