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最低繳費基數
養老最低繳費基數標准如下:
1.養老:單位按基數的20%繳納(2000*20%=400元),個人按基數的8%扣繳(2000*8%=160元);
2.失業:單位按基數的1.5%繳納(2000*1.5%=30元),個人按基數的0.5%扣繳(2000*0.5%=10元),農民工個人不繳費;
3.工傷:根據單位性質不同,扣繳比例滲裂不同,以外商獨資企業為例,按基數的1%繳納(2000*1%=20元),個人不繳;
4.生育:外地戶口的員工不上此險,北京戶口的員工單位按基數的0.8%繳納(2000*0.8%=16元),個人不繳費;
5.醫療:單位按基數的9%(基本醫療)+1%(大額統籌)繳納(2000*10%=200),個人扣繳2%(基本醫療)+3(大額統籌)(2000*2%+3=43元);
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均按基數的8%繳納(2000*8%=160元,共繳320元),若單位條件好可申請提高到10%。
社保繳費是指參加各類社保保險並繳納保費的行為。一般情況下特指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正常情況下,社保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算出來的,對於不滿一年的職工則按照當月的實際工資來計算。
社保五險由單位和個人分別承擔,按照法律法規單位叢沒閉和個人分別承擔0.5%和0%的生育保險,0.2%和0%的工傷保險,0.5%和0.失業保險5%,7%.5%和2%的醫療保險,16%和8%的養老保險。按最低繳費基數參保的,每月最低繳費893.34元。因此,在計算每月社保費用之前,需要確定社保繳費基數,每個員工的社保費用也可能不同。因為許多單位為了減少支出,總是按照最低標准支付,但也要注意泉州社保基數2022年的法律法規。基本上,社保支付基數的上下限將在年初進行調整。各單位需要報告工資基數,才能根據報告的社保支付基數計算五項保險的費用。
社保繳費基數與工資是掛鉤的。社保基數和工資的關系:社保繳納基數應當按照勞動者應發的工資作為社保繳納的基數。為了保證勞動者的權益,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工資金額不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獎金,抄以及福利待遇,但是包括繳納的社會保險。社會平均工資是指在統計區域范圍襲內(比如全國,省,市,縣),全體職工的月均工資收入,包括國企,私企,外企,等用人單位,由統計局進行統計公布。用於核定繳納社會保險,勞動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
社保是一種國家福利,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察改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二十七條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
㈡ 2020養老金繳費基數多少
截止2022年12月12日,基數最低和最高標准分別為2812元和14058元。
經查閱養老保險官網資料,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的最低和最高標准分別為2812元和14058元。
養老金基數一般指養老保險基數,該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
㈢ 2021年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2021最新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基數基準值暫定4491元/月,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簡稱個繳人員)按高檔4491元/月(即暫定繳費基數基準值的100%)、低檔2021元/月(即暫定繳費基數基準值的60%)為基數繳費,當年的養老保險費一次繳清,也可待繳費基數基準值發布後繳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㈣ 養老金繳費基數是什麼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用來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金比例。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繳費基數越大,每月交的費用也就越高,到手的錢就會變少;但是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
我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基數為參保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最高繳費基數為參保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通常設有上限和下限。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過高或者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則養老保險基數需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
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分為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單位繳費比例:16%,個人繳費比例:8%,單位繳納的費用進入統籌賬戶當中,個人繳納費用則進入個人賬戶。
㈤ 養老保險最低標准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最低標准: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
1.眾所周知,我國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全國各省市地區每年都會公布本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要求各個用人單位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這個水平,否則就是違法行為。最低工資標準是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必需支付給勞動者的最低工資報酬。最低工資標准每年會雀肆隨著生活費用水平、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而由當地政府進行宏歲大調整。
2.目前全國大部分省市地區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是在3000元左右。在一份31各省市月人均養老金排名中,最低的為吉林省人均養老金為2740元。這只是養老金的平均水平,很多退休人員都沒有達到平均水平,甚至只有一千多元或者不足千元的退休金。這種待遇水平估計也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3.繳納養老保險的最低標准如下:
用人單位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繳費比例(一般為20%);勞動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一般為8%);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蔽豎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