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在寺廟拜佛上香的時候忍不住哭了 本來是天晴的太陽很大,突然下了幾滴雨滴
有佛菩薩來到時,自己慈悲的心會和佛菩薩相應,感應到了,所以會感動落淚。因為佛菩薩都是非常慈悲的。觀世音菩薩灑甘露的時候,你覺得臉上好像有一點點濕濕的。得到甘露滋潤了,最好每天好好念念心經多幾遍。會找到合適的師父和法門
什麼樣的人可以求到觀世音菩薩給他灑甘露呢?
台長答:就是孝順的人,還有精進的人,還有就是受的教育好(要有品質、品德是嗎?)嗯,要有品德。孝順的「孝」字,不就是教育的「教」字的一半,再加個「文」字,所以人家說:懂得孝順的人,你就是受過教育。中國的文字非常有意思,教育的「教」,左邊一個孝順的「孝」,右邊一個文化的「文」,有文化的孝順,把孝順立為文化了,你就是受到教育了。所以過去的教育跟孝順非常有關系(「孝」這個字,下面是個「子」,上面那個結構從造字結構怎麼理解呢?)比方說,一個老人家的「老」,你看得出上面一個「土」,下面像一個匕首的「匕」,像一把刀(對)老人家的「老」,把下面「匕首」拿掉,變成「子」——生了一個兒子,就變成「孝」字了。講到底,就是人要有孝心,人要接受教育。有孝心、接受教育、有良心、有道德、有品質的人,他在菩薩這里拜佛,菩薩就能接受到他的氣場,就會給他加持,不要說甘露了,給他能量都可以的(師父,您說菩薩給他能量,是一種氣場的加持還是什麼樣的加持呢?)能量就是氣場(明白。觀世音菩薩的甘露最直接的作用是什麼,是消業還是去病,還是什麼呢?)都有,觀世音菩薩甘露不是針對某一個,你身上有什麼問題,菩薩給你灑了甘露,就解決你哪一方面的問題
2. 有部佛教電影講的是母親腳穿錯鞋,兒子最後孝順
《觀世音菩薩顯靈傳奇》
影片講述了兩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是講述觀世音菩薩顯靈點化不孝子馬大,使他頓悟,如苦含辛的母親,就是守護在自己身旁的菩薩。從此改邪歸正,重獲新生。
第二個故事同樣發生在民國間,一直家無子嗣的老闆求觀世音菩薩送子,後果得一子活潑可愛,打算至普陀,還願答謝觀世音菩薩,誰料因供奉觀世音菩薩香燭問題與寺中師傅吵架,因此回家半路中孩子因喝水肚子痛而去世,但觀世音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回家一看,孩子已安全的回到家。
3. 寺廟經文上有一句話不孝敬父母拜什麼佛
這也算是善根成熟的一種感應吧。
建議去寺院上香供佛,同時還可以向出家師父請教佛法,夢這樣的夢,是與佛有深緣才可能夢到的。
4. 文殊菩薩問佛曰,雲何是孝順。
文殊菩來薩問佛:雲何是源孝順?
世尊曰。孝者慈也。順者不逆正理也。有孝慈者。不傷生而自活。不取私而背公。尊重三寶。敬順二親。不醉不亂。無愛無憎。勸令合家。同修福慧。內和外睦。上恭下敬。現在父母。心安體樂。過去父母。離苦生天。是名世間孝順男女。若是日殺三牲。奉親祀祖。皆與父母。加增罪業。是大不孝。生前同造。死後同墮。父母冤親。相牽相連。成群作隊。同入輪回。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5. 有以孝敬為代表的佛嗎
「孝順」圓圓滿滿做到是成佛。每一尊佛都是。如果你一定要代表,那地藏菩薩可以做孝順的代表。
1 孝順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實在講,「孝順」圓圓滿滿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夠盡孝,佛以下的孝順,都做得不夠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2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們要想把孝順做到圓滿,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凈土,見到阿彌陀佛了,你的孝順就圓滿了。
3 經上講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充滿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親眷屬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清楚,你也都聽到,只要緣一成熟,什麼叫緣成熟?你勸他念佛,他肯聽、肯接受,這就叫緣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幫助他。
4 佛經里常講「佛度有緣人」,生生世世家親眷屬,跟你有緣,你都能幫助他們脫離六道、往生不退成佛,這叫大孝,這叫真孝。
