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異地養老轉入金額是什麼

異地養老轉入金額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17 05:57:31

養老保險異地轉移及補交問題

首先,原則是可以斷交社保的,補交沒有強制性的。
當然有的地區需要補交之後才可以轉移或續交。
你只能按當地政策辦理。
其次,你可以轉移社保之後續交。
不過,現目前政策只能轉移養老保險,而醫保只能在參保地使用。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預計今年7月,國家將施行醫保的異地轉移了。
國家政策,從2010年1月1日開始,養老保險不允許退保,只能轉移關系。
所有手續需要45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在跨省就業時隨同轉移;
在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同時,還轉移部分單位繳費的12%,其金額是單位交納金額的60%;
參保人員在各地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對農民工一視同仁。
為避免參保人員因辦理轉續關系而在兩地往返奔波,暫行辦法規定了統一的辦理流程: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由社保經辦機構發給參保繳費憑證;
在新就業地參保,只需提出轉續關系的書面申請,轉入和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協調辦理審核、確認和跨地區轉續手續。
國家將建立全國統一的社保機構信息庫和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發行全國通用的社會保障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社保顯示異地轉入是什麼意思

法律主觀:

社保可以異地轉移。社保轉移分為省內轉移和跨省轉移。具體如下:
1、省內轉移的,只能轉悄猛移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裡面培槐的金額和繳納年限。
2、跨省轉移的,則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啟中橋金額和繳納年限。養老保險的個人部分會全部轉移,統籌部分會轉移繳納基數的12%,也就是繳納部分的60%。

⑶ 退休後養老金異地轉移

法律主觀
異地養老保險怎啟旅兄么轉?異地養老保險如何轉?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案例】當職工離開東莞到異地工作或回家鄉就業時,可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手續。不同的情況,具體的異地養老保險轉移辦理方法是不一樣的。A.根據國家的規定,可以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金額和單位繳鎮前交的(繳費基數的12%)金額轉移到新工作地或家鄉。其中,轉移的個人賬戶部分與轉入地的個人賬戶合並計算,單位繳費部分則記入轉入地的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此外,未達退休年齡回老家後也可在當地以靈活就業人員名義繼續繳費直到滿足領取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條件。B.如果在家鄉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不能再繼續參加職保,但又不想將在東莞參加的職保並入新農保的人員,根據國家的相關法規,戶籍人員在戶籍所在地均可以用靈活就業人員名義繳費,所以這部分人員可以在回老家後以靈活就業人員名義繼續繳費參保直到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個悄襲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二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第三條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由原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隨同轉移到新參保地。

⑷ 養老保險轉移後怎麼算基數

如果職工就業或者居住地存在變動的,那麼職工就需要辦理養老保險跨省市轉移了,只有這樣才能夠正常繳費。因此接下來將由為您介紹關於養老保險轉移後怎麼算基數及其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一、養老保險轉移後怎麼算基數
養老保險跨省市轉移後或或退休時,繳費基數及繳費指數具體怎樣認定?
絕大多數地區的處理辦法是以轉入地標准為准。少數地區以養老保險繳費憑證,繳費明細認定為准。
如果轉出地繳費基數、繳費指數低於轉入地的繳費標准下限,則按轉入地的最低繳費基數、啟信繳費指數計算,不用補繳。
如果轉出地繳費基數、繳費指數高於轉入地的繳費上限,則按轉入地的最高繳費基數、繳費指數計算,超出費用不退。
如果轉出地的繳費基數、繳費指數,介於轉入地繳費標准、、繳費指數的下限和上限之間,則參照轉入地標准,按實際繳費金額計算。
也有一小部分地區,是以轉出地養老保險繳費憑證上的轉出地的繳費指數、繳費指數計算。具體以轉入地的相關政策文件為准。
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異地轉移後,從高基數數到低基數、繳費指數是不會退費的。從低基數、低繳費指數到高基數,高繳費指數也不用補費。
二、養老保險的轉移程序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鬧塵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三、養老保險斷交的後果是什麼
養老保險中斷時,職工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儲存額都將受到影響。一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停止向職工個人賬戶記賬,二是職工個人賬戶儲存金額減少。這些將直接導致職工個人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降低。
養老保險中斷越長虧損越多養老保液旁禪險一旦產生了中斷現象,會嚴重影響將來養老金的領取,中斷的時間越長虧損的養老金越大。
(1)中斷期間不計算工齡,將來會虧損工齡工資;
(2)中斷期間沒有個人賬戶金的進入,將來造成個人賬戶金減少,計算養老金時會有一定的虧損;
(3)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會將一生所中斷的時間累加,累計中斷12個月就會前推一年計算養老金。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養老保險跨省市轉移後或或退休時,絕大多數地區的處理辦法是以轉入地標准為准。

