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廷發

養老金廷發

發布時間:2022-09-11 19:36:07

A. 成吉思汗攻打金國的過程是怎樣的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是金至寧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七月至貞祐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十月,在蒙金戰爭中,成吉思汗第二次圍攻金中都和分兵三路攻掠兩河、山東、遼西的作戰。

蒙金邊堡塞之戰後,成吉思汗率部在金朝境北,休養整訓經年,於金至寧元年七月,再度南下攻金。克宣德府(今河北宣化)、拔德興府(今河北涿鹿)。成吉思汗進軍至懷來(今河北懷來東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右丞完顏綱、元帥右都監術虎高琪軍,乘勝直抵居庸北口(今北京八達嶺)。金軍恃居庸天險,冶鐵封固關門,布鐵蒺藜百餘里,守以精銳將卒。

成吉思汗深知由此入關,難以奏效,乃避實擊虛,只以少部兵力在北口牽制,自率主力經飛孤(今河北淶源),東出紫荊關(今易縣西北)。金廷偵知,急遣術虎高琪阻截,於五回嶺(今河北易縣西晉冀交界處)被木華黎擊敗。蒙古軍乘勢東進,攻克易州(今河北易縣)、涿州(今屬河北)。另遣哲別走小路襲取居庸南口,時契丹將論魯不兒亦獻北口降,哲別與可忒薄剎南北夾擊取居庸,蒙古軍進圍中都。

八月,金廷發生政變,完顏永濟被殺,完顏珣稱帝(即宣宗),盡撤沿邊諸軍至中都。成吉思汗鑒於中都城池堅固,難以速下,又知金內地兵力空虛,遂分三道,橫掃兩河、山東、遼西等地。

十月,以三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將右軍;自易州循太行山東麓南下,破遂、保(今河北徐水西、保定)、定州(今屬河北)、中山、邢、洺、磁(今正定、邢台、永年東、磁縣)、相、衛、懷、孟(今河南安陽、汲縣、沁陽、孟縣南)等州;至黃河北岸又繞太行山西路北行,大掠澤、潞、遼、沁、平陽(今山西晉城、長治、左權、沁縣、臨汾)、太原、吉、隰、代(今吉縣、隰縣、代縣)、忻(今屬山西)等州而還。左路軍由皇弟哈撒兒及斡陳那顏等將之。循海東進,取薊州(今天津薊縣)、乎州(今河北盧龍)、遼西走廊諸郡而還。

中路軍由成吉思汗、拖雷及木華黎將之,取雄、霸、莫、安、河間、滄、景、獻、深、祁、蠡、冀(今河北雄縣、霸縣、任丘、安新西南、河間、滄州東南、獻縣、束鹿東、安國、蠡縣、冀縣)、濮、開、滑(今河南鄄城北、濮陽、滑縣東)、恩、博、濟、濱、棣、淄、濰、登、萊、沂(今山東平原西、聊城、濟寧、利津西、惠民、淄博西南、濰坊、蓬萊、掖縣、臨沂)、泰安、濟南、益都(今均屬山東)等郡。共破90餘郡,兩河、山東、遼西數千里,人民盡遭塗炭。三道兵還,會至中都城下,迫金宣宗奉獻完顏永濟之女岐國公主和金帛、馬匹後,成吉思汗率軍北還。

B. 隆興和議是怎麼回事

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金大定元年,1161),正當金帝完顏亮南下攻宋之際,金廷發生政變,擁立東京留守完顏雍為帝。完顏亮南侵失敗,又為部將所弒。宋軍乘勢收復淮東淮酐西末地。

