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每天都元气满满的日常养生9法
什么是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下面是的我整理的每天都元气满满的日常养生9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吃吃喝喝;又或者工作繁忙,没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久而久之,身体就会有各种不适甚至是疾病,不仅劳财还会有难言的痛苦!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些很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来保养自己,调理身体,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才能无病一身轻!
今天给大家推荐我多年珍藏的养生之道,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大家,让大家都能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有一个不拖后腿的身体!
1.泡脚
有一句话古话叫做:人老先老脚。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刚出生的婴儿白白胖胖,皮肤细腻又柔软,那叫一个可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脚永远是最累的,每天走路、跑步脚都要承受长时间的压力,尤其是有脚汗脚气的人,那脚真的是长期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工作了。
还有一些特殊岗位每天需要站立数小时甚至更久,脚长时间得不到放松,就会产生疼痛甚至浮肿;脚是人体的末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脏性能衰退,供血能力变弱,脚部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就变得比较困难,这时候脚部就会堆积身体里的垃圾,日积月累,就会堵塞血管,造成浮肿和老化,这就是人老脚先老的原因了,所以我们给我们的脚经常性的放松保养一下。
而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就是泡脚了,脚底分布着大量的神经以及穴位,很多穴位都对应着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所以做好脚部护理,相应的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也能得到调理。所以每天泡脚是最好的养生方式之一。
泡脚的时候一定要用热水,这样能刺激脚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有时候我们可以加点盐或者艾草、藏红花等泡脚,效果会更好!有条件的可以去一些足浴店做做足浴和足底按摩,效果都是很好的!
2.踢腿
这里说的踢腿,不是往前提,而是让自己的腿往后提,争取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让你的腿后踢,一下一下有规律滴努力让脚跟接触屁股,做不到的也不要着急,慢慢来,终有一天会踢到自己滴屁股滴。
甚至,你也可以用手辅助,让腿在踢到屁股后停住,努力地让脚后跟贴住屁股,另一条退尽量伸直,这个动作可以静止一会儿,十秒也行,几分钟也行,看自己能否平衡住。甚至你也可以在静止的时候,闭上眼睛,保持住身体的平衡,然后匀速有节奏的呼吸,就是金鸡独立的升级版,难度比金鸡独立略大。
对腿的正面有拉伸作用,腿的正面是胃经,脾胃乃后天之本,车的油箱,给你提供日常动力能源的地方,胃好,消化就好,营养吸收就好,身体得到的养分就会充足,其好处不言而喻。而且踢腿可以起到拉伸筋骨,锻炼腿部肌肉,调节身心的作用。坚持做你会感觉腿脚灵活迈步有力,还能起到挺拔身姿的作用!
3.扭腰
扭腰就是对脊椎的锻炼,现在的工作、娱乐、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上了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还有更多的人则存在着腰部不适感,腰部健康的隐患不小。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的你是否经常感觉腰部酸痛,坐立不安呢?那么就适当地扭扭腰吧,给腰部一个放松的时间。
扭腰的动作很简单,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腿弯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双手在胸前作抱球状,双肩膀放松不要太紧绷,腰部扭动,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还可以两个方向结合,扭的时候尽量保持上半身不动。注意姿势不要太过僵硬,要有静有动,如果你觉得双手抱球状比较难掌握,那你可以双手抱拳也是可以的。
