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生孩子有報銷
你好!個人(自由職業者)性質繳納社會保險,只能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項,沒有生育保險這一項,所以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生孩子是不能報銷的。
除非,你繳納的是居民醫保,生小孩可以報銷少量的費用。
居民醫保生小孩費用報銷程序:本人或家屬攜帶准生證、結婚證、本人醫療證、身份證到社保局醫療股申報,在其醫療保險待遇有效期內,並且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在范圍內定點聯網醫院住院即可申報;如不在范圍內住院,需經過審核是否符合縣外住院條件,如符合即可申報;符合申報條件後,在社保局醫療股領取居民住院申報表,由所在社區簽字蓋章後,由社保局醫療股簽字蓋章生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假如不需要孩子幫自己養老,那生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生孩子不是為了養老,但是當自己老了孩子絕對是自己最強大的「靠山」。
孩子是夫妻間愛情的結晶這一點毋庸置疑,生孩子是因為自己想要孩子,自己喜歡孩子而生下她(他),並不是把孩子當成自己與愛人未來養老的工具。只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關愛孩子,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將來孩子必會「善孝」父母。
在20世紀50年代及之前的老人家庭大部分為多子家庭,多生孩子的目的首先是響應國家號召,為了國家未來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老人不會過多去想贍養問題,因為養兒防老的觀念深植於20世紀60年代及之前老人的腦海中。多子家庭贍養老人的壓力相對獨生子女家庭要小很多,老人可以由兒女們輪流照護,如果聘請養老護理員或是入住養老機構也可以分攤費用。
20世紀70後和80後群體大多為獨生子女家庭,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在工作及個人生活的雙重壓力下兒女已經自顧不暇,照護父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隨著中國老齡化和少子化對養老結構的影響,部分老人已經開始放棄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
我今年46歲,我父母屬於「開明老人」,父母曾經很鄭重地對我說:以後行動不便時聘請住家養老護理員或是入住養老機構。
但是作為兒女無論父母怎麼說,我們都應該盡早為贍養父母做准備,我把自己贍養父母的計劃分享給大家,歡迎評論讓我們一起為父母有一個幸福晚年出一份力。
第一,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兒女的依賴感會越來越強烈,兒女18歲之前聽父母的;父母70歲之後聽兒女的。要想讓父母聽自己的建議除了在父母心中確立信任,更重要的是經常和父母溝通給父母灌輸利於老人養老的知識和養老理念。
第二,保障父母的健康,每年帶父母做一次體檢,費用大概1200元左右。為父母購買當地政府推行的「惠民保」價格低保障全,根據父母身體情況選擇商業保險,我給父母買了老年意外險和防癌險。
第三,減少父母的體力勞動,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尤其是鈣流失和肌肉流失都會影響父母的行動,問題嚴重時老人可能跌倒。可以給父母聘請小時工、家政等。
第四,常回家探望父母,就算因為工作原因不能經常回家,偶爾和父母視頻老人也會非常開心。
第五,關注養老話題,提前為父母儲備贍養資金,父母的贍養儲備占我收入的1/4。提前為父母考察養老社區或養老機構,我的目標是10000/月起的養老社區或養老機構。
我之所以看重養老社區或養老機構,主要原因是父母能自理或半自理時可以由兒女護理,但是父母失能失智時就需要專業的養老護理員對老人進行照護。
❸ 養老保險生孩子可以報銷嗎
生孩子時住院的費用,可以報醫保,直接用醫保卡實時結算。生孩子的費用包括正常生育分娩住院費和計劃生育手術費。住院分娩醫療費用,由社保卡直接網路結算。通常醫院會在產婦辦理住院手續的時候,留下社保卡,生育服務證,會在自動在結帳的時候劃走報磨悶敬銷費用部分。醫保住院費報銷比例。1、城鎮職工:1級醫院是90%,2級醫院是80%,3級醫院是70%。2、城鎮居民:報銷比例是65%。3、合作醫療:1級醫院是27%,2級醫院是50%,3級醫院是60-70%。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九條參瞎慎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罩鍵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