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金余額養老金計劃 是什麼意思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於期貨從業詞彙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彙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員工養老計劃的一種。僱主將員工每年新酬的一個既定百分比加利息開支存入參與計劃員工的帳戶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期貨從業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貳』 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余額按什麼計算的
15.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有兩種計算方法。
方法一:年度計演算法。即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每個繳費年度結束以後按年度計算(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記帳時適用此方法)。
計算公式: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1+本年記帳利率×1.083×1/2)
方法二:月積數法。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一個繳費年度內按月計算(以上月職工工資收入為繳費工資基數記帳時適用此方法)。
計算公式: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本年記帳額本金+本年記帳額利息
其中:
本年記帳額利息=本年記帳月積數×本年記帳利率×1/12
本年記帳月積數=∑〔n月份記帳額×(12-n+1)〕
(n為本年各記帳月份,且1≤n≤12)
補繳欠繳的利息或本息和的計算辦法見附件3。
16.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繳費年度結束後,應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記錄,為每個參保職工列印《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對帳單》,發給職工本人,由職工審核簽字後,依年粘貼在《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中妥善保存。
17.統一制度之前各地已為職工建立的個人帳戶儲存額,與統一制度後職工個人帳戶儲存額合並計算。
18.職工由於各種原因而中斷工作的,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也不計算繳費年限,其個人帳戶由原經辦機構予以保留,個人帳戶繼續計息。職工調動或中斷工作前後個人帳戶的儲存額累計計算,不間斷計息。
19.個人帳戶儲存額不能挪作他用,也不得提前支取(另有規定者除外)。
三、個人帳戶的轉移
20.職工在同一統籌范圍內流動時,只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帳戶檔案,不轉移基金。
21.職工跨統籌范圍流動時,轉移辦法按如下規定:
(1)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帳戶檔案。
(2)對職工轉移時已建立個人帳戶的地區,轉移基金額為個人帳戶中1998年1月1日之前的個人繳費部分累計本息加上從1998年1月1日起記入的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
(3)對職工轉移時仍未建立個人帳戶的地區,1998年1月1日之前轉移的,1996年之前參加工作的職工,轉移基金額為1996年1月1日起至調轉月止的職工個人繳費部分累計本息;1996、1997年參加工作的職工,基金轉移額為參加工作之月起至1997年底的個人繳費部分累計本息。1998年1月1日之後轉移的,轉移基金額為1998年之前按前述規定計算的職工個人繳費部分累計本息,加上從1998年1月1日起按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11%計算的繳費額累計本息。未建個人帳戶期間,計算個人繳費部分的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定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算。
(4)對年中調轉職工調轉當年的記帳額,調出地區只轉本金不轉當年應記利息;職工調轉後,由調入地區對職工調轉當年記帳額一並計息。計算方法按第15條規定執行。
(5)基金轉移時,不得從轉移額中扣除管理費。
(6)職工轉出時,調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填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轉移情況表》(轉移單)。
(7)職工轉入時,調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依據轉出地區提供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轉移情況表》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等資料,並結合本地基本養老保險辦法,為職工續建個人帳戶,做好個人帳戶關系的前後銜接工作。
四、個人帳戶的支付
22.當單位離退休人員發生變動時,單位應填寫《離退休人員增減變化情況表》,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待遇給付情況應及時進行相應調整。
23.按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辦理退休的職工,其基本養老金中的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等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個人帳戶養老金由個人帳戶中支付。
