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描寫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重陽節、中秋節、除夕節的詩句,各兩句
春節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端午節
午日觀競渡
邊 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元宵節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元 宵》
(明)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守歲
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Ⅱ 元宵節,重陽節,乞巧節,中秋節,春節,端午節。按順序排列
春節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2007年2月18日
元霄節
正月十五
2007年3月4日
清明節
4月5日
端午節
五月內初五
2007年6月19日
七夕節
七月初七容
2007年8月19日
中秋節
八月十五
2007年9月25日
重陽節
九月初九
2007年10月19日
萬年歷:http://site..com/list/wannianli.htm
Ⅲ 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重陽節分別和什麼人,什麼事有關
清明節:城隍爺
端午節:屈原
重陽節:王重陽
乞巧節:牛郎與織女
Ⅳ 重陽節勞動節清明節元宵節乞巧節這幾個節日哪個是不同類的
看什麼分類吧,第一種按是不是傳統節日的話,勞動節和其他節日不一樣;
按陰陽歷的話,勞動節與清明節是陽歷,重陽,元宵,乞巧是陰歷
Ⅳ 將春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
春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均為中國傳統節日,時間先後順序為:
1、春節(正月初一,狹義指正月初一,廣義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2、元宵節(正月十五,也稱上元節)
3、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一般為公歷4月5號前後)
4、端午節(五月初五,又稱龍舟節)
5、中秋節(八月十五)
6、重陽節(九月初九)
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以上外,還有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歷七月十四/十五)、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
Ⅵ 乞巧節 端午節 臘八節 除夕 春節 元宵節 重陽節 中秋節 按照
按照先到後的順序是:除夕,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專八節,中國的傳統屬節日,節日形式多樣,連接起來就是一幅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卷,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與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
中華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報,使人們在節日中感受傳統道德的力量,心靈得以凈化,思想境界得以升華。 望採納。
Ⅶ 中國里的傳統節日有除了有春節元宵,清明節端午節其實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有哪些傳統節日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歷(又稱夏歷、陰歷)來算:
1、正月初一 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
3、正月十五日 上元節(元宵節) 。
4、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
5、二月十五 花朝節 。
6、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 。
7、三月初三 上巳節 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
8、春分後十五日 清明節(現定陽歷四月五日) 。
9、四月初八日 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節 。
11、夏至節
12、六月六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日,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 地藏節 。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 。
17、九月九日 重陽節 。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節 。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
21、十二月八日 臘八節 。
22、臘月二十三日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
23、臘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Ⅷ 春節,元宵節,乞巧節,端午節,重陽節分別是幾月幾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大家掃塵、守歲、貼春聯、放爆竹、拜年
元宵節:回農歷正答月十五,大家吃元宵、猜燈謎、賞花燈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大家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香囊
乞巧節:農歷七月初七,大家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取巧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大家賞菊、登高、飲菊花酒
Ⅸ 重陽節乞巧節清明節中秋節元宵節按時間怎麼排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清明節(農歷三月)
乞巧節(農歷七月七)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