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孝心的短文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貳』 小學一年級尊師孝親教育美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古往今來,「孝親尊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
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詩句,告訴我們的也是「孝親尊師」。
「孝親尊師」也就是孝順自己的親人,尊敬自己的老師。這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那身為小學生的我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以前我在家中不愛幹家務活,有時還和媽媽吵架。而那時的我根本不知道,因為爸爸休息的時間少了,媽媽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卻不聽話,還惹她生氣。在我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生病了,到烏魯木齊做手術。那時我才明白她有多辛苦。現在想想真是太不應該了。媽媽病好以後,我變的懂事多了。我不想讓媽媽為了照顧我而再次病倒。每到周末,為了讓媽媽多休息,我會主動幫她洗碗,倒垃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再為小事和她吵架了。所以,我們要感激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在家中,照顧我們的是家人,而在學校,教導我們的是老師。所以,尊敬我們的老師也同樣很重要。
記得在一年級時,我還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各方面都平平常常。在期末時,班主任老師鼓勵我要多表現自己,說我的學習應該比現在好得多,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學好。老師的話語使我自信了很多。現在的我開朗了許多,上課會積極回答問題,下課時也會主動跟同學一起玩。並且學習成績提高了。所以,我們也要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
「孝親尊師」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如果我們每天都進步一點點,那麼累積起來就不止一點點,就能讓老師每天少操心一點。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孝親尊師,懂得感恩!
『叄』 小學生新年行孝美文
正月初一,是抄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早晨,天剛亮,我就被「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吵醒了。這預示著,正月初一已經到了!
我急忙穿好了衣服,跑出了房門。呵,院里一片熱鬧的景象:大人們正在放各種各樣的鞭炮、大炮、禮炮等等,院子里成了炮的海洋。小孩子們也有一席之地,大家聚在一起,放起了旋轉炮,還伴有隱隱約約的綠色、紅色、黃色和「哧哧」的響聲,有些小孩子有點害怕,就放起了噴花炮。看到這里,我的手癢癢了,急忙回去拿鞭炮……
回到家,家裡人都在包餃子,全家人和諧、幸福,多麼溫暖的一家人!
這一天,我過得很快樂,除夕之夜,我們家更是歡樂多多!
除夕之夜,8點來了,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看著一個個搞笑的小品,聽著一首首動聽的歌曲,我們全家八口人,一邊拍手,一邊笑。啊!我多麼希望我們家天天都這樣!我好期盼過年,我好期盼過春節呀!
過春節了,我長大一歲,我覺得今年長大一歲後,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更加孝敬父母。我一定會做到的,我一定會做到的!我不會讓父母失望。
最後,祝大家天天快樂,天天如意
『肆』 有關忠孝的美文。
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自來有之。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口中傳頌。我們從來不曾遺忘過青史留名的人們。鄭成功,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和侵佔我國領土台灣的荷蘭殖民者展開長期的斗爭。荷蘭殖民者於1624年(明天啟四年)侵佔了我國的台灣,對台灣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並不斷騷擾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激起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1652年(清順治九年),台灣爆發了以郭懷一領導的抗荷武裝起義。1655年,鄭成功為了抗議荷蘭殖民者在海上的擄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灣貿易,在經濟上給荷蘭殖民者以有力的打擊。1661年4月,鄭成功令長子鄭經防守廈門,新率戰艦120艘,將士25000餘人,在金門料羅灣誓師東進收復台灣。經過激烈的海戰,鄭軍擊沉荷 軍主力艦"赫克托"號,收復了"赤嵌樓"。在近一年的爭奪中,荷軍傷亡近2000人,損失慘重。1662年2月1日,荷蘭侵略軍被迫投降,被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終於重歸祖國懷抱。
而在近代,我們的國家在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中,英雄人物層出不窮。我們仍然記得吉鴻昌在面對日寇時候的大義凜然,仍然記得中國人民八年抗戰中那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英勇抗日的愛國將領趙登禹;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馬本齋;戰斗在日寇鐵蹄下的女共產黨員張宗蘭;智勇雙全喪敵膽包森;抗聯英豪——李兆麟;抗日虎將盪氣回腸葉成煥;抗日怒火燃赤心馬耀南;冀中平原的「呂司令」:呂正操;陝西抗日名將許權中;「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劉老莊連;堅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抗日赤心日月可鑒——許亨植;「打仗數第一」陳錫聯;抗日壯士英氣沖天——董天知;俠肝義膽破「圍剿」曹亞范;「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鐵骨錚錚抗日到底——夏雲傑;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爆破英雄馬立訓;夜襲戰斗常勝英雄——桂干生;寧死不屈的八女投江;冉庄地道戰組織者——張森林;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趙尚志;文武兼備一代英才——彭雪楓; 「太行浩氣傳千古」——左權;鋼鐵戰士楊靖宇;「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
『伍』 關於孝的美文
孝」的啟示——致母親
「孝」——什麼是孝,不就是一個字嗎?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它的意義大得很,不光是一個字,而且是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呢!世界都充滿「孝」。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比如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就要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不會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們人人都要做的一種義務,否則就會觸犯法律,留下終生悔恨。所以,我們不要做那些後悔的事情,孝心,就從現在開始吧!
