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過養老保險可交社區醫療保險嗎
交過養老保險是可以交社區醫療保險的,不交養老保險也是可以交醫療保險的
『貳』 交了養老保險還要交醫療保險嗎
要,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保險,兩者需要同時投保來保障。醫療保險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失去勞動能力或發生疾病時能夠「老有所依」而建立的國家保障救濟措施,國家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對國民的普惠性照顧政策,沒有理由放棄。
『叄』 交了養老保險還要交醫療保險嗎
交了養老保險不需要交醫療保險。
新農合指的是醫療保險,社保指的是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一般居民繳納的是城鎮居民醫保,員工繳納的是職工醫保。這兩種醫保都比新農合報銷比例要高。因此買了社保是沒必要購買新農合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肆』 養老保險繳滿15年之後,可以停繳,然後單獨繳納醫療保險嗎
養老保險可以繳納滿15年停繳,後續單獨繳納醫療保險的,首先養老保險只需要繳納15年就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到養老金,其次是醫療保險長期繳納有利於醫療保障,再者是醫療保險男性需要連續繳納25年女性20年,最後對於城鄉居民而言醫療保險是無法享受到終生權益的。需要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分析為何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可以停繳以及後續單獨繳納醫療保險的原因。
一、養老保險需要繳納15年就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到養老金
首先養老保險需要繳納15年就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到對應的養老金,所以對於當事人而言如果在養老保險繳納滿足了一定的年限之後選擇斷繳也是可以的,主要是因為自己在退休之後也可以領取到對應的養老金,但是如果長期堅持繳納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的基礎也會越大,有利於改善老年生活的質量。
長期繳納養老保險的好處:
有利於退休年齡來臨後領取到更多的養老基金。
『伍』 已經交了養老保險再加個醫保怎麼辦
可以與用人單位相關負責人進行協商溝通,如果溝通無效的話,也可以去用人單位所轄勞動監察局申請勞動仲裁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分析】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個人建議】
單位有義務為員工繳納相關保險,如果只是繳納醫保,但是不繳納社保的話,那麼是違反相關規定的,也可以攜帶相關證件直接到當地社保局進行咨詢。養老保險的繳納基數越高越好,一般來說繳納基數越高,享受的退休福利待遇也就越好,領取條件必須要達到法定的領取年齡,然後辦理相關法律手續才可以依法進行領取。
【法律依據】
其實早在1998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第六部分已經明確規定,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規定退休人員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一是由社會醫療保險的性質決定的,社會醫療保險要體現互助共濟,退休職工患病較多,是需要社會照顧的脆弱人群,二是為了均衡企業負擔,為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更有利於參與市場競爭,三是考慮到退休人員工作期間已經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退休後收人低,特別是現在已退休職工,沒有足夠的用於醫療支出的積累,醫療負擔較重。因此,《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除規定退休職工個人不繳納醫療保險費外,還規定了在單位繳費劃人個人賬戶的金額和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的比例給予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