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服药有哪些讲究

老年人服药有哪些讲究

发布时间:2023-08-30 08:59:00

老年人用药原则

1、先食疗后药疗,避免盲目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药可用可不用时,以不用为好;可先选用食疗,食疗不见效的,可考虑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最后才考虑药物治疗。
2、先外用后内服,在注射,注意给药方法,为了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外用药物治疗的,可先选用外用药,能用内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注射针剂。
3、种类少而精,提倡用药简单,老年人用药做到少而精,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一般要控制在五种以内,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

❷ 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同时使用了多种药物,所以对老年人用药,讲究合理用药。对于老年人有一些常用的用药原则。比如说第一个,就是五种药物原则。一般来说,老年人如果同时服用药物达到五种以上的时候,它的副作用就会增加,所以尽量控制药物的种类。第二个原则就是受益的原则。就是在用药的时候,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要保证受益和风险的比例大于一,尽量让患者受益。第三个原则就是择时的原则。就是根据昼夜节律的变化,或者人体的生理的变化,确定这个患者服药的时间。第四个原则就是暂停原则。如果老年人一旦服用某种药物出现了新的症状,那么首先要考虑,可能是这个药物引起的,首先就要停用这个药物,再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患者还有一些非药物的原则,所以就是在老年人中间,一定要做到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它不良的反应。

❸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谈尺乎化,老人占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增多,老人用药是非常有讲究的,不然容易造成危害。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老人吃药注意事项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1

1、慎用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类药物偏凉,脾胃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的老人如果随意服用,可能会导致胃痛、呕吐或腹泻等。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多起老年人因服用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统出现轻度障碍,甚至过敏致死等不良反应的报道,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慎用壮阳药

老年人性功能衰退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滥用壮阳药物,只能起到饮鸩止渴含悉的作用,对身体极为不利。要想延缓性功能下降,可从调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面入手。

3、慎用寒性药物

寒性药物对正气的损害很大,虚寒体质的老人常有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面色发白困态等特征,一旦因服偏凉中药造成不适,将加重阴阳失衡状态,对健康极为不利。

4、慎用泻药

老年人便秘,大多是因为身体过胖,腹部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所引起的功能便秘,如果靠泻药导泻,容易发生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还有如服用大量或浓度过高的硫酸镁、酚酞等溶液,可能使组织中吸收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老年人对水代谢尤其敏感。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2

老年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尽量减少治疗药物。 针对一种疾病,用一种药物有效时,不必用两种药物,尽可能减少用药品种数,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2、 按照最适宜时间用药, 如铁剂最佳吸收时间为19:00,那么中、晚餐后用药较合理,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宜餐后使用,以减少胃肠粘膜的损害,夜间胆固醇合成快、胃酸分泌多,睡前服用他汀类或H2阻滞剂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

3、 应尽量避免使用肝、肾毒性较大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万古霉素及第一代头孢菌素。

4、 注意用药剂量, 原则上老年人服药剂量应低于成年人,并根据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情况综合考虑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做到给药剂量个体化,老年人 一般应为成人剂量的1/2—3/4。

5、 避免滥用补药, 许多老年人喜欢服用保健品,有针对性的适当进补对身体健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要恰到好处,切忌过多,特别提醒的是老年人在就医时一定将目前服用保健品的情况告知医生。

6、 对某些毒性大、治疗窗窄的药物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心血管药中的地高辛; 抗菌药物中的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抗癫痫药中的苯妥英钠及平喘药中的氨茶碱;按照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及时遵照医嘱调整用药剂量,防止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发生。

7、 注意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并按时随访。 老年人记忆力差,为避免重复用药或漏服药物,服药后应及时做记录,并按照医生规定的日期定期到医院随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用药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应对老年人用药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使老年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避免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服药的药动学特点

1、 吸收

老年人消化道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分泌减少,对口服药物的吸收功能减弱。

2、 分布

老年人血浆蛋白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一些血浆蛋白率高的药物如华法林、安定、地高辛、吲哚美辛的蛋白结合量减少, 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大,因只有游离型的药物才具有药理活性,药效增强,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3、 代谢