自紹興七年(1137)遭罷免的宰相、著名的抗金將領張俊,於謫居20餘年後,直至完顏亮兵臨江北之時,方被重新起用,接替因臨陣逃脫而被解職的王權,受命出任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張浚自潭州(治今湖南長沙)出發,日夜兼程,至岳陽(今屬湖南)買小舟冒風雪而行。途中遇東來行人,方知金軍正犯採石(今安徽馬鞍山東北),路人請他慎行勿輕進。張浚不顧,徑直駛入長江。時金軍已佔據兩淮,江北金軍騎兵出沒無常,長江上無一舟敢行北岸。張浚卻乘小舟依舊順江而下。待他趕至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時,金軍已因完顏亮被殺,相繼撤回淮北。張浚復出,為眾望所歸,「衛士見浚,無不以手加額」,軍民皆倚以為重。就連趙構也認為:「卿在此,朕無北顧憂矣。」隨後又委他兼節制建康、鎮江府、江州、池州、江陰軍軍馬。張浚受任後悉心經營;招集忠義民兵,招募淮楚地區壯勇之士,任命陳敏為統制。考慮到金軍長於騎兵,宋軍長於步兵,故須揚長避短,令兵士制弩造車。

完顏雍即位之初,為鞏固統治,穩定社會秩序,於宋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1162)正月,向宋朝派遣使臣,要求恢復和維持宋、金間原有的關系。宋帝趙構雖於金軍大舉南侵之時,迫於形勢而重用主戰派將領,而當威脅解除之後,卻依舊苟且偷安,企盼與金求和。主戰派臣僚希望朝廷能重用張浚。主持軍務,但趙構卻任命主和派楊存中為江、淮、荊、襄路宣撫使,全面負責軍務,又以虞允文為副使。給事中金安節、中書舍人劉珙上奏指出:「若聖上以為虞允文不能獨自擔當此重任,宜別擇重臣。」趙構為之大怒,認為是指未任用張浚,遂改命楊存中負責淮東、淮西地區防務,虞允文改任兵部尚書、川陝宣諭使,負責招軍買馬及與四川宣撫使兼陝西、河東招討使吳磷議事,而拒不任命張浚。此前,抗金名將劉綺因病重免官,故張浚已成為朝野上下企望的主戰派首領。

三月,金使臣入宋,到達臨安(今浙江杭州)。盡管趙構一再表示仍將奉行對金廷納貢稱臣之策,宋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陳康伯等人卻更定金使入境接伴、館伴舊儀,強制要求金使以對等的態度與南宋君臣相見,遏制了金使以往傲慢無禮的態度。同時,兩淮、川陝地區宋軍繼續與金軍作戰,捷報頻傳,又相繼收復一些失地,抗金形勢再度好轉,對南宋王朝極為有利。這使得宋帝難於再硬性推行投降求和政策,不得不重用張浚。五月,趙構命張浚專一措置兩淮事務兼節制江淮東西、沿江州郡軍馬,又命他招募淮南之民,設置御前萬弩營。但並未因此而最終改變宋廷的對金政策。在此之前,宋曾遣洪邁等使臣入金,賀完顏雍即位,准備再次與金議和。是戰是和,令趙構左右為難。五月底,他冊立養子趙瑋為太子,更名奮(爸慎)。六月,以自己「倦勤」休養為由,傳位太子,自稱太上皇帝。實際是將懸而未決的戰和之議推卸給繼承者,不過他在退位之前,下令撤銷為抗金而專設的招討司,為宋廷與金廷的議和鋪平道路。

同年六月,趙眘即位,是為宋孝宗。趙眘入宮為趙構養子時,即主張抗金,及即位,便召張浚入見,說:「久聞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且授其為少傅、江淮東西路宜撫使,進封魏國公。再次表示:「朕倚魏公如長城,不容浮言播奪。」金見宋遲遲不議和,遂派兵10萬屯駐河南,聲言將用兵准東、准西,又移文向宋索取海(治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泗(治今江蘇泗洪東南)、唐(治今河南唐河)、鄧(治今河南鄧縣)、商(治今陝西商縣)諸州之地及歲幣。張浚向宋帝進言,稱金廷詭詐,不當因此而動撼,遂以大兵駐守於肝眙(今屬江蘇)、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東北)、廬州(治今安徽合肥),迫使金軍未敢進犯。

宋隆興元年(金大定三年,1163)正月。趙眘進張浚為軀密使,都督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鎮江府(今江蘇鎮江)、江州(治今江西九江)、池州(治今安徽貴池)、江陰軍(今江蘇江陰)軍馬。在重用張浚的同時,趙眘又追復岳飛的官爵,起用主戰派胡銓,並下令將秦檜黨人逐出朝。

