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这三种行为的老人,确实不适合带娃,看你家有没有
有这三种行为的老人,确实不适合带娃,看你家有没有
这位知友,在中国把孩子交给老年人照顾,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不少父母需要养家糊口,平时需要上班赚钱,因此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情有可原。可是这样的做法真的为孩子负责吗?老年人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可能会误导了孩子,这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会带来极大阻碍。那么到底哪些老年人不适合带孩子呢?
1、不管什么季节给孩子穿很厚
老年人一般身体素质都会差一点,因此很怕冷。于是他们就会习惯性的给孙儿也穿的很厚,即便大夏天也是如此。结果大热天的孩子十分不适应,导致出痱子、疹子,闹得孩子全身不适。
2、总是强迫孩子进食
很多老年人都认为,孩子长得白胖才最健康。老人年总认为孩子吃的饱饱的最好,因此总是感到孩子会俄,动不动就给孩子喂东西。如果孩子不想吃,就会用各种方法去哄,包括零食、语言、零花钱,这样下去会给孩子造成不利影响,让孩子养成很多坏习惯。
3、追着孩子身后喂食东西
如果看到孩子不吃东西,不少老年人就会追着孩子喂食。平时还给孩子买很多的零食,生怕孩子饿着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不合理的,因为这样不但会宠坏了孩子,还会让孩子养成自私、慵懒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小结:除了上面的这些情况之外,听力和视力不好、懒惰等老年人也是不适合带孩子的。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够重视起来,最好自己带着孩子,从各方面对孩子进行教养,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
『贰』 我家老人带孩子,一天不到就烦了,就发脾气。不知道人家家老人是怎么带孩子的,人家每天每天带孩子怎么没
老人把你们带大,再带你们的孩子,带够了,带烦了,要理解。有的老人愿意带孩子,但大部分老人出于无赖,是不愿带孩子的。再说老人没有帮你们带孩子的义务。
『叁』 不适合带娃的老人一般会具有哪些特征
在很多家庭中,从宝贝出生开始就由姥姥(或奶奶)协助照料,特别是父母都在职忙碌的家庭尤其如此。可是有的老人适合带孩子,有的老人并不适合带孩子。爸爸妈妈可要考虑清楚,过度依赖老人,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下面4种老人不太适合带孩子,看看你家老人是这种情况吗?
●错在哪?
小婴儿的新陈代谢是非常旺盛的,近乎是成人的两倍,产热较多,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较差,体温很容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如果给宝贝穿得多、包得厚,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升高,甚至“中暑”。
●试试这样做:
宝贝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姥姥给宝贝穿衣时,要依据环境冷暖变化而增减。一般而言,大人觉得冷,必须多穿时,就给宝贝多穿一件,大人觉得热,必须少穿时,就给宝贝脱掉一件。早晚可适当多穿点儿。在室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不要给宝贝戴帽子或包裹手脚,头和手脚的活动受限,将影响发育。
『肆』 有什么方法让婆婆开开心心的帮忙带娃
我家大宝6岁了,二宝2岁,都是我婆婆在带,真的非常感谢婆婆这几年的辛苦付出。
让婆婆心甘情愿地帮忙带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给婆婆礼物衣服等,带婆婆去逛街
我和老公几乎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带婆婆去逛逛街,去外面吃饭,或者一起去公园等。
每年婆婆生日的时候,都会准备礼物、生日蛋糕和外出吃饭等等
2.多表达、多沟通
即使是一家人也要多多表达,多表达对婆婆帮忙的感激之情。
于是遇到 育儿 观念不同的时候,多多沟通,换位思考。
老公平时还喜欢时不时给婆婆发些红包等等。
3.和婆婆一起玩微信、学 育儿 、学新的东西
我们平时出差的时候,婆婆会用手机给我们发视频,或者微信给我们发孩子的照片和视频等。
我们经常也会教婆婆从手机上学习新的 育儿 知识、学习做饭等等。
