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已經享受養老金了,去了國外仍然可以享受國外的養老金嗎
如果你沒退休,那就不行了; 如果你已退休,已領了養老金,那就沒關系了.一直領到你不領了為止~~~
1.從學生身份到獲得綠卡
對於大多數赴美留學的人員,為了獲得綠卡,一般的做法是在美求學結束後,先尋求一份工作,以僱主出面將F一1學生身份轉為H一1B受 雇身份,再經過僱主向勞工部申請勞工證。待勞工證批准後,再以第 二類職業優先移民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移民申請批准後,再申請綠卡。 以其某一專業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表明,他申請移民美國符合美國的 經濟、社會、環境、文化、衛生保健方面的利益。個別具有特殊能力 的人士可以通過「國家利益豁免」的方式,不必向勞工部申請勞工證 。
部分持F一1學生簽證的人士,無論他現在是在作助教工作,或是作博 士後研究,可以此方式申請移民。
2.J類簽證的申請綠卡
凡持J一1簽證的赴美訪問學者,在美國完成了預定的學習研究計劃後 ,必須回到自己的國家居住及工作兩年後,才可以在美國申請永久居留身份,這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該類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權的途徑。
但該類人士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申請移民:
(1)「特別傑出的人士」可以通過第一優先類人士,向移民局提出移 民申請;
(2)具有特殊才能或高學歷的人士,可以通過「國家利益豁免」的途 徑,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
(3)向移民局申請免除返國居住兩年的限制。 當然,也可以回國住滿兩年以後,再以移民身份進入美國。
3.L類簽證申請綠卡 在美持有L—I簽證人士,可按職業移民中的第一優先類,向移民局提 出移民申請,不需要向勞工部申請勞工卡,移民手續和程序簡單,所需時間也要快得多。
L一1簽證是屬於外國公司在美國所設分公司或其他類型公司的經理人 員或行政主管,一般只要這家美國分公司連續經營一年以上就可為公司里的L—l簽證人員,包括為外國母公司的經理人員申請綠卡。母子公司的關系不需要預先存在一段時間,如一家美國公司已營業了一年,現在被一家中國公司全部收購或部分收購(部分收購需達到「有效 控制」),這家被收購的美國公司可立即為中國這家公司的經理人申辦綠卡,申請人是否具有L一1身份或以L—1身份在美國的時間並不重要。
美國子公司經營額的多少會對申請人的移民申請有一些影響,經營額如超過50或100萬美元,獲準的機率就高。最重要的因素是向移民局證明外國母公司和美國分公司都處於正常經營的狀態,美國分公司還必須證明在美國長期經營的財務能力,包括營業額、利潤、納稅、員工人數等。 具備了以上條件的L一1簽證人士,均可以直接向移民局申請永久居留權,通常,移民局會在二、三個月批准其申請。
4、特殊能力人士申請綠卡 對那些具有特殊能力人士和某些有高學歷的人士,無論持有何種非移民簽證,大都能通過「國家利益豁免」的方式,直接申請移民。只要 具有碩士以上的學歷,並有一些科研成果作證,直接向移民局提出移 民申請。
這些人如通過專業移民律師,援引「國家利益和推薦信,論文是特殊能力的硬指標,推薦信的寫作技巧也是成功的關鍵環節,特別是在研 究中取得了具體成功,但還未來得及發表成果的人,靠推薦信的作用。對於某些在校的高學位學生來說,也可利用這一程序,提前申請綠卡。
取得綠卡,成為美國的永久居民,就自動成為一位美國納稅居民,得向美國政府申報全部收入。必須在每年4月15日前遞交美國的「1040 稅收申報表」,不執行美國的稅法被視為犯罪行為。若被證實觸犯了稅務法律,綠卡就會被吊銷。
② 看國外養老金是怎樣運作的
美國 401K退休計劃是國際上公認的較為成功的企業年金運作模式。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以稅前的形式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也可以根據員工的繳費按一定比例為員工對等繳費。目前401K資產分布大體如下:股票基金佔40%、債券基金佔10%、平衡基金佔10%、貨幣基金佔5%、公司股票佔15%,債券及其他佔20%左右。
