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治老年痴呆症的穴位

治老年痴呆症的穴位

发布时间:2023-06-08 22:00:19

1. 经常捏两耳,按两穴,真的能预防老年痴呆吗为什么呢

但能使人体疾病的不适感减轻或消退,还能改善面部和耳部的血液循环,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情绪高涨,疲惫一扫而空,使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耳穴与大脑和面颊密切相关,经常揉捏耳垂,可美化面部,醒脑防痴。方法。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捏拉左右耳垂,揉搓穴位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没有作用。一般来说,按摩四神聪、百会等穴位可以帮助缓解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经常对穴位进行按摩还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平时多揉揉耳朵。预防老年痴呆医生指出,耳垂是耳朵的龙头部位,这个部位的耳穴与大脑和脸颊密切相关,经常揉搓耳垂可以醒神健脑。揉搓耳垂。拇指放在耳朵上。揉耳垂,可以美容,醒脑,防止痴呆。方法。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拉住左右耳垂,往下拉,来回拉,带动整个耳朵360度移动。

2. 捏耳,按两穴,真的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吗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以通过捏耳和刺激穴位的方法预防。人体表面有五脏六腑的经络穴位,通过刺激相应的经络血脉,可以调节相应器官的功能。肾脏始于耳朵,耳垂一带,是耳朵的头面区域。这个区域的耳穴与人的头部、脸颊有密切的关系,经常掐耳垂揉揉可以美容,还可以提神、预防老年痴呆。

综上所述,对所有老人来说,睡意越来越少,晚上睡得越来越晚,身体也越来越差。这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老人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老年人睡前1小时听柔和的音乐,喝一杯温牛奶,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帮助老年人及时入睡,防止大脑功能受损,预防老年痴呆症。

3. 怎样预防老年痴呆平常应该怎么做应该经常按揉哪些穴位呢

老年痴呆与饮食有着很密切关系,研究发现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食品对大脑机能有强化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可补充维生素B、C、E,防止营养不足引起的智能障碍。因此,日常饮食中,要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应该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品,忌营养摄入不足或维生素缺乏。

警惕过食烟酒



吸烟对脑内小动脉收缩狭窄,加速动脉硬化,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脑动脉硬化越严重,脑供血越不足,最终导致脑组织萎缩,痴呆。酒含有乙醇成分,少量饮用葡萄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有益,但饮酒量大时可严重损害大脑组织,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记忆力。

常按这几个穴位告别老年痴呆

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该穴有改善脑血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刺激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可以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刺激委中穴可直达脑府,使头脑清利,浑身舒爽。

4. 81岁名中医60年经验总结:每天这样动动手,远离中风、失眠、老年痴呆

穴位按摩是中医常见的 养生 方法之一,不用打针吃药,也能达到保健的目的,深受大家的欢迎。《 养生 堂》请到了全国首届名中医,针灸名医武连仲主任医师,武老年逾八旬,尤其擅长治疗脑病,有60年的脑病治疗经验。

他给我们介绍了几组简单的穴位,每天坚持按一按,可以辅助预防多种常见的脑病。

关元穴 —— 补肾健脑防痴呆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很多脑病可以从肾论治。老年痴呆中的文痴就和肾精亏损、脑海空虚有关,平时如果想预防老年痴呆,武老推荐可以常按关元穴。

关元穴和腹部的三阴经交汇,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具有补益的作用,常按有助于补肾强脑,缓解健忘、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取穴方法】肚脐下四指宽处即为关元穴。

【按摩方法】以关元穴为中心,双手重叠进行按揉,先顺时针画大圈揉100下,再逆时针画小圈揉100下,然后配合呼吸进行按压,呼气收腹,按压关元穴,吸气放松。

五心穴 —— 缓解顽固性失眠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失眠问题,武老常用五心穴来治疗。所谓五心就是人中穴、一对劳宫穴和一对涌泉穴,劳宫在手心、涌泉在足心、人中在人心(人中主中正平和,属于人心)。五心穴具有清心泻火、开窍醒神、平衡阴阳的作用。

