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繳養老保險是多少 養老保險公司交多少
根據法律中的規定,一般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應該按照員工個人工資總額的8%繳納,單位按照員工個人工資總額的20%繳納。沒有工作單位想要繳納養老保險的,以上氏返轎一年市職工平均工資的60%至300%作為繳費技術,按照繳費技術的20.6%繳納。❷ 個體養老金如何計算
1、養老金的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肢老歷或非因工緻殘歷搜,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2、個體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個體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全省上一年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16%。業主的養老保險費全部由本人繳納。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費由本人繳納8%,業主為其繳納8%。個體從業人員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繳費滿15年的,同各類企業職工退休一樣,按月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全省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帳戶養老金標准為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繳費不滿15年的,將個人帳戶儲存額(含利息)一次性發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個體戶參加社保按企業職工參保。
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的。
領取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金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60歲139,55歲170,50歲195。
城鎮居民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符合領取條件的,支付終身。
含兄統籌基金全部由財政投入,實行定期撥付,用於支付參保人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支付完畢後繼續支付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所需資金除中央、省財政補貼外,其餘部分由市、區財政各分擔50%。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相同。
❸ 個體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
每月能夠領到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只有51.79元,四捨五入是52元吧。 由此得出,個體戶每年繳納6000元的話,如果退休時的前一年當地月平均工資為9000元,那麼每月領到的退休金是1064.5元。養老金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基礎養老金是老年人在退休之後享受晚年的時候,國家為其提供的一個重要的生活保障,勞動者在滿足養老金的領取條件後,就可以享受基礎養老金的領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❹ 個體戶養老保險交了15年交了30萬可以拿多少錢
3000左右
靈活就業的參保人交15年,個人賬戶30萬,60歲退休可以領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