日本 由「養老金公積金管理運用獨立行政法人」(GPIF)負責運營,2001年開始進入市場運作時一度出現投資虧損,其中2001年度和2002年度虧損分別達1.31萬億日元和3.06萬億日元,並因此被迫解散,將公共年金轉交給新成立的GPIF運作。日本政府對GPIF進行了嚴格的投資限制,其中投資國內債券、國內股市、海外債券、海外股市及短期資產的資產比例分別為67%、11%、8%、9%、5%,變動幅度最高為上下8%。
英國 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投資於本國股票(54%)、外國股票(23%)、本國債券(9%)、外國債券(3%)、房地產(5%)、儲蓄(4%)和抵押證券(2%)。在英國,由僱主設立的養老保險基金是通過簽訂信託契約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的,監管當局每三年對基金的全部資產和負債情況進行一次評估,對總資產和總負債至少每年評估一次,如果發現資產大於負債將降低繳費率;否則,將限期予以糾正。
德國 養老保險基金受投資公司法管轄,由聯邦銀行進行監管,主要投資於債券(75%)、房地產(13%)、股票(9%)和儲蓄(3%)。根據投資公司法規定,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於股票比例為21%至75%,具體比例由各養老金計劃靈活掌握;投資於房地產、流動資金和套期保值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上限分別為30%、49%和30%。
法國 養老保險基金受投資公司法管轄,由法蘭西銀行進行監管。基金管理必須通過人壽保險公司進行,人壽保險公司可以委託注冊投資管理公司進行運營。其主要投資於債券(上限為65%)、房地產、股票和儲蓄,但投資於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的上限為5%。養老保險基金的行政管理和投資運營相分離,不強制僱主參加養老保險計劃,並且規定僱主繳費不得超過雇員的4倍。
③ 人在國外養老金如何處理
按勞動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1〕8號文件規定,每年進行一次生存驗證之後,養老金有其指定的親屬代領或郵寄到國外。
附:勞動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1〕8號
四、 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託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六、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定期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資格進行核查。在國內異地居住的離退休人員,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居住地公安機關出具的居住證明。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居住證明(未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由當地公證機關出具)。
④ 養老金的國外現狀
歐美一些國家除了養老金外,還有一個非常發達的保障老有所養的輔助網路。比如,美版國在稅收政策上實行間權接的財政轉移,支持養老金制度;德國則是每年要拿出幾百億歐元支撐其龐大的養老保障系統運轉。
而退休金的來源,各國有許多不同之處。在美國,僱主和雇員各拿出工資收入6.2%作為稅收,形成專用「社安金」。其中85%用於支付養老金,15%則用來支付殘疾金、遺屬遺孤撫恤金等其它社會保障基金。在法國,基本養老金由僱主交8.2%,雇員交6.55%;法國對遺屬遺孤補助的資金來源於由僱主按雇員收入的5.4%繳納,作為困難家庭補助金。
很多國家的退休職工領取的退休金並沒有一個固定額,要視退休年齡、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職崗位等情況的不同。瑞典的養老金分成兩塊,一部分是基本養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養老附加金」,這是瑞典特有的。「養老附加金」據退休前的收入狀況和納稅情況而定,工齡越長,工資越高,「養老附加金」積累的就越多,退休後就能領到越多的退休金。而在法國,情況就不一樣了。一般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取原工資50%的退休金,公務員則按退休前工資的75%計算。
⑤ 如果移民去國外,請問以前交的養老金,社保什麼的,可以退嗎!
