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瓣膜置换术的健康教育是什么呢
心脏瓣膜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受家庭、社会、经济等困扰,病人多有恐惧、紧张心理。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使患者配合治疗,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
1 术前健康教育
1.1 心理疏导
患者入院后,应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介绍病区环境、科室制度,以消除病人的陌生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尽可能帮助解决来自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困扰。组织与手术成功的病人进行交流,听取亲生体验,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带病人到ICU参观,让其熟悉环境,了解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的作用及发出的声音,使病人相信术后会得到良好的监护,从而减轻焦虑、恐惧心理。
1.2 疾病知识宣教
利用交谈、宣教手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病人讲解心脏瓣膜病的病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手术目的和必要性、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各种管道的重要性,人工瓣膜的类型、原理、质量可靠性,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1.3 行为指导
入院即说服患者戒烟,解释吸烟患者术后并发症可达非吸烟患者的4倍〔1〕,其危害巨大。冬季加强保暖,防止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术前三天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深呼吸及腹式呼吸,说明其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意义〔2〕。训练床上大小便,确定术后气管插管期间的沟通方法,消除患者恐惧心理,配合治疗、护理。介绍术前常规需要准备的工作及意义,如备皮、备血、禁食、灌肠、更衣等。
1.4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调配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心功能欠佳者需限制钠盐,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绿叶蔬菜、果汁等,因心功能不全患者,长期应用利尿剂,大量钾盐排出体外造成低钾,可引起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食适量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1.5 休息、活动指导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较重体力活动,活动程度以不出现胸闷、气促、心悸或休息数分钟后能缓解为限,一旦出现眩晕、晕厥应立即平卧,及时传呼医护人员。房颤病人应避免屏气和突然用力、剧烈咳嗽,以减少血栓脱落机会,预防栓塞。
1.6 用药指导
长期使用洋地黄制剂者,在使用前需测脉搏,若脉搏<60次/分应停药,发现有恶心、呕吐、腹痛、黄、绿视、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者注意电解质情况,补钾。阿斯匹林应饭后服以免刺激胃粘膜。术前5—7天停用所有抗凝药,以免术中、术后出血。说明术前用药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免患者及家属紧张。
2 术后健康教育
2.1 心理护理
病人清醒后由于病房环境改变、呼吸机及监护仪发出的声音、气管插管未拔除不能说话、各种管道留置引起的不适等,往往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在床边耐心向病人解释,并嘱患者勿乱动,以免管道脱落。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可用术前确定的手势交流。进行暴露性操作时,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2.2 呼吸道管理
再次向病人讲解术后有效咳嗽、咳痰的重要性,雾化吸入的作用和方法,使其配合。每2小时协助病人坐起,正确方法扣击背部,鼓励咳嗽、排痰、深呼吸 ,让病人吹气球或使用呼吸训练器,以利肺复张,防止肺部感染。
2.3 饮食指导
术后因心功能改善,组织间隙水分减少,尿量增多,加上使用呼吸机使气道干燥,拔除气管插管后病人往往口干舌燥,急于喝水。应告知病人为避免呛咳和误吸,拔管后4小时方可进少量温开水,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逐步进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至普食,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及高蛋白饮食,促进刀口愈合。
2.4 卧位及活动指导
术后24—48小时拔除气管插管后取斜坡或半坐卧位,告知患者取此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心包、纵隔引流,促进伤口愈合。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24—48小时可在床上活动,心功能良好的患者鼓励其自己进食、洗漱。术后第三天可起床在床边活动,以后根据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宜。