【取穴方法】双手自然握拳,指尖接触手掌,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即为劳宫穴。

【按摩方法】人中穴:用指腹轻轻地按揉人中穴的上半部分10-15下;劳宫穴:用力握拳然后放松,重复30次,按压劳宫,也可以借助按摩棒、刮痧板来刺激劳宫穴;涌泉穴:用按摩棒等按压,也可以适当泡脚、足疗。

建议睡前做这套按摩,助眠效果更好。八个穴位 —— 升清降浊防中风脑中风前有些人是有先兆症状的,比如头晕、眩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四肢不灵活、手脚麻木、失眠等。有这些症状的人属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影响脑窍。

武老介绍了八个穴位,其中四个升清,四个降浊,可以辅助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升清】廉泉穴、曲池穴、足三里、复溜穴

【降浊】列缺穴、合谷穴、丰隆穴、太冲穴

【取穴方法和按摩方法】廉泉穴:喉结上缘凹陷处,指尖轻按5-7次曲池穴:屈肘后,肘横纹内侧顶点到肱骨外上髁中点,左右手各按30次列缺穴:腕横纹上1.5寸,左右手各按10-30次合谷穴:第二掌骨终点的桡侧缘,左右手各按30次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按20-30次丰隆穴:膝关节横纹到踝关节的正中间,按20-30次复溜穴: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按压20-30次太冲穴:足背拇指和次指指缝上1.5寸,按20-30次

按摩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每天按2-3组。

今日互动关元穴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常按有助于补肾健脑,这种说法对吗?

1、正确

2、错误

名医三组 养生 穴,预防常见脑病

每天动手按一按,健脑养身

您也赶紧试一试吧

看完别忘了转发给朋友们,传递 健康

(养身厨房)

5. 老年痴呆按摩手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手上有很多穴位,可以刺激大脑的血液循环,所以很多手指操以及手操都是很有帮助的。

6. 补肾降压一穴解决,夜尿多怎么办老年痴呆按摩哪里——都在肾经

针道窥径——经络之足少阴肾经

肾经共有27个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1. 涌泉 (KI 1) 井穴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见图2-41)。

【主治】①昏厥,中暑,癫狂痫,小儿惊风;②头痛,头晕,目眩,失眠;③咳血,咽喉肿痛,喉痹;④大便难,小便不利;⑤奔豚气;⑥足心热。急救要穴之一。

【体会】直刺0.5 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药物贴敷。涌泉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在气功、武术中多会提及。以前高中时,总以为涌泉穴在脚心的正中央,但是实际上是在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注意是脚掌不是整个脚的1/3,所以对于整个脚来说只是中点稍往前一点。在我们气功或者武术站桩的时候,就是重心所在的位置,也是人身之根。治疗的范围比较广,除了井穴通用的神志病和五官病外,还治疗大便难,小便不利。涌泉是急救要穴,所以它的刺激量非常大,通常用于昏迷等意识不清的时候,平时很少用针去扎。但是按摩和艾灸,贴敷非常常用。我就曾经坚持过2年按摩涌泉,每天洗完脚后将涌泉穴擦热了,有助于睡眠。另外涌泉穴贴敷肉桂末可以引热下行,治疗高血压。

2. 然谷 (KI 2) 荥穴

【定位】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见图2-42)。

【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②遗精,阳痿;③消渴,腹泻,小便不利;④咳血,咽喉肿痛;⑤小儿脐风,口噤。

【体会】直刺0.5 0.8寸。然谷是肾经的荥穴,主要是能泻肾经虚火,所以可以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中医都认为是肺肾阴虚。由于肾经循喉咙,挟舌本,所以还治疗咽痛咳血,至于其他泌尿生殖疾病,是所有肾经穴的主治,就不多说了。然谷穴我们主要用于泻热,有热才用然谷。

3. 太溪 (KI 3) 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见图2-42)。

【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②咳嗽,气喘,咳血,胸痛:③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④月经不调,遗精,阳痿;⑤腰脊痛,下肢厥冷。