參保人出國移民、定居的,可以申請退保。
⑥ 獲得國外綠卡或者國籍後.國內養老金能享受么
是能享受的。
一、從2015年下半年起,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許可在美國居住的中國離退休、退職人員可與國內退休人員享受同等待遇。據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介紹,此舉對於已入美國國籍的離退休、退職人員同樣有效,只需填寫相關「健在證明」,即《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便可領取國內的養老金和公積金。
二、1982年,勞動人事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銀行、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待遇問題的通知》(勞人勞[1982]42號)第1條規定:
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每半年需提供一份由我駐外使領館或者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書。由公證機關出具的證明,須經駐外使領館認證(居住在尚未和我國建交的國家的,須經駐該國並已與我國建交的第三國使領館認證),方為有效。支付單位憑上述證明,按期支付應得的款項。
三、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第23條第1款規定:
按照國家規定退休(離休)的歸僑、僑眷獲准出境定居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退休(離休)待遇不變。其養老金可以委託他人領取,但需每年向原工作單位或者負責支付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由我國駐其所在國的外交(領事)機構或者所在國公證機構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文件。
(6)去國外養老金擴展閱讀:
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
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館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免收領事規費。新規簡化了辦理手續,當事人無須再提交離退休證明。
⑦ 國外都有哪些養老金制度
由於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不斷加劇,降低退休金或再度延長退休者的年齡也難以避免,很多國外的養老制度也不斷的在改變。
按照新生效的法律,德國退休者的年齡將由過去的65周歲逐步過渡到67歲。所謂逐步過渡是指將延長的2年分為24個月。前12個月,用12年的過渡期,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加1個月的工作時間,這樣在2024年即可過渡到66周歲時退休。後12個月分6年過渡完,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多工作2個月方可退休,這樣到2031年時即可執行67歲退休的制度。
總之,大多數國家都是讓你在年輕時創造更多財富,老了之後才會有好的養老保險,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了延長退休年齡。
⑧ 國內領養老金可發到國外居住地嗎
根據《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5年7月1日起,「出境定居離退休、退職人員健在確認表」,也就是海外華僑華人通常所說的「健在確認表」或「健在證明」,更名為「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
對於上述審核表,中國駐外使領館「即來即辦、免費辦理」。
一、在中國領取養老金(退休金)要滿足什麼條件?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等中國法律和規范性文件,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有兩個條件:一是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且繳費年限達到15年;二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當地或行業法規為准)。
一般情況下,領取養老金,首先要在中國境內辦妥退休手續,取得養老金賬戶。
二、加入外國國籍後還能在中國領取養老金嗎?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以及《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等中國法律和規范性文件,退休人員加入外籍後可繼續享受相關退休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符合在中國領取養老金的基本條件,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繼續領取養老金。
三、辦妥了《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是否就可以在中國駐外使領館領取國內養老金了?
答:中國駐外使領館並不能直接發放退休金或養老金。實際上,駐外使領館出具的《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僅是當事人健在狀況的證明,當事人是否具備領取國內養老金資格由國內養老金發放部門審核決定。
當事人如果不能回國辦理領取養老金事宜,可委託國內親人憑上述審核表到國內養老金發放單位辦理。
四、前往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的具體程序是什麼?
答:在境外居住的申請人,可向居住國使領館遞交申請。申請人通常情況下應親自到使領館辦理,向使領館工作人員提供有效護照、居留證件(原件和復印件)並填寫《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一份。
申請人不能親自辦理的,可委託他人代辦。除填妥的《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及申請人有效護照、居留證(原件和復印件)外,代理人還須提交本人有效護照、居留證(原件及復印件)及申請人30天內辦理的委託公證書。連續3年委託他人代為辦理的,第4年應由申請人自行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一次。
五、需在香港、澳門地區領取養老金的申請人,適用上述審核手續嗎?
答:需在香港、澳門地區領取養老金的申請人無法使用上述審核表,而是需要辦理健在公證。
特別提醒
申請人可登陸擬領取養老金所在地的社會保障部門網站或撥打「國內當地區號+12333」熱線電話,查詢具體的政策規定。(駐比利時使館領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