2.5 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生物瓣需抗凝3—6个月,机械瓣需终生抗凝,与抗凝有关的出血和栓塞是换瓣术后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必须让病人及家属知道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华法令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一般抗凝从术后24-48小时拔除胸腔引流管开始,使用时应注意:①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每日监测PT、APTT、INR以调整用药量,直至调整PT为正常值的1.5—2倍、INR1.5-2.0,稳定后每周测1次,出院后半年内每月测1次,半年后每3个月1次,2年后每6个月1次;②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一旦出现牙龈出血、鼻衄、咯血、血尿、月经过多、皮肤淤斑甚至颅内出血先兆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出院后出现应立即就诊,复查凝血时间,在医生指导下减少抗凝药用量和应用维生素K治疗;③维生素K是华法令最有效的拮抗剂,具有凝血作用,在抗凝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维生素K含量高的事物,如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土豆、动物内脏、莴苣等;④注意其他药物对抗凝药的影响,如水杨酸类、红霉素、磺胺类能加强华法令的抗凝作用,而巴比妥类、利福平能减弱华法令的作用,若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心情舒畅,半年内避免剧烈活动和疲劳。加强营养,但要限制盐的摄入,不能暴饮暴食,遵医生指导服用强心、利尿、抗凝药。育龄妇女注意瓣膜手术及使用抗凝药对月经、怀孕的影响。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注意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遵医嘱定期复查
㈡ 就医老年人健康宣教制度
法律分析:1.成立老年人健康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专(兼)职卫生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
2.对管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于农村及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问、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的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7.定期到管辖区行政村或居民小区开展老人宣传保健知识工作,现场血糖、血压测量并指导正确的保健方法等。
法律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第二条 第五款 加强长期照护服务。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依托护理院(站)、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鼓励各地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
㈢ 绠杩拌佸勾鍋ュ悍鏁欒偛鐨勫師鍒欏強鍏跺惈涔夈
銆愮瓟妗堛戯細1銆佹棩甯哥敓娲讳繚鍋ュ父璇嗚佸勾浜虹敓鐞嗗姛鑳戒笅闄嶏紝涓嶈壇鍗鐢熶範鎯鏄寮曞彂鑰佸勾鏄撴偅鐤剧梾鐨勯噸瑕佸洜绱犮傜煡閬撹佷汉寤虹珛绉戝︾殑鐢熸椿鏂瑰紡锛屽湪鏃ュ父鐢熸椿涓鍏绘垚鑹濂戒範鎯锛屽氨浼氶檷浣庢偅鐥呴庨櫓銆
2銆佸績鐞嗕繚鍋ュ父璇嗗績鐞嗗仴搴锋槸鑰佸勾淇濆仴鐨勯噸瑕佸唴瀹癸紝鐞嗚В鑰佷汉蹇冪悊鍙樺寲锛岀煡閬撹佷汉蹇冪悊鐘舵侊紝甯鍔╄佷汉缁存寔鑹濂藉績鎬佸拰鎯呯华锛屽圭淮鎸佽佷汉鍋ュ悍鏈夐噸瑕佹剰涔夈
3銆佷綋鑲查敾鐐煎強鍏跺畨鍏ㄥ父璇嗘湁瑙勫緥銆佹寔涔嬩互鎭掔殑閿荤偧鍙浠ュ炲己鑰佸勾浜鸿韩浣撳悇绯荤粺鍔熻兘锛屽欢缂撹“鑰侊紝澧炲己浣撹川銆
4銆佺柧鐥呴槻娌荤煡璇嗛殢骞撮緞鐨勫為暱鍜岀敓鐞嗗姛鑳界殑鍑忛锛岃佷汉鏄撳彂鐢熷悇绯荤粺鐤剧梾銆傚硅佸勾浜哄紑灞曞父瑙佺梾锛屽氬彂鐥咃紝鎱㈡х梾鐨勯槻娌伙紝璁╄佷汉瀛︿細绉鏋侀槻娌荤柧鐥呯殑鏂规硶銆
5銆佸悎鐞嗙敤鑽鐭ヨ瘑闇瑕佸硅佷汉鍔犲己鍚堢悊鐢ㄨ嵂鐨勬暀鑲诧紝鍖呮嫭锛氳佷汉甯哥敤鑽鐗╃殑鍚嶇О锛屼綔鐢ㄣ佸墏閲忋佺敤娉曘佹敞鎰忎簨椤圭瓑锛岃嵂鐗╂e父鍙嶅簲鍜屽紓甯稿弽搴旓紝鑽鐗╃浉浜掑奖鍝嶏紝鍚堢悊鐢ㄨ嵂鏂规硶銆佸偍瀛樻柟娉曘佸彂鐢熸湇鑽鎰忓栫殑澶勭悊绛夈
6銆佹讳骸鏁欒偛锛岃佸勾浜轰細鏇存槑鏄剧殑鎰熷彈姝讳骸鐨勪复杩戯紝闇瑕佹寚瀵间粬浠濡備綍鐪嬪緟鐢熷懡鐨勭粓缁擄紝浠ュ钩鍜岀殑蹇冩佸害杩囨瘡涓澶╋紝鍏呭疄鑷宸辩殑鐢熸椿锛屾彁楂樼敓娲昏川閲忋
㈣ 老年健康教育知识
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健康心理讲座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社区的关注和参与,并已逐渐成为老人教育工作重点之一。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健康教育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对疾病和自我保健认识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愈来愈多的人需要康复服务。为满足居民生活卫生需求,维护社区人群健康,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XX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势在必行。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里,老年人是社区护理的重点之一。如何使老年人重视自我保健,并通过自我保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自理能力,获得高质量的长寿,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健康调查
健康调查是掌握本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保健要求,制定健康干预措施的基础。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摸底,从5876人居民中,查出735例病人,患病率为12.5%,其中高血压265例,冠心病94例,脑中67例,高血脂59例,脂肪肝46例,糖尿病45例,慢性支气管炎34例,胃病10例,恶性肿瘤1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数为492例,占慢性病总人数的66.7%。此数据告诉我们,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而慢性病人当中又以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为最高。