24.職工退休以後年度調整增加的養老金,按職工退休時個人帳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各占基本養老金的比例,分別從個人帳戶儲存余額和社會統籌基金中列支。
25.職工退休後,其個人帳戶繳費情況停止記錄,個人帳戶在按月支付離退休金(含以後年度調整增加的部分)後的余額部分繼續計息。利息計算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年度計演算法。即離退休人員個人帳戶余額生成的利息在每個支付年度結束後按年度計算(支付年度內各月支付的養老金數額相同時適用此方法)。年利息計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個人帳戶年初余額-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本年記帳利率+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本年記帳利率×1.083×1/2
個人帳戶年終余額=個人帳戶年初余額-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年利息
方法二:月積數法。即離退休人員個人帳戶余額生成的利息在每個支付年度內按月計算(支付年度內各月支付的養老金數額不同時適用此方法)。年利息計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個人帳戶年初余額×本年記帳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記帳利率×1/12
本年度支付月積數=∑〔n月份支付額×(12-n+1)〕
(n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且1≤n≤12)
26.當職工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5年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出現上述情況時,職工所在單位應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填報《個人帳戶一次性支付審批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後封存其個人帳戶檔案。
五、個人帳戶的繼承
27.職工在職期間死亡時,其繼承額為其死亡時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
28.離退休人員死亡時,繼承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繼承額=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帳戶余額×離退休時個人帳戶中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
29.繼承額一次性支付給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個人帳戶的其餘部分,並入社會統籌基金。個人帳戶處理完後,應停止繳費或支付記錄,予以封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請問,2018年政府每月發給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金是多少
基礎標準是每個月55塊,再由各個地方的政府提高額度,每個地區實際發放的標准不同。交了新農保的發會比沒有交的多,交得越多,以後每個月發放的越多。
《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六條規定,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3)現金余額養老金計劃擴展閱讀: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
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2015年6月29日,中國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
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
這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標志著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肆』 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退休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過渡性養老金
『伍』 個人養老余額提現方法
個人養老余額不能提現,社會保險只能辦理轉移,不能退保提取現金。申請辦理養老保險流程如下:
1、企業在職職工,在事業單位就職的職工的社保辦理及費用繳納都是由單位統一進行的,社保中包括養老保險,因此職工不用自己去購買養老保險;
2、非企業在職職工,除企業在職職工外的其他人,要購買養老保險需自己帶上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的材料前往當地的社保管理服務中心購買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養老金領取流程有哪些
1、員工到達退休年齡前的三個月,應遞交退休材料;
2、用人單位將對員工檔案進行裝訂,用於退休報送工作,請客戶及時遞交材料;
3、根據社保所屬區縣情況,用人單位將提供材料清單,客戶根據自身情況,按要求提供;
4、到社保中心辦理養老保險清算手續。
『陸』 2017年退休如何計算退休金
養老金的帳比較復雜,是用統一公式計算的,如果你是「中人」: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崗位工資(指數化工資))÷2x總工齡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男139(女195)
過渡性養老金=社平工資x賬戶前工齡x平均繳費指數x1.3%
三個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養老金。