【体会】直刺0.5 0.8寸。太溪穴其重要性在所有362个穴位中可以排到前5位。前北京鼓楼医院针灸科主任张士杰因擅长单穴太溪穴及针药配合治疗疑难杂症,被誉为“张太溪”。在他手里,很多病都可以用太溪穴。因为肾是先天之本,太溪是肾经的原穴,所有和肾有关的疾病都可以治疗。太溪穴下有胫神经经过,所以太溪的针感很强,患者会觉得有触电感往涌泉穴方向放射。如果针感太强,建议不要在一个患者身上反复刺激太溪,容易损伤胫神经。太溪穴一般用补法,仔细观察和触摸太溪,如果太溪穴肌肉凹陷明显,或者没有弹性,触摸上去觉得手底下很空,一般表示肾经亏虚,可以用补法轻柔持久按摩。简单举个例子,老年人夜尿频多非常常见。有一次,我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治疗,她每天夜尿频数,多的7、8次,少的也有5、6次,严重影响睡眠。一般夜尿多大多为肾虚肾气不固引起。我选择了关元、中极、水道、阴陵泉、足三里、太溪。太溪、足三里用补法,其他平补平泻。针刺两次后就大为好转。类似这样的疾病最好进行手法补泻,不要扎上针就不管了。有一次我实在是太忙了,没有给一个夜尿频多的老太太提插捻转进行手法补泻。结果第二天患者复诊,就说当天远没有前几天效果好。我只好老老实实的给她在太溪穴上用补法,当天,夜尿就比原来明显次数减少。所以说,手法对于内科疾病的治疗还是很有益处的。对于普通百姓,也可以没事轻轻按揉太溪,注意要轻柔,时间要长一些,最好能够超过5分钟,这样可以起到补益的作用。

4. 大钟 (KI 4) 络穴

【定位】太溪穴下0.5寸,当跟骨内侧前缘(见图2-42)。

【主治】①痴呆;②癃闭,遗尿,便秘;③月经不调;④咳血,气喘;⑤腰脊强痛,足跟痛。

【体会】直刺0.3 0.5寸。大钟为肾经络穴,主治和太溪有类似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不容易扎出针感,所以临床上用的少,上周还有个80岁老爷子挂了号问我几个穴位在哪里,准备回家给自己老年痴呆老伴按摩,其中就有大钟穴,然后让我用笔点上,用相机拍下来,感念他对老伴一片赤诚之心,我也不厌其烦。结果这周还来给我送了封感谢信。但是怎么说呢,大钟虽然有治疗痴呆的作用,但是想要改善,通过按摩是很难达到的,远远不如针刺效果好。那么为什么大钟有这个作用呢?主要是肾主骨生髓,脑髓空虚是痴呆的原因,所以用肾经的大钟穴有这样的作用,而且大钟是肾经的络穴,和膀胱经相连,膀胱经是“入络脑”的,但是膀胱经上的穴位主要是治疗“头风”,外邪侵犯引起的头痛,这是和膀胱经“人身之藩篱”的作用相符合,而大钟穴是肾经的穴位,主治先天不足,髓海空虚,又和膀胱经相连,所以治疗痴呆效果会更好一些。像这位老爷子那样经常按摩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5. 照海 (KI 6) 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见图2-42)。

【主治】①失眠,癫痫;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体会】直刺0.5 0.8寸。照海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阴跷脉的主要病症就是失眠和癫痫,和之前说的申脉作用类似,通常会同时使用。另外,照海也治疗咽喉肿痛,因为肾经所过。照海也治疗踝关节扭伤,其所处的位置是踝关节内翻扭伤最常见的压痛点。

