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保險模式
「醫養結合」是指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將護老中心和老年醫院相結合,將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既包括傳統的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老年文化服務,更重要的是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什麼意思
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即集醫療、養生、養老為一體並整合了產品和服務,也就是「醫養結合」,覆蓋了生命全周期的完整系統。
「醫養結合」就是把專業的醫療技術檢查和先進設備與康復訓練、日常學習、日常飲食、生活養老等專業相融合。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邊醫邊養、綜合治療。
從技術上盡可能的實現疾病轉歸,病人的各項功能得到保持或恢復,其中,「醫」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識別、必要的檢查、治療、康復訓練,包括有關疾病轉歸、評估觀察、有關檢查、功能康復、診療護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預以及臨終關懷等醫療技術上的服務。
「養」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護理、用葯和安全、日常飲食照護、功能訓練、日常學習、日常活動、危重生命體征、身體狀況分析、體重營養定期監測等服務。
利用「醫養學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就是把大病早期識別干預、大病早期康復訓練、日常生活、養護療養、日常學習、護理等綜為一科。醫養結合是人類醫療改革創新中的重點康復工程,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醫療改革新模式。
(2)養老醫養結合怎麼結合擴展閱讀:
2016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民政部發布了《關於確定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的通知》,於9月發布了《關於確定第二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的通知》;
文中確定了以北京市東城區等50個市(區)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以北京市朝陽區等40個市(區)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
並明確了試點單位應盡快建立相關機制,全面落實醫養結合工作重點任務,確保試點取得積極進展,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叄』 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服務形式有哪些
一是機構醫養模式。按照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主次不同,又分為三種類型。「養中有醫」 型:以養老機構為載體,內設醫療機構,如紅花崗一鑫老年養護院,赤水正康老年護理院;「醫中有養」 型:以醫療機構為載體,開展養老服務,如遵義康復醫院、赤水市同仁養護中心;「醫養融合」型: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共為載體,開展醫療康養,如匯川區板橋鎮衛生院、匯川區上海宏天養老服務中心。
二是社區醫養模式。以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託,為老年人提供醫養護一體化服務,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葯養生保健和康復醫療融入健康養老。如上海路社區衛生服務,紅花崗中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通過與社區聯動,強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探索智慧養老。
三是商業醫養模式。依託我市便利交通,氣溫宜人,旅遊資源富集,生態環境優良,醫療衛生配套設施完善,旅遊避暑與養生產業結合。如赤水市天鵝堡康養中心、匯川溫泉康養城,力帆婁山棲谷養身度假區等吸引了重慶、成都廣大老年朋友前來度假養生。
『肆』 如何實現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精準化
醫養結合就是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的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
利用「醫養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以客戶「從出生到死亡」為全周期,集醫療、健康、養生、養老等為一體的雲存儲動態健康檔案,把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首要位置,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首先,以老人健康檔案CRM為核心。養老機構可以對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採用會員制管理,CRM系統中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模塊能夠自動分析客戶價值,將老人劃分成高價值客戶、中價值客戶和低價值客戶。
對於高價值客戶,養老機構可以通過老人電子健康檔案,主動了解他們的養老需求和偏好,如果老人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話,滿足老年人從入住到退住一個完整的流程管理,包括咨詢預約、登記入住、評估管理、費用繳納、檔案建立、護理實施、護理記錄、老年人請假、登記退住等功能,還實現了通過移動端與家屬進行親情互動,提高老人對養老機構內養老的優質體驗。如果老人不願意在養老機構內養老,養老機構可以通過居家養老管理系統,為社區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及精神慰藉等服務。養老機構必須持續不斷地向他們提供超預期的價值,對他們設計和實施個性化甚至是一對一的客戶保持策略,千方百計地保持高價值客戶,決不能讓他們轉向競爭對手。
對於中低價值客戶,養老機構可以通過微信APP、電話等方式定期回訪他們,詢問他們對養老服務的要求,把主動權把握在養老機構手中,通過不斷地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有價值的信息、人性化的關懷甚至個性化的養老方案等,讓客戶持續滿意,贏得他們對養老機構的高度信任和忠誠,不斷地引導,直至他們主動轉化成「高價值客戶」。
其次,以醫養結合健康管理為主線。醫養結合管理系統為養老機構提供醫護工作站、葯房管理、EMR管理系統、體檢管理系統、理療管理系統和評估系統。結合EHR健康檔案系統,實現全面的長者健康檔案管理,全結構化的電子病歷系統,提供全面、方便的醫護系統,極大提高了養老機構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為更好的服務長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包括醫囑管理、醫囑查詢、EMR電子病歷、護囑管理、醫囑查對、醫囑執行、退葯申請、記賬管理、外出登記、排班管理,請假管理、護理記錄、理療執行等模塊。此外,通過健康檢測設備、可穿戴設備遠程監測並上傳健康數據,形成健康檔案,系統以圖表形式簡潔明了的展示健康數據變化情況,從而為長者及家屬提供入住和護理健康等信息依據。
最後,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為創新點。養老健康管理雲是利用信息化技術,為養老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做技術支柱,實現養老機構的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的合理配合,使得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健康管理服務。全面保證養老機構各項運營數據和老年人數據的安全採集,安全傳輸,安全存儲,海量數據與分析,快速檢索與分析的數據管理平台,與合作的醫療健康機構對老人健康信息數據的共享與實時管理,真正為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
『伍』 我國醫養結合的模式有哪些
我國醫養結合的模式有醫療機構拓展養老服務模式、養老機構增設醫療服務模式、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模式、醫療機構與社區家庭合作模式。
1、醫療機構拓展養老服務模式
醫療機構拓展養老服務模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規模較小、醫療水平相對較低而空床率相對較高的醫療機構,通過拓展養老服務功能實現醫養結合,逐步向康復醫院或護理醫院轉變。這類方式解決了相當一部分慢性病老年人拖佔床位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型綜合醫院人滿為患的壓力。
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一般由政府和企業聯合組建,委託專業團隊進行管理,設有健康門診、葯房、康復室、心彩超等,並配備大型綜合性醫院專家出診,免費為社區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指導。一些社區還通過推行家庭醫生制度,為社區內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陸』 隨著社會老年化,怎樣才能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
首先是提高醫療養老服務能力。有關機構開展居家社區醫療養老服務,必須嚴格執行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准,為境內老年人提供專業、規范、安全的醫療養老服務。轄區,確保醫養結合。服務質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要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治等服務,進一步落實老年家庭醫生承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然後是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確保所有人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老齡化的快速發展需要全面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因此,伴隨老齡化的健康養老和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將為國民經濟提供新的機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