别看是小小的一个扭腰动作,你的脊椎可是一节传一节的在做运动呢。扭腰可以引导气血到腰部,让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干燥的关节得到润滑。脊椎的最上面一节可是到后脑的位置、最下面的位置到骶骨的哦,所以这种运动别看只是在腰部,其能量的传递可以又上又下的。所以在久坐或者久站之后,我们都要做做扭腰这个动作,让长时间处于僵硬状态的腰部得到放松,这样得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4.贴墙
具体方法是选择一面墙壁,把你整个身体的背面都紧紧贴住墙壁,有个成语叫五体投地,这个动作也可以叫五体投墙。你的后脑勺、整个肩背部、臀部、大腿小腿后侧、脚后跟、手臂都紧紧贴在墙壁上。
别以为这个动作很简单,刚开始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要把这些面都贴在墙壁上是一件有难度而且痛苦的事情。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收紧,肌肉会紧绷,很自然的昂首挺胸、收腹抬头、吸气提肛了。这个动作,每天坚持半小时,一周后你的腰腹部就会看到塑身的好效果。
可别小看这半个小时,能完全坚持下来的人还真不多,刚开始做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时间,从一分钟五分钟一直到半小时,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因为平常不正确的坐姿产生的颈椎疼痛都会消失,而且你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变的非常的高,对你的气质和形体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5.转舌
舌头是人体最柔软的器官,最灵活的一块肌肉,他不只是味觉器官还是人体的第一道消化器官,舌头每天都会分泌很多津液,帮助人体消化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滋润肠胃的同时也为改善脾胃功能添砖加瓦,甚至可能连带着也为解决你的口苦、口臭问题做出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一个人舌头分泌的津液多,说明这个人的胃口好,消化好,身体自然就很棒!
另外根据现代医学的结论,舌头的神经是连着大脑的,舌头的运动可以锻炼大脑神经,避免萎缩。看到人一痴呆往往就舌头僵硬出现了,说话就不清楚了,沟通都有问题了,人的生活质量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所以我们要经常的锻炼一下自己的舌头,让舌头保持灵活同时锻炼自己的大脑。转舌头的方法很简单。口唇微闭,用舌头绕着牙齿转圈,舌尖轻贴牙龈转动,转的时候可以先顺时针四个八拍,再逆时针四个八拍。转的时候会感觉后脖子的位置会很酸胀。
这是正常的,如果一次性不能做那么多,可以中间停下来休息缓解片刻,再继续进行,刚开始做的时候数量可以适当减少,循序渐进。转的时候最好是双目平视或者微闭,保持一个相对集中的注意力为佳,饭后或者睡前没事的时候做做,都是极好的!
6.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动肚子。这个方法最早是在中里巴人的书中看见的,其他中医网站也有看到,虽然说法和动作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其核心是一致的,就是让肚子动起来,把隐藏在肚子中的潜在疾病给去掉。
推腹有几种方法:一是顺时针、逆时针相结合,即以肚脐眼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肚子,俗称打圈按摩法。有种说法是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我一般都是10下顺时针、10下逆时针。打圈按摩的时候手法轻重以自己感觉适宜为好。
这个方法,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对便秘等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做了之后肚子有暖暖的感觉,对于腰腹容易受凉的人也有帮助。
二是真正的推腹,就从心窝的位置,从上到下,从心窝往下腹部的位置推,这个力度要比打圈的大点。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从心窝往下,不要弄反了方向。
