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保險的看法

養老保險的看法

發布時間:2022-09-11 03:03:34

⑴ 談談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看法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即將真正落地,未來多省市重復參保,多頭賬戶、虛假參保等問題將得到真正治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對像東三省這樣社保基金收繳壓力巨大的中西部省份而言好處不必多說,一方面未來養老金發放國家統籌力度將會加大,基金風險壓力大大緩解,許多退休職工擔心的養老金發放顧慮可以打消了,另一方面看,未來養老保險經辦管理政策也將進一步統一規范化,各省各自為政的時代已經過去,有的部分省份自行出台的躉交、漏保補繳等政策將會進一步清理規范化,提醒大家,全國統籌後養老保險將更加規范化管理,之前有欠繳的職工請於年底前趕快補繳,否則全國統籌後補繳政策將更加嚴格,以免影響您的個人權益!期待未來 社會 保險經辦管理服務能真正實現全國一盤棋!

⑵ 你認為養老金怎麼漲合適你對養老金的看法是什麼

我認為養老金應該向低收入的人群傾斜一些。

當然,養老金水平更高,繳費年限更長,在養老金調整中提高的養老金更多。雖然每次上調後,養老金低的人也有所增加,但由於他們的養老金水平較低,上調後養老金高低差距會拉大。讓高的養老金漲得多,養老金還是很高,低的養老金漲得少,養老金水平還是很低。養老金漲了以後,生活還是很艱難,只能艱難度日。希望每年的養老金調整能真正做到提低控高,向低收入的養老金領取者傾斜,讓他們多籌集一些養老金。養老金上漲這件事,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⑶ 關於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社會養老保險大家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人口老齡化與家庭養老面臨的挑戰
中國人口大部分在農村地區。據統計,1999年我國農村總人口為8.7億人,佔全部人口的69.11%,該比重雖說比新中國成立之初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但農村人口仍占總人口的2/3強,以農村人口為主的原有人口分布格局並未發生太大的改變。而且,這種人口分布格局還直接決定著我國老年人口分布狀況,即是說,我國老年人口的大部分都居住在農村。據1995年全國1%抽樣調查資料,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約有60歲及以上人口0.88億人,佔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70.2%;預計到2020年後,農村老年人占農村人口的比例將比城鎮高3-6個百分點。盡管說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農村人口包括農村老年人口將逐漸向城鎮轉移,但考慮到今後我國城鄉經濟發展速度和城鎮發展水平,應該說,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老年人口的絕大多數仍將在農村,農村的養老任務遠重於城鎮。
近年來,我國城鎮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為城鎮老年人確保基本生活提供了保證。但在農村,由於老年人在年輕時一般無養老金積累,老年退出經濟活動領域後也無退休金,長期以來,養老基本上是由家庭來完成的。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全面、深入落實及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家庭多子女的現象正逐漸成為過去,而獨子女戶和少子女戶的增多,以及年輕夫婦家庭與老年父母家庭分設,極大地弱化了家庭的養老功能,老年贍養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就農村老年人家庭而言,無固定養老收入,沒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極大地提高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風險,以致於許多農村老年人遇古稀仍難以退出勞動力行列。針對於農村家庭的演變趨勢及農村老年人所面臨的無人贍養或贍養不足的現狀,如何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水平,推進農村養老的社會化進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而急迫的任務。
二、農村養老模式的現狀剖析
30多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出台及逐步落實,國家對家庭生育子女數量的管制,徹底打破了農村家庭「多子多福」的期望,進而動搖了中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養兒防老」的根基。由此所形成的獨子女家庭或「四二一」家庭的出現意味著,在以家庭養老為主要養老形式的社會中,家庭勞動力人口(通常為年輕夫婦)不僅要為未成年子女支付必要的教育費用,而且還要贍養已經年邁的父母。這對大多數收入較低的農民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種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更何況女子教育和老人贍養還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呢?勿庸置疑,家庭規模的小型化,結構的簡單化、核心化,不僅降低了我國現代農村家庭的養老能力,而且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普通農民家庭勞動者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除此之外,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年輕人價值觀和家庭觀的變化,也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家庭中年輕子女與老年父母間的代差。年輕人與老年人在觀念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異,在強化老年父母獨立生活意識的同時,也進一步弱化了農村家庭的養老功能。
