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及措施有哪些
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而導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損失。
解決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的措施:
1、便捷服務
救助服務,不用撥電話就可以享受及時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裝一個呼叫器,輕輕按下按鍵,大病小災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同時還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務。
2、愛老活動
減輕政府負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尊老敬老為己任,傳播愛老美德,服務老齡化社會,是企業公民積極奉獻愛心的契機。
也是構建企業和政府關系的良好健康渠道,通過企業向社區老人捐贈援通一按靈,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得到全面的居家養老安全保障。
(1)如何解決空巢老人問題擴展閱讀:
「空巢老人」使現有的養老體系面臨三大挑戰:
1、生活保障
主要是經濟方面,尤其是農村地區老人的養老問題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期的任務,目前的新農保水平還太低。
2、日常照料服務
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服務,是當前應對老齡化的核心問題。目前的老年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既缺乏專業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專業的護理員。
3、精神慰藉
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務員,專業的心理從業人員較少。在不少專家看來,受到沖擊最為嚴重的正是作為養老最基礎的家庭層面。
Ⅱ 如何解決空巢老人問題
1、社區設置服務點解決看病難
社區可以成立一些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解決空巢老人看病難的問題。在社區臨近建立空巢老人聯絡人,聯絡人一般可以是空巢長者的鄰居、近親等。一旦空巢老人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由聯絡人負責陪伴老人去看病,觀察老人的身體情況,一旦發現老人有異常就會聯系社區居委會。
2、鄰里互助解決生活難
空巢老人生活孤單,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解決,比如買菜、煮飯、清潔等各種生活瑣事。有些老人行動上有所不便,有些事情無法自己完成。這時可以由一些臨近的住戶提供一些精力,幫助空巢老人解決生活上的不便之處。
3、社區舉行活動彌補空巢老人心理空虛
針對空巢老人提供各種趣味活動,以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開展一些老年人圍棋班、老年人電腦班、老年人舞蹈班等興趣課堂,吸引老人參加。讓老人在參加課堂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交流來緩解心裡的空虛,排解精神上的寂寞。在課堂上教授老人知識時,要注意老人的記憶力不好,對待這種情況是要耐心細心的反復教導,以免傷害老人的自尊心。
4、子女多加關愛,盡量不讓老人空巢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們應該多花點時間,關心自家老人的生理和心理情況,盡量不要讓老人「被空巢」。
老來難,老來難,少年莫把老人嫌。杜牧的一首《老來難》,訴盡年老之苦。每個人都會有年老不濟的時候,對老人還是要多多付出一些關愛。
Ⅲ 如何解決空巢老人家庭養老問題
無論是空巢老人還是獨居老人都存在養老問題。
養老問題已日益重專要,無論是城裡屬還是農村,有一個最佳方案可以滿足各個家庭父母子女的內心需求,對大家來說也比較能接受。
建議在社區建托老所,如果有托老所,養老就不是問題。
人的一生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單位這些社會平台,唯獨老年人缺少托老所。
有人說有養老院,對大多數人來說經濟條件達不到,離家遠,兒女探望不方便,老人身體不好還是要請假照顧。
在居住區建托老所的好處:
1,健康的老人每天來去自由,有活動交流的場所,解決孤獨寂寞;
2,對於身體不好或空巢的老人,可以寄宿在托老所,有專業的醫務人員和護工;
3,老人上托老所可以去自己居住區的,身體不好的也可以去兒女居住區的,這樣兒女放心,工作不受影響,探視方便;
4,創造大量的服務就業崗位。