5 所以在眼前,對於父母生活,尤其是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們都能夠照顧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勸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不能接受,那是因為你自己的佛沒學好;你要學好了,他們自然就會接受。
6 自己真正要學好,才能影響他們,所以自己要精進不懈,要有耐心,要堅持到底,機緣成熟的時候,他們會接受的。
7 如果你認真努力地修持,學佛之後跟沒有學佛之前,判然是兩個人,使你父母感覺到,你學佛之後,變得特別孝順,對他們特別好,他們生歡喜心,對佛就會有好感。
8 萬萬不可以看到父母沒學佛,一天到晚批評他、責備他,說他業障重,將來要墮惡道。父母聽到你這個話起反感,那你是大不孝,「佛不能學,愈學愈不得了,愈學愈不孝順」,這就錯誤了,你雖然是好心,你的方法錯誤,起了反作用。一定要知道,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紹給他,讓他很歡喜,他就會很樂意地接受。
6. 如果有小朋友不孝順父母我們應該給他念哪個歌謠賴漢,望菩薩,山老鴰,豌豆糕
如果小朋友不孝順父母的話,是可以給她念這些兒歌,讓他受到一些啟迪的
7.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是什麼故事
出自: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宣化上人法寶官網www.drbacinese.org/
摘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講經緣起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那麼這一部經以什麼作為宗旨呢?這一部經的宗旨有八個字──「孝道、度生、拔苦、報恩」。它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精研孝道──孝順父母這個道理。人能孝順父母,這是天地的光輝。天地所歡喜的,就是人能孝順父母,所以說:「天地重孝,孝當先。」這個孝字是最要緊的,就用一個孝字,全家都會平安。「孝順還生孝順子」,你要是孝順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也會孝順你;你要是不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會孝順你。所以為什麼要做人呢?做人有什麼意思?不是說:「啊!我就這么糊糊塗塗地來做人就算了。」不是這樣,做人的本份就應該孝順父母。因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就是師長,父母也就是諸佛。你要是沒有父母,就沒有你這個身體,沒有你這個身體,就不會成佛了。所以你要想成佛,先要孝順父母,因此第一就是「孝道」。
這一部經的第二個宗旨就是「度生」。怎麼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這叫度、由生死到涅槃這也叫度、由煩惱到菩提這也叫度。現在所說的這個度生,就是度眾生。度眾生不是說度一個、兩個,也不是度三個、五個就叫度眾生。度眾生是指所有一切十二類的眾生,都應該發心來教化他們,令一切眾生早成佛,這才叫度眾生。
第三要「拔苦」,這一部經要拔除眾生的苦。第四是「報恩」,要報父母的恩。孝道、度生、拔苦、報恩,這八字是這部《地藏經》的宗旨。要是詳細講,這太多了,所以現在就講這個重要的意思,講明白了,然後大家也就明白了。
講起這個孝道,有的人一聽到這樣講,就想:「我要回家孝順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裡,見著父母又忘了孝。在這兒想回家孝順父母,回到家裡又忘了。為什麼忘了?就因為我們沒有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孝順父母。真正的孝順父母,就是你要研究佛法。你在這兒研究佛法,就是孝順父母,不需要說我回到家裡去才是孝順父母,可是到了家裡又忘了孝順父母。你在這兒研究佛法,做一個世界最好的人,這對於世界就有利益。對世界有利益,這就是孝順父母。
