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投靠子女醫保怎麼辦
法律分析:醫保可以正常辦理,一般這類投靠是不太容易辦理的,如果父母還沒退休,那轉戶籍後,可在當地申請養老和醫保退休待遇。如果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可以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而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八十三條 國家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商業健康保險、醫療救助、職工互助醫療和醫療慈善服務等為補充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國家鼓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國家完善醫療救助制度,保障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獲得基本醫療服務。
2. 老人移戶口醫保關系可以隨遷嗎
一般是不可以的。
已經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戶口遷移養老金和醫保是不會變動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25日第四次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進一步明確了社會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辦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退休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2)老人多少歲可以醫保辦理轉移擴展閱讀:
異地就醫費用結算制度
全國人大常委會25日第四次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對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作出了明確規定。
醫療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異地就醫難的問題給退休後在異地居住的職工帶來很多不便。
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提出,目前存在的異地就醫難問題,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異地就醫報銷醫療費難,影響了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應當予以規范。
考慮到有關部門正在大力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區域統籌,並建立異地協作機制,方便確需異地就醫參保人員的醫療費用結算。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同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國務院法制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建議社會保險法草案增加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3. 怎麼辦理跨省社保轉移
(一)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二)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三)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四)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社保交滿多少年可以領退休金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目前,我國社會保險的繳納期限養老保險最低為15年,醫療保險最低為女20年/男25年。國家正在社會保險改革議案中,除了要實現全國社保實施統籌,有一個論點就是關於保險最低期限的,商議討論可能要取消保險最低期限,按照「多繳多受益」的原則來享受福利待遇。
4. 老年人居民醫保可以轉職工醫保嗎
居民醫保怎麼轉為職工?
居民醫保和職工醫療保險,是相互獨立的,且只能夠參保其中之一來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如果不想參保居民醫保的話,那麼只能放棄居民醫保交費,再去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但只能累積職工醫保的繳費年限,要是放棄居民醫保,去參加職工醫保,這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自己曾經參加過的居民醫保的繳費年限,是無法轉移成為職工醫保的繳費年限的。
通常居民醫保和職工是不可以互轉的,這兩種社保是獨立存在,並且是獨立相互運行的,二者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轉移的,但要根據各個地方政策決定,有些地方可以根據一定的標准將居民醫保繳費年限轉化為職工繳費年限。
如居民醫保轉為職工醫保,有兩種辦法,具體如下:
1、折算繳費年限
參加居民醫保的成年人(指年齡超過18歲)想轉為職工醫保,居民醫保繳費2年轉為職工醫保後,僅算1年。而要是參加新農合的成年人,以及參加居民醫保的未成年人(未滿18歲),按照繳費年限3年折算1年進行轉換。不足年的,按此辦法折算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