⑸ 養老保險異地轉移金額

1、目前政策下,社保異地轉移,僅城鎮戶口,養老保險可向戶口地轉移,其它險種不可轉。醫保存摺里的錢在當地消費完,失業保險符合領取的,可以申請領取,否則放棄。
如果所在省份還沒實現養老保險自由轉移的話,目前政策,社保異地(跨省、跨地區)轉移,僅養老保險可向戶口地轉,而且只轉個人賬戶金額,公司交的不能轉,同時還需要是城鎮戶口。農戶不能轉,可按規定退保。
2、符合轉移條件的,先去戶口地社保機構開戶,開具接受函及獲銷此取相關社保轉移資料(當地社保機構名稱、開戶行名稱以及賬號等),再到轉出地社保中心辦理轉出手續,將應轉基金劃入轉入地社保中心開戶銀行賬號。然後回戶口地辦理轉入。即使暫時不能轉的,就先放著,養老保險不會作廢的,可以等新社保政策出台後,再按規定轉移,以後轉移肯定會更容易的
現行辦法,養老保險只轉移個人賬戶金額,不轉移統籌基金,也就是說公司交的不能轉,繳費年限合並計算。新辦法規定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要再按本人繳費工資的一定比例轉移統籌資金。
現在社保還沒實現全國歷搜統籌,因此,異地(跨省、跨地區)轉移非常困難,國家正在研究解決社保轉移問題,新政策出台後,轉移接續會更加容易。
現在社保還沒實現全國統籌,因此,異地(跨省、跨地區)轉移非常困難。目前政策下,社保異地轉移,僅養老保險可向戶口地轉移,而且只轉個人賬戶金額,公司交的不能轉,同時還需是城鎮戶口。
繳費時間重復了,是否還可以轉移合並,需要咨詢兩地虧爛迅社保明確,就算可以合並,重復的交費時間也不能累計,只能算一個地方的,只能累計個人帳戶部分的錢。
養老保險實現省內自由轉移是早晚的事,不過現在還只是少數省份,如廣東、江蘇等省份。具體可咨詢當地社保部門,以確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養老保險異地轉移最新政策規定

法律主觀:

社保轉移是指在對於參保人員跨統籌區域流動就業的,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這一過程。社保轉移需要走三個流程,參保人只要申請即可,剩下的工作將由兩地社保部門進行對接轉移。養老保險轉移需要的材料有:1、申請表。2、繳費職工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3、《職工養老保險手冊》。4、繳費職工的參加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等相關信息需要認定的,需出具繳費職工本人的《人事檔案》。5、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調動手續原件及復印件。6、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材料。

法律客觀:

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辦法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實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保證參保人員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順暢轉移接續。辦法適用於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異地轉移12%單位繳費,辦轉移不用到處跑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過去,參保人員跨地區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只轉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轉單位繳費。從實踐情況看,轉入地要承擔將來發放轉入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責任,完全不轉單位繳費,長期支付的資金壓力較大。綜合考慮轉入地與轉出地、當期與長遠的資金平衡關系,辦法規定,參保人員跨省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轉移12%的單位繳費。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單位費率為工資基數的20%,少部分地區低於20%.這樣規定,單位繳費的大部分隨跨省流動就業轉給了轉入地,減輕了轉入地未來長期的資金支付壓力;單位繳費的少部分留給轉出地,用於確保當期的基本養老金支付。如果讓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自己往返不同地區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費時費力。辦法規定流動就業人員離開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要開具統一樣式的參保繳費憑證;到新就業地參保繳費後,只要提出轉移接續申請,所有手續都由相關兩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同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還公布了全國縣級以上所有社保經辦機構聯系方式信息,供相關人員查詢自己的參保繳費和轉移接續信息。明確領取待遇地,農民工無須再「退保」辦法按照「唯一性」原則,依次確定了相關地區的責任,即:參保人員戶籍所在地與最後參保地一致時,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當戶籍所在地與最後參保地不一致時,如果在最後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後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後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這樣有助於消除過去由於地區之間職責不清,個別轉出地和轉入地常有相互推諉的現象。總之,讓每一個繳費滿15年以上的參保人員都能在一個地方領到基本養老金。比如,一個江西的農民工,先後在福建、廣東、浙江的城鎮就業,參保繳費各5年。當他達到國家法定待遇領取年齡時,由於累計繳費年限滿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由於他在3地參保都不滿10年,就由他的戶籍所在地江西省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而世旦3地社保機構應按規定把相應的資金轉到江西省。但如果他在達到領取待遇條件之前,已把戶籍轉到了最後參保地浙江,那麼就由浙江省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其他兩省應按規定把相應的資金轉到浙江省。多地參保,養老金計算全國統一我國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一定系數計算,這對流動就業和穩定就業的勞動者都是一樣的,只要多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多,這部分養老金水平就高。對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即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與本地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對應計算其繳費工資指數,由此計算出本人指數化繳費工資,再與本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出平均值,作為計發其基礎養老金的基數;繳費滿15年發給基數的15%,轎賣多繳費1年多發1%.辦法堅持了這一計發辦法,只是進一步明確了流動就業人員在各參保地的各年度繳費工資要與最後搜帆擾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繳費工資指數。這既保證了全國政策的統一,又是一種相對簡便的方法。對回鄉後不再返城就業的農民工,辦法規定的總原則是,其在城鎮參保繳費的記錄和個人賬戶全部有效;如果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或以上,在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同城鎮職工一樣計發基本養老金;如果沒有滿足規定條件,也可以把城鎮參保的相關權益記錄和資金轉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總之是不讓他們已有的權益受損。但鑒於新農保制度剛剛開始試點,有關農民工養老保險在城鄉間的具體銜接政策,國家將另行研究制訂。