但是太上皇帝趙構安插於趙眘身邊的翰林學士史浩,卻是主和派臣僚,及他升任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後,極力散布求和言論,阻撓張浚的抗金部署。在史浩的建議下,抱有無須動武而能求得與金平等地位幻想的趙眘,竟不顧張浚等人的反對,派遣使臣入金通報即位之事。由於金廷堅持要求宋廷履行「紹興和議」,宋使被迫退回。宋四川宣撫使兼陝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吳磷自紹興三十一年(1161)迎擊金軍對川陝地區的進攻之後,乘勝收復秦風路(治今甘肅天水)、熙河路(治今甘肅臨洮)、永興軍路(治今陝西西安),等大片失地。然而趙膏卻下詔,要吳磷「審度措置,保全川蜀」。隨後又詔令四川宣撫司退兵,吳磷只得放棄已攻佔的德順軍(今甘肅靖寧東北),於撤追途中遭金軍邀擊,傷亡慘重,3萬兵士僅有7000餘人僥幸生還,川陝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奪回的失地得而復失。

趙眘對戰和之議舉棋不定。隆興元年(1165),他在任命張浚為樞密使時,亦擢升史浩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是為有相,位高於張浚。又起用曾因反對投降求和而遭貶逐的御史中丞辛次膺為同知樞密院事。時金將蒲察徒穆及金知泗州大周仁率軍屯駐於虹縣,都統蕭琦領兵屯駐於靈璧(今屬安徽),忙於積儲糧草,修繕城池,以作為南侵的准備。張浚欲於金軍尚未備戰完畢之前,先發制人,進兵北伐,收復中原之地。適逢主管殿前司李顯忠、建康都統邵宏淵亦提議發兵,先搗毀虹縣、靈璧二城。張浚遂合議上奏趙眘,力陳北伐中原之策。不久,張浚應召赴臨安(今浙江杭州),入見趙昚。在張浚的請求下,趙眘終於同意出兵渡淮河,北伐中原,且可以不預先與三省、樞密院通報。

張浚命李顯忠統兵出濠州,直進靈璧;邵宏淵率軍出泗州,直逼虹縣。自己則親臨前線指揮。李顯忠所部兵進靈璧,大敗蕭琦;邵宏淵所部亦於虹縣擊敗金軍,收降蒲察;徒穆、大周仁。宋軍乘勝攻佔宿州(治今安徽宿縣),金朝;統治下的中原地區為之大震。捷報傳入臨安(今浙江杭;州),趙眘親筆手書慰勞前線將士:「近日邊報,中外鼓舞。十年來無此克捷」。

雖然捷報頻傳,鼓舞人心,但北伐金軍實際已因史浩等人的阻撓及趙眘的猶豫,貽誤了極為有利的戰機。此前,金帝完顏雍已2平息內部叛亂,鞏固了統治。金大定二年(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十月至十一月間,完顏雍已部署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所部進駐睢陽(今河南商丘)。又令尚書右丞相仆散忠義前往南京(今河南開封),指揮金軍南侵。因而宋軍的北伐是在金軍有備的情況下進行的。李顯忠佔領宿州後不久,紇石烈志寧即率兵趕到。宋、金兩軍激烈交戰,宋軍擊退紇石烈志寧所部。隨後又擊敗金軍援兵。正值金軍源源不斷赴援,李顯忠所部奮力抗擊之時,邵宏淵卻按兵不動,甚至散布流言,動搖軍心,致使李顯忠所部孤立無援,終不敵而敗。而邵宏淵所部中軍統制周宏及邵宏淵之子邵世雄、殿前司統制官左士淵竟於大敵當前之際,率軍逃遁。李顯忠召集余將與金軍再戰,又反敗為勝。但邵宏淵與李顯忠的不和,已引起軍中的混亂。殿前司統制官張訓通等7人及12名統領官借機亦逃遁。宋軍內部的不和,最終使宋軍於符離縣(今安徽宿縣)被金軍擊潰。