首先,我很感谢我的婆婆,她为了给我们带娃,远离了熟悉的老家,离开了自己的老伴,远离了自己的老朋友老邻居,来到一个她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玩伴,没有朋友,还要适应城市的车水马龙,而这只是为了给我们带娃。
至于怎么能让婆婆开心,我有几点小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1,尊重她
婆婆带娃肯定和我们年轻人带娃有一定的区别,甚至她们有些带娃的方法很老旧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因为他们真的也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在处理这些分歧的时候,首先应该尊重婆婆,有耐心的跟她讲,不要直接否定她的意见,更不要引发矛盾和冲突。
2,嘴甜一点
谁都想听好听的,这点毋庸置疑。因此,要尽量说好听的话给她听。称呼婆婆为妈妈,让她感觉到真的是把她当一家人,以此消除彼此的距离感。另外,时不时的要夸一夸,比如“妈妈呀,你太厉害了,带的宝宝这么好”“妈妈,还是你有经验,想的全面”“妈妈,你做的饭可真好吃”等等等,日常中好多事情都可以用来夸夸婆婆。即使自己不是很同意时,先肯定她正确的一面,再来跟她耐心讲自己的想法。
3,多孝敬她
老人给我们带孩子很不容易,要多孝敬孝敬老人。经济上,老人来给你看孩子断了经济来源,虽然她不会主动跟你开口,但是咱们一定要主动给,让她在经济上有安全感。其次,时不时的给老人买点礼物,衣服这些,偶尔给她制造个小惊喜。这样,婆婆每天都会心情好好的,她心情好了,再带娃能不开心嘛。
老人也是小孩,也需要哄,咱们做子女的把“面子”和“里子”都做好了,老人高兴了,家里就和谐了,我们就安心了,宝宝就更好了。
婆婆劳碌了一辈子,公公在外面打工有10多年吧,手里积攒了不少钱,所以给我们看孩子不是为了钱。
婆婆是个刀子嘴豆腐心,而我也是个没有心眼的人,心里不会藏奸,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但是有一点就是,我很爱我们一家人,对他们我就像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
婆媳关系多年相处下来,婆婆也把我当成了女儿一样看待,只要我们从外地回家,我总会给婆婆带些礼物,儿子放在家里我也无比放心,因为那是他的亲孙子耶!
本来每个月给她打500块钱的,但我嫌少就在微信上呢,给她多打300或者200块钱,谁知道这小小的举动让老人家开心的呀!该三差五的跟我视频了,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
其实老人家很容易感动的,你付出真心,然后金钱上稍微付出一点,别说带孩子,心她都愿意掏出来给你!
所以,多体恤老人!用你的真心去换她的真心,婆媳关系就不是问题。
我家四个娃都是婆婆带的,每天笑的那个开心啊!
1、这跟婆婆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性格开朗,为人热情,以前吃了很多苦,年轻的时候被婆婆虐待,月子里还很到河里洗衣做饭侍候一家大小,那日子听起来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太难了!好在现在看得开,珍惜眼前的好日子,对待曾经虐待过的婆婆也能孝敬到终老!对几个孩子更是比我这当妈的还上心。邻居阿姨老说:“别人家带孙子孙女都报怨累,你家倒好!四个娃,天天欢声笑语,尤其奶奶那魔性的笑声……”。
2、跟我们这些做子女媳妇也有很大的关系,有时老人家一些带娃的方式不太对,我们也不要当面说出来,有时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起某某医生某某主任,反正说一些他认识且也信服的人说的,孩子应该这样这样带,对孩子更好!哪个奶奶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好!所以跟婆婆沟通的方式也很重要!
3、偶尔给婆婆买点东西,衣服、鞋子、手饰之类的东西,她嘴上说不要不要,太浪费钱了!但这人家老太太之间炫耀的资本啊!我儿媳妇给我买的,我说不要,她老给我买买。头疼脑热、腰酸腿疼的时候给她买药。说某某的谁谁给买的什么不错的时候,就说明她也想要,就是舍不得花钱。你给买了,心里别提多高兴!
4、平时多跟婆婆聊聊天,就算没话也找话聊,孩子也行,某个认识的人也行,慢慢就两个人有话说,惭惭地你会发现,不聊点什么反而奇怪了!也许有人会说,上班一天太累了,进门都懒得说话了,但你跟老人家说说话,她一天所干的事有人知道大概了,她也刷一下存在感,她也怕我们忽略她,认为她干的是理所应当的!同时你可以了解今天孩子一天的情况,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有什么趣事?做的不好的我们可以及时纠正教育,趣事更能赶走我们一天的疲劳,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是一个四娃宝妈跟婆婆十年相处不曾发生任何矛盾及口角的经验,仅供参考,谢谢!
