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夏季如何防中暑

老年人夏季如何防中暑

發布時間:2022-04-13 04:02:22

A. 老年人防中暑吃什麼好

老人中暑吃什麼

1、多喝湯
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於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2、多吃粥
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慾不振等不適,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3、多飲茶
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者,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4、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凈之後生食,或榨汁之後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5、多吃青菜
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B. 在炎熱的夏季該如何預防中暑飲食該注意些什麼

中暑症狀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症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症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對策 中暑以後怎麼辦?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護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散熱功能不足或障礙引起的危險的高熱
在症狀突發前,有時先有頭痛,頭暈和乏力.通常出汗減少.皮膚灼熱,發紅,常乾燥.脈率迅速加快,可達160~180次/分;呼吸通常加快,但血壓很少受影響.短暫的定向障礙後,出現神志喪失和抽搐.體溫迅速上升至40~41℃,引起著火樣感覺.死亡前可有循環虛脫.經數小時極高體溫後,存活者可有永久性腦損害.
暴露於高溫環境,突然發生的皮膚灼熱,乾燥,發紅伴體溫>40℃,脈速及神志錯亂或神志不清者,一般很易將中暑與食物,化學或葯物中毒區別.必須排除急性感染(如敗血症,腦膜炎)和中毒性休克.任何可能促發中暑的葯物均應考慮到.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後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後.
應立即採取強力措施.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於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鍾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在醫院里,應連續監測核心體溫以保證其穩定性.避免使用興奮劑和鎮靜劑,包括嗎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靜脈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鹽.應經常測定電解質以指導靜脈補液.嚴重中暑後,最好卧床休息數日,數周內體溫仍可有波動.
介紹幾種降溫飲品: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 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 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 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百合蓮子漿。 用料:百合10克、蓮子肉10克、銀耳10克;綠豆45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製法:將百合乾和蓮子肉用溫水浸泡至發軟;將銀耳用水發開,洗凈摘成小朵;將綠豆浸泡充分,與百合、蓮子、銀耳清洗干凈,一起放入豆漿機網罩內,杯體內注入適量清水,機器安裝到位。啟動機器,十幾分鍾後,紅棗蓮子豆漿就做好了。可根據個人喜好趁熱往杯體內調入白糖或蜂蜜攪勻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來臨,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發生,首先要搬離高溫環境。用40%濃度的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並在額頭、腋窩和腹股溝等血管淺表處放置冰袋。若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病情較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家中應備些中葯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於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葯預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開竅、調和胃腸之功效,多用於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蘇醒後即可停葯。孕婦忌用。
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療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澤、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症中暑,刺血後擠出數滴血,片刻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並給予清涼飲料,針後約10分鍾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繼而熱退汗出,諸症消失。
穴位按摩療法輕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內關五穴,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緩慢疏推和點按穴位,反復進行3-5分鍾,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沖五穴,以點掐、按壓為主,每穴點掐、按壓3-5分鍾。經上述治療後,若條件許可,給予清涼含鹽飲料,或以銀針針刺以上穴位,有增強療效的作用。
擦葯療法取食鹽一把,揉擦兩手腕、雙足心、兩脅、前後心等8處,擦出許多紅點後,患者即覺輕松而愈,適用於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
科學用「兩水」
入夏後,藿香正氣水與十滴水幾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備的防暑應急葯品,如果兩種葯冒然替用,必將引起不良後果。
藿香正氣水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腹瀉等症。中醫認為,夏季雖然氣候炎熱,但因天氣驟然變化而防禦不及時或因室內空調溫度過低等原因,均會受風寒之邪引發疾病。而內傷濕滯,則是指人體因受暑濕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脹痛、惡心嘔吐、腸鳴腹瀉等症狀。夏季陰雨天氣較多,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當濕氣侵犯人體脾胃時,則影響脾胃的功能而引發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藿香正氣水可用於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臨床表現有惡寒發熱、胸膈滿悶、惡心嘔吐、腸鳴腹瀉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驅風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頭暈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症。中醫認為,當暑熱之邪侵入人體後,上蒸清竅故有頭暈或頭痛症狀。如果暑熱兼濕,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症狀,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於治療中暑,屬於暫短的急性疾病,病程僅數十分鍾或數小時,故在發病時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總之,藿香正氣水主要擅長治療夏季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腸炎等疾病,治療范圍較廣泛,既可治療夏秋的各種感冒及胃腸炎等,亦可用於中暑而引起的胃腸不適。而十滴水僅用於中暑症,即暑熱引起的頭暈昏迷、胃腸不適等。一葯主治風寒濕之邪所致疾病,一葯主治暑熱濕之邪所致疾病,兩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應對症選用。