如果你是新人(1998年10月後參加工作):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崗位工資(指數化工資))÷2x總工齡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男139(女195)
(6)現金余額養老金計劃擴展閱讀: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僱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
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僱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並以此作為不工作後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弊端
由於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僱用取代正職員工。甚至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工作、減薪或是逼退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尤其是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演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僱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有些國家採用制度改革法律防止這些行為,並推動國民年金(national pension plan)等年金式國民保險制度,由政府託管定期提撥的金錢,等勞工退休後由政府將退休金轉交勞工,以加強基本的保障。
基本信息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退休金英語為:pension。亦為:養老金。由政府、公司、金融機構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資金。作為生活來源由失去勞動收入者定期領取。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
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如美國的401(K)、加拿大的RRSP等,以保證老有所養。加入養老金計劃是最重要的投資手段之一。
『柒』 地方有職業年金了,部隊是否有職業年金
【摘要】 立足於軍人對職業年金的需求特徵,比較現金余額計劃相對於其他計劃的優勢,本文選取了帶有個人名義賬戶制的職業年金計劃,在設定軍人職業年金計劃的待遇目標的基礎上,對職業年金的籌資、領取條件及方式、職業年金權益轉移接續做出了基本設計。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5980255.htm
【關鍵詞】 現金余額計劃 軍人職業年金 框架
為了縮小因轉業去向不同所帶來的養老待遇差異,同時也為下一步國家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供空間,從補償轉業軍人不同去向導致的養老金水平待遇差距這一角度出發設計軍人職業年金是必要的,對於縮小軍隊轉業幹部的待遇差距、豐富軍人養老金來源渠道、促進軍事人力資本的合理流動具有重要意義。
一、計劃類型選擇
1、年金計劃類型
按照計發辦法,職業年金可分為待遇確定(DB)和繳費確定(DC)兩種基本模式。待遇確定型計劃按預定標准退休後獲得權益,個人不承擔任何投資風險。繳費確定型計劃的個人養老金水平則完全取決於其個人賬戶內的繳費及其投資收益。混合型養老金計劃結合了DB和DC兩種模式各自的特點,它能較好地降低年金的運行成本,同時又能保證參與者享有類似DB型年金較穩定的養老金,避免個人承擔投資風險,是軍人職業年金的不錯選擇。主要的混合年金計劃有現金余額計劃(Cash Balance Plan)、資產凈值計劃(Pension Equity Plan)、保底退休金計劃(floor-offset pension plan)等。
2、比較與選擇
現金余額計劃(cash balance plan)主要由僱主繳費,通過個人虛擬賬戶記錄其繳費和利息所得,其計劃權益的可轉移性使得養老金權益具有了很強的流動性,比較適合軍隊這種人員流動性較強的團體使用。
保底退休金計劃(floor-offset pension plan)將DC和DB兩個計劃並列建立,互補運作。實際上相當於帶有附加條件的DC計劃,需要提供兩部分的運作情況報告以及兩部分互動運作後的綜合報告,所以管理難度大,其運作成本太高,並不適合人員基數大的軍隊使用。
資產凈值計劃(Pension Equity Plan)也可以滿足流動性的需要。該計劃積累的不是繳費額而是每年的百分比,其透明性稍差,而目前我國建立的企業年金或即將推行的職業年金多以DC型為主,若軍人職業年金採取該方式則兼容性稍差。
生命周期計劃(the life-cycle plans)實際上相當於可變型年金計劃,在雇員工作初期或在一定年齡之前是以DC形式存在的,當雇員達到一定的年齡或者為僱主服務了一定的年限就可以轉換為DB計劃。它既滿足了年輕軍官對養老金權益可攜帶性的需求,又照顧了中高級軍官對豐厚退休待遇的需要。但這一計劃的運作成本也很大,每年需要將達到DB計劃條件人員的養老金數額轉換為DB計劃下退休後所享受的養老金權益百分比積累,這實際上與現行的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相似。
考慮到我國未來將逐步建立全民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現金余額計劃其實更適合軍人職業年金計劃,它採用個人名義賬戶進行養老金資金數額積累,透明性高,易於轉移。由於採用名義賬戶管理,只需要計算每個賬戶每期的養老金積累額,管理成本也不大,既滿足了個人的需要,也利於整體管理。
二、待遇目標
1、替代率水平
有關數據顯示公務員與企業養老金兩者的替代率差距均在35%以上。考慮到轉業至企業的軍官享有一次性的養老保險補貼,同時,替代率水平設定太高,所需的名義繳費率會增加,它將影響到軍人當期的實際工資水平,也會使財政負擔加大。因此,軍人職業年金計劃的替代率水平應設計為25%左右,使軍隊幹部轉業至機關單位與事業單位或企業的養老金收入基本持平,等到時機成熟後再逐漸上調替代率水平。
2、計劃資產目標
在一定的目標替代率下,依據對未來工資、利率和領取人口死亡率等精算假設,可計算出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在退休當年的價值,設這一目標養老金價值為Mr:
Mr=R×Sr-1■■(1+g■■)×■(1+i■■)■×tP■■