說起孝順父母,這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因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為你再擔心。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媽媽工作非常忙,有十她累的時候,我就為她做飯,自己隨後再吃。雖然她很累,我也不能給我經濟和精神上的幫助,但是我也不能以為內這一點而不孝順她。因為我長大成人了,該到回報的時候了。現在只有一點才能孝順她,就是努力學習。報答她的一片苦心。在這里我想說聲:「媽媽,您辛苦了!
回想這幾年我做過許多對不起她的事,希望她能原諒我這不孝之子。從今往後,我要對你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樣了,我相信您慢慢就會感覺到兒子長大了!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這個城市,這個養育我們的國家呢。愛母親的孝心是「小孝」,愛祖國的孝心是「大孝」我願意做有「大孝」的兒子。
「孝」的含義太深刻了!
指導教師:劉燁
簡評:對孝心的含義理解得很透徹,,說理再展開更好.
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夫孝,始於事親也
『陸』 有關親情,友情的美文
畢淑敏,「孝心無價」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版相信權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
『柒』 關於孝親敬老的散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先輩們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勞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這件事,我永久難忘。那是一個炎熱的暑假,我和外婆去「大潤發」納涼,我們一邊走,一邊逛,這兒看看,那兒瞧瞧。突然,我看到有一群人聚集在那裡,我也想去湊湊熱鬧,便對外婆說:「外婆,我去看看,一會兒就回來!」還沒等外婆答話,我一陣風似的奔了過去。「那裡是不是有免費的試吃?是不是在送獎品?」我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鑽進了人堆中。「你長不長眼呀!我剛買的衣服都被你弄臟了,我要你賠!!拿錢來!!!」一位阿姨氣勢洶洶地指著一位半躺在地上的老奶奶 ,老奶奶上了年紀,臉上有著梳子般的皺紋,還帶著一副墨鏡,手裡拿著一根竹竿,剛買來的一大堆生活用品散落了一地,她的小孫子嚇得在一旁哇哇大哭,她難道……「實在對不起呀,小姐。我是個盲人,我是不小心撞到你的,請原諒我吧.」老人嗚咽著。「不行,你就得賠!」那阿姨有些得理不讓人,,周圍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最後在眾人的指責聲中,阿姨灰溜溜的走了。人們也都離開了。我上前扶著老奶奶,她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雙手四處摸索著,我連忙把手杖遞給她,又幫她拾起了散落在地上的物品,放進了購物籃。「老奶奶,您家住在哪?我送你回家吧。」「哦,不用了,謝謝你小朋友,你今天這么幫助我,我已經很感謝了,怎麼還好意思讓你送我回家呢?我雖然是一位盲人,經常受到別人的嘲笑與欺侮,但是我相信,這世界上和你一樣的好人還很多,有了你們的幫助,我感到很開心,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殘疾人也和你們享受著同等的待遇,所以這沒什麼。從我殘疾的那一天起,這個信念支撐著我,使我充滿了生活的希望,謝謝你!」還沒等我答話,老奶奶轉身抱起她的小孫子,徑自離開了……
「沈勇傑小朋友注意,沈勇傑小朋友請注意,你的外婆在總服務台等你,請你盡快下來。」哦,原來外婆找不到我,焦急萬分,她「病急亂投醫」找到了廣播室,播了這則「尋人啟事」。
老人,是沙漠中的一潭泉水;老人,是火柴的一絲火星,老人,是世界上最應該受到保護、尊敬的人,不要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絲遺憾,。夕陽下,我和外婆走上了回家的路。「外婆,回家我給你捶背好嗎?」 「好呀,我的小寶真懂事!」
『捌』 美文摘抄關於孝心200字
孝心
如果你不能照料抄,請你襲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臟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幹凈。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准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玖』 關於孝老愛親方面的詩詞美文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