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癌病人晚期幽門堵塞,用鼻飼管進食,還能生存多長時間。
如果是食慾不振,服用復方消化酶、多潘立酮、莫沙必利、部分活菌制劑都可以有效,此外,晚期腫瘤患者,使用較大劑量的甲羥孕酮可以改善食慾。
如果是胃癌巨大,腫瘤壓迫導致不能進食,可以留置胃管或空腸管,進行鼻飼。
如果合並幽門梗阻,那就真不能進食了,只能通過靜脈營養,或者通過外科行手術治療,不能根治的可以行短路治療。
2. 使用鼻飼管進食的老年人一天應該餵食多少
鼻飼法是抄將導管經鼻襲腔插入胃內,從管里注入流質食物、水分和葯物的方法。根據導管插入的途徑可以分為這幾類。1、口胃管:導管由口插入胃內;2、鼻胃管:導管經鼻腔插入胃內;3、鼻腸管:導管由鼻腔插入小腸;4、胃造瘺管:導管經造瘺口插入胃內;5、空腸造瘺:導管經空腸造瘺口插至空腸內。長期鼻飼管每天進行口腔護理,並定期更換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換1次,硅膠胃管每月更換1次,聚氨酯胃管每2個月更換一次。每次餵食前可以把病人頭部墊高30度,由於食物不經過口腔,可能對食物的溫度沒有感覺,如果食物過燙,可能對胃粘膜造成損傷。因此,每次餵食前要在手臂內側皮膚上測試溫度;餵食過程中每次不能多,一般就是250毫升,一小杯。兩次間隔3個小時以上。
3. 72歲老人,靠插胃管維持,只能餵食牛奶,已出院,這種情況能活多久
也就一到三個月的樣子
4. 胃癌晚期病人幽默堵塞,用鼻飼管進食,還能生存多長時間。
病情不詳,估計患者不能從口腔進食,需要鼻飼。不知道怎麼喂膠囊葯物。
把膠囊打開,抓住兩端往外一拉就行了。小心點。把膠囊裡面的葯粉倒出來,和在水裡鼻飼就好。
5. 老人不進食能維持多久
老人不進食能維持多久要看不同情況而言。
一般情況下,不進食後只能維持一星期左右,但是根椐具體病情,採取一定措施,比如輸營養液,採取鼻飼等方法,就可以延長老人生命。
6. 老人在重症靠插管維持生命一個多月能放棄嗎
患者很嚴重的,能保住生命已經不錯了,預後不會太好,因為腦干是人的生命中樞,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都考它控制。
7. 老人不吃飯,只能靠鼻飼么求高人。
老人不吃飯只能靠鼻飼,畢竟不是長遠的辦法。我用過的一個辦法你不妨試一試,即,把飯用榨汁機磨碎後,做成濃度適宜的流食,再加溫,關鍵就在這個溫度上。即,含在口裡有很燙的感覺但還燙不壞口腔組織,<喂前別人必須先嘗一下>這樣,吞咽神經受燙的刺激,就會產生條件反射,毫不猶豫的把嘴裡的飯咽下去。
8. 適合給臨終老人讀的故事
對臨終的病人而言,醫療救護一邊拖延著最後的一點時間,一邊也在延長著難以言說的痛苦
你們知道插胃管是什麼感覺嗎?
護士們有個基本的工作,就是防止病人拔管,這個拔管指的是病人身上可能會有的一切管子:氣管,靜脈導管,引流管,導尿管,胃管等等等等
對病人來說,管子是維系他們生命的重要物體,而且有的管子拔出來之後是沒辦法再插回去的,比如手術中插的胃管。
管子是異物,當它存在於身體里的時候,那種異物感是沒有辦法消除的,也就是說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如影隨形,讓人抓狂。
特別是胃管,大家都有過鼻子里進水後嗆咳的經歷吧,胃管是從鼻子里插進去的,那種嗆咳窒息一般的異物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折磨著病人。
所以很多病人一清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設法地拔管。
無奈,護士們只能把病人的手腳用約束帶束縛住,防止他們拔管,因為管子維系著命啊
可是病人痛苦萬分:求求你們幫我拔掉吧,我寧願死也不願留著這管子,我不會怪你們的。我給你錢!
得到的答復當然是不。
願望無法得到滿足,病人們有的或躁狂,或偷偷弄鬆約束帶,或搖頭晃腦弄鬆將胃管貼在臉上的膠帶。
他們的手被固定住,於是他們拚命扭動讓頭部往手邊挪,只要有一根指頭勾住了管子,頭再用力往反方向扯,管子就能鬆掉然後被一點點拔出來。
總之無所不用其極,當他們在半夜裡成功時,總是喜歡大呼一聲:舒坦!
但是管子插不回去了怎麼辦呢,他們的疾病和生命怎麼辦呢?