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老年人的肝脏质量降低 , 肝血流量减少,肝脏代谢酶的合成减少,酶的活性下降,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

4、 排泄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老年人肾血浆流量下降, 肾功能减退,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药物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❹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老人是我们平时生活上需要着重关心的人群,因为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太快,很多的老人还没有适应过来,因为我们要多多关心家里的老人,以下是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1

老人用药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2

注意事项1:药片上有切痕,放心掰

有些药片因为剂量关系,会直接在上面设计切痕,这类药都是可以掰开服用的。但有的药片,不能掰开再吃。因为有些药物到了肠道才会释放药效并对肠道起作用,如果被分开甚至碾碎,药物极有可能直接在胃里溶解,提前过量释放药效,减少药效时间,破坏药效稳定性。不仅刺激胃部,还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注意事项2:缓释类药品一定不能掰开吃

包括缓释片/胶囊、控释片/胶囊等;缓释或控释制剂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材料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通过控制使身体里的`药物浓度,使其在较长的一个时间里保持相对稳定,而达到减少服药次数和降低毒副作用。如果不按照规定服用,就破坏了药效,增加风险。所以,服用此类药品,一定要多加注意。

注意事项3:不同药品剂型,服用方法不同

比如咀嚼片、泡腾片等,服用方法就各不相同。咀嚼片要完全咀嚼后再吞服;泡腾片需要先将药物放在水里,完全溶解后再服用。需要泡水融化的泡腾片绝对不能直接吞服。因为它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崩解剂,放入水中后,崩解剂和水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果直接吞服,药片进入喉咙,会将周围的水分吸收过来,产生二氧化碳,容易导致窒息。

其他用药原则:

1、时间原则:服药时间与步骤,大有讲究

在取药时,药房或者医生一般都会提醒服药时间,一般口服药多可空腹服用,但某些药物起效特点或者避免胃肠道刺激时,会要求在饭时服或饭后服。比如甲硝唑,胃肠反应大,一般会建议饭后服用。

空腹、饭前、饭后,也有特定的时间段,下面我们来看看药师的解释。

知识点

空腹服,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

饭前服,进餐前30分钟服;

饭时服,指吃饭时和食物一起服;

饭后服,即进餐后15-30分钟服;

睡前服,表示睡前15-30分钟服;

顿服,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而不是一天服用3次。

2、按时原则

忘记吃药怎么办,下次能补回来吗?忘记服药,千万不要在下一次服用2倍剂量,不然药物的副作用会加倍,更会造成身体负担。医生建议,如果该药物属于1天服用1次,忘记服用后,当天补上即可。1天服用2~3次的药物,其中某一次忘记服药,若接近这次服药时间,可补服,下一次按正规时间服用。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服用当次剂量即可,千万不能一次吃两次剂量的药。最好可以定个闹钟,提醒自己按时用药!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3

1、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老年人应尽量少用,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老年人因衰老产生的改变和疾病之苦,有些可以通过饮食(低脂、少盐、少糖、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和生活方式(起居有序、心情愉快、适当体力和脑力活动)的调整,以及不良习惯或危险因素(吸烟、酗酒、偏食、肥胖等)的纠正,达到身体健康、减少病痛、延缓衰老的目的。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防病于未然往往胜过吃药。

2、选用药物忌品种过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约1/4老年人同时服用4~6种药,因此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较大,约15%,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成正比。多种慢性病综合治疗时,用药品种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种。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治疗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一起治的现象。

3、掌握最低有效用药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力差、个体差异大、半衰期延长,对老年人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年人剂量的1/2或3/4作为起始剂量。为慎重起见,对老年人的用药最好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则可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4、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人一般都患有健忘症,常常忘了服药或不按时服药,为防止这一情况,老年人应当在家属、亲友的协助和监护下用药。按医嘱服药是提高疗效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❺ 简述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简述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择中核念时用药。我们应注意择时用药是根据疾病、药效学、药动学的昼夜规律,选择最适宜的用药时间;