这个方向,容易促进垃圾排除,腹股沟有淋巴,淋巴的排毒功能就不用多说了。当推腹过程中,遇到腹部有块状、条索状、点状等等的包块、疼点、酸胀点等等,均多多照顾,多按揉点压,每天花十几分钟做做,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化开了。推腹的时候,各人表现各异,有的会打嗝,那是废气上行;有的会放屁,那是废气下行;有的会肚子叽里咕噜叫唤,那说明肠胃蠕动加快;有的会跑厕所,那是废物、废水下行了。总之,都是好现象,多多推腹,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7.拉筋
筋,从现代医学来说,就是韧带了,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一点点老化,从小时候可以随便啃自己脚指头到最后弯腰摸到脚都显得困难,就是一种老化,这其中筋的老化是很大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缺乏锻炼。
步伐轻盈、动作自如,总会给人年轻的感觉,哪怕你已经六七十岁;关节僵硬、动作缓慢,总会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哪怕你才二三十岁。现代社会很多人是三十岁的年纪,六十岁的身体。现代化的办公,让我们不得不整天面对电脑,接受传真机、复印机、显示器等等的辐射危害。
一坐就是一天的办公让自己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韧带也随着老化了。人就好比一台机器,长期不动,容易生锈,运转起来也不灵活,不是这里卡住了,就是那里动起来不畅快了。所以我们要经常活动才能舒筋活血,体态保持年轻。
拉筋分为站立式和卧式两种。卧位拉筋法:将两张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立位拉筋法:找到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身体正好在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目向前平视;以此姿势站立三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钟。
那么拉筋的原理是什么呢?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所谓“骨正筋柔,气血自流”,通过拉筋法,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都会因此减缓甚至是消除。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督脉诸阳汇集,主肾功能,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肾气足则人精气足,不易瞌睡犯困,无精打采。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内毒随时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除、减缓。
8.梳头
首先从梳子说起,塑料梳子绝对需要淘汰,这东西也不见得便宜多少,但是梳了后起静电是经常的,尤其是干燥的天气,越梳越蓬,还不如直接用手指代梳子了。可以选用的数字有很多,木质的、牛羊角的,都是环保又经济的选择,玉石的梳子,好是好,但是贵,又难伺候,像我这种毛手毛脚的人经常把梳子掉地上的,碎一把还不心疼我好几天,一把玉石梳子可够买一堆木头梳子的了。
梳子的齿不能太尖不能太密,太尖容易伤到头皮,太密的话,如果你的头发不够柔顺的话,或者烫过染过折腾过,很容易在梳头的过程中把你头发给拉扯下来,对于头发本来就少或者苦于掉发烦恼的人,这无疑于雪上加霜啊。总之买的时候要注意看看梳齿的间距、尖度,还有就是把手的舒适度,握起来能使得上劲,握起来顺手。这样梳子就选定了。
接着说说梳头的方法,正确的梳头顺序,是从前额的位置往后脑勺去,一直梳到靠近脖子的地方,就是没头发的地方了。耳朵侧的也是从前面梳到后面,符合经络的走向。梳头不一定要找对穴位,跟着感觉走就对了,梳的时候如果遇到酸疼的部位,多梳梳,也可以停下来对该区域进行按压点揉等,酸疼的症状会越来越亲的。梳头可以缓解失眠,可以治疗头疼。
每天坚持梳头,先尝试一个月看看,数量不一定要多,一二百下,按照两秒一次的速度,也就是三五分钟的事情,不耽误你看书工作,而且没有副作用,相信你会感觉到失眠头痛的症状以及脱发掉发的情况会得到不小的改善。
9.午睡
午睡是每个人小时候基本都会做的,小学初中一直到工作,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有的人说,我没时间午睡,其实他的中午时间都用来逛头条、聊天、刷微博、刷朋友圈、浏览新闻了;有的人说,我不需要午睡,但是你看看一个接一个的哈欠,疲倦的神态,你的身体其实一直在述说着他的请求,你却置若罔闻;有的人说,我中午加上吃饭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怎么午睡?其实真正的午睡未必需要大段的时间,往往午睡只需要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这么一小段的时间你也没有么?