農村居民家庭養老有其自身特點,如農民從事勞動的時間通常較長,退出經濟活動領域的年齡較高(通常為65歲以上),以及農民養老的成本較低,農民自養能力較強等等,而且也正因如此,農村養老社會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才更容易被人們忽視甚至淡化。政策重視不夠是我國農村養老社會化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盡管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就開始著手農村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然而,時至今日,在具有國家效力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中,除了國家民政部在1992年印發的《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和農業部印發的《鄉鎮企業養老保險辦法》等極少數法規外,目前仍無一部具有更高效力(如國務院等更高權力機構頒布的法規和文件)、措施更完備的法規和文件可循。與城鎮相比,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和體系建設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持及必要社會養老保障措施,一方面使我國農村養老社會化進程步履艱難,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農村養老社會化近年來甚至呈現了萎縮的狀況。
綜上可見,在我國農村,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人口控制逐步深化、家庭規模小型化及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另一方面,農村養老社會保障制度和保障體系又處於千呼萬喚「難」出台的情形之下。如不盡快解決這種現實需要與制度建設的之間的矛盾,將影響到我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的建設,還會影響我國農村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進一步拉大城鄉差別,因此,建立適合我國農村特點的養老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已是十分迫切而必要。
三、農村社會養老保障模式的選擇
我國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較大,經濟發達地區有的已步入現代化,經濟落後地區有的則尚未解決溫飽問題。即便是富裕地區,各村社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極不均衡,有的已步入小康,有的則處於貧困或溫飽階段。為此,在農村養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套用一種模式,應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模式。
(1)集體養老制。集體養老制是指由鄉、村或集體來為其勞動者投保並支付養老保險費或由集體統一提供養老服務設施、供老年人居住生活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形式。該制度適用於那些鄉、村或集體經濟發達,並已基本實現了現代化的地區。集體養老制屬於「社會福利」的一種形式,這種制度的建立是以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雄厚的集體經濟基礎為基礎的。
(2)集體輔助養老金制。這是一種集體養老與家庭養老相結合的養老制度。當然,這種養老制度也可採取「個人保障為主,集體輔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形式。因此,它頗近似於我國城鎮現行的社會養老金制度。據有關資料,1993的我國廣東省中山市農村已有105個管理區(佔全市管理區的26%)逐月或每季或半年向老年人發放「輔助養老金」,月均33.69元,受惠老人占老年農民的28%。
(3)個人自養制。個人自養制是指農民個人以向社會保險機構投保形式或以其它投資形式,為滿足自己未來生活需要而儲蓄。它與集體養老制和集體輔助養老金制的區別在於,農民個人向社會保險機構或其它投資領域的繳費或投資完全由農民自身承擔,集體毋須承付任何繳費。這種類型的養老制度,一般需要農民個人及其家庭具有較高的收入和較強的費用支付能力,當然,如果考慮到目前我國農村家庭的收入水平還不高,一定時期的養老保險繳費額可以盡量定得低一些。
(4)綠色養老金制度。綠色養老金制度通過建立養老基地,如興辦養老山、養老田、養老林、養老園、養老漁場和養老畜群等辦法,發展地方養老農業,以專門滿足老年人養老的需要。由此所建立的這種養老基地又被人們稱為「養老銀行」。在大力倡導環境保護和促進生態平衡的今天,綠色養老金制度應成為我國部分農村,甚至大多數經濟發展落後、生態環境不良地區養老事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5)家庭養老制。從嚴格意義上講,前述個人自養制及集體輔助養老制和綠色養老制度均伴隨著一定程度的家庭養老成分。不過,我們這里所說的家庭養老制,專指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或家庭中某些成員向其年老成員所提供的經濟支持和其他養老服務。家庭養老制通常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家庭中某些有勞動能力成員向其年老成員,通常為其父母或有較近血緣關系的親屬直接提供經濟支持和其他養老服務,以滿足家庭中老年成員的生活需要;二是家庭中有收入來源的成員為其家庭中無經濟來源或經濟收入較低的其他成員向社會保險機構投保或進行其他形式的投資,以滿足他們的老年生活需要。前一種情況實際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養老,後一種情況則屬於現代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內容。
上述筆者從老年人生活經濟來源角度歸納並提出了我國農村可能實施的幾種養老模式,實際上,就一些地區的一定時期而言,上述各種養老模式往往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並行,同時發揮作用。就某一地區而言,選擇其中的哪一種或哪幾種,應視當地生產力發展及居民個人和家庭生活水平而定。不過,在養老模式選擇過程中,應遵循如下指導原則:①根據群眾經濟承受能力,堅持低保障標准,自由選擇;②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堅持以個人或家庭保障為主,集體保障為輔;③採取自助為主、互濟為輔、儲備積累的保險方式;④堅持農村各類人員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的方向,最終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養有所健,樂有所為」的社會養老總目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交養老保險