宋軍北伐失利,張浚立刻遭到主和派的攻擊。他一面上疏請罪,一面緊急部置:以魏勝戍守海州,陳敏戍守泗州,戚方戍守濠州,郭振戍守六合(今屬江蘇)。整修高郵(今屬江蘇),巢縣(今安徽巢湖)兩城,作為重要的軍事據點,又修築滁州(治今安徽滁縣)關山寨,以扼守金軍南下要沖。同時於淮陰(今屬江蘇)集中水軍,於壽春(今安徽壽縣)集中馬軍。以此防備和阻止金軍南侵。對張浚的上疏請罪,趙眘起初頗能寬容,他賜書張浚:「今日邊事倚卿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懷猶豫。前日舉事之初,朕與卿任之,今日亦須與卿終之。」而當張浚再次請求致仕時,趙昚又表示:「朕待魏公有加,不為浮議所惑。」甚至在稱謂上從不呼其名,只稱「魏公」。還常遣使了解張浚的飲食和身體狀況。之後在主和派官僚接二連三的攻擊下,趙音只好將張浚降職,改授樞密使、江淮東西路宣撫使。對李顯忠、邵宏淵亦降職。此後,趙昚又任用主和派官僚湯思退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廢止江、淮宣撫司「便宜行事」的權力。

隆興元年八月,金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遣使持書入宋,索求宋廷割讓海、泗、唐、鄧四州之地及歲幣,不然則於秋季發兵入攻。張浚認為金人強則來,弱則止,根本不在於議和與不議和。身為右相的湯思退原為秦檜黨人,仍急於與金求和,他借退居於德壽宮的太上皇帝趙構的暗中支持,迫使趙眘應允議和。張浚、虞允文、胡銓等一批主戰派臣僚紛紛上疏,堅決反對議和。湯思退卻指責他們「大言誤國,以邀美名」。在主和派的壓力下,趙眘只得遣淮西安撫司干辦公事盧仲賢等人持書赴金元帥府,但告誡他不許應允歸還四州之地,歲幣也當差減。十一月,盧仲賢自宿州返回,帶來金都元帥仆散忠義致宋三省、樞密院的文書。由於盧仲賢於出使金元帥府時,擅自應允歸還四州之地,而被奪官,交大理寺治罪。宋廷遂改任王之望、龍大淵為金國通問正、副使。張浚等人再度力爭,反對派使議和。張浚借應召入見之機,向趙眘力陳和議之失。趙眘終於同意不向金廷遞交和議誓書,令王之望、龍大淵留駐待命,另派通書官胡肪、楊由義前往金元帥府,通報金廷四州之地不可割讓。如金廷非求四州之地,則召回使臣,停止和議。十二月,左相陳康伯因病罷相,趙眘以湯思退繼任為尚書左僕射、同十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以張浚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仍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