俗话说春困夏乏,现在正值春季,天气还比较凉,有的地方更是春雨绵绵,这就更让人有昏昏欲睡的表现了。体质虚弱或者老人、小孩,其实一年四季都需要午休,尤其是比较辛苦的工作,一上午的劳动,不管是体力上还是脑力上,都需要一个放松,要松弛有度,工作效率才高,身体也不会很有压力。
古代有一个词叫做子午觉。子午觉是指子时与午时都应该睡觉,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睡好子午觉对身体健康作用很大,会休息的人才会生活。从传统的养生角度来看,睡眠与清醒状态是一种阴阳交替的结果,当人的阴气旺阳气弱的时候,人就需要睡眠,人醒来的时候则阳气旺阴气弱,这是一种轮换,好比是两个站岗放哨的哨兵班次。子时是指半夜11点到凌晨1点,午时是指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刚好是一个十二小时的轮回。
午时是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候,就是中午休息这段时间,是给身体一个平衡、放松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晚上不能早睡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身体的机会,为自己储蓄能量。这个时刻宜小憩不宜大睡,一般都半个小时左右,否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晚上容易失眠。
午睡时候也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再热的天,肚子上也要盖点东西以免着凉,睡着的时候肚子特别容易着凉,着凉了有的人会感冒有的人会拉肚子,有的人还会头疼;
二是午饭别吃太油腻的东西,否则午睡时候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加重肠胃的负担,睡得反而不舒坦,睡醒后也容易有肚子胀、胸闷、头晕、乏力等现象;
三是午睡姿势最好是相对舒服点的,一般要头高于脚;
四是午睡的位置不要正对着空调或者电扇的出风口,不要有穿堂风。每天午睡一会,不管是对身体还是精神都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和修养的方式。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中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的养生方法,擅于使用这些方法并坚持去做,成为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利用好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放松身体,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你的身体才能时刻保持活力,保持健康!
B. 以气养生延年益寿 盘点中医五气养生的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是生命之本源。在《管子·内业篇》中就有记载:“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这表明,精气不仅与人的诞生息息相关,更是维持人体机能稳定的重要源泉。
以气养生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它涵盖了许多方面,首要的是摄神养气。这意味着要培养内心的浩然之气,摒弃过度的欲望和追求。过度追求而不得,会损伤身体的气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所欲,皆得所愿。”因此,人应该追求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放下那些无法实现的奢望,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样才能远离疾病。
此外,安静通气也是以气养生的重要一环。在白天,如果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就能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能量消耗。大脑安静能使全身肌肉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中医还强调心平气和的重要性。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的运行。喜则伤心气而气散,怒则伤肝气而气上,思则伤脾气而气郁,忧则伤肺气而气结,恐则伤肾气而气下。因此,保持心平气和可以平衡阴阳,调和身体各系统,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宽胃养气同样重要。肠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关键器官。饮食无节制、烟酒过度都会损伤胃气,导致气血虚衰。因此,保持适度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维护胃气健康的关键。
最后,长啸舒气也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长啸能按摩和刺激鼻喉胸腹等器官。在饭后茶余,不妨闲庭信步,低吟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这不仅能舒畅心情,还能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C. 夏天没有精气神记住这个“七养诀”,养生先“养气”
很多人天气一热,就没精神头了。如何唤醒精气神,元气满满?不妨学学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一书中的“ 养生 诀”。
少言语养真气
少言语是指说话要戒急、戒快、戒喋喋不休。人若经常喋喋不休或大喊大叫,就必然要消耗肺气,致使体内正气不足。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吴中朝: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运动量不大,但说话多了也会觉得疲倦又或者说了很多话,就感到嗓子干哑、咽喉不适。这可能就是伤了气!