最後需要我們共同呼籲,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需求,巨大的市場,有資源有資本的投資進來,希望政府部門從政策方面提供配套支持,比如基建配套,對社會發展養老事業也是貢獻,因為誰都有父母,誰都會老去。希望老人都有尊嚴的老去。
Ⅳ 空巢老人的問題怎樣解決
人老了,能做什麼?人老了還有什麼用?人老了,誰來管?」蕪湖怡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化為您解決這一塊,這幾乎成了近年來很多老年人所擔心的問題,特別是女兒在外的老年人,更是如此。養老成為社會性的大問題,「養老金」備受關注,「空巢老人」的問題逐漸成為我國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之一。
在今年兩會期間,有關機構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發現。88.2%的人表示自己為父母的養老問題擔憂。84.5%的人坦言將來養老的預期已經影響自己的職業選擇。很多人覺得養老其實是養老金的問題,但是社會保障日漸完善,養老問題已經從錢財轉向了別的方面,不久前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一份提案稱,中國正經歷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進程。
就在這種情況下,智慧養老伴隨著智慧城市憑空出現,成為現今老年「養老」的主流之一。
「智慧養老」的概念
智慧養老的概念就是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智能化的開展養老服務。實際上,智慧養老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感測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監控狀態。其核心在於用先進的管理和信息技術,比如感測網、3G移動通訊、雲計算、WEB服務、智能數據處理等IT手段,從而將老人、政府、社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等緊密聯系起來。
在北京昌平區某老年公寓的700多位老人,將首先體驗到智能的養老服務。NEC向該養老機構提供的智能養老信息管理系統採用了NEC的平板電腦、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等。其中平板電腦設備廣泛運用到老年公寓的各個管理層面,並為老年人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平板電腦,即可進行訂餐、預約服務等。醫護人員還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通過無線網路將老人病歷信息、病程醫囑、病情觀察信息等,在房間的床頭集中匯總展示,實現移動的醫護保健。
目前,整個系統運行正常。據該養老負責人透露,將在明年研發和部署養老院老人一卡通系統,即每一位老人入住時領取「一卡通」,可以在查詢機上輕松獲取老年公寓里的服務導航、園內消費記錄、賬號信息等。同時,「一卡通」內將植入RFID晶元,所以還兼具門禁、定位以及緊急呼叫等功能,當老人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通過隨身攜帶「一卡通」隨時進行服務請求呼叫,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後台追蹤,實時獲知其位置信息。
今後,還將考慮應用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面部識別技術、利用動作認證技術的意外報警服務、應用雲計算的居家老人護理服務等,並推廣到其他養老機構,這將對老年公寓的智慧管理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老年公寓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和定製化的全方位服務的管理監管工具,從而推動中國的養老行業更加規范與標准化。
Ⅳ 什麼是空巢老人 怎樣解決空巢老人問題
這位知友,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獨居中老年人。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經濟的發展導致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症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症。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的不斷加深,空巢老人問題越顯突出。針對空巢老人問題,政府制定了一些方針政策來關愛空巢老人。社會各界也為解決空巢老人問題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確實在空巢老人問題上能夠有針對性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空巢老人度過一個安逸充實的晚年生活。關愛空巢老人,就是關愛未來的自己。也祝我們所有的老年朋友晚年幸福安康!
