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走失一般會在哪裡,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會躲哪裡
近年來,關於老人走失的新聞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大多數老人都是因為得了老年痴呆症而迷路。該病最顯著的症狀之一就是健忘,起初患者可能只記住梗概,記不住細節,發展至後期就會完全遺忘,甚至兩三分鍾前發生的事都會全部忘光,就連家人都認不出來。因此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若獨自出去就走失的幾率就會很大,下面就跟大家說一下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一般會躲在哪裡。
老年痴呆患者一般會忘記患病之後發生的事情,記憶往往會停留在患病之前,因此若發現該類患者走失,應該優先考慮去以下地方尋找:
1、患者患病前經常去的地方;
2、某些在患者年輕時或患病前給其留下過很深刻記憶的地方,例如患者年輕時工作的地方或者發生過很有紀念意義事情的地方;
3、患者的老伴,子女或者孫子喜歡去或者經常去的地方;
4、老年人經常聚集的地方,例如公園,棋牌室,或者小區內。
其實,為了防止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走失,家屬應該未雨綢繆,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1、在老人衣服顯眼的位置縫個卡片或者給老人脖子上掛一個信息卡,卡片上要有患者的姓名,年齡,詳細的家庭住址,還有親人的聯系方式。
2、給老人買一個智能定位器,放在患者的兜里或掛在患者的脖子上,患者的親人通過手機就可以實時來查看患者所在的具體位置。
3、家屬平常應多跟患者溝通,給予更多的關懷,而且最好請專人貼身照顧。
② 老年人平時正常,但偶爾會找不到回家的路
這應該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狀,我外公就是這個病。
這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本病臨床上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現一般是忘性大,通常也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所以經常不被病人和家屬注意。此時老人突出的症狀是記憶(尤其是短期記憶)障礙,病人總愛忘記剛發生過的事情,而對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卻記得頗清楚。家屬有時還會誤認為病人記憶力不錯。具體表現舉例如下:1、隨做隨忘,丟三落四。做菜時已放過鹽了,卻不知道放過沒有;明明鎖了門出去,半路上卻又覺得門沒鎖;上街去買菜,忘了拿籃子或錢;本來去接孫子另帶買瓶醋,孫子接回來了醋卻沒有買。
2、詞不達意,嘮里嘮叨。本來想表達一種意思,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種意思,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
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
4、多疑猜忌。自己東西找不到了,總懷疑別人。
5、情感冷漠。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寡味。
6、計算力下降。上街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性痴呆早期,盡管有明顯的記憶力下降,語言空洞,概括和計算能力有損害,但仍有不少病人能繼續工作,這是由於在做很熟悉的工作,只有向他提出新的要求時,其工作無能才被發現。有一位高中物理特級教師高老師,在退休前一年,就有同事反映其講課質量比過去差,他則認為同事嫉妒自己。此時,這位特級教師的兒子辦了一所私立學校,於是高老師退休到私立學校任教,繼續教物理。同學們反映很多,說高老師講課經常將已說過的話翻來覆去地說,同學提問經常回答不出來。高老師的兒子不得不親自調查其父親的講課能力,結果在醫院高老師被醫師診斷為老年性痴呆。醫師說,其實在兩年前高老師就丟三落四,而且常常叫不出老同事的名字,那時就該到醫院看病。
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則遠記憶和近記憶都明顯受損,如忘記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記不住自己哪年結婚。有些老人表現出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如以前脾氣溫和、為人寬厚,現在變得脾氣暴躁、心胸狹小;以前脾氣很壞,現在卻特別聽話。多數病人表現為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熱情,不能完成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有些病人表現為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走來走去,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有些病人走得稍遠一點就有可能迷路,有的甚至在很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到晚期,病人不認識周圍環境,不知年月和季節,算1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需要照顧,最多隻能記起自己或配偶等一兩個人的名字。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可以以較小的費用,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當你身邊的老人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丟三落四、神情淡漠、嘮叨多疑等現象時,不要以為是正常的老態,應及時找專業醫師診治。
③ 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走失了會去哪
你好的了還沒證的老人,一般會去年輕的時候記憶比較深的地方因為它的記憶只停在以前,你可以去找找然後報警,讓警察幫著你一塊。
④ 怎樣有效地尋找走丟的老年痴呆患者
佩戴識別。這個是最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老人身上如帶有識別證,遇到他的好心人可及時聯絡其子女,毋庸贅言。但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兩點:
佩戴方法:老人通常自尊心很強,尤其生病以後,因此一定不要把識別證像掛寵物牌一樣強行掛在他們身上,他們心裡會不舒服,會覺得丟臉。我們家的識別證是縫在外公的衣領內平時縫商標的地方。如真走失,好心人會去注意他們的衣物口袋,一定能發現識別證;平日穿著起來,也不會太過醒目。此類標簽可在淘寶上定製,搜索關鍵字「刺綉定製」即可。
內容:為防止壞人,不要透露太多信息,只需寫明:老人姓名、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住址范圍、特殊病症即可。盡量簡潔明了,字體大。最後可附上一句「好人一生平安」或「感謝好心人」之類,一般人看到這種話會增強同情心和責任感。
交待鄰里。遠親不如近鄰,和小區里的看門大爺、保安、菜場小販這些人多溝通、多委託,和隔壁大媽多聊幾句送點禮,就算對方不會真的幫你看著老人,萬一出事,他們能提供很多線索。
和老人多溝通,告訴他出門危險。雖然老年痴呆溝通起來非常困難,但是不要放棄,一定要耐心地跟他交流,告訴他不要出門,出門要告訴保姆等等。如果走失,找回來以後不要訓斥,訓斥和責罵會讓老人精神壓力大,更想出門。
特殊衣著。為老人准備一些稍微特殊的ch,萬一走失,方便辨認和尋找。比如亮色的馬甲、鞋子、帽子、圍巾等。當然前提是老人允許。
⑤ 我母親70歲經常忘了回家的路是一種什麼病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常見症狀
認知功能下降、行為障礙、生活能力逐漸下降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