人说话发声,虽出自喉咙,但一呼一吸之间都有赖于气的鼓动,肺主呼吸之气,因此,轻度的久言往往最易伤及肺气,嗓子微疼、嗓音沙哑、咽喉部发胀等都是伤了肺气的初期表现,久伤肺气更是易引起感冒、咳嗽气喘,甚至出现肺气肿等问题。长期从事教师、播音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
伤气就是伤身,说话多的人要学会养气补气。养气首先要调整说话方式,久言伤气并不等于不让说话,而是要避免不停地讲话,语气尽量平和,语速尽量平缓,说话时间不要过长。
戒色欲养精气
戒色欲,指的是房事要有节制。精气是 养生 之本。精气损耗就动摇了生命的根本,所以 健康 和长寿就难以保障。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是人体元气之源。所以人们说一个人虚,常会与肾虚联系起来。
补肾气,不妨常做做抬脚跟的动作。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到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
老人家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还是精神不好,动一动就心慌、心跳得厉害。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提提脚跟,每天练习几次,每次几分钟,就把肾气提起来了。等车的时候或者是任意闲暇的时候都可以做这个动作,长期坚持下去,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薄滋味养血气
薄就是清淡,顾名思义,薄滋味是指饮食要清淡。少食肥肉、烈酒、油膘之品。贪图膏粱厚味,嗜食美酒佳肴,必损身体。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千金要方》中说:“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因此,人老了大鱼大肉多食无益,少吃或适度为妙,适当吃点三白饭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白饭源自大文豪苏东坡,即“一撮盐、一碟白萝卜、一碗饭”。大米有补中益气、益精强志的功效,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也可止咳。食盐则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咸入肾,激发肾气,而肾中元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所以人吃了盐才会有劲儿。
古人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而这一碗食材简单的三白饭,就可精、气、神全补。被高血压、高血脂缠身,精神状态差,体质不好,爬楼气喘,整日吃过饭就打瞌睡的人都可以试试。
咽津液养脏气
津液指唾液,古人认为津液是人体的精华。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通过唾液腺变唾液(津液),再徐徐咽下有滋养脏气的功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吴中朝:夏季,增加了我们身体内在的水分消耗,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滋阴润燥,多补充身体内在的水分。练练“吞津功”就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功效。当然,也可以参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当年,在吞津时加上叩齿这个动作。
方法很简单,早晨起来和睡觉之前,我们可以闭着嘴巴做做空口咬牙的动作,让上下的牙齿碰撞发出声音,一般我们以36遍为一个周期,36遍叩齿以后,口腔里面会分泌出一些唾液,把唾液在嘴里面像漱口一样鼓漱,在鼓漱的过程中,唾液也会大量分泌,然后将口腔里分泌的唾液,分成三口缓缓地咽下,想象其进入腹部。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抽出来十分钟时间做这一动作,有助于缓解阴虚带来的系列症状。
少思虑养心气
指的是闲来不要胡思乱想,人必有所思,亦必所有虑,但过多思虑则伤心气而损寿命。对个人得失、名誉地位等,不可以汲汲而求,处心积虑。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中医情志理论认为,“思则气结”,多思伤脾。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让大脑高度紧张的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所以无论生活工作多么繁忙,一定要“思虑有度”,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放松身体、心情,这样才能避免情志对人身之本的侵害。此外,还要注意情绪要平和一些,不要过喜过悲,过度为没发生的事忧虑,与其被虚幻的烦恼困扰,不如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当下。
美饮食养胃气
美饮食是说饮食要搭配合理,古代时人们就认识到食物不同,所含营养成分也有差别,只有全面而合理地进行搭配,才能满足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彭鑫:在我国传统饮食中,很早就有“五谷杂粮养五脏”的说法,广义的说,五谷杂粮便是提醒大家要各种粮食都吃一些。当然,五谷(大米、小米、高粱、小麦和大豆)本身的 养生 价值也不低。从中医角度来看,所谓“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浓缩了植物所有的精华,具足完备的四季之气,所以最能补精。
小麦、粳米、大米、小米等等,均是味甘、性平,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具有“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的功效。平时食疗熬五仁粥等,可滋补气血、调理脾胃。
D. 女性如何补气养生,补气几大好处
“气”对女性身体的作用。
一、温煦女性机体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具有产生热量、温暖人体的功能。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循环。
二、增强女性机体抗病能力气有保护肌肤表面、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机体的防御作用是非常复杂的,虽然包括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但不可置疑的是,气在这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女性来说,职场工作繁重,劳累非常容易导致女性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造成外邪入侵,如果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机体免疫力必定会随之下降,人就会生病。
三、维持女性机体的固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气的固摄作用减弱,会导致体内液态物质大量流失,如可能会出现白带量多或量少、更年期盗汗自汗、睡眠不佳、多尿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四、助推女性机体气化作用“气”的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