6. 复溜 (KI 7) 经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见图2-42)。

【主治】①水肿,汗证;②腹胀,腹泻;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体会】直刺0.5 1寸。复溜我最常用的是治疗下肢水肿和腹水,效果不错。大家知道很多人坐车久了或者飞机坐久了就会下肢水肿,这是因为静脉回流有问题,治疗往往就是用弹力袜,我也尝试带过,滋味绝对不好受,效果也不怎么样。但是我用阴陵泉和复溜治疗后,效果很明显,虽然没有能够根治,但是已经有很好的改善了。复溜和合谷同用治疗汗证,这个虽然尝试过,但是效果欠佳,最后还是吃汤药效果快。

7.阴谷 (KI 10) 合穴

【定位】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见图2-45)。

【主治】①癫狂;②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③膝股内侧痛。

【体会】直刺1 1.5寸。阴谷在半腱肌和半膜肌之间,所以我经常用它来治疗膝关节后侧疼痛,但是对于癫狂和男女科病,我就很少用到阴谷了。

7. 预防老年痴呆太空按摩球常按哪几个穴位

这个最主要的就是太阳穴了,因为这个部位还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来的。

8. 如何按摩预防老年痴呆

9. 按摩这个穴位能预防老年痴呆,自己在家就能做

按摩可以预防老年痴呆,按摩的太渊穴位,最常见的就是活血化瘀了。体内的血管很容易堵塞,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血管会越来越老年化,血液也会变得越来越粘稠,所以血管堵塞的几率也会增大,那么我们按摩自己身体的穴位,让其达到补血化瘀的作用,让血液流通更顺畅,也能够帮助人们补肾、养心。

按摩是以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按摩穴位,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大多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多种因素可能与该病发生相关,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等 社会 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多奈哌齐是老年痴呆常用药物,临床上可以用于早期有记忆障碍,还没有诊断为痴呆的患者,也可以广泛应用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的患者,可以说对于痴呆患者的作用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奈哌齐这类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只是延缓疾病进展,但是不能根本改变疾病的结局。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倦怠、肌肉痉挛、食欲缺乏等,症状常为一过性、轻度的反应,继续用药可缓解。

老年痴呆患者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类的食物,鸡蛋含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蛋黄素有着健脑益智的作用,对人体发育和神经系统有着很大的帮助,人体消化卵磷脂后,可释放胆碱,胆碱可改善各年龄段记忆力。此外,建议常食板栗、核桃、枸杞子、山药等,也有助于改善脑部症状。

平时适当的运动,适当的控制体重,定时的体检,建议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用药,以免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10. 老年性痴呆症的针灸治疗