胡昉等使臣至宿州後,金人對他們威逼利誘,以脅迫他們應允割地之議。胡叻等毫不屈服。隆興二年(1164),在主戰派的一再請求之下,宋帝趙音準備自臨安府移至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同時下詔,召回通問使王之望等人,中止與金和議。左相湯思退聞訊,大為驚恐,表面乞求辭職,而暗地卻與其黨羽密謀,設計陷害張浚。不久,奉趙眘之詔,張浚巡視江、淮。為加強江淮地區的防務,張浚招募山東、淮北地區的忠義民兵,充實建康、鎮江兩軍,人數多達12000餘人。又召集淮南壯士及江西地區的起義軍萬餘人,組成萬弩營,交陳敏統轄,戍守泗州。凡屬要害之地,皆築城堡,低窪之地則蓄水為阻。還增置江、淮上的戰船,使諸軍備齊弓矢器械。淮北、山東之民亦紛紛歸屬投奔張浚,或表示受他節制。湯思退遂令王之望極力詆毀張浚的守備之策。以為張浚的部署不足以抵擋金軍的進攻。令其他黨羽肆意誹謗、攻擊。一時間,主和派氣焰甚囂塵上,張浚見此情景,先請求罷免江、淮都督府,繼而請求致仕。四月,張浚被罷相,從此主和派在朝廷更加不可一世。六月,趙昚令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放棄唐、鄧二州,虞允文拒不從命,亦被撤職。八月,張浚於「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的遺憾之中病故。朝廷完全為湯思退、王之望之流所控制,很快便廢除了張浚生前精心部署的江、淮防務。十月,金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以宋朝國書未按原定格式書寫。拒絕接受,提出對商州、秦州兩地的割讓要求。明確表示歲幣為20萬。之後不久,金軍便大舉渡過淮河南侵,宋軍節節敗退,連失楚州(治今江蘇淮安)、濠州、滁州。金軍的再度入侵,宋廷主和派毫無作為,趙眘因此罷免湯思退、王之望等人。十一月,大學生張觀等72人上書,請求處死湯恩退、王之望等人,貶逐其黨羽,起用陳康伯、胡銓等主戰派。趙眘一面派國信所大通事王忭赴金元帥府商議和議條款,一面任命陳康伯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虞允文為同簽書樞密院事,希望能阻止金軍的南侵。陳康伯領命,即扶病兼程趕至臨安,部署抗金。步軍司統制崔皋及胡銓等分別擊退進犯的金軍,但王之望等人卻千方百計破壞抗金,拒不執行命令。雖趙眘亦給予撤職貶斥,卻又不得不顧忌太上皇帝趙構的求和意圖,致使抗金斗爭軟弱無力,最終只得再遣使臣與金議和。其內容主要為:改宋、金君臣關系為叔侄關系;兩國疆界同「紹興和議」;改「歲貢」為「歲幣」,減每年銀、絹各25萬兩、匹為各20萬兩、匹;宋割讓商、秦二州予金;金國人逃宋境人員不再追回。史稱此和議為「隆興和議」。

「隆興和議」是於宋帝趙昚主張抗金,卻為以太上皇帝趙構為首的主和派阻撓與破壞的背景下訂立的屈辱條約,多少改變了宋、金間原有的不平等的關系。

C. 歷史上為了利益背棄道義的事例

歷史上為了利益背棄道義的事例:
1、秦檜主張議和,十二金牌召岳飛。
秦檜, 秦檜(1090年~1155年),字會之,江寧人(今江蘇南京),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秦檜是南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長期以來也一直被視為漢奸或賣國賊。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到金國,與金廷議和。建炎四年(1130年)陪同高宗逃返南宋。此後,努力扶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反對國內主戰派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飛」的故事。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在秦檜的幫助下解除了岳飛和韓世忠等人的軍權。並且由於岳飛屢勸沒有子嗣的宋高宗立嗣,加上其他原因,宋高宗以「莫須有」的謀反罪狀殺害岳飛父子。之後南宋與金廷再次簽訂和約。
後來南宋為了鼓勵抗金鬥志,為岳飛平反,並把秦檜列為致使岳飛之死的罪魁禍首。相傳平民為解秦檜之恨,用面團做成他的形像丟入油鍋里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並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油條」。位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廟,有與岳飛被殺有關的秦檜、王氏、萬俟卨、張俊等四人跪像,鑄造於明代,經常受到侮辱性破壞。
2、吳三桂作為漢人,一直與滿清勾結
吳三桂(1612年~1678年)。明遼東人,祖籍高郵,字長白,錦州總兵吳襄子。崇禎時為總兵,鎮守山海關。 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崇禎自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戰役中擊潰李自成(傳說因愛人陳圓圓被李自成擄劫)。及後因鎮壓農民起義和執殺南明桂王有功,被清朝封為平西王,管理雲南貴州地區。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議撤藩,於是吳三桂聯合尚之信、耿精忠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為周。同年在長沙病逝。