然後看護的護士會被護士長罵得狗血淋頭:為什麼沒看好?讓他把管子拔了?
所有人都很難過很生氣,除了病人。
著名作家巴金,1999年做了氣管切開,不能說話,一直靠鼻飼管維持生命,每天通過鼻飼管進食流質
病房特護張志國今年8月前一直照顧巴老。他說,巴老1999年初做了氣管切開手術,從那時起巴老很少接受探視。巴老在病房並不寂寞,別人講話他不戴任何助聽器都可聽見,比如有人說「巴老來握握手」,他就會伸出手臂看著你,當他感覺口渴時也會用手指指自己的口,提醒護士用棉棒蘸些很稀的果汁給他用嘴吮一下,「每天上午放CD給他聽,我們讀《文匯報》給他聽,下午則固定地開一會兒電視讓他欣賞他最喜愛的京劇,每天晚上他都要看新聞聯播,然後才睡覺。他每天進食五次流食。」
但小張仍覺得心疼:「由於巴老要靠插入胃管用流食進食,每兩個月一換胃管時仍非常痛苦,一根長長的管子從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換胃管他都會被嗆得臉通紅……」
巴金於2005年10月去世,在他去世之前,這樣躺在病榻上的日子,已度過了六年。
可是他無從選擇,所有人都希望他活著,哪怕是昏迷著,靠著呼吸機,只要機器上顯示還有心跳就好。
除了他自己。
我無法想像,也不敢去想,那是怎樣一種活著。
都說死者為大,可是他們在去世前,往往是最可憐最沒有選擇的人。
-----------------------------------------------------------
前些日子,搶救室里有一個79歲的老婆婆,感染性休克。
我守在搶救室門口,幾個中年婦女湊上來說找XXX,她們是她的學生,想來看她。
可是搶救室只允許家屬在下午有一個小時的探視時間。
我很委婉的拒絕了,並告訴她們可以等到下午探視時間開放的時候再來。
中午的時候這個病人突然心跳呼吸驟停,醫生一邊搶救,一邊派人出去問等候在外面的家屬,是否要插管。
我看著眾人圍著一個顫顫巍巍的老爺爺,他的目光不知道看向何處。
過了幾秒,又好像是幾分鍾,他輕輕搖了搖頭:我們不插管。
他知道,如果插管,只是維持心跳和呼吸這樣基本的生命體征罷了。
可她,卻再也無法醒過來,只能躺在病榻上,靠呼吸機續命。
家屬拒絕插管,於是他們被允許進去看病人最後一面,為她擦洗身子,換上干凈的衣服
這個病人的學生們依次走了進去,大多隻看了一眼,就捂著嘴強忍著不哭出聲,匆匆轉身走出搶救室
最後走進去的是那個老爺爺,他非常禮貌溫和地請求醫生,能否寬容一些時間(送太平間),因為還有一些親人正在趕往醫院的路上。
醫生同意了,家屬們為逝者做好了最後的梳洗,陸續退出了搶救室。
而那位老爺爺,一直站在病床旁邊,扶著欄桿,靜靜看著老伴的面龐,握住了她的一隻手。
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只記得有幾次得空回頭去看的時候。
老爺子一直保持著同一個動作和表情,他沒有哭。
無悲無喜,目光柔和。
只是那個身影,我看了都忍不住想哭。
搶救室太忙亂嘈雜了,自己彷彿聽到了一聲嘆息,也許是幻覺吧。
老爺爺應該是很想安安靜靜的陪老伴走完最後的路程的。
但他在搶救室的門外等了十幾個小時,最後得知的消息卻是要不要插管。
親人們都在旁邊,而他最後,只有這不到半個小時的和老伴的獨處時間。
如果是我,會覺得遺憾吧,畢竟旁人都不重要,有我愛的人在身邊陪著就好。
9. 老人不吃飯只喝水能活多久
家裡的老人如果不吃飯只喝水,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最多隻能存活5天了。因為一個人如果想要存活下去,那麼就需要消耗掉很多的能量,只喝水並不能提供這些能量,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嘗試著看看老人是否還能夠進食,如果實在不能夠吃飯,可以嘗試著給老人輸一些營養液,當然這也僅僅只能夠拖延老人去世的時間而已。
其實我覺得作為子孫來講,但老人在世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好的孝順老人,當老人能吃能喝的時候,我們應該盡量滿足老人所有的要求。當然在平時自己工作之餘,還是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裡的老人,因為對於大部分的老人來說,有子女陪伴在身邊其實才是最幸福的,大家千萬不要等到人去樓空之時才後悔不已。
10. 爺爺69歲時癱瘓的,現在已經卧床5年了,都是靠鼻飼進食,之前都好,最近老人自己老拔胃管,是怎麼回事啊
建議給老人試一下能衛康E 對流質患者和胃部不適者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