介紹幾種降溫飲品: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 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 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 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中暑症狀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症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症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對策

中暑以後怎麼辦?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護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散熱功能不足或障礙引起的危險的高熱

在症狀突發前,有時先有頭痛,頭暈和乏力.通常出汗減少.皮膚灼熱,發紅,常乾燥.脈率迅速加快,可達160~180次/分;呼吸通常加快,但血壓很少受影響.短暫的定向障礙後,出現神志喪失和抽搐.體溫迅速上升至40~41℃,引起著火樣感覺.死亡前可有循環虛脫.經數小時極高體溫後,存活者可有永久性腦損害.

暴露於高溫環境,突然發生的皮膚灼熱,乾燥,發紅伴體溫>40℃,脈速及神志錯亂或神志不清者,一般很易將中暑與食物,化學或葯物中毒區別.必須排除急性感染(如敗血症,腦膜炎)和中毒性休克.任何可能促發中暑的葯物均應考慮到.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後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後.

應立即採取強力措施.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於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鍾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在醫院里,應連續監測核心體溫以保證其穩定性.避免使用興奮劑和鎮靜劑,包括嗎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靜脈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鹽.應經常測定電解質以指導靜脈補液.嚴重中暑後,最好卧床休息數日,數周內體溫仍可有波動.

C. 夏季如何預防中暑

常見消暑飲食方法

1.綠豆湯綠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消種、潤喉止渴及明目降壓之功效,對於中暑、咽喉炎、瘡癤等有較好療效。因此,綠豆常被民間用來當作消暑的食品。但綠豆性寒,低血壓患者及正逢經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2.西瓜西瓜果肉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飲料,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益處多多,但西瓜優點雖然很多,但若大量或長期食用,其副作用也不可輕忽。

3.鮮藕汁鮮藕汁能清熱解煩,解渴止嘔,若將鮮藕洗凈切片,加適量糖,煎湯代茶飲,可以去熱消暑,可謂避暑良方。食用蓮藕時,要挑選外皮呈黃褐色,肉肥厚而白,如果發黑,有異味,則不宜食用。

4.苦瓜汁苦瓜味苦、性寒,清暑滌熱,明目,可解毒。此外,它的營養價值甚高,維生素C含量豐富,還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保護心血管,多吃有助降血壓及血膽固醇。若苦瓜汁冰過後,更是消暑聖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點蜜糖調味。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虛寒體弱者,食用要謹慎。

5.冬瓜茶據《本草綱目》記載,冬瓜味甘性涼,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適合在夏季「清補」,對愛美的瘦身族而言,是夏日減肥的良品,有些人的皮膚在夏天容易長小粉刺,每天喝一碗冬瓜粥,可預防夏日皮膚作怪。自己在家可購買新鮮冬瓜洗凈去籽後,連皮切塊加水燉煮至軟爛,可直接飲用,也可用果汁機打成泥後過濾,再加上少許的糖,就是原汁原味又不會發胖的冬瓜茶。

D. 夏季如何避免中暑

炎炎夏季,又要來到了,雖然極度不歡迎,但還是比較無奈的接受現實了,小編今天就教各位如何在夏季避免中暑。

E. 夏季天氣炎熱時怎麼預防中暑呢

夏季天氣炎熱 如何預防中暑
一、預防措施

1、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二、幾種降溫飲品

(1)夏季良飲是熱茶 。盛夏酷暑,飲何種飲料為好?中醫認為,惟熱茶莫屬。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溶在熱茶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鍾後可使皮膚溫度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鍾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乾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類、氨基酸及多種芳香物質可刺激口腔黏膜,促進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發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並能保護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增強抗病能力,因而飲茶對強身防中暑極有裨益。

但飲茶要講科學,飲茶不可過量,茶水以清淡適中為宜,慢慢品味。

(2)豆漿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們一般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營養的補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營養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進補容易上火,因此夏天進補要以均衡營養、降溫去火為前提,不宜進食燥性補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漿不但能達到進補的目的,同時還有消暑功效。

中醫認為:豆漿性平味甘,有生津潤燥之效,「瀉胃火,治內熱」、「利水下氣,制諸風熱」。眾所周知,綠豆有降暑功效。以黃豆和綠豆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飲」,更具清熱解暑、潤喉止渴之效。同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養分,經常飲用能均衡人體營養,調整內分泌,對降低膽固醇、減輕動脈硬化、高血壓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幫助。