本病虽在宋·窦材之《扁鹊心书》中有“神疑病……痴醉不治,渐至精气耗尽而死,当灸关元穴三百壮”的记载,但真正引起重视则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初。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至今已发表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的论文20余篇,以国内为主,亦有国外的学者的临床研究。在治疗上,多采用体针之法,且以头面部穴为主穴。穴位注射亦有较好的效果。不少医者还运用针刺与中药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近年来,还较广泛地开展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后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有所提高,并能增加脑供血、供氧量,促进衰退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动物实验也证实,针刺能改变脑内M受体结合容量,调整cAMP/cGMP的比值,从而改善脑组织内能量代谢,促进脑组织的损伤修复与再生。
综合已有的工作,已经肯定针灸对老年痴呆症有可靠的效果,但目前仍以治疗血管性痴呆为主,且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故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临床与机理研究。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四神穴、本神、神庭、水沟、风池。
配穴: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大椎。
四神穴位置:百会穴左右前后各旁开1.5寸。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取28号或30号1.5寸毫针,头部穴采用平刺法,进针0.8~1寸。捻转得气后连接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45次/分,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45分钟,每隔15分钟手法行针1次,施提插捻转手法。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一般需3个疗程以上。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主要症状基本恢复,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问题准确,反应灵敏,生活可自理,能进行一般社会活动。有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智力及人格仍有部分障碍。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有发展,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共治疗30例,以上述疗效标准评定,痊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优于用西药治疗[1]。
体针 (一)取穴 主穴:百会、四神聪(或四神穴)、神庭、当阳、上星、首面、鼻交、定神、水沟。
配穴:足三里、丰隆、大椎、身柱、命门、肾俞、复溜、太溪、阳交。
当阳穴位置:两目直视,瞳孔直上入发际1寸处。
首面穴位置:印堂穴直上1.5寸处。
鼻交穴位置:鼻梁后高骨微上凹陷处
定神穴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下1/3与上2/3交界处。
(二)治法
每次酌选4~5个主穴,3~4个配穴。取1.5~2寸毫针,采用透穴之法。先取四神聪或四神穴,针尖均向百会穴平刺。使四针锋集中于百会穴,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然后,令患者取仰卧屈膝位,针足三里透丰隆,捻针2分钟,不留针;复溜透太溪,捻针2分钟,不留针。余穴透刺法如下:神庭穴先透刺左右当阳,后透上星;针首面向下透刺鼻交,针定神向上透刺水沟,取俯卧位,针大椎先向上斜刺8分,捻针1分钟,再把针关退到皮下向下透身柱穴;针命门,先透刺两肾俞穴,再把针退回到命门穴上,针尖向上斜刺8分深。以上每透刺1穴,捻针1分钟,再留针20~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上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天,须针3疗程以上。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64例(部分配服中药),按相当于上述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痊愈126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1%[2~4,12]。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百会、风池;2.肾俞。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选一组,第二组酌加配穴。第一组注射药物用胞二磷胆碱,第二组及配穴用人参注射液(或乙酰谷酰胺)2ml与复方当归注射液4ml的混合液。以5号齿科注射针头,抽取药物,进入穴位后微微快速提插,局部有针感,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第一组穴每穴注入1ml,第二组穴主穴注入1.5ml。配穴每穴注入0.75ml,隔日1次,可单用一组穴位,亦可两组交替使。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346例,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105例,有效202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88.7%[5~7]。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百会、神庭、风府、风池、水沟。
配穴: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强间、脑户。
(二)治法
本法采用针刺与中药或西药结合治疗之法。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选4~5穴,以针刺法,手法平补平泻,每日1次。中药可用通脉胶囊(黑木耳5份,水蛭5份,三七2份,按上述比例研面混匀,装入胶囊,每粒胶囊含生药0.6g),每日2次,每次服6粒。西药采用胞二磷胆碱500mg,静肪滴注,每日1次。针刺与药物治疗结合(中、西药物任选一种)。针刺1月为一疗程,药物15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8例,其中30例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8]。其余18例为西药和针刺结合,发现对提高智力和记忆力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9]。
头针 (一)取穴 主穴:前颞前斜线(前顶至悬厘)、顶后斜线(百会至曲鬓)、顶旁一线(通天穴沿经向后1寸,与正中线平行)、顶旁二线(正营穴沿经向后1寸,与正中线平行)
配穴:语言区、晕听区、百会、风池、四神聪。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头穴沿头皮快速进针至帽状腱膜下,以200次/分的频率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5分钟重复捻转2次出针。百会、四神聪直刺,不捻针;风池刺至得气,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90例,其中30例配服中药。结果总有效率为81.7%~93.0%[10,11]。

阅读全文

与治老年痴呆症的穴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0岁60万能干什么 浏览:366
养老机构安全制度有哪些 浏览:422
养老保险红本子有用嘛 浏览:276
正值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 浏览:242
2018年重阳节搬家吉日 浏览:165
公安警察体检抽三管血查什么 浏览:489
老人机的卡转到智能机卡要怎么剪 浏览:430
城乡居民和职工养老有什么区别 浏览:916
个人退休金计算 浏览:84
重庆美团在什么地方做体检 浏览:275
居民养老保险认证软件 浏览:407
佳木斯退休涨工资 浏览:4
珠海调整2020年退休金 浏览:61
国学第四课行孝敬长 浏览:289
翠翠孝顺 浏览:817
湖北省2丨8退休金上调通知 浏览:597
国家养老保险怎么补贴 浏览:133
弓形虫体检是什么为正常 浏览:159
2018西安老年大学书法 浏览:812
泰州市养老保险报销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