⑺ 異地養老保險轉入深圳如何算

有很多參加工作比較早,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朋友們,都很關心自己的養老保險從外地轉入深圳後,視同繳費年限的月繳費指數是怎麼計算的問題,聽說有的月繳費指數是1,有的只給算0.4,那麼怎麼知道自己的應該算多少呢?
一、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什麼是視同繳費年限:
在我們國家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時曾經在國有或者縣級以上的集體所有制單位工作過的固定職工,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有依照國家規定計算的工作經歷,也叫非實際繳費年限。
這一部分工作年限因為社保系統沒有繳費記錄,且情況比較復雜,只能通過審核工作檔案來認定,這就是「視同繳費年限」。
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未向當地社保機構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職工,未繳費期間不會計算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
深圳市從1992年8月裂慶1日起的繳費年限都是「實際繳費年限",這種情況社保網站都有實際繳費的明細記錄,不需要認定;而1992年7月31日前的繳費年限則需要通過檔案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其它各地的視同繳費年限算到哪一年止,取決於當地實施實際繳費養老保險制度開始的時間,比如,有些地方是從1995年才開始有實際繳費的,那麼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只要檔案里有詳實的工作記錄,在辦理退休前,就可以帶檔案去社保局提前審核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由社保局依據職工本人檔案記載、相關文件規定的應繳費起始時間以及轉出地社保機構做出的記載等給予確認。
二、外地轉入深圳視同繳費年限的月繳費指數,計算方式分兩種情況:
1、調入人員:
如果是經過相關部門批准調入深圳市的參保人員,以及安置到深圳市的退役軍人和部隊在編職工,他們參蠢游加工作至1992年7月31日前的養老保險年限的月繳費指數均按照1計算。
2、非調入人員:
不是調入而是通過其它途徑,比如通過購房入戶、隨遷入戶等方式將社保轉入深圳市的參保人員,轉入的1992年7月31日前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月繳費指數按0.4計算。
說明:因為各地實施實際繳費肆檔握養老保險的時間不同,我們在此僅列深圳實施的時間,有從外地轉入深圳視同繳費年限的,以原社保地實施時間和檔案工作記錄為准,不用擔心)。
三、在深圳辦理退休,退休金一定更高嗎?
答案當然是:不一定。
那些參加工作時間比較早,視同繳費年限比較久的朋友,如果不是通過調入方式轉入深圳,則有可能在原繳費地養老保險月繳費指數計算的比較高,比如1左右,而遷入深圳後只能以0.4計算,這樣就很不劃算了。
但如果是調入,或者視同繳費年限很短,比如只有一兩年,這種情況就影響不大。
還有些朋友在原參保地繳費指數一直比較高,但到深圳後單位只給照最低工資繳納,比如目前以最低工資2360元繳納,月繳費指數只有0.23,同時原參保地繳納年限超過了深圳的參保年限,這種情況也是大概率在原參保地辦理退休,退休金更高一些。

⑻ 社保異地轉移金額怎麼算2016

社保轉移是連同金額一起轉移的。

社會保險轉移襪者流程:

  1. 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 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舉好野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正喊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 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 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⑼ 異地轉移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怎麼辦理辦理流程是什麼詳解

異地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轉移其實比較簡單,就是拿著身份證復印件,最好是身份證原件去原來繳納社保的社保局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轉出,當場會給你兩張轉出單子,然後拿著這兩張轉出單,到現在繳納社保的社保局,帶著這兩張單子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去辦理轉入就行。

⑽ 養老保險異地轉移/轉入比例

養老保險轉移時的資金轉移是有明確規定的,涉及到1998.01.01前後的問題: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第四條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後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閱讀全文

與異地養老轉入金額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昌市西湖區老年大學怎樣報名 瀏覽:878
60歲畸胎瘤 瀏覽:790
利隆養生桶什麼時候不能用 瀏覽:949
張家口老年大學報名網站 瀏覽:317
為什麼接受父母的債務 瀏覽:797
2017年的養老金上調 瀏覽:766
天津繳過社保在北京退休年齡 瀏覽:959
延吉有幾所老年大學 瀏覽:835
60歲老年人吃阿膠好嗎 瀏覽:475
內蒙古社保退休最低工資 瀏覽:648
5000米70歲世界紀錄 瀏覽:237
浦江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36
1996年重陽節1021 瀏覽:824
華陽哪裡可以辦駕照體檢報告 瀏覽:826
天下之子如何感謝父母 瀏覽:131
女自己交保險退休年齡 瀏覽:491
方正縣老年大學開學典禮 瀏覽:855
廠里的老人養老金怎麼領 瀏覽:661
泰安自助繳納養老保險多少錢每月 瀏覽:541
福清養老保險哪個銀行好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