(3)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5) 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6). 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7) 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三、易出現中暑人群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

1、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容易中暑。

2、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3、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4、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7、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8、服用抗組織胺葯、抗膽鹼葯、安眠葯等的人也會產生血管收縮,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中暑。

9、夏日發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過長,生活環境惡劣,房間悶熱不通風,營養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因此,一旦出現頭昏眼花、乏力、口乾、惡心嘔吐、發燒、驚厥、抽搐、無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應馬上在陰涼通風處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濕敷,隨後立即到醫院就診,如治療不及時,容易引起合並症,甚至死亡。

四、特殊人群防暑措施

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應採取如下防暑措施:

1、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2、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3、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F. 怎麼樣防中暑更有效

家中應備些中葯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於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葯預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開竅、調和胃腸之功效,多用於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蘇醒後即可停葯。孕婦忌用。
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所以在炎熱的天氣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服用抗組織胺葯、抗膽鹼葯、安眠葯等的人也會產生血管收縮,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中暑。
夏季良飲是熱茶
盛夏酷暑,飲何種飲料為好?中醫認為,惟熱茶莫屬。

G. 如何防中暑

暑天氣候炎熱,老年人容易中暑,中暑後常使人頭暈、腦脹、胸悶、心煩、惡心、欲吐甚至發熱。老年人暑季應該注意防暑:

一、盡量避免在陽光強烈的時候做戶外活動,必需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帶上飲水及仁丹、十滴水、清涼油等解暑用品。

二、夏天人體出汗多,應及時補充水分,適當補充鹽分。飲水彩適量多次的喝水法,不可大量急飲而出汗更多。

三、外出回家或活動出汗後,不能馬上用冷水洗臉、沖腳、洗澡,也不能馬上吹電風扇、開空調,降溫過急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汗腺關閉導致疾病。

四、合理攝入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三餐清淡營養、容易消化,如豆腐、鴨肉、水產品等,更提倡食用些具有清暑作用的食品,如西瓜、絲瓜、冬瓜、綠豆、扁豆、藕等。

H. 老人多吃什麼可以防中暑

老人中暑預防措施
如果老人是獨自居住,又無法遠離自己的住所,夏季就要特別提防。老人可以採取的預防措施包括:1.用涼毛巾擦拭身體;2.用毛巾包好冰塊(包裹好的冷凍蔬菜也可)在手腕、面部和脖頸處摩擦揉搓;3.吃清淡飲食,多喝水,避免喝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飲料;4.平時就准備好能用電池供電的小電扇;5遠離酷熱環境,在舒適涼爽的地方休息;6.盡可能呆在涼爽環境中,避免太多的活動;7.拉攏窗簾,避免過多的陽光射入室內;8.適時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9.穿寬松、質地輕柔的衣服。
老人中暑吃什麼
1、多喝湯
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於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2、多吃粥
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慾不振等不適,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3、多飲茶
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者,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4、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凈之後生食,或榨汁之後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5、多吃青菜
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I. 老年人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

1、多喝水。夏季缺水,會使體溫太高,容易中暑。
2、穿柔軟寬松的衣服。夏天穿寬鬆柔軟的衣服有助於排汗,散熱。
3、防曬。最好待在舒適的環境里,防止溫度太高。
4、身體降溫。可以用冰毛巾擦身體,進行物理降溫。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夏季如何防中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農村赤腳醫生養老待遇 瀏覽:815
養老一金交五百國家補貼多少 瀏覽:907
事業單位體檢女生為什麼查附件 瀏覽:334
摩托車怎麼廷長壽命 瀏覽:691
中國現在長壽老人是多少歲 瀏覽:992
養老保險扣費怎麼辦理 瀏覽:527
老年大學招生廣告牌 瀏覽:142
荊州市養老金 瀏覽:329
如何描寫老年人聊天的神態 瀏覽:745
長壽早餐吃多少 瀏覽:810
孝敬父母的事作文200 瀏覽:599
中老年人跑車多少錢 瀏覽:860
老年人活動中心管理使用辦法 瀏覽:474
沈陽2017年退休金記算 瀏覽:651
什麼水果長壽不老 瀏覽:761
關於孝敬孝道感恩的段落 瀏覽:178
各各城市養老保險金 瀏覽:530
怎樣治療老年人痴呆 瀏覽:518
東莞哪個醫院能做體檢報告 瀏覽:580
供銷社下崗職工怎麼交養老金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