R為設定的替代率水平,Sr-1為退休前一年工資水平,max為按照中國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00-2003)中男女55歲時平均余命計算出來的存活年齡,其中男性取82歲,女性取85歲。g■■為退休後第t年的平均工資增長率,i■■為退休後第t年的利率,tP■■為r歲-r+t歲的存活概率。其中tP■■計算公式為:
tP■■=■
其中,lx為中國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中x歲的生存人數。
軍人的個人現金余額賬戶由計劃的名義繳費率和賬戶累積利率決定。在軍人正常退休時,其個人名義賬戶的目標金額為退休後領取職業年金的現值Mr,此時點的實際資產等於名義賬戶金額。設計劃資產為Ar,個人名義賬戶金額為CBr,則Ar=CBr=Mr。
3、計劃名義積累及實際籌資
現金余額計劃通過名義賬戶進行積累,具有名義賬戶的特點,名義賬戶與計劃資產通過精算負債實現聯系,當名義賬戶確定時,精算負債可作為籌資目標對計劃資產進行累積,精算負債可以通過精算成本估計的方式得到。軍人職業年金計劃側重點主要是保障退休軍人穩定的年金收入,所以在計劃設計時可以犧牲計劃成本分配的靈活性,設定計劃每年的實際繳費與計劃的正常成本相同,計劃累積資產等於精算負債。在軍人退休時,計劃累積資產=精算負債=名義帳戶金額,即:
Px=NCx Ax=ALx Ar=ALr=CBr
其中,Px、NCx、Ax、ALx分別為x歲時的實際繳費、正常成本、累積資產及精算負債。
三、范圍與籌資模式
1、覆蓋范圍
考慮到我國兵役法中有關義務兵的專門規定,義務兵是履行國防義務,服役期短,而且並不是一種社會職業,因此現階段軍人補充養老保險對象一般不包括義務兵和供給制學員,主要面向軍官、文職幹部、士官等有工薪收入的軍人。此外,在退出計劃領取職業年金時要除去以下幾類人員:一是目前退休制度下退役到公務員崗位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崗位的軍人,按照公務員退休待遇執行。二是自主擇業的軍官、文職幹部。按照現有政策,這部分人員實行退役金保障制度。三是退役後作退休安置的軍人。軍人退休後實行退休金養老保障制度。四是退役的一至四級殘疾軍人。他們由國家供養終身,不需要通過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解決養老問題。對於以上人員返還個人所繳部分的本息和,其中退役至公務員崗位的軍人在以後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具體調整。 2、籌集方式
為了更方便地與地方養老金制度轉移接續,軍人職業年金應採取基金積累型,單位和個人按照6∶4的比例共同繳費,採用個人名義賬戶管理。考慮到軍隊職業年金推行上則具有政策性特點,與地方公務員、事業編制度類似,在推行上應強制全員參加。
3、繳費率
現金余額賬戶完全通過工資的一定比例進行積累,從而在退休時達到計劃資產目標。具體公式表達為:
CBr=■S■×S■×■(1+i■■)
Mr=R×S■■■■×tP■■
在達到退休時點時,根據CBr=Mr,以每年的繳費率是工資的固定比例為常數,所以根據上式有:
St=■ 在知道了各年工資水平、工資增長率、退休後貼現利率和男、女死亡率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各年參與計劃的「新人」所需的繳費率。
四、領取條件及支付方式
養老金的作用是為個人退休後的生活水平提供保障,補充保險可以採取退役時一次性給付和在退休後生存期間內以年金形式給付兩種方式。如果是一次性給付,則需要個人尋找合理的投資渠道保證這筆資金的增值和保值,滿足今後生活消費的需要,如果保險金滿足的是平均壽命的人,那麼長壽的人必然在老年時陷入貧困,這相當於將投資風險完全交與個人。在當前投資面臨很大風險的情況下,這可能使所積累的補充養老金貶值或化為烏有。而採取後一種在生存年限內按年金的形式給付,則上述長壽風險、投資風險均可以避免。因此,軍人職業年金應該以年金形式發放,使軍人退休後能夠定期得到穩定的退休福利補貼,並且在未達到領取條件時不得提前支取。
五、權益的轉移接續
從地方轉入部隊的人員,成為軍人後自動轉入職業年金計劃。如果本人在地方工作期間加入了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計劃,年金積累可以直接轉入個人名義帳戶,職業年金的繳費率與其他人員保持一致。
軍人在退出現役轉入地方時,如果進入政府機關,返還名義賬戶中個人繳費部分的本息和(目前公務員養老保險未做改革,仍是採取退休金制度)。如果進入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工作單位設有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計劃,在軍隊職業年金計劃下積累的金額全額轉入DC型企業年金計劃或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計劃。如果所轉入單位沒有設立職業年金,則軍人在轉業時的賬戶余額將按照計劃所設定的利率繼續積累,等到其退休時(按軍人退休年齡55歲計),計算每年可以從職業年金賬戶中獲得年金金額。計算公式為:
CBk×■(1+i■■)=B×■■(1+g■■)×■(1+i■■)■×tP■■
其中,CBk是名義賬戶金額,k表示轉業時的年齡,r為退休年齡,i■■和 i■■分別為計劃設定的賬戶累積利率和折現利率,g■■為社會工資增長率,B為退休時年金的領取金額,tP■■為退休後r-r+t的存活率。
【參考文獻】
[1] 鄭莉莉:商業保險公司參與軍人保險的可行性分析與基本構想[J].保險研究,2011(7).
[2] 關博:現金余額型職業養老金計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保險研究,2011(9).
[3] 陳建輝: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2008(2).
[4] 庄序瑩、范琦、劉磊:轉軌時期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運行模式研究[J].財經研究,2008(8).
『捌』 養老賬戶余額5萬,養老金能領多少
法律分析:每個人的養老金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個是基礎養老金,另一個是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為139)。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