2 分类建档
以健康调查为依据,按老年人患病的种类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糖尿病、脂肪肝等及所需保健知识,自护技能分类建立管理卡314份,健康档案509份。并在老年人健康状况,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主要是通过与老年人及家庭成员交谈,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掌握老年人缺乏哪些保健知识、自护技能以及对所患疾病有关的预防、治疗、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着重了解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四个方面:即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3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调查,在老年人健康状况、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计划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具体的施教者以及学习方法、形式。
4 教育内容
着重从老年人行为卫生、心理卫生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生活起居保健和心理调适修养等方面制定宣教内容。内容尽量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通俗易懂。通过宣传能够增强老年人卫生保健意识,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高盐饮食等,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争取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介绍几种老年人常见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梗塞、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肝炎、恶性肿瘤等,讲明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与并发症的预防知识,疾病的`先兆症状和早期信号以及病人如何进行自我救护等技能。把宣传材料编写成多种形式,并配一些趣味盎然的画面增加老年人的兴趣,尽量达到图文并茂。两年来我们编写了《老年人健康必读》手册及有关材料千份以上,如“戒烟科普知识”,“老年人运动指南”,“高盐高脂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危害”等。自编健康教育处方40余种,很受老年人的欢迎
5 教育方式
5.1赠送《老年人健康必读》
本社区老年人多为离退休干部,均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尽量达到人手一册,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内容。
5.2集体讲座
授课前向社区老年人传递授课信息,明确授课内容。然后根据宣传内容进行讲解。其中主要观点及关键内容,利用黑板书写,争取让老年人听的懂、记的住。
5.3家庭教育
针对不同个体,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服务教育,讲解内容要简明扼要,浅而易懂,使老年人从中得到启迪。通过家庭随防、口头指导、操作示范,达到人人参与健康促进共同承担起健康责任的目的。
5.4开展社区保健咨询
社区护士到老年人活动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干部活动中心等,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针对性的解答问题,并因势利导,指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5.5利用传播媒体进行宣教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通过广播开通“健康服务热线”,进行电话咨询,通过电视、报刊开设“健康专栏”,做到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人,报纸上有字,即解答老年人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把预防保健知识传入千家万户。
6 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减退,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护士进行宣教时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及沟通能力。
6.1语言表达力求口语化
宣教时尽量不使用医学术语,当不得不使用时,如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糖等,应用简单的日常用语给老人解释这些术语的意思。
6.2态度谦和尊重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易受生理、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影响,施教人员应善于同老年人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尊重其人格。
6.3教育内容要少而精
为增加老年人的记忆每次教育指导应限于2—3点,并注意不要提供需要以外的内容,增加老年人的负担。
6.4做好归纳综合性教育
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或几种并发症,因此,牵涉健康教育的面比较广,老年人往往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在实施健教中顾此失彼,不易达标,我们可为老年人制定多方兼顾的教育计划,即有生活内容,又有康复锻炼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在相应位置标明时间,尽量让老人做到彼此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