Ⅵ 農村空巢老人大多內心很空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應盡快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險體系並完善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農村老年醫療保障制度,切實滿足農村老人的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需求。不過農村的養老依舊成為了一個大問題。即使國家的政策給農村越來越好,不過兒女們還是不願意給父母們養老。因為農村人的思想觀念是非常重的,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到自己老了還要照顧自己。他們也不願意給孩子們太多的壓力,只希望他們能在外面好好地工作就夠了。
為「空巢老人」養老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這是別的國家在解決老年人生活的一種好方法,我們國家也可以借鑒一下,不知是否能達到老年人的理想生活。同時要積極探索以家庭為核心,以村、社區為依託,從城市向農村輻射,為居住在家的農村「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衛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養老服務。
老年朋友首先要意識到,子女「離巢」是家庭發展的必然趨勢。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從父母身邊獨立出去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哺育自己的後代,是子女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長大了,事事處處都離不開父母,長期與父母住在一起,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現。所以,老年人應該為子女的「離巢」而感到高興。
Ⅶ 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及措施是什麼
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而導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損失。
解決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的措施:
1、便捷服務
救助服務,不用撥電話就可以享受及時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裝一個呼叫器,輕輕按下按鍵,大病小災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同時還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務。
2、愛老活動
減輕政府負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尊老敬老為己任,傳播愛老美德,服務老齡化社會,是企業公民積極奉獻愛心的契機。
也是構建企業和政府關系的良好健康渠道,通過企業向社區老人捐贈援通一按靈,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得到全面的居家養老安全保障。
多關愛老人:
1、老人要從思想上擺脫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建立新型家庭關系。
減輕對子女的心理依戀。要盡早將家庭關系的重心由縱向關系(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轉向橫向關系(夫妻關系)。適當減少對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對子女回報父母的期望值。特別是子女到了「離巢」的年齡,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逐步減少對子女的依戀狀態。
2、老人要及時地充實新的生活內容,盡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養興趣愛好,建立新的人際關系,調整生活方式,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公益性勞動等。
3、兒女應加強對老人的「精神贍養」,常回家看看。
兒女應該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體貼父母的習慣,即使 「離巢」,也要增加與父母的聯系和往來的次數,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綜合征的發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鎮的子女,與父母房子的距離不要太遠。
對於身在異地的子女,除了託人照顧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對父母的精神贍養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緒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應經常與父母通過電話進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Ⅷ 面對空巢老人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緩解
空巢老人可以養些貓或狗之類的寵物,也可以到敬老院安度晚年或者雇個保姆照顧好自己。
Ⅸ 應該怎樣多渠道解決空巢老人問題
「空巢老人」的話題,總能觸動兒女內心的柔軟,因為總有做得不夠的地方。2萬名網友參與了一項名為「空巢父母看病」的網路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生病時,有七成是自己去醫院;兩成不去醫院,在家「硬扛」;僅有一成會在子女的陪伴下前去看病。
「空巢」現象實屬必然,但並不意味就可以「無為」。目前,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並且倡議「常回家看看」,給解決空巢老人問題注入了外在動力,但這遠遠不夠。無論是對離家千里的遊子,還是對同處一城的子女,其實都很難通過法律政策和道德層面的倡導,讓他們回到老年父母身邊,提供情感贍養和日常陪伴。社會問題不可能完全交給個人來解決,除了勸導子女承擔責任,讓更多家庭恢復養老功能,還要通過各種辦法,動員政府、社會和企業等多元主體參與養老事業,多渠道解決空巢老人問題。比如,大力發展專業養老機構、養老產業企業、提供養老助老服務的社會組織;積極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鼓勵發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互聯網+養老+醫療,化解異地、遠程養老就醫難題,等等。當然,老人的觀念也須作出適當轉變,要把生活和精神情感的重心從子女身上移回自己的身上,找到晚年之樂,走出孤獨悲情,擺脫空巢之苦。
來源:南方日報
Ⅹ 空巢老人在孤獨中,尊嚴也會喪失干凈,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孤獨問題
我認為可以由公益性的相關部門,在社區或村區建一個全天候的老年人託管所。是老年人娛樂集聚的活動場所,沒置麻將,朴克,檯球等以及圖書閱覽和影視放映室。並設有醫護服務性人員24小時託管免費服務,照顧老人。空巢老人自願付費吃飯和住宿,也可以白天集聚活動,晚上回巢居住,即方便又靈活。
而且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需要做好頂層設計,首先在全國搞一次大的老年人普查。摸清我國到底有多少老年人,其中失獨老人是重點。然後抽查有多少願意跟親屬養老生活,有多少老人願意在敬老院養老生活。有了這個基礎,中央就心中有數,一是規劃建設好養老院,二是把養老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綜合目標考核,三是把各級敬老院辦成公益事業,不能搞成經營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