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教會我們什麼

老人教會我們什麼

發布時間:2023-09-11 15:46:24

⑴ 美好的心靈不介意「我們」從老人身上學到了什麼

以人為鑒,可知得失。
從老人身上我們可以學到:
1、要珍惜時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變老,人老珠黃的時候,再大的夢想也只能想一想,沒有精神去拼搏了。學會了,人生就會少一些遺憾!
2、老人說話做事不沖動,也值得我們學習。因為老人知道:沖動是魔鬼,沖動的後果不堪設想。
3、老人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世界,多數老人能做到:不為壞事悲傷,也不為好事狂喜。我們也可學習老有心態平一些,社會就會更多和諧。

⑵ 父母告訴我們什麼做人的道理

父母告誡我們:
當別人給予你幫助時,一定要道謝,並且看著對方的眼睛,以示你的誠意。

當你給別人帶來不便時,一定要及時道歉,以免給人留下不良印象。

當你對一個人還不夠了解時,切莫輕易下結論,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況且有時候眼睛也會欺騙我們。……

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做人開始的。古往今來,對人的要求,無不以做人為本。《大學》里說:「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儒家後繼者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培養人才的基本規格;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洞亮滾,「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毛主席他老人家說:要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這些無不講做人的重要。

歷史上,成就一番大納餘事者無不是以立德為先,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離騷》開浪漫主義文學之先河;司馬遷秉筆直書,撰《史記》成史家之絕唱;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終成人民的好總理……

司馬光言:「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惡者,古有趙高、秦檜之徒,今有劉青山、張子善、賴昌星之流。

由此可見:做人要恪守自己的原則。做人要有正確的人生信念,執著的人生追求,做人要合乎歷史潮流,不可隨波逐流。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食美國麵粉,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做人要在實踐中磨礪。現代青年,在和平環境優越的條件下成長,更需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不願吃苦,不肯艱苦奮斗的人,成就不了大事,也不可能成為頂天立地之才。

尊重他人,寬以待人。我們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事實上,寬容是一個人卓識、心胸和人格力量的體現。有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的強者,在於他能讓人心悅誠服的擁戴和情不自禁地喜愛,他的威不在怒,他的力不在吼。若你瞧領導不滿,看同事不順,冷眼旁觀看世界,只能令自己苦不堪言。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可以改變自己。從某種程度上說,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欣賞他人,善於發現他人之長。譬如說:少年兒童欣賞他的天真無邪,青年人欣賞他的健美和朝氣,中年人欣賞他的成熟和豁達,老年人欣賞他的滄桑和縝密。

聰明的人欣賞他的睿鍵鏈智,木訥的人欣賞他的本份,優雅的人欣賞他的氣質,不具一格的人欣賞他的灑脫,粗魯的人欣賞他的豪爽,穩重的人欣賞他的沉著、大氣。

對於親人我們欣慰一份親情,對於朋友我們珍惜一份友誼,對於同學我們欣喜相逢時的風華正茂,對於同事我們驚喜一份共事之緣,對於對手我們幸運遇得一位諍友,對於打敗我們的敵手,我們視為前進道路上遇到的風雨,不經風雨,哪來彩虹?這就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從陽光的一面看人看事。學問有深淺,做人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教育家朱熹說:「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無論你做什麼事,都可以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做事先做人,當年不諳世事的孩童,而今己為一個准職業人,對父母的話有更深的理解,事做不好可重頭再來,人做不好是一生的悲哀。

讓我們不論做任何事都要牢記父母的話:做事先做人。

⑶ 獨守鄉村11年圖書館的70歲老人,是為教會孩子們什麼

題乾的描述過於簡略,我們先比較詳細地了解一下這個七十歲的老人,這個獨守鄉村十一年的七十歲老人的故事。

這位七十歲的老人名叫梁綸 開,這個鄉村圖書館位於湖南漣源,他在鄉村圖書館做了十一年的圖書管理員,讓附近的人,讓周邊的留守兒童有了一個可以閱讀的場所,有了免費閱讀的機會。好幾年沒有買過素材書來看,但大膽猜測,這個事例一定會成為素材書上的素材之一,適用主題可能是:奉獻,感恩,堅守,閱讀。

⑷ 你的父親給你傳授過哪些經驗,讓你終生受益

父愛如山,父親對我們的愛永遠是深沉的,他不會主動跟你說什麼,但是卻會以身作則,讓你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學到很多東西。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這些年,讓我在父親身上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受益匪淺,最重要的就是:

父親節快到了,在這里希望父親健康快樂,也希望全天下的父親都幸福安康!

⑸ 長輩教會了你哪些深刻的道理

媽媽教我怎樣做人,從前,在她才幾歲時她父親就是我姥爺就參加游擊隊,參加革命,到最後人都沒了,在她8歲時我姥姥因病也去世了,我媽媽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所以我村裡我有好多好多姥姥舅舅,媽媽沒啥文化,總說吃虧是福,說做人一定要知道報恩,善良,誠實,她老跟我說,人要實,火要虛,好多好多等等,所以我現在特愛吃虧,佔便宜不自在。爸爸也是這么教育的我們的,我幾歲就做面條,都是我爸爸教我的。雖然他們都不在了,但我非常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和良好的教育。

閱讀全文

與老人教會我們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對奶奶孝敬的句子 瀏覽:455
駕校體檢過後多少天考科目 瀏覽:323
社保養老公司交的什麼時候到個人名下 瀏覽:66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瀏覽:446
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瀏覽:130
老年大學校訓校風理念 瀏覽:236
包頭養老保險啥時候交 瀏覽:752
老年人變得偏執 瀏覽:595
武漢東湖高新老年大學 瀏覽:664
失業後養老保險金該怎麼交 瀏覽:618
抖音養生茶賬號怎麼做 瀏覽:615
重陽節和什麼茶吃什麼糕 瀏覽:761
工傷死亡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962
杭州市的養老金能拿多少 瀏覽:708
退休工資什麼時候計發 瀏覽:648
老人有痴呆如何保護養老錢 瀏覽:79
新加坡警察退休年齡限制 瀏覽:802
交的養老金是自己的嗎 瀏覽:790
體檢中的異常指標是什麼意思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