(2)制订合适的个体卖困化给药方案,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老年人的吸烟、饮酒、喝茶等生活习惯可影响许多药物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应制定合适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3)提高用药依从性。良好地依从性是治疗氏档成功的重要前提。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格较固执,用药依从性差;

(4)加强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监测。针对毒性较大,治疗窗较小的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便调整适合的给药剂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❻ 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

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

老年人健康老谜语,一般人到了老年,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疾病就跟着来了,因此很多的老年人需要吃药,但是药不可以随便乱吃的,是有一些原则要遵循的,来看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

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1

1、同时最多服4种药

很多老年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医生计算用药量不能简单地用“加法”,最好用“减法”。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一般不推荐同时4种以上配伍使用。

2、不可滥用保健品

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轻信广告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入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

还有不少骗子盯上了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大家应提高警惕,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危害健康。

3、看病记录别丢掉

老年人应该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老年人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

4、小病尽量别吃药

比如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可以通过食疗促进康复。如风寒感冒喝些生姜红糖水,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疗、按摩、针灸等,不要依赖止痛药。

此外,多与人交流,保持良好心态对避免病情反复,减少用药机会非常重要。

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2

在老年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比正常成年人高三倍,药物不良反应可使体质较差的老年人思维混乱和机能丧失。为此,老年人药物治疗必须经常对其体质和耐受性、药物选择和剂量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护理给予慎重的考虑。老年人的用药原则有以下几点:

(1)首先应确定药物治疗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许多健康问题无须用药亦可处理。

(2)尽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种药物,最好同时用药不超过3种。

(3)服药剂量方案尽可能简单,如果可行,最好每种药物每日只服一个单剂量。

(4)为了确定个人的耐受性,多数药物首剂量通常最好小于标准剂量;维持剂量也应该慎重确定,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的维持剂量要比年轻人小一些。

(5)如果服用其它剂型,应避免大的片剂或胶囊;液体制剂对老年人较易吞服。

(6)应注意不要用错药或过多用药,尽量不要将药放置在床边的桌子上(硝酸甘油除外)。

(7)老年人用药应进行监督,不断观察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老年人患病时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酌情处理,有条件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仔细询问用药史、药物过敏史等。要选择疗效确切,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的药物。

单用一种药物能治疗者不用二种或多种药物。如病情确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其毒性有无相加作用,如抗感染首先要使用抗生素,用广谱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菌群失调,防止二重感染。

总之,老年人用药必须掌握用药指征,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减少合并用药,品种尽可能简单,合并用药时尽可能避免严重副作用。

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用药要做到老年化、个体化,对毒性较大而非用不可的药物应做血液药物浓度监测。此外,应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应记录在病历上,并嘱咐患者再次就诊时供复诊医生参考,以免造成危害。

老年人要提高科学用药的意识,要牢记“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恨病吃药”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不能拿药当饭吃。

更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或者轻信广告宣传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用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

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而且,所谓保健品是“健字号”食品,它不是药品。

老年人有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要遵医嘱用药。家属有责任和义务监督老人合理用药,老年人也要听从家人的提醒和劝说,切莫自作主张滥用药物。一些高龄老年人往往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对医生交代的服药方法容易遗忘或混淆,导致药物的错误使用。有的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吃药的种类多且较复杂,易出现忘记服药或误服甚至过量服药的情况。

特别是伴有老年痴呆症、抑郁症或独居的孤寡老人,更容易发生上述问题。

良好的心态对治疗疾病至关重要。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作息有规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利于发挥药效,治疗疾病。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十分重要,老年人要融入群体,避免孤独和抑郁,与朋友与家人的情感沟通十分重要,倾诉和发泄可以帮助老年患者从病痛中解脱出来。

❼ 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体弱多病,因而用药机会相应增加。但不少药物易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故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原有病史、用药史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1)明确诊断,掌握病情后对症治疗。

(2)选择适宜的剂量。治疗慢性病时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需要,再调整到个体最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具体按成人量的1/2~2/3给药,对一些毒性作用大的药物应个体化给药。