3、汪精衛賣國求榮甘當漢奸。
中日戰爭期間,由於汪精衛公開投奔日本,接受日本扶植成立「汪精衛政權」的事實,被大多數抱著抗戰決心的中國同胞視為漢奸的典型。汪精衛及其南京國民政府對日本在華的侵略活動起了積極的配合作用。在軍事上,大量策反了國軍,尤其是游擊部隊和雜牌軍,組織「偽軍」,多次進行清鄉,汪精衛自兼清鄉委員會主任,打擊其統治區的地下抗日武裝,使得日軍可以抽身進行其他戰役。在經濟上,南京國民政府協助日軍對淪陷區的搜刮。譬如在1943年1月在上海強迫實施儲藏物資的全面登記,並對棉紗棉布進行強制性收買,以供日軍之需。在思想教育上,汪精衛在學校推廣與日媾和的理念,美化日本侵略,發動「新國民運動」,從思想上削弱民眾的反日情緒。另外,汪精衛承認滿洲國、德王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日本人的傀儡政府,被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出賣中國的領土的不可饒恕的嚴重罪行。

D. 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獎第一屆得主都有誰

一、獲獎作者名單(85名)
金獎(5名)
余 躍 中國農業銀行福建省仙游縣支行
劉文超 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商丘市分行
謝 軍 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唐山分行
徐於群 宏源證券江蘇省鹽城解放北路營業部
李智強 遼寧省北票市農村信用聯社

銀獎(10名)
張一兵 中國人民銀行嘉興市中心支行
周美良 國家開發銀行青島市分行
文雨浪 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岳陽市分行
彭 飛 中國工商銀行福建省福州市羅源支行
韓建軍 中國工商銀行河北省邯鄲市中華支行
李永俊 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浚縣支行
周貴輝 中國農業銀行江西省撫州市分行
周 麗 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阜陽市分行
耿曉弘 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本溪市分行
隋艷華 遼寧省海城市農村信用聯社

銅獎(20名)
李 庭 中國人民銀行宣城市中心支行
倪和勇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泰安市分行營業部
孫國慶 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孟州市支行
柳旭蓁 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平涼市分行
王建國 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營業部
張擁軍 中國工商銀行河北省邢台市新華支行
鄔浙雷 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舟山市分行
王春和 中國工商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支行
陳 剛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
司馬新義中國農業銀行湖南省岳陽市分行
黃韜光 中國農業銀行撫州市分行
魏希勇 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衡水分行
陳 萍 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
陳正義 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
曾江鴻 中國建設銀行海口市沿江三路支行
崔永婷 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巢湖市分行
劉強明 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泰州市分行
宋 詠 中國建設銀行蘇州市分行
傅化坤 浙江省蒼南縣農村合作銀行
彭時軍 貴州省余慶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構皮灘信用社

優秀獎(50名)
宋漢光 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
吳 楚 中國人民銀行蕪湖市中心支行
吳平均 中國人民銀行商洛市中心支行
左曉傑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
胡茂偉 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
雲 璐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
楊 青 中國進出口銀行總行
黃阿六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西省分行
鄭文拴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營業部
朱志偉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肥城市支行
楊建平 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平涼市分行
李國祥 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宜章縣支行
江毛安 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桐城市支行
李 雅 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太和縣支行
秦祖煌 中國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
陳功文 中國工商銀行張家界市分行
楊百順 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徐州市分行
朱 虎 中國工商銀行湖北省咸寧市支行
陳銘剛 中國工商銀行遼寧省沈陽市興工街儲蓄所
於志超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
高 飛 中國農業銀行南陽市分行直屬支行
吳健甫 中國農業銀行河南分行營業部
朱文定 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
陳 勇 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
郭志福 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會寧縣支行
劉小明 中國農業銀行江西省瑞金支行
宋 雷 中國農業銀行牡丹江市分行
田 泰 中國銀行山東省汶上縣支行
肖 慧 中國銀行浙江省紹興支行
張春根 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
王曉冰 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省海航支行
王新江 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株洲市分行
崔 婧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王廷科 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
王曉東 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襄樊市分行
甘乾坤 中國民生銀行品牌管理部
熊玲琴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市分公司
宋 華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沭陽支公司
魯 望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咸陽分公司
李 傑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王東升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公司
尹 芾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金鄉縣支公司
孫 璋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張棣臻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朱 敏 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薛兆東 山東省安丘市農村商業銀行
昝 燮 安徽省阜陽市穎州區農村信用聯社
張 利 江蘇省徐州市郊農村信用聯社
趙紅旭 寧夏自治區羅縣農村信用聯社
吳 浩 江蘇省邳州市農村商業銀行