所以孝分為四種:有小孝、大孝、有遠孝、近孝。什麼叫「小孝」?小孝是孝於庭闈,就是只在家裡孝順自己的父母,沒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未能做到廣大的孝。什麼叫廣大孝?廣大的孝就是「大孝」──孝於天下,以天下的父母為父母,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但這大孝,還談不到真正的孝。「真孝」是什麼?真孝,只有你成佛,那才是真孝。這是在四種的孝之外,是一種真正的孝順。所以釋迦牟尼佛,你看他!父親不準他出家,把他鎖在皇宮里。他自己偷偷跑去出家修行,在雪山受了六年的苦,然後在菩提樹夜睹明星,悟道成佛,這是真正的孝順。所以當他成佛了,就到天宮為母親說法,你說這是不是真孝呢?什麼叫「近孝」?近孝是仿照近代孝順父母的人,去學孝順父母的方法,這叫近孝。「遠孝,效於萬古;近孝,效於當時。」近孝也可以說是小孝,但是又有多少不同的。遠孝,效於萬古,好像中國有二十四孝,這二十四孝是效於萬古,萬古流芳。
談起二十四孝,中國有一個叫董永的,董永又叫董黯,他很孝順父母的。他的鄰居有個姓王的,叫王寄。這個董永是最沒有錢,最窮的一個人,而王寄是最有錢的一個人。可是董永的母親,因為兒子孝順,就吃得身體很肥胖,雖然很老了,但一天到晚都很快樂。而王寄的母親,有錢是有錢,吃雞、鴨、魚、肉,盡吃好東西,但是瘦得不得了,非常的瘦。她不高興,總是憂愁。
有一天董永──董黯不在家,王寄也不在家。瘦婆就問肥婆說:「你家裡這么窮,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吃,你為什麼這么胖呢?你這么大年紀,這么胖是什麼道理?」董黯的母親就對這個瘦婆說:「因為我的兒子非常的孝順,他一點壞事也不做,又守規矩,又勤儉做工。所以我一點也沒有憂愁,很快樂的。心廣體胖,我心裡這么歡喜,所以身體就很胖。」然後董永的母親──就是這肥婆,又問瘦婆說:「你這么有錢,家裡吃得這么好,為什麼你這么瘦呢?你簡直骨瘦如柴。你是不是有什麼毛病啊?」這個瘦婆就對肥婆說:「我呀!有錢是有錢,吃得也好。唯獨這個兒子,不守規矩,盡做一些非法的行為。今天也犯法,明天也犯法;今天被警察抓去問話,明天又有傳票到家裡來。我一天到晚為這個兒子擔心,吃得再好也不覺得快樂,一天到晚憂愁得不得了。所以,就一天一天瘦下來了,胖不起來。都是因為這個愁。」
這兩個一肥一瘦,這么互相談一孝一逆,一個談孝順的兒子,一個談忤逆的兒子時,這個忤逆的兒子回來了,在旁邊偷聽這兩個肥瘦的女人講話。等她們兩個離開了,各回各的家後,這個王寄就到董黯的家裡,將這個肥婆拳打腳踢,痛打了一頓,說「你盡講閑話,你為什麼對我母親講這么多啰啰唆唆的話?」這樣打了一頓,董永回來了。他看他母親不高興,就問她為什麼,她母親就對她的兒子說:「今天王寄過來把我打了一頓,說我今天跟他母親講他的壞話。」董黯一聽,也不出聲,就安慰他的母親說:「你不要生氣啦!他是這樣一個人呢,不要怪他了。」可是他的母親自從被這么一個壞孩子給打了一頓,罵了一頓,就生病死了。
母親死後,董永這回可發大脾氣了,「啊!在我母親活著的時候,我不和你打架。因我怕母親憂愁呢!現在你把我母親給害死了。」於是乎,拿著刀就把王寄給殺了。這個瘦婆怕她兒子被人殺了,果然被人殺了。殺了之後,董永拿王寄的頭,到他母親的墳前,放在一張桌上,叩頭焚香說:「母親!您不要生氣啦!他打您不是嗎?現在我給您報仇,我把他殺了,拿他的頭來祭奠您。」祭完,你說怎麼樣呢?他拿著這個人頭,就去自首報官,到縣政府去投案。說是:「因為他把我母親打了一頓,我母親就死了,現在我把他殺了,來祭祀我母親。現在官府怎麼樣斷我,我就怎麼接受這種懲罰,我不會逃避王法的。」縣官就判他終身監禁。終身監禁之後,偏偏遇著當時的皇帝大赦,所有的罪人都被赦免了,不追究他以往的罪過,他就被放出來了。放出來以後,做了很大的官。原因來自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孝雖有遠孝、近孝、大孝、小孝,要是講起真正的孝順,就是修道,將來成佛。你們現在研究佛法,不回家去,這就是「真孝」。真正能研究佛法,能行持佛法,這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8. 夢到觀音菩薩讓我開天眼,看我以前做的事,後來嫌我不孝順就用柳條抽自己,請問什麼意思
說明你和觀世音菩薩有緣,觀世音菩薩不忍心你墮落,想叫你孝順父母。你要孝順父母聽觀世音菩薩的。
9. 菩薩戒中的慈悲心和孝順心是什麼意思
以平等心對待一切人與事,因他人蒙受苦難而心生不忍,就如同自己受苦般版的不忍,這是慈悲心權。一切男女,不分貴賤貧富,都能敬重與感恩視之,能常作思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隨之而受生,能如是發心,是佛所說的孝順心。菩薩以心為戒,戒中上品,心形合應,戒體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