(3)减少用药的种类。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几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用药种类。若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最好停药,一般无需用其他药去纠正,以防止导致更多的副作用。单用能生效时勿联用,如必须联合用药,以不超过3~4种为宜。

(4)避免药源性反应。药物副作用常用其他药来治疗,但这又可能出现新的药物副作用,结果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开始用药时就应合理选择,以尽量减少或消除副作用。

(5)勿擅自用非处方药物。非处方药物并非无副作用,不要单凭主观经验或症状自行用药。

(6)勿擅自停药、换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病人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停药或换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7)不滥用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不是万能药,也并非太平药。

(8)勿偏信贵药、新药、进口药。其实,判定药物的优劣应以治疗效果为依据。一般普通药足以产生疗效时,就不必应用贵药、新药、进口药。

(9)老年人应慎用的药物。地高辛、普萘洛尔、氨茶碱、阿托品及山莨菪碱(654-2)、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利尿药、催眠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某些抗菌药物、激素类、泻药、口服抗凝血药等,这些药对老年人有较大刺激作用,应慎用。

❽ 老年人吃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老年人来说,通常会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药物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非常谨慎,相关禁忌需要谨记在心。否则,如果滥用药物,老人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老人在服用药物后容易出现健康问题。那么,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知道哪些禁忌呢?

很多老人都在患病,吃药是必然的,但也是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被骗的。以上是老年人吸毒需要遵循的原则。老人自己和亲人都应该明白。

❾ 老年人选择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
一、选用合适药物。诊断一经确立,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弊,不仅要考虑到即时的治疗效果,也要考虑持续用药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在多药合用时,更应想到可能会发生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
二、掌握最佳的用药剂量。一般要求是: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 70岁以上,用1/4; 80岁以上,用1/5。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最佳剂量,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三、避免不适用药物。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抗病与承受药物的能力俱下降,故在使用药物时,应当非常慎重,努力避免不适用药物。

四、警惕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颈肩腰腿痛病人常用的非甾体药与解热镇痛药,若合用会引起不少反应。如阿司匹林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合用,可使抗凝作用增强,引起溃疡出血;阿司匹林与皮质类固醇合用,更会致溃疡出血;阿司匹林与氨甲蝶呤合用,可使后者的骨髓抑制作用加重;阿司匹林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加剧低血糖反应等。由于老人慢性病多,合用多种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必须警惕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控制特别慎用的药物。一些颈肩腰腿痛老人,常伴肝血流量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因而在用药后可使某些药物的排泄延缓,清除率下降,造成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进而使药物在体内积蓄中毒。因此,在对腰腿痛伴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药时,应特别谨慎。
男性老人还多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如使用了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就会使已有的排尿不畅更加重。利尿剂常可导致老年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压和血管栓塞。过强的利尿作用,也可使前列腺增生的老年腰腿痛病人产生尿潴留。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当合并严重感染时,即使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也有可能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此时,有必要并用两种抗菌药,以增强抗菌能力。还有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和补品等,均应慎用。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服药有哪些讲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寿岛血脐是长寿湖的一种 浏览:396
聊城东昌府区养老金缴交比例 浏览:649
老年痴呆诱发原因 浏览:223
老年痴呆与心理问题 浏览:52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格 浏览:874
鹤岗矿务局和市政退休工资哪个高 浏览:625
老年痴呆症需要每年复查吗 浏览:670
吉林省17年退休养老金 浏览:174
老人肠癌不吃饭能活多久 浏览:887
70岁老村医云南男孩 浏览:560
小米养生壶怎么取消wifi闪烁 浏览:247
郑州市男职工退休年龄 浏览:665
如何以气养生 浏览:974
海南养老宜居哪个地方最好 浏览:233
欠账如何向父母坦白 浏览:176
锂电电瓶加什么能延长寿命呢 浏览:56
重阳节生的明星 浏览:509
养老院质量大检查操作手册 浏览:472
退休人员更换社保卡后退休工资怎么办 浏览:230
养老认证是哪个网站 浏览: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