二、入展作者名單(69名)
中國人民銀行(8名)
金 濤 單寶成 李 勇 吳青山 熊雅彬 盧 明 陶繼明 王耀峰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5名)
張 春 張繼東 韓澍雨 趙昌葵 馬 捷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名)
吳 勇 陳雙鳳 劉振東
中國工商銀行(12名)
史彥鵬 雷白平 曾煥盛 劉震英 白鐵峻 母正文 楊龍培 任贊東 胡耀堂
高耀庭 廖曉政 李景斌
中國農業銀行(7名)
呂留強 錢興發 朱衛國 楊 東 尹曉毅 張廣宏 孫提前
中國銀行(4名)
朱驚雷 馬延崇 陳鍾松 劉 華
中國建設銀行(7名)
何欽禮 何首旺 張 力 楊浪蛟 彭振興 孟獻宏 庄 凱
交通銀行(1名)
楊素珍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5名)
張 軍 郭亞琦 尉亞平 高 原 楊 林
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2名)
李卓然 李智天
招商銀行(1名)
陳艷榮
中國民生銀行(1名)
朱代雄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名)
卞士宗 李 岩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4名)
劉 琦 徐宏成 周 堅 張體華
其它金融機構(7名)
倪七一 馬青松 金 華 盛德榮 余仕平 鄭立新 呂寶琳

三、入選作者名單(69名)
中國人民銀行(15名)
王 崢 張 峰 范純彤 彭子輝 李新水 石 鍔 李其全 譚三喜
林 惠 彭新兵 蔣立功 全 斌 吳燕明 劉雲地 佟兆平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名)
周金廷 張增文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名)
陳瑋琳 張繼禮
中國工商銀行(13名)
劉國平 楊維湖 楊 鼎 徐一農 曹家龍 王 偉 羊曉東
汪 宏 董宜昌 余啟蒙 雷軾生 陳 雷 張舫慶
中國農業銀行(10名)
周東華 李士勇 劉錦益 廖金全 張學德 汪太生 強 華 劉 奇 丘仰文 楊 平
中國銀行(1名)
宋傳毅
中國建設銀行(9名)
張書國 羅 丹 薛 龍 王 偉 李廷玠陳 偉 趙 耀 石漢祥 霍聰穎
交通銀行(3名)
梁 鈺 劉志強 劉清海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3名)
徐 浩 施 堅 許家相
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1名)
王潤生
中國民生銀行(1名)
高文斌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名)
李明珣 仇相吉 李沛新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2名)
陳良生 范振斌
其他金融機構(4名)
金鐵山 舒洛建 朱金華 曹國棟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廷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入職體檢需要孕檢 瀏覽:565
50歲以後注意的10件事 瀏覽:978
保時安電子氣體檢測儀怎麼調地址 瀏覽:967
白露前後怎麼養生 瀏覽:298
腦梗老年人夜尿多怎麼辦 瀏覽:334
體檢檢出肺腫瘤怎麼辦 瀏覽:181
日本養老院介護工作 瀏覽:881
2017山東聊城養老金漲 瀏覽:216
老人氣短怎麼辦 瀏覽:332
個人繳納社保退休時間 瀏覽:283
煙台市哪個區域適合養老 瀏覽:78
吳昕楊迪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瀏覽:742
敬老院工商執照 瀏覽:930
甲肝乙肝體檢看哪個指標 瀏覽:56
深圳萬興社區老年人多少人 瀏覽:158
什麼是老年人活動策劃 瀏覽:353
有沒有哪些養生小知識 瀏覽:948
為什麼父母喜歡罵自己的兒子 瀏覽:684
長大以後才知道孝順你 瀏覽:196
過渡性養老金怎樣計算方法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