1、那些不想交社保的人都是怎買想的?
第一類人:直接投資收益很明顯,交了社保,總感覺這錢像白花。
這種應該是大部分年輕人的看法,認為年輕工資不多還要交社保,那自己能花的錢還有多少?還談什麼逛街,旅遊,喝喜茶?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投資頭腦啊,如果把錢放到股票里,股票漲了倒是好事,要是失敗了錢怎麼辦呢?再者社保也算一筆硬性存儲,所以現在交了也不能算是白花了。
第二類人:反正收入高,斷繳不交都沒關系,不缺錢。
這種主要是自身收入高,也不擔心養老,對他們來說,作為高收入那社保繳費越多月不劃算,索性不交了也行,商業保險早就配置好了,也不指望社保養老。
其實繳社保是財富再分配的另一種方式,現在蛋糕做大了,那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把蛋糕分好,所以拿高收入者的錢補貼給低收入者,為的是保障窮人在年老的時候還能生活體面,讓他們在看不起病的時候至少能保證基礎的治療。
那如果所有高收入的人都這么想,那社會不亂了套?貧富差距如果越拉越大,會導致什麼結果,歷史上不是沒有例子。
第三類人:本來就沒多少錢,能夠溫飽就行了,有沒有養老金顧不上
這一類人本身工資就低,再沒有個工作,就靠體力勞動來掙錢,生活壓力本來就大了,根本不敢想以後怎麼辦。
就說說很多農民還抱怨現在新農合交的是一天比一天多,連新農合都不想交了呢。
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要交。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靠體力勞動來賺取生計的人,老了,干不動了。怎麼辦?生個病怎麼辦?年輕時有筆儲蓄是不是要穩妥一些呢?
第四類人:房貸、車貸都要累死個人,哪有錢交社保?
這類人也不容易,每個月辛辛苦苦工作,結果貸款一還,自己手裡本來就沒多少錢,當然想多點錢在手裡.
第五類:老齡化那麼嚴重,確定我退休的時候有養老金?
這類人也很常見,害怕國家老齡化嚴重,到時候沒錢發自己。
再者也害怕延遲退休,到時候勞動力短缺,年輕人不足,那豈不是以後退休很晚?
這一點,大可不必太操心,社保是國家強制交的,那後面沒錢發了,也會有國家來想辦法。
而且,中國的發展一直都是很讓人驕傲的,再怎麼也不不至於會停發養老金的。
2、不交養老金,每月存1000塊,自己養老行得通嗎?
說到這個,得算筆賬。
假設小A今年30歲,不交養老金了,每月存1000塊錢吧。
放銀行,3.33%利率,存30年,本金+利息約等於37萬。(註:還沒算通貨膨脹)
假如60歲退休,60-80歲這個階段不工作了,平均下來每個月有1550可以用,這還沒有考慮到生病的問題,要是生病還得自己想辦法。
這樣是算上通貨膨脹,按3%的通脹率計算,30萬真的算不了啥。
3、到底交還是不交呢?
對很多人來說不交這個假設可能無意義,因為社保是強制交的,除非你不在公司上班了。
但如果讓我來選的話,我還是會交的。
一方面是因為,個人社保可以抵抗通貨膨脹。
另一方面,養老金已經連續上漲14年了,上漲幅度趨於穩定,如果把社保當成一筆投資,老了也能有一份不錯的保障。

