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鮮族是怎樣過老人節的
自古以來,朝鮮族把尊重老人看成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的極為重要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對老人關懷備至。一到節日,先向家裡的長輩依次恭喜問安,接著還要到村裡的長輩家恭喜問安。
1982年以來,在朝鮮族聚居的延邊地區,各地都成立了老人協會,1984年,將8月15日定為「老人節」。每年都要舉行尊老愛幼的活動,為老年人健康長壽創造各種有利條件。讓尊老習俗發揚光大已成為人們遵循的美德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每年8月15日慶祝這個節日;黑龍江省在每年農歷6月24日。
這一天, 60歲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紅花,接受人們的祝福。身著五彩繽紛、綴有飄帶的綢緞短上衣、長褶裙的朝鮮族婦女和身穿淺上衣、深色坎肩、肥大長褲的朝鮮族男子依偎在老人身旁,與老人共享天倫之樂。
2. 外國老人節是怎麼過
加拿大「笑節」最早只稱作「老年人的歡笑日」,是書店為適應加拿大老齡化社會的,而精心回策劃答的一項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一個帶有公益性質的「節日」,因此將這一天定為老人節。這一天喜劇明星會在老人院舉行義演;年輕人陪老年人參加游覽;電視台專門推出一檔為老人助笑的節目;到了晚間,子女與父母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每年3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是法國傳統的"祖母節"。當天法國國內所有博物館都向祖母們免費開放,餐廳也會有各種折扣,商店開設服裝專場的銷售活動。還有一年一度的「超級祖母」評選活動,鼓勵全國所有的祖母勇敢展示自己。
3. 重陽節每年都過,如果用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如何過最合適
重陽節是自古以來廣為流傳下去的關鍵節日,一年一次的節日一定要過得有意義,在這兒,我依據我們這的風俗習慣,強烈推薦好多個有意義的主題活動。
4.吃重陽糕。重陽糕沒有確定的種類,在我們這一般便是那類一層層高的軟糕。在重陽節和家人一起嘗一嘗重陽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主題活動。
5.回家看看父母,陪她們用餐閑聊。這一我認為是最有意義的。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是守候父母的日子,因而,在重陽節,一定要回家看看父母,陪她們吃一頓熱乎乎的晚餐,餐後和她們一起聊些生活中。平常很有可能由於忙沒法守候父母,借著這一節日,好好地填補一番。
4. 大家准備怎麼過老人節呢
我最近看上了菊花白酒,據說老人家都喜歡喝這種酒,我已經在網上買了,前幾天到貨的,外包裝非常精美,而且價格我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http://soucang..com/mlisdcm,菊花白酒配伍原理為:以菊花為主,養肝明目、疏風清熱;輔以枸杞等滋補肝腎;輔以人參等補氣健脾;以沉香之沉降後,諸葯補益之力歸於下元。
5. 重陽節應該怎麼過
1、給父母長輩物質和精神上的關懷
父母為兒女操勞,為社會奉獻,進入老年後理應得到社會和兒女的關心、尊敬和照顧。面對當下逐漸老齡化的社會背景,在倡導全社會敬老孝老的風尚時,我們更應注重給父母長輩物質和精神上的關懷,為老人營造更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2、登高健身、飲菊花酒
從傳統習俗中登高健身、飲菊花酒等延年益壽的行為方式,到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的「老人節」文化內涵,使得重陽節成為人生至關重要的日子,也讓重陽節有了更廣闊的傳承發展空間。
(5)老人節怎麼過擴展閱讀:
「重陽」之名稱由來
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
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
6. 老人節是什麼節日啊
重陽節。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重陽節活動
2018年10月16日,天津市河西區天塔街第二十屆「鄰居節」活動在天津濱湖劇院舉辦。圍繞「以德為鄰、共築美好生活」主題,進行了「最美好鄰居」「最美好樓門」頒獎。
17日,「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在天津市西青區文化中心舉行。天津市老年人大學學員表演的民樂合奏《採茶舞曲》、芭蕾舞《情系母親河》等,展示了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風采。
閔行顓橋桶蒸糕、崇明糕、松江葉榭軟糕、浙江新塍糕點……17日,「九九重陽·顓橋糕會」上海重陽民俗文化系列活動在閔行顓橋田園公園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突出「孝、樂、壽」三大主題,通過「大放光彩·秋風送爽行街巷」「家喻戶曉·又見花糕各處忙」等九大環節,營造尊老、孝老、敬老、助老的濃厚氛圍。
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湖光山色農庄,千餘名老人歡聚一堂,用一場「千叟宴」共度重陽節。老人們一邊吃著長壽面,一邊欣賞精彩的文藝表演。活動現場,來自各行業的志願者還為老人開展義診、免費理發、贈送書畫等敬老活動。這已經是該農庄連續10年舉辦「千叟宴」。
7. 重陽節怎麼過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重陽節又叫「登高節」。老年人在家也不上班, 沒有被納入法定假期,所以不放假。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可以登高、上墳祭祖、賞菊、吃糍粑、重陽糕、焙果、飲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在家陪老人,或帶老人外出玩。為紀念逝去的人。今又重陽,歲歲重陽,遍地黃花分外香。重陽了,讓打工兄弟姐妹、學生給家裡的老人去一個電話,是告訴他們時刻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從而讓自己永遠帶上一顆感恩的心走向未來的人生。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8. 四川成都10位百歲老人歡聚重陽節,老人們是如何度過這個節日的
引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這個節日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在古代,它是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表現形式。不過隨著朝代的發展,這個節日也傳承至今,意義也是非常深遠的。四川成都10位百歲老人歡聚重陽節,那麼老人們是如何度過這個節日的呢?
重陽佳節的兩大重要主題是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在這一天有很多的志願者也會去一些養老院看望老人,和他們聊聊天,這種公益活動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畢竟重陽節的歷史非常悠久,能夠傳承至今,它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大家也都對它比較重視。
9. 重陽節怎麼過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在這一天寫的。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重陽糕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不盡相同。。請參考網路。。。
希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