婆婆是长辈,带娃尽义务,媳妇自己要注意,带娃带好带坏不要说,不要说三倒四挑毛病,下班回来做家务,晚上和婆婆出去散步,每缝节日给婆婆买买衣,平常(零食,零钱),送房间,妈长妈短叫喊她,婆婆夸媳妇嘴又甜带起娃来婆开心,儿媳上班不烦心,一家和谐值千金哦。
我还没娃,但是婆婆过生日啥的会买生日礼物送给她,其实也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觉得既然是一家人了,就想让她开心。
我婆婆一个人带大几个孩子,是很辛苦的一个农村妇女,瘦瘦小小的但是干活特别利索,老公说他很心疼自己的妈妈,其实我也替他心疼。
当然,将来生孩子了还是需要婆婆来帮忙的,我老公从结婚第一天就说,她就准备着等着给咱们看孩子呢,咱们负责生就行了。有这份心意还是很开心的~~~~
也许生活在一起可能会有摩擦,但是人总会有摩擦,和自己亲爸妈都会,更不用说不是亲的。老人要开心很简单,重要的是儿女有那份心❤️
我的宝贝也是婆婆带大的,首先得哄着她,我是每到节日,必须给婆婆买礼物,无论钱多钱少,给她买了,她就呗高兴!休息的时候尽量多帮她做些家务,减轻她的负担,因为我上班的时候,她带孩子,还得做饭,所以,我休班时,尽量不让她干,让婆婆也歇息一下,还有就是她说什么话,顺着她说,别顶撞她,咱们作为晚辈,有些事情就学会稀里糊涂,这样就挺好的,婆媳之间也不会产生矛盾,婆婆也乐意带宝宝,两全其美。
我孩子19了,婆婆基本就没管过,最长的一段时间可能就是八九岁那年的暑假不到两个月吧,然后就打电话和我吵,说我不关心孩子,不知道打电话问候等等各种各样奇葩责怪。所以再苦再难我都不会再让她帮忙一下,心伤不起,惹不起躲得起。
我家宝宝就是婆婆在带,她带得还挺开心的。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尊重她的带娃方法,即使有不合理的地方也要好好的跟她沟通她会听的,你要这样想婆婆是带的她自己的亲孙子(女)不管她的方法对错,她对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二是感恩她的辛苦,一个人带娃是很辛苦的,不要觉得婆婆就天经地义的该帮你带娃,自己有空的时候就多让她休息,我现在是白天她带,晚上我带着睡觉,让她晚上好好休息,毕竟年纪大了,带一天娃下来还是很累的,周末给她放家,让她去放松放松。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首先你不能因为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自己就当甩手掌柜,一定要抽出时间和老人一起分担对孩子的照顾,在周末休息的时候自己带孩子让老人有休息的时间,让她也可以去见见朋友,逛逛街或者有喜欢打麻将的婆婆也可以去打打牌,这样老人会觉得你是会心疼她的,并不是把她当成一个照顾孩子的保姆,而且更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自己来做,如果一直全都由老人来照养可能会因为宠爱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其次,一定要知恩图报,不管是给老人拿钱还是买衣物或其他什么都可以,观念要端正,不要以为老人帮忙带孩子就是她应该要做的事,更不能把她当成免费的保姆,老人付出了她的时间和精力真心地帮忙带孩子,我们也要付出自己的回报感谢她,比如换季时给老人买些新衣服,看见老人鞋子坏了赶紧买双新的,冬天老人出门吹风头痛,你可以为她买顶帽子,生病时主动关心带老人去做身体检查,这些小小的事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就能让老人觉得心里舒坦、值得,帮忙带娃当然也是开开心心的了,并且婆媳关系也会更和谐。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老人在带孩子的期间你觉得她的哪些习惯或方法欠妥,千万不要带情绪地直接指出,这会让老人感受到很受伤,她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吃力不讨好,因此在和老人沟通关于照顾与教育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谁都爱面子,何况她还是长辈,我们可以婉转地提醒老人或挑一个轻松的时间和她聊聊,再或者可以让老公去和婆婆沟通,当然一定要叮嘱老公好好说,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妈妈就随意说话,不然婆婆误以为是媳妇故意说了什么,到时候问题没解决反而让一家人产生了嫌隙就不好了。
『伍』 老人带的孩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大多都比较害羞呢
老人带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1.小孩更为的反叛。
这一点主要是爷爷和奶奶对小孩过于娇惯导致的,一般的长辈都是会十分的宠爱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子想吃什么吃哪些,小孙子想玩什么游戏玩什么,那样自小长到大以后,小孩子的性格便会较为反叛,觉得周围的人全是围绕着他转的,他说道什么就要做什么,不愿听别人的观点。
有妈妈说,自己带的孩子和老人带的孩子真不一样,自己带的孩子活泼好动又爱说话,怎么看都有范儿。孩子一到了老人那边,避个暑回来就变得闷闷的,一看就没有之前那种精气神,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性格一般比较内敛,因为老人更喜欢在孩子的吃喝玩乐上花心思,而在孩子性格培养,群体社交活动方面就比较弱势,孩子也就容易比较依赖爷爷奶奶,看见同龄的小朋友可能也会很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