⑸ 很多人都關心養老保險,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人的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很多的年輕人為了能夠給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一個保障就會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給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很多人都非常關注的,因為這畢竟關繫到我們老年生活的質量,一般來說,無論是農村養老保險還是職工養老保險,我們都需要交夠十五年才可以領到養老保險金。那麼關於很多人都關心養老保險,養老保險交多少年?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我們都能老有所養

很多的人可能努力了一輩子,自己的老年生活還是過的非常凄慘,這是非常的讓人心痛的。老有所養是非常的重要的,每一個老年人都值得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所以,希望我們都能夠老有所養,能快樂的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關於很多人都關心養老保險,養老保險交多少年?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⑹ 2022年養老金將迎3大新變化,你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當我們達到一定年齡時,我們將慢慢失去工作能力和經濟來源。但是,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能夠有效地保證退休老人有安全感和醫療保健意識,因此養老對於退休老人來說非常重要。事實上,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來源於各地統籌資金,現在剛剛實現了省級養老保險統籌。

如果你想用社保卡領取養老金,你必須提前到指定的銀行網點激活卡上的金融賬戶。否則,養老金將無法順利發放。還要注意的是,社保卡應盡量避免使用連續號碼或其出生日期作為密碼,以免輕易被破解並最終賠錢。如果你想正常領取養老金,你不僅要符合養老金資格,還要按時完成養老金資格證明,即證明你還活著,以免被他人竊取和虛報,造成國家經濟損失。

⑺ 你對養老金有什麼看法

我個人覺得養老金是非常有必要的,才能有效保障我們老年生活所需,還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⑻ 養老金將迎17連漲,退休人員有福了,對此你有何看法

我國一向高度重視退休人員。 多年來,盡管養老金缺口一直存在,但退休人員的福利待遇卻在不斷增加。 目前,有近10億人參加了養老保險的支付,社保卡持有人的數量達到了13.35億人,幾乎實現了全額覆蓋。 同時,根據公開數據,我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將達到9.99億,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將達到5.4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0.27萬億元, 同比增長5.1%。 由此可見,即使在去年特殊事件的影響下,養老金仍然迎來了連續16次增長,這也使許多人感到社會保障的實力和范圍在不斷擴大。 許多人還想知道養老金是否會在2021年迎來「連續17年增長」


現在隨著省級養老金計劃的到來,將不再存在養老金不足或支付不及時的情況。 總體而言,隨著老年人數量的逐漸增加,國家對老年人和退休員工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我相信隨著退休金制度的不斷完善,老年人可以領取越來越多的退休金。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的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內共有多少女嬰被父母墮掉 瀏覽:433
長壽路上海國際 瀏覽:132
老年書畫協會活動信息 瀏覽:337
社保交多年退休都一樣嗎 瀏覽:662
未成年非法長期同居父母該怎麼辦 瀏覽:420
老年人失聲 瀏覽:343
雲南2017年退休金預發 瀏覽:356
父母的啟示是什麼 瀏覽:969
燕郊老年文體活動中心 瀏覽:99
蘭州銀行養老金怎麼取 瀏覽:985
養生玉石加熱床墊廠家在哪裡 瀏覽:418
商業養老保險繳稅規定 瀏覽:404
九九重陽節爬山活動旗幟設計 瀏覽:49
50歲學金融 瀏覽:615
南昌市老人重陽節多少歲補貼 瀏覽:496
長壽石電影 瀏覽:848
福建養老金交多少 瀏覽:285
做什麼體檢可以查出來自閉症 瀏覽:229
50歲女人還有性慾 瀏覽:525
烏魯木齊2018退休金調整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